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區:聚焦三個著力點 ,更快更好融入區域發展新格局

2020-12-13 網易新聞

聚焦新任務新目標,把握新定位新機遇,汕頭市澄海區拿出新思路新舉措——緊抓省委、省政府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新機遇,積極主動融入汕頭中心城區,將立足強化產業平臺建設、重大項目引進,公共設施升級、城市功能提升,僑鄉潮韻塑造、文旅融合發展三個著力點,為汕頭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作出澄海貢獻。

12月4日上午,澄海區委十三屆十四次全會召開,通過找準發展定位、明晰主要任務,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汕頭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6」工程,動員全區上下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努力開創澄海改革發展新局面。

建平臺▶▷

突出招商引資引領高質量發展

當前,澄海區正面臨全區多年儲備的戰略空間釋放的機遇:六合現代產業示範區、蓮花山山地產業片區已被列入全市規劃建設的七大重點產業片區,其中,六合現代產業示範區是全市難得的一馬平川、適宜布局大型項目的產業片區,為未來全市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澄海奠定了基礎條件。

「時」與「勢」的科學研判、是「謀」與「動」的基礎。在這一有利條件下,澄海區提出,要突出招商引資,以六合現代產業示範區、蓮花山山地產業片區為依託,著力引進重大產業項目,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支柱產業、新興產業,致力打造產業發展新平臺。

「平臺建設」是其中一個關鍵詞。澄海區將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推進省市共建六合現代產業示範區,推進蓮花山山地產業片區規劃建設,借力借勢加快園區土地收儲工作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新的重大產業平臺。同時,加快推進嶺海工業園、澄海科創中心後續工程建設。

緊扣「招商引資」這一關鍵工作,澄海區堅持把招商引資放在突出位置,落實「一把手」招商,堅持「一事一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力以赴開展招商引資。繼續打好「僑牌」「鄉情牌」「產業鏈牌」,瞄準重點區域、重點城市、重點產業、龍頭企業,全力爭取引進一批投資額大、帶動力強的優質項目。著力解決制約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的難點、堵點問題,推動項目「快籤約、快開工、快投產」。

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也不能放鬆,澄海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推動工藝玩具、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智能化生產、多元化融合、數位化設計、精品化提升,努力打造玩具千億產業集群。此外,還要積極推進產業創新、技術創新、運營創新,加大技改資金投入力度和創新驅動資金支持。

現代服務業是汕頭「1146」工程將做大做強的4個新興支柱產業之一。澄海將以產業升級需求為導向,圍繞文化創意、商貿會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培育數字創意產業、打通現代物流大通道、用好「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中國(汕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三大平臺上有新作為,促進傳統貿易和貿易新業態融合發展,並加快引進大型商業綜合體。

如何保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澄海將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持「店小二」服務理念、推動統一的社會信用平臺建設、加快做活做旺寶奧城、發揮電商平臺龍頭帶動作用、發揮潮商社團作用等,持續推進營商環境綜合改革,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大便利。

提能級▶▷

全面融入汕頭中心城區發展

緊緊把握東海岸新城建設、亞青會舉辦機遇,澄海將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鎮域協調發展為著力點,不斷提升區域發展能級,全面融入汕頭中心城區發展。

——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澄海將著力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交通大提升構築城市發展大格局。同時,主動融入國家和省市鐵路軌道交通布局,推動高快速路網提質增效,並抓緊推進一批重點項目以及新型城鎮化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改建工程等。

——不斷完善市政公共設施。加強市政公共服務配套基礎設施規劃統籌,推動醫療、教育、治安、文化、體育、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圍繞重點區域、商業街區,澄海將加快形成具備一定規模效應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引導總部經濟、文化休閒、教育培育、娛樂康體等多種業態集聚。同時,順應城市擴容強心趨勢,優化調整功能布局,打造產業轉移承載地和功能拓展新空間。

——推動鎮域協調發展。澄海將致力加大放權強鎮力度,通過體制創新、待遇提升、事權下放、資源下沉,加大對鎮(街道)財力、土地、金融要素保障,做大做強全區鎮域經濟。根據各項綜合因素,引導鎮(街道)根據資源稟賦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協調發展。

