根據新實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有八個省份將實行「3+1+2」的高考模式。高考改革文件指出,新高考政策將影響到2018屆秋季之後入學的學生,意味著2021屆之後的高考,將開始啟用最新政策。
那什麼是「3+1+2」模式呢?「3」是三門主科,分別是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科目是必選的。「1」是在物理、歷史裡選擇一門,按原始分計入成績。「2」則是指考生要在生物、化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中選擇2門。這幾門科目不以原始分計入成績,而是等級賦分。
都說「3+1+2」完勝之前的「3+3」模式,這是為什麼呢?因為「3+3」模式有多達20種甚至更多的組合,而「3+1+2」模式只有12種組合,組合的減少讓新高考的選科變得更加簡單,減輕了學生們因為選課而產生的壓力。
雖然選擇變少了,選科還是有風險。12個組合中如何選到最適合自己的科目,是每個考生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今天小編針對不同的報考需求,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學科組合,僅供參考!
如今網上都在說物理的重要性,但是那些理科成績不好的考生,硬著頭皮選擇後,只會讓物理拖了你的後腿!對於喜歡文科的考生,不妨嘗試一下歷政地這個組合。以後可報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社會學、國際政治等專業,對於對於文科生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不想選全文,你可以嘗試歷化地這個組合。可報專業比例為88.6%,彌補了選擇文科可報專業少的缺陷。適合物理單科成績差,但是其他科目成績優秀的學生。
如果你是學霸級的,而且物理成績優異,那這個組合一定適合你。物化政這個搭配可報專業比例為98.9%,但是物理化學相對較難,政治則需要大篇幅背記,所以成績一般的考生一定要慎選!物政地理適合那些文理成績都不錯的考生,可報專業也很多,物理-地理的組合有不小的發展空間!
可報專業的多少雖然重要,但是選科還是要從自身出發。一味地追熱門只會導致失敗,要知道只有挖掘自身的潛能所在,才能正確選科。遠志策略學業規劃專家的核心系統「高中生專業傾向性測評」是中國第一個專業傾向性測評系統;龐國良教授是國內提出高中升學規劃系統理論的第一人。
遠志策略學業規劃專家團隊由龐國良教授領銜,目前研發團隊由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日本長崎大學博士,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碩士等專業人士組成。學業規劃專家系統就好像醫生一樣,不同的醫生給同一個病患診斷,其結果有可能不一樣。相對而言,病患相對信任有名氣、權威的醫生。遠志策略學業規劃專家系統已經應用12年,服務近萬名考生,龐國良教授的講座也為成百上千的考生指名道路,幫助他們成功選科,報考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