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的情感樹洞。點擊上方「關注」,你的故事,你說,我聽
都說婆媳是天敵,只要聚在一起,絕對會生出很多事端,讓夾在中間的那個男人左右為難。
可奇怪的是,如果沒有姻緣的聯繫,這原本是兩個很好的人,都是知書識理、溫良儉讓的好女人;一旦做了婆媳,就天天撕扯不清。
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有人說,還不是得怪咱們國家的傳統呀。在古時候,婦女的地位低呀,媳婦自從嫁入男方家,就要接受婆婆無止境的刁難,什麼時候媳婦熬成了婆,坐到了家庭的高位,心理也被扭曲得不知道成什麼樣子啦,所以反過來,就會讓媳婦把她當年吃過的苦又再吃一遍。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完全說明現在的婆媳關係,畢竟心理變態的婆婆沒有那麼多。
依禾田飛歌看來,現在的婆媳矛盾,由兩方面造成。一方面,往往不是因為恨,而是因為愛,太想讓家庭和睦,太想成為親人而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愛,這種愛是對自己子女的愛。
別急著反駁呀,看我說得對不對啊。
我們來看第一個方面。
現在進入婚姻的一批年輕人,基本上是最後一批獨生子女,都是集萬般寵愛於一身的。在他們婚配時,父母對於他們的另一半也都愛屋及烏,心疼自己的孩子也順帶心疼別人的孩子。
但我們要說,婆婆和親媽是不一樣的。親媽對自己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而婆婆的付出明面上不求回報,可畢竟你不是她的親閨女,無形中你應該對她有一種情感回報,她的心理才會得到平衡。
再來看看媳婦不是女兒這一層面,女兒可以在親媽面前任性,可以對親媽大吼大叫,但在婆婆面前可不能輕易任性。因為她不是你的親媽,親媽不記仇,婆婆會。
婆媳矛盾就會因為都想當親人,而忽略了其實不是「真」親人間應有的距離。
從第二個方面來說,家裡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怎麼看,都自帶美顏效果,怎麼看怎麼好、怎麼看怎麼優秀,真是誰也配不上。眼光出了問題,看誰都覺得配不上自己的孩子,於是在心裡呀,總是自己的孩子是個寶,別人的孩子就是草。只要那根草有一點點不合自己的意,哪怕那根草已經做得足夠好,婆婆依然看不上。
所以我們才說,婆媳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親暱中帶有距離,距離中保持親近,不遠不近不偏不倚。
只是這個距離呀,確實難以拿捏,所以婆媳矛盾呢,也總是無法消除,只能儘量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前段時間,有讀者投稿,訴說了因為生了一個女兒,被家裡有「皇位」的婆婆不待見,頓頓小米粥「伺候」著。
這篇文章引起了有類似經歷媳婦們的共鳴。這不,讀者曉鷗(化名)說,她也是頓頓小米粥,只不過待遇比那位讀者好一點,有雞蛋吃。自己有一天想喝雞湯,婆婆說不會熬。她自己叫了一份外賣。結果她剛把湯喝了一口,婆婆就把雞肉全吃光了,曉鷗哭笑不得。
在婆婆眼裡,她兒子絕對是「皇位」繼承人,從小悉心照顧,不允許有一點閃失,心甘情願地為他操勞,就連女兒都要居於次席。曉鷗從一出現,就沒有入過婆婆的眼。
因為她兒子是碩士生,曉鷗才是個本科生,而她也根本不看曉鷗比她兒子每月要多出將近兩萬塊錢的工資收入。
還有,她們家住在市中心,而曉鷗家住在城鄉結合部。在婆婆眼裡,曉鷗就是個鄉下人。少不了時不時的言語挖苦鄙視。
好在曉鷗不是個小雞肚腸的人,就當沒有聽到過。
等到曉鷗懷孕時,婆婆的態度好了一些。只可惜,曉鷗肚子「不爭氣」,生的是女兒。婆婆就開始渾身都是「病」了,伺候月子肯定不行,那就讓自家媽媽來伺候唄。
說來也趕巧了,曉鷗外婆在買菜的時候摔倒了。老人家鈣流失、骨頭脆,腿摔斷了。曉鷗媽媽是獨生女,她不去伺候,難道要女婿曉鷗爸爸去伺候嗎?所以曉鷗的月子就沒人管了。
好在婆婆還是個要面子的人,怕別人戳脊梁骨。不得已,拖著「病體」,心不甘情不願地來曉鷗家伺候月子。
說是伺候,婆婆只做飯,不洗衣服,也不哄孩子。做完飯就躺在客房床上哼哼嘰嘰,不是腰疼就是腿疼。
