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坐月子 婆婆不會燉魚湯頓頓小米粥伺候 一場大病後如夢初醒

2020-12-22 禾田飛歌

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都說婆媳是天敵,只要聚在一起,絕對會生出很多事端,讓夾在中間的那個男人左右為難。

可奇怪的是,如果沒有姻緣的聯繫,這原本是兩個很好的人,都是知書識理、溫良儉讓的好女人;一旦做了婆媳,就天天撕扯不清。

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有人說,還不是得怪咱們國家的傳統呀。在古時候,婦女的地位低呀,媳婦自從嫁入男方家,就要接受婆婆無止境的刁難,什麼時候媳婦熬成了婆,坐到了家庭的高位,心理也被扭曲得不知道成什麼樣子啦,所以反過來,就會讓媳婦把她當年吃過的苦又再吃一遍。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完全說明現在的婆媳關係,畢竟心理變態的婆婆沒有那麼多。

依禾田飛歌看來,現在的婆媳矛盾,由兩方面造成。一方面,往往不是因為恨,而是因為愛,太想讓家庭和睦,太想成為親人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愛,這種愛是對自己子女的愛。

別急著反駁呀,看我說得對不對啊。

我們來看第一個方面。

現在進入婚姻的一批年輕人,基本上是最後一批獨生子女,都是集萬般寵愛於一身的。在他們婚配時,父母對於他們的另一半也都愛屋及烏,心疼自己的孩子也順帶心疼別人的孩子。

但我們要說,婆婆和親媽是不一樣的。親媽對自己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而婆婆的付出明面上不求回報,可畢竟你不是她的親閨女,無形中你應該對她有一種情感回報,她的心理才會得到平衡。

再來看看媳婦不是女兒這一層面,女兒可以在親媽面前任性,可以對親媽大吼大叫,但在婆婆面前可不能輕易任性。因為她不是你的親媽,親媽不記仇,婆婆會。

婆媳矛盾就會因為都想當親人,而忽略了其實不是「真」親人間應有的距離。

從第二個方面來說,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怎麼看,都自帶美顏效果,怎麼看怎麼好、怎麼看怎麼優秀,真是誰也配不上。眼光出了問題,看誰都覺得配不上自己的孩子,於是在心裡呀,總是自己的孩子是個寶,別人的孩子就是草。只要那根草有一點點不合自己的意,哪怕那根草已經做得足夠好,婆婆依然看不上。

所以我們才說,婆媳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親暱中帶有距離,距離中保持親近,不遠不近不偏不倚。

只是這個距離呀,確實難以拿捏,所以婆媳矛盾呢,也總是無法消除,只能儘量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前段時間,有讀者投稿,訴說了因為生了一個女兒,被家裡有「皇位」的婆婆不待見,頓頓小米粥「伺候」著。

這篇文章引起了有類似經歷媳婦們的共鳴。這不,讀者曉鷗(化名)說,她也是頓頓小米粥,只不過待遇比那位讀者好一點,有雞蛋吃。自己有一天想喝雞湯,婆婆說不會熬。她自己叫了一份外賣。結果她剛把湯喝了一口,婆婆就把雞肉全吃光了,曉鷗哭笑不得。

