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積累3870萬用戶,得到APP做對了什麼?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得到APP4年快速積累3870萬用戶,背後的原因有哪些?本文從得到創始人羅振宇的經歷出發,對其發展進行了梳理分析。

2020年5月26日,得到APP誕生四周年,在一年一度給得到用戶的一封信中,羅胖公布了最新數據,得到APP的用戶達到了3870萬。

時間回到2012年12月21日,在「世界末日」這一天,有一個歪嘴胖子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一個帳號叫「羅輯思維」,內容很獨特,每天早晨6:30給你推送一條60秒的語音。每天早晨一條,從不間斷,每條60秒,不多不少。

從一個微信公眾號起步,他帶著團隊耕耘八年,但爭議也從未停止,有人指責他販賣焦慮,有人罵他收智商稅。

我們不做評判。只是想看一下8年時間羅胖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留下的印記,想知道為什麼面對質疑,得到為何依然能快速發展。

這八年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又為什麼最終會是得到呢?

1. 央視製片人到知識網紅

羅振宇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在央視曾擔任CCTV《經濟與法》、《對話》欄目製片人,2008年從央視離職後加入第一財經。2012年12月21日,《羅輯思維》微信公眾平臺與在線視頻節目《羅輯思維》同時上線。

隨著每天60秒語音的推送,隨著羅輯思維視頻節目的火爆,羅胖成為炙手可熱的知識網紅。

2. 付費社群,粉絲經濟

2013年8月9日,羅輯思維推出了付費會員,分200元、1200元兩檔會員價。僅僅6小時5000個親情會員、500個鐵桿會員售罄,輕鬆收入160萬元。

2014年6月17日,「事先不告訴你是什麼」的圖書包,一個半小時售出8000套;7月18日,「 真愛月餅 」 正式上線,共計售出4萬多盒,近300萬人參與其中。

2015年10月,羅輯思維完成B輪融資,估值13.2億,羅振宇發表文章《有奔頭,一起過》對外宣布暫停會員招募。

3. 從一個點張成一張巨大的網

2016年5月,得到APP上線。不再做社群,不再做電商,開啟了得到知識服務。

經過四年的發展,得到的課程設涉及了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數學/化學/宗教學/現代哲學等學科。

有了得到電子書,得到每天聽本書,得到錦囊等產品,不僅有虛擬商品,還有了閱讀器等硬體商品,不僅有線上課程,還做了需要報名接受面試才能繳費入學的線下得到大學。

得到圖書出版業務出版了萬維鋼、王立銘,張海賢等得到系老師的書籍並且在噹噹圖書網成為熱銷書目。正在涉足出版行業的得到來勢洶洶。

得到正從8年前的60秒語言這個點張成一張巨大的網。

回看這段歷史,他都踩對了哪些點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1. 抓住移動網際網路風口,滿足碎片學習

2011年1月21日,騰訊推出了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社交APP — 微信。2011年8月16日,北京798藝術中心裡雷軍在臺下米粉狂歡中正式發布小米手機,小米極大加速了智慧型手機在中國普及速度。

智能機的普及,微信的出現,為羅振宇登臺搭建好了基礎設施。

在移動網際網路不成熟之前,我們要乘地鐵,會堵車,也要等人。碎片時間本來就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是因為移動網際網路的成熟,使每個人有機會充分把碎片時間用起來。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迅猛而來,海量網絡信息被推到我們的眼前,多彩繽紛的世界通過一個小屏鋪在我們面前,全國人民集體成為低頭族。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不可避免的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焦慮。

正是抓住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碎片時間和認知焦慮的兩大紅利,羅輯思維橫空出世,也推動者得到APP成長為一隻獨角獸。

2. 堅守內容品質,堅持長期主義

從羅振宇開始第一期邏輯思維開始,他一直在給外界傳遞一種信息,死磕自己,愉悅讀者。在一次演講中,他說了一段話展示了自己的死磕精神:

「 我們選擇傻傻去做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一直做,然後靜靜等待時間的回報。為什麼要做20年的跨界演講?就是自虐求圍觀。很多自媒體說:做自媒體靠內容。我不承認,我跟年輕人較勁的是:我歲數越大,我睡覺時間越少,我欺負自己,把自己欺負的鮮血淋漓。很多人問60秒是怎麼錄出來的?狀態好,3、5遍就可以有成品,狀態不好就要錄製非常多遍,我說,看誰狠 