塑環境▶▷

依託僑鄉潮韻帶動文旅融合發展

澄海是著名僑鄉,如何以僑鄉潮韻的塑造帶動文旅融合發展,亦是澄海的發展新思路之一。在這方面,澄海將依託其深厚的潮、僑文化資源,以隆都前美、樟林古港、蓮上塔山、蓮華鄉村旅遊等為重點,打造美麗、宜居、宜業的城鄉環境,提升發展承載力。

在人居環境再造方面,澄海將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完善村莊規劃編制,深入推進「散亂汙」企業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鄉村產業振興將在澄海得到加速。發揮「農產品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優勢,澄海將探索建立農產品跨境貿易生態產業鏈,全力推進獅頭鵝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同時深入挖掘鎮村產業特色,做大做強現代農業。

澄海提出,要深入挖掘建設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街區,打造華僑文化遺產傳承創新區。圍繞全市「一核一帶四區」文旅發展格局,緊扣「僑鄉文化旅遊區」定位,豐富「海絲文化+旅遊」「華僑文化+旅遊」產品供給,加快文旅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文化旅遊服務功能。

此外,澄海還將致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構建安全有序社會環境,特別是全面落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加快實施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和集成指揮平臺等「智慧+治理」項目,夯實社會治理。

來源:南方+

記者:楊可

相關焦點

  • 中建五局投資公司華東分公司:強化黨建引領 聚焦區域發展
    項目農民工掃碼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劉羽攝影)按照公司「區域發展」主題年要求,華東分公司緊盯市場拓展,開展營銷「戰狼」行動,成立「黨員先鋒崗」「青年突擊隊」,持續提升黨建工作價值創造力,開展回款「亮劍行動」,年初成立亮劍行動小組,按線條分解各項工作,責任到人、責任到時,完成全年經營指標,為公司區域發展做出貢獻。
  • 十九大」後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三是構建區域聯動發展新機制,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包括編制實施城市群規劃、中心城市規劃、專業特色小鎮規劃等重點培育發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四大區域協調發展,推進京津冀地區、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的建設,優化經濟發展格局;堅持陸海統籌,提升海洋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等。四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
  • 聚焦雙循環 探究國家發展新格局——北大國發院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出席並致辭,諸多知名學者與嘉賓參會研討,分享研究成果,共話發展新思路。本屆論壇主題為「雙循環:國家發展新格局」,設多個主題演講、專家對話以及研討環節,發布了2020年度的多項指數新成果。主論壇舉行的同時,還舉行了平行分論壇。
  • 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廣西作為沿海開放和沿邊開放的交匯點,在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踏上新的發展徵程,廣西如何乘勢而上,走活開放發展新棋局?擴大開放合作,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內在要求,也是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舉措。
  • 山東大學:聚焦雙一流建設,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
    人民網濟南11月25日電 今年2月,由山東大學牽頭組建的山東應用數學中心獲得科技部批准,成為首批公布建設的13個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之一。歷時8個月後,山東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在山大揭牌,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科建設究竟要建什麼,如何去建?山東大學經過多年探索和不斷創新,通過聚焦雙一流建設來構建學科發展新格局,交出了一份自己的「山大答卷」。
  • 聚焦數位化時代市場營銷 學者共聚復旦管院探討發展新格局
    人民網上海12月29日電(董志雯)數位化時代,學界、業界與媒介如何共同參與建構中國營銷案例教學與研究新格局?營銷案例的開發、使用和研究如何能更好地支撐中國商學院的案例教學與研究體系?學者對案例的持續研究如何更好地為業界提供有效理論和發展依據?
  • ...堅守初心使命 深化改革創新 努力在服務新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對於保險而言,可以說是國家有需要,人民有期盼,需要保險業主動融入新格局,加快高質量發展,加快自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高風險管理能力與社會風險結構的適配性上下功夫,充分發揮社會穩定器、經濟助推器和風險減震器的作用,助力雙循環暢通,助力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 淄川:聚焦四大主導產業 構建良性發展新格局
    淄川:聚焦四大主導產業 構建良性發展新格局 2020-12-2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都市圈時代 地產企業築造「護城河」