在婆婆眼裡,她兒子絕對是「皇位」繼承人,從小悉心照顧,不允許有一點閃失,心甘情願地為他操勞,就連女兒都要居於次席。曉鷗從一出現,就沒有入過婆婆的眼。

因為她兒子是碩士生,曉鷗才是個本科生,而她也根本不看曉鷗比她兒子每月要多出將近兩萬塊錢的工資收入。

還有,她們家住在市中心,而曉鷗家住在城鄉結合部。在婆婆眼裡,曉鷗就是個鄉下人。少不了時不時的言語挖苦鄙視。

好在曉鷗不是個小雞肚腸的人,就當沒有聽到過。

等到曉鷗懷孕時,婆婆的態度好了一些。只可惜,曉鷗肚子「不爭氣」,生的是女兒。婆婆就開始渾身都是「病」了,伺候月子肯定不行,那就讓自家媽媽來伺候唄。

說來也趕巧了,曉鷗外婆在買菜的時候摔倒了。老人家鈣流失、骨頭脆,腿摔斷了。曉鷗媽媽是獨生女,她不去伺候,難道要女婿曉鷗爸爸去伺候嗎?所以曉鷗的月子就沒人管了。

好在婆婆還是個要面子的人,怕別人戳脊梁骨。不得已,拖著「病體」,心不甘情不願地來曉鷗家伺候月子。

說是伺候,婆婆只做飯,不洗衣服,也不哄孩子。做完飯就躺在客房床上哼哼嘰嘰,不是腰疼就是腿疼。

說起婆婆做的飯,也是一天三頓小米粥。曉鷗對一天三頓全是小米粥表示不滿,婆婆就多煮幾個雞蛋,還對曉鷗說,在她家鄉,女人坐月子就是不能吃菜也不讓吃葷。她也是這樣過來的,不也把兒子養得這麼聰明能幹嗎?還讓曉鷗佔了個大便宜,現在還來挑挑揀揀,根本不知足。

曉鷗也懶得跟她理論,反正自己有錢,婆婆不想做,或者不會做的,而自己又想吃,就花錢去滿足自己,也不管婆婆在旁邊用眼睛子挖人,說曉鷗花她兒子的錢。把婆婆氣個半死。

那天,外賣的雞湯剛到,曉鷗只喝了一兩口,就聽到孩子在裡屋哭,連忙去給孩子換尿布餵奶,忙活半天,才把孩子哄睡著。出來一看,桌上放著一堆雞骨頭,啃得乾乾淨淨的。

曉鷗很生氣,對婆婆說:「你要是饞了,就自己去燉,不要來跟我搶吃的。」

婆婆還很委屈地說,她不會燉雞湯,也不會燉魚湯,再說了,這雞湯還是用自己兒子的錢買的,不吃白不吃。

曉鷗氣得「呵呵」乾笑:「就憑你兒子一個月不到一萬塊錢的工資,我能叫幾次外賣呢?」說得婆婆訕訕地離開。

平時,婆婆就有些偏心眼兒,很看重兒子,對自己女兒也不是太關心,所以女兒大學畢業後,也賭氣沒有回家鄉,到了外地工作。聽說哥哥有了一個女兒,就趁著假期來看孩子。

平時再怎麼冷落,畢竟還是母女,十指連心,再加上好久不見,母女兩人的關係也緩和下來,有說有笑的。婆婆還專門去買了些好肉好菜,讓女兒在家裡多呆幾天。

婆婆每天都做不同樣的菜,盡挑女兒喜歡吃的菜做,每天還燉不同的湯,給女兒補養身體,還說,沒有人照顧,女兒都瘦了,說著說著還掉眼淚。

曉鷗與小姑子的關係不錯,對婆婆做這麼多菜招待遠道而來的小姑子,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在婆婆端出魚湯,一個勁地給女兒舀湯時,調侃了幾句:「喲,婆婆,你不是會做魚湯嗎?我坐月子的時候,怎麼也不見你給我熬湯喝呀?我這還得沾沾小姑子的光,才能喝上您親手熬的魚湯。」

婆婆一臉尷尬地說:「這也是我後來學的,發現熬魚湯其實挺簡單的。閨女,多喝點。看你瘦得。」

其實,惡到極點的婆婆和惡到極點的媳婦,生活中也是少見,多的就是像曉鷗和她婆婆這樣的。沒有什麼大矛盾,但每天摩擦不斷。這樣的摩擦,要麼當事人大度,不在乎;要麼,中間那個男人會做人,能夠迅速撲滅,否則這樣的星星之火,總有一天會釀成大火,在婆媳之間熊熊燃燒。

曉鷗是個大大咧咧、凡事都能想得開的人,很多事也沒真跟婆婆計較;而婆婆呢?又是個極好面子的人,在外面就想博一個好婆婆的名聲。曉鷗也會做人,逢人就誇自己婆婆多好多好。

人嘛,都有一個弱點,都經不住誇的,老年人尤其如此,漸漸地,婆婆對曉鷗和孫女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尤其在她生了一場大病之後。想想自己躺在病床上,跑前跑後的還是自己的兒媳,兒子工作忙、女兒又離得遠,難得曉鷗不計前嫌,頓生悔意。

人心嘛,都是肉長的,婆婆對曉鷗和孫女的態度也好了起來,逢人就誇兒媳,還幫曉鷗照顧孫女。

儘管婆婆在大面兒上不是太過分,但生活中的小鬥嘴還是時有發生,嘮叨曉鷗不趕緊生二胎呀、嘮叨曉鷗太能花了呀,嘵鷗也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因為錢是曉鷗自己掙的,婆婆也奈何不了她,多說幾次沒什麼成效,也就不說了。