不僅死磕自己,還要死磕得到系老師。成立四周年,得到網羅了一大批優質老師,生產出了眾多的數萬人、數十萬人同時訂閱學習的大課。

這些教師羅列出來可以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他們包括清華管理學教授寧向東,北大經濟學教授薛兆豐,浙大生命科學教授王立銘,心理學教授陳海賢,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教授劉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薄世寧,包括遠在矽谷吳軍博士(《浪潮之巔》作者),包括財新網總編王爍等等名師。

可以說得到網羅了體制一大批內外,行業內外最優秀的老師。

得到系老師(圖片來自網絡)

而得到保證課程品質的武器就是得到的品控手冊,嚴格按照品控手冊生產內容,保證內容品質。

得到的品控手冊面向社會公開,目前已經更新到第6版。這種開源即是自身內容能力的展示,也在通過開源賦能行業,通過賦能行業進而倒逼自己提升能力保證品質。

得到名師與得到相互賦能,相互加持,彼此照亮。不管任何大師,不管任何名人,標準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得到品控標準」,通過嚴格標準讓得到內容給到用戶的感知界面永遠都是確定和穩定的。

3. 得到的三級火箭,賺錢有道

得到一級火箭是邏輯思維公眾號與網絡視頻節目。公眾號從2012年開播的60秒語音至今已推送了2719期。羅輯思維視頻節目從開播到2017年3月份停止更新,累計播放量超過10億。這兩個免費內容的作為吸引粉絲入口,幫助羅振宇完成了初始用戶積累。

二級火箭就是得到APP,用來承載流量,沉澱內容,搭建平臺。

得到的三級火箭就是付費課程,得到電子書、得到圖書出版,得到大學等業務,這才是真正的是用來賺錢的。

以薛兆豐老師在得到開設的經濟學課為例,這門課程售價199,目前已有495819人加入學習,這個課程付費金額將近1億。

一位老師如何講一門價值1億的課程呢,而普通人又如何花199元聽北大教授講一年經濟學呢,得到辦到了。不管怎麼說,這就是網際網路的力量,這就是得到的實力。

薛兆豐經濟學課截圖(圖片來自得到)

為了保證品質,羅振宇也表示得到無意成為UGC平臺,將保持對老師採用邀請制,傾向於深度篩選與打磨內容自營式好產品。

有高質量願意付費用戶,自然有名師,有了名師自然有源源不斷更多願意付費用戶。得到也自然有錢賺。

總結

從最開始的羅輯思維切入,踩上了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風口,抓住了碎片時間與認知焦慮的兩大紅利,羅振宇成長為中國最著名也是最有爭議的知識網紅之一

完成粉絲積累,轉身創辦得到開始知識服務。用嚴格的標準,死磕的精神,網羅最優質老師吸引了將近4000萬用戶。

這四年,得到把業務從精品課程做到電子書,做到出版,把商品從虛擬課程做到電子硬體等衍生產品,把業務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從一個點張成一張網,牢牢佔據知識服務賽道頭部位置。

網際網路商業其實就是三個核心詞:產品、流量、轉化率,也就是產品的比拼、流量的爭奪、轉化率的優化,這就是網際網路商業競爭的全部。

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期已過,這是不爭的事實。知識服務賽道整體發展進入穩定期,得到需要堅守內容品質,洞察用戶真實訴求,豐富知識產品的內容與呈現形式,持續構建自己的護城河,這樣自然就會有流量和轉化率。

得到進入了第五個年頭了,未來還會有什麼新東西嗎,支持他與罵他的人都在等著。

 

