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領導老師合影
特殊教育學校孤獨症兒童教育幹預研討會暨江西省特教會2020學術年會,於12月12日在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順利舉辦。江西省教育廳基教處程裕秋處長、九江市教育局一級調研員樊仁副局長參與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的決勝年。同時也是特殊教育第二期質量提升計劃的收官之年。程裕秋處長全面分析總結了江西省特殊教育的發展情況,並對江西省特殊教育的發展給與了高度的肯定,也指出了今後江西省特殊教育發展的方向,樊仁副局長就今年九江市基礎教育工作出小結。
江西省工作回顧與展望
發展情況
一、特殊教育的保障機制逐步完善,江西始終堅持特教特辦,從辦好特殊教育出發,強化政策保障,推動全省特殊教育健康有序發展。
二、殘疾兒童教育安置更加精準,江西嚴格落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先評估建立,再教育安置的工作要求,切實做到了精準安置。
三、殘疾人受教育的機會逐漸增多,將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學期教育納入了學期教育的發展規劃,並納入了第三期學前教育的行政計劃,鼓勵特殊教育學校設立學期班學期部,為有康復條件的殘疾兒童實施康復訓練,積極動社區市,特殊教育學校設立高中部,發展殘疾兒童的高中教育,鼓勵普通職業學校接收殘疾學生,初步統計全省目前共有72所特殊教育學校開設了學期教育班、學期教育部。
四、特殊教育事業改革顯著,南昌市西湖區,贛州市信豐區、兩個國家級改革示範區和九江柴桑區、上饒婺源縣豐城市等十個改革示範區以及相關的特殊教育學校,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為全省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好經驗、好作品。
面臨的困難
一方面隨班就讀的質量還不高,由於集體課的教師無法估計到每一個孩子的需求,大部分隨班就讀的學生處於隨班混讀的狀態,隨班就讀的普通學校又缺乏專業的教師,所以殘疾學生個別化輔導不到位,致使隨班就讀的質量難以保障。
另一方面巡迴指導的教師專業能力也有待提高,全省有7000多名送教上門的學生,送教上門的任務基本由普通學校承擔,大部分送教上門的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師資培訓,所以缺乏針對性的教育理念。
今年黨的十五中全會,已經宣布了我國已經轉向為發展高質量階段的重要任務,省委十四屆第二次全會提出了江西省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目標。要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現,特殊教育絕對不能缺位,因此我們必須秉承「有教無類」的發展理念,樹立全納思想,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充分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教育,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
改善措施
1、要堅持統籌推進,共促普特融合。各級各類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要有共同發展融合教育的前瞻性、自覺性。建立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相互支撐的發展機制。更加尊重殘疾學生的特殊差異,注重潛能開發和缺陷補償,提高特殊教育的針對性,各特殊教育學校要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式,攻堅克難向融合教育靠近。
2、要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引領多元發展。各類特殊教育學校包括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要充分發揮骨幹引領的作用,定期開展隨班就讀教師、送教上門巡迴指導教師的培訓。要進一步加大專業指導的力度,培養一支專業隊伍。同時也希望各地要依託特殊教育學校成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形成省市縣三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的包幹機制,為普通學校開展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工作提高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撐。
3、要堅持各方參與,協力促進教育公平。我們既要落實好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發布的針對特殊教育的政策制度和要求,同時也要更加積極主動的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充分發揮好社會、家庭的協同作用,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平等的接受義務教育。
(程裕秋處長)
九江市基礎教育工作出小結
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聚焦熱點難點,推進改革空間。樊仁副局長在會上就今年九江市基礎教育工作從戰疫情、五短板以及優管理三個重點方面進行了小結。
1、戰疫情:科學應對疫情對教育帶來的影響,強化工作舉措,確保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把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2,五短板:圍繞建設教育強市的目標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現的任務,聚焦教育短板,下力氣。
3,優管理:強化教育科研、推進改革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基礎教育治理現代化,進一步細化中小學教學目標,特殊教育是建設高質量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九江市通過大力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進一步鞏固提高了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水平,還加了學期教育、高中教育得到了發展。目前九江市共有特殊教育學校64所,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8.7%,已經初步形成了殘疾兒童從學期教育、義務教育以及高中階段教育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
(樊仁副局長)
至去年年底全省共有95所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5744人,特殊教育學校專業教師1766人,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95.31%,江西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以示範學校為龍頭的特殊教育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江西省特教協會2020年部分活動獲獎名單
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南昌市啟音學校、豐城市特殊教育學校、永興縣特殊教育學校、南昌市盲童學校、吉安市特殊教育學校、撫州市臨川區特殊教育學校、宜春市特殊教育學校。
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
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是九江市區唯一一所綜合性公辦特殊教育學校(全封閉住宿制),學校成立於1946年,2005年學校由「九江市聾啞學校」更名為「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
學校在學制設置上涵蓋了早期幹預康復教育、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在「一切為了殘障孩子的生存和發展服務」辦學宗旨的指引下,秉著「發展早期康復教育、夯實九年義務教育、拓寬高中職業教育」的辦學目標,在一支支高效務實、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的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經一代代勤於鑽研、樂於奉獻、充滿愛心的教師辛勤耕耘,嘔心瀝血讓無聲勝有聲。
學校充分關注特殊兒童的個性發展,形成「康復、教育、就業」三位一體的辦學特色,學校成立了九江市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九江市特殊兒童隨班就讀指導中心、九江市自閉症教育康復研究中心、九江市腦癱教育康復研究中心、九江市言語語言教育康復研究中心,讓不同類別、不同程度的特殊兒童都能夠接受適合的、有質量的、良好的教育並得到有效發展。積極開展特長培訓,學校被江西省殘聯授予江西省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近年來為國家、省、市輸送了大批的優秀殘疾人運動員,也在各類比賽中為省、市爭得了榮譽。學校拓寬教育空間,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並重。對於能力較強的學生,在經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後,培養進入大學繼續學習深造;其他學生接受職業教育培訓,近年來,學校開展了油畫、汽車美容、手工香皂、中華茶藝、園藝等職業培訓課程,為九江市殘疾學生平等、充分參與社會勞動和社會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南昌、九江、吉安、景德鎮以及新餘等市級特校開設了高中部。為義務教育畢業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機會而這也是江西省特殊教育的新使命。
會議除去對江西省特殊教育事業2020年度回顧以及未來展望外,另外一項重要的議程是各市區縣老師的分析與交流。
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王碧涵老師,以「特殊教育學校孤獨症兒童教育幹預的模式與策略」為主題進行了主旨報告。
2020年度獲獎論文者廖金平(南昌市啟音學校 )、塗芹芹(豐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吳夢婷(永新縣特殊教育學校 )、黃 芳 (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 )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獲獎論文。
與國際接軌,借鑑外部模式提高自身水平一直以來都是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個發展特色。作為主辦方的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這次也為大家帶來了,日本筑波大學裴虹博士報告:以特殊教育學生的特點與需求為出發點開展的教學具製作與應用。
理論再多也比不過實操一次,課堂見真招。九江特校為參會老師安排了,現場觀摩課。
陶行知先生說:「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道長且阻,但是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有那麼多為之奉獻的特殊教育工作者,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信它的未來一定是星光璀璨呢?
講話根據錄音整理,有刪改,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