曉鷗說,現在啊,她雖然把婆婆當成了媽,但從來不敢把自己當成她的女兒,該尊敬時尊敬,該保持距離時保持距離。想任性,還是回自己老娘那裡任性個夠。

你看,這才是聰明的兒媳。

文中的曉鷗有掙錢能力,性格很獨立,對婆婆不依賴,在經濟和精神上都與婆婆保持了距離。有距離才會產生美。

現在有的婆媳矛盾,是小家庭在財務上不獨立,自己必須依賴公婆,但又不服公婆的管束。自己想一想,如果是小孩伸手向你要錢,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孩子會怎麼去花吧?那公婆要管你,就很正常了呀!

所以,避免婆媳矛盾,就要做到看似親人,卻又如客人般相處;不想被管束,就要經濟精神雙獨立。

婆媳之間,如果能夠處成關係好的鄰居,那就很好;如果不能,那就處成即使互看不順眼、卻又幹不倒對方,那也算成功了,因為不論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都不是最好的結局。

文|禾田飛歌圖|影視劇照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怎麼看待和處理婆媳關係?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婆婆有能力伺候媳婦坐月子,還有必要花一萬多請月嫂嗎?
    贊同找月嫂@清秋:雖然花一萬多請月嫂伺候坐月子是貴,但是貴有貴的道理啊,人家都是經過培訓的,知道怎麼更加科學的養護身體。再者說了,婆婆雖然有經驗,但是媳婦的生活喜好,飲食偏愛,婆婆並不了解,還會月子期間過多幹涉媳婦的行為,造成婆媳矛盾,家庭不和,何必呢?
  • 坐月子時,婆婆有照顧兒媳婦的義務嗎?到了晚年,媳婦該不該伺候
    或許婆婆做得再好,還是有兒媳說毛病,或許有的婆婆就是事精兒,上班途中一直聽幾位大姐埋怨媳婦,大姐是去醫院裡伺候媳婦,一臉不情願還是得去,在公交車上跟大夥嘮了起來,說現在的媳婦都是翻身農奴把歌唱,和她們以前當媳婦的真是天壤之別。
  • 坐月子讓親媽伺候還是讓婆婆伺候?過來人的講述很真實,別犯糊塗
    出於實際情況考慮,很多家庭會讓孩子外婆或者奶奶來照顧新媽媽坐月子,可到底誰更適合來承擔這份「伺候」新媽媽和新生兒的工作呢?婆婆過來伺候月子 家裡整天「雞犬不寧」橙橙生下兒子後,老公便讓婆婆過來照顧她們娘倆。
  • 「嫁給老公後,婆婆比我先生娃,老公讓我先伺候婆婆坐月子」
    都說月子仇,不共戴天,婆婆月子裡對媳婦的冷漠,會讓媳婦一生中都留下難以泯滅的陰影,仇恨的種子慢慢發芽、紮根。這也是正常,可是如果把事兒反過來呢?要是媳婦不伺候婆婆坐月子,那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兒。還真別說,這事兒發生的概率大概極低,但我就是這麼好運氣——碰上了!
  • 「坐月子婆婆不伺候,養老成媳婦的義務?」媳婦的遭遇讓男人醒悟
    小芳和丈夫王思是自由戀愛認識的,小芳在戀愛時對王思很滿意,雖然平時話不多,但是老實能幹,在相處一年多年多後,兩人覺得可以談婚論嫁了,在雙方父母商討完婚事後,兩人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小芳在見到婆婆後,發現婆婆能說會道,對小芳也很客氣,但這一切很快隨著小芳懷孕被打破,她發現婆婆只是言語上的關心她,真正每天忙上忙下照顧她的只有丈夫
  • 丈夫看到婆婆給媳婦做的月子餐後,很氣憤,讓婆婆回老家
    林女士結婚後,就沒有和婆婆一生生活過,生了孩子後,林女士的老公就把婆婆從老家接過來照顧林女士。這婆媳倆的「磨合」正式開始。 林先生每天會查閱很多月子的書籍,尤其是食譜,每天早早去市場買好食材,方便婆婆每天給老婆做飯,然後再去上班。婆婆心疼兒子每天辛苦,就讓兒子帶她幾次去菜市場,熟悉後,就可以自己去,省的兒子每天跑來跑去。