本文由 @軒峰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得到App | 用戶運營策略分析報告
    產品背景(1)所處領域2016年,知識付費行業爆發。得到App作為先發入局者,率先邀請業內大咖合作開發專欄課程、每天聽本書等創新產品形態,與此同時藉助「羅輯思維」多年積累的粉絲量,對得到App進行引流,在短時間內積聚了大量用戶。
  • 羊駝教育APP超7000萬次用戶使用,突破新模式!
    (唯一受邀參加的教育品牌)這背後,羊駝教育做對了哪些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熬過多個經濟周期和技術周期後,長期競爭力在哪兒?讓我們對其進行了拆解。1、成就用戶,羊駝教育開創新業務羊駝教育最有特色的點是關於每一個培訓業務都有配有獨立app幫助所有想自學完成學習、興趣的同學,用科技改變學習效率,每位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完成學習,更加具備兼顧性,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查閱資料,反覆練習,不限時間和地點且不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幹擾,他們利用線上學習軟體提供便利服務得到更好的學習成果。
  • 得到APP「知識直播」不拼帶貨,拼知識
    那本文就來看看得到做知識直播的優勢和策略,enjoy~2020年6月16日晚20點,清華大學法學院申衛星院長帶隊清華法學院教授,在得到開啟了時間跨度長達5周的清華民法典系列知識直播,當晚兩小時的直播有超過5萬人參與了得到民法典直播中。與現在熱火朝天的電商帶貨直播相比,得到APP的知識直播既獨樹一幟又深受用戶追捧。
  • 我看App | 親寶寶完成C輪融資 註冊用戶突破7000萬
    文:客氣了,我們也需要用戶的體驗感受。友:現在真有寶寶了,你在推薦一個app讓我試試,現在針對小朋友的應用很多。文:那你要不下一個「親寶寶」app試試,這個應用比較成熟,是2013年1月上線的,上線半年用戶數就突破了30萬,現有註冊用戶超7000萬。親寶寶得到過創新工場、順為資本的融資,目前已完成B輪數千萬美元融資。
  • 分析羅輯思維得到app,從行業商業產品全方位解讀,我們能得到什麼...
    在運營策略與產品構架方面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現在看筆者對得到APP的分析,不知你能從中學習到些什麼。筆者喜歡研究app,了解背後的商業和產品邏輯。平時喜歡學習,聽各種音頻課程,偶然發現了得到這款產品小巧可愛,便想深入研究它有哪些特點,其他和學習相關的app又有哪些,是如何成功的。
  • 羊駝教育超7000萬次用戶使用,突破新模式!
    這背後,羊駝教育做對了哪些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熬過多個經濟周期和技術周期後,長期競爭力在哪兒?讓我們對其進行了拆解。1、成就用戶,羊駝教育開創新業務羊駝教育最有特色的點是關於每一個培訓業務都有配有獨立app幫助所有想自學完成學習、興趣的同學,用科技改變學習效率,每位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完成學習,更加具備兼顧性,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查閱資料,反覆練習,不限時間和地點且不會受到其他同學的幹擾,他們利用線上學習軟體提供便利服務得到更好的學習成果
  • ...解鎖版A6/A8詳細測試(全文)_AMD APU系列 A8-3870K_CPUCPU評測...
    )平臺之後直接使用Vison Engine套件來讓自己的平臺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值得一提的是A6-3670K和A8-3870K所構架出的平臺都支持使用OverDrive工具對其進行一站式的軟超頻管理,不熟悉BIOS超頻的用戶完全可以採用軟體的方式對平臺進行管理。
  • 8年實現千萬級用戶增長,蘭希黎做對了什麼?
    對於一個品牌而言,8年意味著什麼?中國人民銀行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年左右,另有抽樣調查顯示,中國大公司的平均壽命是7-9年。這意味著,能夠穿越這一周期的企業,基本解決了短期的生存問題,面臨的是更為長遠的可持續發展。在中國化妝品行業,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品牌出現。
  • 產品分析 | 得到APP,如何讓學習更容易堅持、有實際成效?
    同時得到的主要用戶是一二線城市、24-40歲、有中等及中高消費能力的網際網路用戶。計算得到的用戶數量天花板時,選取18-50歲,月收入4000以上的用戶。根據第42次網際網路發展報告:這部分人約1.57億。而根據得到團隊的公開數據,2018年5月,得到註冊用戶達到已2000萬。
  • 產品分析|得到APP,如何讓學習更容易堅持、有實際成效?
    同時得到的主要用戶是一二線城市、24-40歲、有中等及中高消費能力的網際網路用戶。計算得到的用戶數量天花板時,選取18-50歲,月收入4000以上的用戶。根據第42次網際網路發展報告:這部分人約1.57億。而根據得到團隊的公開數據,2018年5月,得到註冊用戶達到已2000萬。
