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考試點改革以來,近兩年幾個省份率開始實行新政策,比如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現在考生和家長都很關心新高考制度下怎麼選擇學科呢?選考的科目如何選呢?今天,小編就選科的問題做個分析,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說正題前,先來了解一下各地高考改革時間表和新高考的特點:
改革時間表
啟動時間:2014年 執行時間:2017年
浙江、上海
啟動時間:2017年 執行時間:2020年
北京、山東、天津、海南
啟動時間:2018年 執行時間:2021年
湖南、江西、廣東、江蘇、黑龍江、貴州、四川、吉林、重慶、河北、湖北、山西、西藏、福建、內蒙古、河南、遼寧
啟動時間:2019年 執行時間:2022年
安徽、廣西、雲南、甘肅、青海、陝西、寧夏、新疆
新高考特點
* 取消文理分科,改為「3+3」
高考成績的組成:三門主考成績(高考成績)+三門選考成績(高中水平考試等級性成績)
三門主考科目仍然是:語文、數學、外語
* 選考科目「6選3「(浙江「7選3」)模式
6門科目分別是: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浙江省多一門「技術」,從這6門中自主選擇3科。
* 外語2次考試機會
2次考試,以成績最高的1次作為高考成績。
新高考制度下,選考科目成績不以卷面分為準,而是按省內排名,如果你能排在全省前1%,不管你的卷面多少分,你都算是滿分,這就是等級分數。所以,選科時一定要切合自己的情況,規劃好再選。
6選3組合模式
新舊高考制度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取消文理分科,「六選三」科目計入高考成績,這項改革預示著考生將會有20種不同的組合可供選擇。
舉個例子,某考生想報考上海交通大學的臨床專業,上海交通大學臨床專業招生的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物理,那麼該考生就會有四種選考科目組合,分別是:化學+物理+生物、物理+化學+歷史、物理+化學+政治、物理+化學+地理。該考生在這四種裡選其一就可以了。
選科6選3的20種組合模式
對於選考科目,大部分同學的第一反應就是選3門自己喜歡的、成績相對好點兒的就行。可事實卻並非大家想的那麼簡單。既6選3政策出臺後,很多高校在招生時有些專業對學生的選課是有指定要求的,比如上面剛舉的上海交通大學臨床專業的要求就有2門是指定的。不同學校專業對選課要求也不一樣,有3門要求(三選一),2門要求(二選一)和1門要求(規定必考)三種,1門要求的最難,要求的這門是指定必考的,要不就沒有資格報這個專業。就上海市來看一下各搞笑的專業要求和學生選科的關係。
上海「+3」科目對專業選擇範圍的影響
這張表很清晰地給出了20種組合可以報考高校的專業比例。選擇「物理+化學+歷史」的組合,可以報考的範圍最大,可以說差不多所有高校的專業都可以報考;相比「政治+歷史+地理」這個組合,報考專業最劣勢的一種。
「6選3」如何選擇
新高考選科確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更沒有對錯之分,小編只能盡力提供幾個重點,供大家參考。
1、多關注一下各高校在浙江或上海的專業招生政策
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數據顯示,2018年擬在浙江招生的高校有有1360所,大概覆蓋了2.49萬個專業(類),這些專業過半數沒有設定選考科目,也就是在說在選考科目中任選3門就可以報考。設定選考科目的有1萬多個專業,物理佔比高達80%,第二位的是化學,然後分別是技術、生物、歷史、地理,政治是佔比最少的。各高校每年對選考科目可能都會有所調整,但是,一般調整幅度特別小,所以,高一、高二的學生,可參考浙江或上海考試院公布的本科專業選考科目範圍來選擇。
2、了解各高校同一專業選考科目的要求
選科時要從以後的職業去考慮專業,然後根據專業再選科,比如醫學,物理是必選的,如果選歷史、地理、政治三門的話直接跟這個專業無緣。
每所高校的各個專業對考試科目要求都不一致,即使是同專業不同的高校,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所以,考生不僅要考慮自己要報考的高校及專業,還得了解報考學校的專業選科要求,綜合這兩點進行選擇。
3、排除自己不擅長的科目,選擇優勢科目
新高考下,考生最終成績是按等級賦分來定,排名越靠前,分數越高。所以,選擇自己有優勢的科目,對最終的成績更有利。
學科成績都差不多時,最起碼先保證物理或者化學。要不可供選擇的專業範圍會相當小。在選科上,歷史、地理、政治都屬於劣勢科目,所以,理論上來說,不太建議3科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