  • 婆婆給媳婦吃「毒月子餐」,媳婦「以牙還牙」伺候婆婆,網友:該
    在我國的傳統裡,坐月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傳統觀念認為,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身體所有的骨頭接骨頭縫都打開了,並且生孩子是一個力氣活,幾乎就是鬼門關走一圈,所以生完孩子之後的第一個月裡,產婦會非常虛弱並且脆弱,說不定什麼風吹草動,就會給產婦帶來不好的影響,落下病根。所以一般女性在產後一個月之內,就會在家坐月子,休養生息,家裡還有出個人來照顧產婦,一般這個人選就是「婆婆」。
  • 坐月子時,婆婆和親娘讓誰伺候來更好?
    生完孩子以後,產婦就要進入下一步工序:坐月子。有錢人坐月子可以找一家高檔的月子中心,讓別人幫忙安排月子餐和伺候月子。但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沒那資金去消耗在月子中心,所以一般會喊婆婆或者親娘幫忙照顧坐月子。
  • 生二寶想在婆婆家坐月子,被婆婆一句話趕出門:我沒有義務伺候你
    洋洋今天想說的是:「一個好婆婆同樣抵得上一百個教師。」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現在的婆媳關係越來難處了,婆婆總是滿腹怨言,媳婦也是忍氣吞聲,很多家庭的婆媳關係早已經是劍拔弩張。生二寶想在婆婆家坐月子,婆婆一句話趕出門:我沒有義務伺候你洋洋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拿洋洋的表哥來說吧,今年也是將近40歲了,表嫂過年的時候生的寶寶,大年三十兒媳婦生孩子,這幾天白天表哥沒沾過床邊休息一下,又趕上疫情,忙裡忙外累個半死,糖尿病和高血壓,就怕累著,問他累不累,也是總說不累,一點不累!呵呵,累不累自己心理最清楚了。
  • 「老婆,我們這裡坐月子全部都是小米粥呀,請你別再為難我了」
    坐月子是我婆婆伺候我的,我們家裡條件並不是太好,根本請不起月嫂,婆婆來伺候我就已經挺不錯的了,孩子都是由我來照顧的,給孩子洗衣服洗尿布是我婆婆和我老公分攤的,平時我的吃喝都是婆婆給管著的,一天五頓飯兩頓正常飯還有三頓全部都是湯,可是這湯就僅限於小米粥,有的時候我想換一種,其他的口味都沒有。
  • 生老大婆婆伺候月子,生老二老公伺候月子‖親身感受老公伺候為好
    一個女人,嫁為人婦,生兒育女,坐月子就是人生不可迴避的一段經歷。傳統觀念和習俗,嫁到別人家了,月子都是婆婆伺候。但是現在不同了,有些婆婆不願意伺候,有些兒媳不願意婆婆來伺候,有些直接請自己親媽,有些乾脆請月嫂。君不見,為了這個婆婆是否伺候月子問題,「月子仇」這個詞語都出來了。
  • 坐月子,婆婆來伺候,我的月子餐老公搶著吃,一個月後我笑老公哭
    坐月子,婆婆來伺候,我的月子餐老公搶著吃,一個月後我笑老公哭要說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我們不用用文縐縐的語言形容,就很直觀的說吧,一個人愛另一個人,看見好吃的就想分享給他,或者是迫不及待的帶他一起去吃好吃的,甚至有的人,自己很餓了,但是還願意把美食讓給對方吃,那這個人對另一個人絕對是 真愛吧,你們覺得呢,反正小編覺得 很有道理。這是婆婆給我燉的玉米排骨湯。
  • 媳婦朋友圈發出4張月子餐,丈夫直接把婆婆送回家,婆婆已自閉
    在大部分的家庭當中,產婦們生完小孩之後,都是由婆婆來伺候月子的。但是,婆媳矛盾本來就很難解決,又要在這一個月裡天天生活在一起,肯定會大小摩擦不斷,這個時候就是特別考驗老公情商的時候。原來婆婆明知道兒媳不喜歡吃辣椒,還在菜裡放了大把的辣椒,這分明是跟兒媳婦作對。小海發現婆媳二人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這位老公只能直接把婆婆送回家,聽說婆婆回家後已自閉,本來好心伺候月子,兒媳婦處處找茬,自己還滿肚子委屈呢。