說起婆婆做的飯,也是一天三頓小米粥。曉鷗對一天三頓全是小米粥表示不滿,婆婆就多煮幾個雞蛋,還對曉鷗說,在她家鄉,女人坐月子就是不能吃菜也不讓吃葷。她也是這樣過來的,不也把兒子養得這麼聰明能幹嗎?還讓曉鷗佔了個大便宜,現在還來挑挑揀揀,根本不知足。
曉鷗也懶得跟她理論,反正自己有錢,婆婆不想做,或者不會做的,而自己又想吃,就花錢去滿足自己,也不管婆婆在旁邊用眼睛子挖人,說曉鷗花她兒子的錢。把婆婆氣個半死。
那天,外賣的雞湯剛到,曉鷗只喝了一兩口,就聽到孩子在裡屋哭,連忙去給孩子換尿布餵奶,忙活半天,才把孩子哄睡著。出來一看,桌上放著一堆雞骨頭,啃得乾乾淨淨的。
曉鷗很生氣,對婆婆說:「你要是饞了,就自己去燉,不要來跟我搶吃的。」
婆婆還很委屈地說,她不會燉雞湯,也不會燉魚湯,再說了,這雞湯還是用自己兒子的錢買的,不吃白不吃。
曉鷗氣得「呵呵」乾笑:「就憑你兒子一個月不到一萬塊錢的工資,我能叫幾次外賣呢?」說得婆婆訕訕地離開。
平時,婆婆就有些偏心眼兒,很看重兒子,對自己女兒也不是太關心,所以女兒大學畢業後,也賭氣沒有回家鄉,到了外地工作。聽說哥哥有了一個女兒,就趁著假期來看孩子。
平時再怎麼冷落,畢竟還是母女,十指連心,再加上好久不見,母女兩人的關係也緩和下來,有說有笑的。婆婆還專門去買了些好肉好菜,讓女兒在家裡多呆幾天。
婆婆每天都做不同樣的菜,盡挑女兒喜歡吃的菜做,每天還燉不同的湯,給女兒補養身體,還說,沒有人照顧,女兒都瘦了,說著說著還掉眼淚。
曉鷗與小姑子的關係不錯,對婆婆做這麼多菜招待遠道而來的小姑子,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在婆婆端出魚湯,一個勁地給女兒舀湯時,調侃了幾句:「喲,婆婆,你不是會做魚湯嗎?我坐月子的時候,怎麼也不見你給我熬湯喝呀?我這還得沾沾小姑子的光,才能喝上您親手熬的魚湯。」
婆婆一臉尷尬地說:「這也是我後來學的,發現熬魚湯其實挺簡單的。閨女,多喝點。看你瘦得。」
其實,惡到極點的婆婆和惡到極點的媳婦,生活中也是少見,多的就是像曉鷗和她婆婆這樣的。沒有什麼大矛盾,但每天摩擦不斷。這樣的摩擦,要麼當事人大度,不在乎;要麼,中間那個男人會做人,能夠迅速撲滅,否則這樣的星星之火,總有一天會釀成大火,在婆媳之間熊熊燃燒。
曉鷗是個大大咧咧、凡事都能想得開的人,很多事也沒真跟婆婆計較;而婆婆呢?又是個極好面子的人,在外面就想博一個好婆婆的名聲。曉鷗也會做人,逢人就誇自己婆婆多好多好。
人嘛,都有一個弱點,都經不住誇的,老年人尤其如此,漸漸地,婆婆對曉鷗和孫女的態度也有所轉變,尤其在她生了一場大病之後。想想自己躺在病床上,跑前跑後的還是自己的兒媳,兒子工作忙、女兒又離得遠,難得曉鷗不計前嫌,頓生悔意。
人心嘛,都是肉長的,婆婆對曉鷗和孫女的態度也好了起來,逢人就誇兒媳,還幫曉鷗照顧孫女。
儘管婆婆在大面兒上不是太過分,但生活中的小鬥嘴還是時有發生,嘮叨曉鷗不趕緊生二胎呀、嘮叨曉鷗太能花了呀,嘵鷗也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因為錢是曉鷗自己掙的,婆婆也奈何不了她,多說幾次沒什麼成效,也就不說了。
曉鷗說,現在啊,她雖然把婆婆當成了媽,但從來不敢把自己當成她的女兒,該尊敬時尊敬,該保持距離時保持距離。想任性,還是回自己老娘那裡任性個夠。
你看,這才是聰明的兒媳。
文中的曉鷗有掙錢能力,性格很獨立,對婆婆不依賴,在經濟和精神上都與婆婆保持了距離。有距離才會產生美。
現在有的婆媳矛盾,是小家庭在財務上不獨立,自己必須依賴公婆,但又不服公婆的管束。自己想一想,如果是小孩伸手向你要錢,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孩子會怎麼去花吧?那公婆要管你,就很正常了呀!
所以,避免婆媳矛盾,就要做到看似親人,卻又如客人般相處;不想被管束,就要經濟精神雙獨立。
婆媳之間,如果能夠處成關係好的鄰居,那就很好;如果不能,那就處成即使互看不順眼、卻又幹不倒對方,那也算成功了,因為不論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都不是最好的結局。
文|禾田飛歌圖|影視劇照
END
今日互動話題:
你怎麼看待和處理婆媳關係?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