    本報記者 夏晨翔 北京報導城市群是支撐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平臺。而隨著中國都市圈時代的開啟,以中心城市為核心、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的新格局也產生了新的經營環境。在此背景之下,作為城市建設的參與者,房地產企業又將如何調整布局思路,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 以更加奮進姿態融入區域發展大潮
    把握機遇「四個瞄準」對接融入「雙區」建設南方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充分利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機遇,找準定位,揚長避短,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
  • 新形勢下推動高技術產業發展的著力點
    對此,需深入把握新形勢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等各方面變化,謀劃我國高技術產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現實路徑,找到推動發展的著力點。  第一,要建立健全機制,打造更為安全、更有韌性的產業鏈。當前,世界經濟低迷,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趨勢凸顯,全球供應鏈面臨重構。
  • 紅山區:立足區位優勢 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紅山區立足區位優勢,聚焦重點任務,瞄準「古韻紅山,印象赤峰」旅遊發展定位,主動融入高鐵時代,著眼服務於全市旅遊發展大局,全面打造全市旅遊服務中心、城市休閒活力中心、近郊鄉遊休閒度假中心,全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 鍾秉林:建設教育強國 服務發展新格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面肯定了「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成就,明確了我國「十四五」期間和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為我國制定教育領域中長期規劃提供了基本遵循。
  • 青海「十四五」規劃《建議》關鍵詞:生態 經濟 發展
    新華網西寧12月28日電(汪曉青)中共青海省委首場新聞發布會28日在西寧舉行,會議介紹了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有關情況,通報了《中共青海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制定起草和相關內容。
  • 國家戰略備份和區域發展新格局
    媒體主要聚焦,100萬人至300萬人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當時,槓桿遊戲第一時間就意識到,中國城市群四足鼎立格局,呼之欲出。最新,也是最後獲得利好的成渝城市群,將補足我國區域發展的第四極。《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在第三部分,優化城鎮化布局形態中說:深入推進城市群發展。
  •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 「東進、西聯、南融、北提」構建虎門城市發展新格局
    目前,虎門正按照「東進、西聯、南融、北提」的思路,進一步拉開城市骨架,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推動虎門在鎮域協調發展中更好地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深莞融合發展。東進:聚焦打造中心,構建中軸,拉開框架「東進」就是聚焦打造中心,構建中軸,拉開框架。從以執信公園片區為核心的現狀城市中心,向以虎門富民服裝商務中心片區為核心的新城市中心和濱海灣大道總部經濟帶發展,並沿虎門大道向東拓展。
  • 學校特色發展有2個著力點,校長把握六條路徑推動學校內涵發展
    點擊右上角關注【教育好文】,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本文字數3263字,閱讀需要6分鐘,交流發言需要20分鐘左右購買專欄後,可在文末下載本專欄全部word電子文檔很多教育管理者困惑於學校特色發展的著力點
  • 三樟鎮黨委書記劉春元:構建發展新格局,展現三樟新作為
    三樟鎮黨委書記劉春元:「回顧『十三五』時期,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明顯的五年,也是三樟開拓進取、奮發有為的五年。這五年,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554戶1857人,年底得以全部脫貧;產業發展成果豐碩,三樟黃貢椒榮獲省農博會金獎、國家農產品地理保護標誌,獲評『中國十大名椒』,列入湖南省『一縣一特』產業目錄,成為衡東特產和地方名片,三樟鎮更是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完成窄路加寬工程70多公裡、道路硬化工程35公裡,形成『一縱三橫』的交通網絡,城鎮提質擴容步伐加快;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有效應對了特大洪水
  • 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新格局,區域發展更趨協調
    (資料圖)優化布局,下活區域協調發展這盤棋—山東構建「一群兩心三圈」新格局,區域發展更趨協調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對致力於高質量發展的山東而言,協調發展尤為關鍵。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把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八大發展戰略之一,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構建了「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當下,山東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勢頭良好,同時積極對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