  • 「我誰也不伺候」,女兒跟兒媳婦同時坐月子,婆婆做法彰顯高情商
    而誰伺候產婦坐月子也非常重要,畢竟「月子仇」是許多矛盾的導火索,例如婆媳矛盾等。一般來說,坐月子時主要是婆婆或親媽來照顧。但如果一個老人既是婆婆又是親媽,而自己的女兒和兒媳婦同時坐月子,這時候該伺候誰呢?「我誰都不伺候」,女兒和兒媳同時坐月子,婆婆霸氣做法顯高情商蘭蘭在生寶寶之前很擔憂,因為她跟小姑子的預產期只相差兩天,坐月子的時間肯定會「撞上」。
  • 「老婆,你怎麼不管伺候我媽?」「她沒伺候我坐月子!」婆婆哭了
    或者如果家裡夠大的話,兒媳也同意的話,把她們都叫回家坐月子,一起伺候也方便些。總言之,千萬別在兒媳生孩子的時候怠慢她,否則那將會是給自己種下一棵苦果。03當時這個問題我回答完有高達200多條評論,大多數人和我的觀點一樣都是贊同婆婆伺候兒媳的,當然也少數人持不同意見,以下是網友評論:1,如果不能兼顧,我選擇女兒,因為女兒是我生的,無關偏心誰,如果媳婦實在沒人照顧,儘量按排在一起照顧,畢竟都是孩子,都在最難時都需要照顧,論心裡疼誰,當然還是疼自己生的
  • 小姑子坐月子,一萬塊請月嫂婆婆讓我出,兒媳婦:憑什麼?
    樓下鄰居最近在坐月子,婆婆一直在照顧她,但是前幾天小姑子也生了,小姑子的婆婆也趕來去照顧她,過幾天小姑子給婆婆打電話抱怨說,婆婆做飯太難吃,又不會帶孩子,想吃婆婆做的飯,就這樣,婆婆放心不下又想去照顧女兒,又怕兒媳婦不高興,於是就跟兒媳婦說現在想過去伺候女兒坐月子,兒媳婦也可以找自己的媽來伺候她。
  • 月子期間婆婆和親媽誰來伺候月子,你如何選擇?
    李瑾玫老師說過「做月子一定要自己的親媽來伺候」,月子期間到底是婆婆和親媽,誰來伺候比較好?我來說說個人的經歷。這個問題真的困擾我們很多人,我也想了再想,考慮到媽媽的年齡比較大,擔心身體支撐不下去,最終跟老公商量讓婆婆來。
  • 「你生孩子,憑啥讓我伺候月子」婆婆發朋友圈,兒媳的評論亮了
    坐月子對女人很重要,按說婆婆是過來人,她應該能感同身受。但恰恰因為是過來人,更主要是媳婦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有些原本對媳婦看不慣的婆婆,自然就不想好好伺候媳婦坐月子。畢竟,伺候女人坐月子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難免會讓原本就對媳婦不滿的婆婆抗拒。
  • 婆婆伺候月子是啥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坐月子的第一天,婆婆就左嘮叨一句「奶水不夠」,右囉嗦一句「不會帶孩子」,小芸反駁只會引來更多的責怪,把初為人母的小芸委屈得夠嗆,這月子仇第一天就結下了。小芸抱娃姿勢不熟練,婆婆就責怪餵奶姿勢不對;婆婆給孩子餵奶不拍嗝,小芸拍的時候她還阻止;婆婆嫌棄小芸買的衣服不舒服、不合身……婆婆伺候月子好幾天,兩人沒有一天笑臉相對的。最讓小雲不能忍受的是,婆婆每天都給小芸熬小米粥,儘管知道產婦不能吃太油膩的,但每天喝粥喝得看見都想吐。
  • 婆婆伺候月子是啥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坐月子的第一天,婆婆就左嘮叨一句「奶水不夠」,右囉嗦一句「不會帶孩子」,小芸反駁只會引來更多的責怪,把初為人母的小芸委屈得夠嗆,這月子仇第一天就結下了。;婆婆給孩子餵奶不拍嗝,小芸拍的時候她還阻止;婆婆嫌棄小芸買的衣服不舒服、不合身……婆婆伺候月子好幾天,兩人沒有一天笑臉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