  • 悅跑圈,一個跑步 app 如何兩年不到用戶量突破 1500 萬? | iSeed
    悅跑圈,一個跑步 app 如何兩年不到用戶量突破 1500 萬?在即將過去的 2015 年,僅在中國田協賽歷上的馬拉松及相關賽事就達到約 130 場,而去年的這個數字僅為 51。160% 的增長已經證明了,2015 年就是一個 「路跑之年」。在 130 場馬拉松中也不乏各種體育創新項目的身影,其中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採訪的悅跑圈。從 2014 年 2 月到現在,兩年不到已經積累了超過 1500 萬用戶。
  • 羊駝教育產品超7000萬次用戶使用,推出「科技改變教育」新模式!
    羊駝教育產品超7000萬次用戶使用,推出「科技改變教育」新模式!這背後,羊駝教育做對了哪些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又是什麼?熬過多個經濟周期和技術周期後,長期競爭力在哪兒?讓我們對其進行了拆解。
  • 發布1年營收超1億,2年多2000萬用戶,得到APP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得到APP自出生那一刻就光環環繞,明星團隊打造,發布1年營收超1億,2年多2000萬用戶。創始人羅振宇(羅胖)是個面相有點吃虧,但是很有學識的人,作為一個文科生,經他主導創建的得到APP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由他一手鼓吹的知識服務行業是否是一個創業風口?
  • 都是知識付費,為什麼羅振宇的得到APP就做的比別人好?
    都是知識付費,為什麼得到APP就做的比別人好?我有以下看法不知道網友們認可不,其實得到app是在羅振宇有著成熟的自媒體運營經驗後發起的自媒體和大佬入住的分享平臺,其實一個app能否比別人做的好,能否在市場上遊刃有餘,核心的因素我覺得在於運營!
  • 得到App上線四周年,發布致用戶信
    5月26日,得到App上線四周年之際,團隊公開了《2020年得到給用戶的一封信》,以下為全文:  1你好!每年5月26日,創辦「得到」的紀念日,我們都會給你寫一封信,請你來監督這家公司的進展。截至2020年5月26日,「得到」榮幸地收穫了3870萬名用戶的信任。在過去一年,你們投入在「得到」的學習總時間,超過24038 萬小時。其中有153萬名用戶和你一樣,把「得到」裡的課程和內容,當作禮物,鄭重地推薦給了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師長。這份信任,我們一直在身上背著。
  • 極光大數據:菜譜app一超多強,用戶變現各顯神通
    網際網路總是能最快的捕捉到新生的用戶需求,如果說生活服務類app和外賣類app解決了「吃什麼」的問題,那麼菜譜類app則為「做什麼」提供了更多參考。廚房裡的吹出的風口,菜譜app獲資本關注從 2004 年第一家菜譜網站美食天下出現,到 2011 年第一款菜譜app——美食天下app的推出,再到其後三年間不下 10 款主流菜譜app陸續出現,菜譜app市場呈現了一個穩步發展的市場格局。
  • 積累4500 萬用戶的扇貝英語,如何變現突圍?
    積累 4500 萬用戶的扇貝英語,如何變現突圍?4500 萬用戶的扇貝英語,如何變現突圍?「把用戶未學的和沒記住的詞做標註,用精準來提高學習效率。這件事現在大家都在做,但與沒有這類工具相比,學習速度已經有了本質的提升。」王捷表示,「本質上這也是自適應的過程,用戶的行為數據告訴系統哪些還沒學會,系統再推送給用戶。」而在單詞之後,扇貝又很快推出了「扇貝閱讀」,用戶可以在閱讀英語文本時隨時點擊查詢不認識的生詞,並將其保存到生詞庫。
  • 極光大數據發布2017年菜譜app行業報告
    現如今,這個擁有3300萬用戶的市場仍然處於從用戶積累到探索盈利模式的過渡階段。極光大數據發布《菜譜app行業研究報告》,以主流菜譜app的滲透率、忠誠度、日活及使用習慣等數據為基礎,從年齡、地域、性別比例及興趣愛好、安卓機型偏好等數據分析主流菜譜app的用戶畫像。
  • 知識付費領域的野馬:得到app產品分析
    前言近兩年知識付費一直是內容市場的熱門,除了人們的知識焦慮、信息泛濫、碎片化時間增多外,也與國內的付費習慣養成有關,而得到app作為知識付費領域的佼佼者,就更應是研究的重點對象。2. 產品簡介得到app是邏輯思維團隊於2015年上線的一款視聽閱讀的知識服務應用,內容來源以PGC為主,團隊提倡以碎片化學習,讓用戶短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知識。
  • 這家剛創立4年的公司,積累用戶5000萬
    從2013年上線至今,這款應用已經積累了5000萬用戶,其中付費用戶已經有60萬。7月26日,流利說在北京宣布完成C輪融資,融資金額近億美金。本輪融資由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雙湖資本領投,摯信資本、IDG、GGV、心元資本、赫斯特資本等流利說早期機構投資者全部跟投。融資本身並不能說明一家企業的業績,但如果是一家已經盈利的創業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