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薦】2021屆高三語文古詩詞鑑賞答題模板和2021一輪複習詩歌鑑賞知識清單

2021-02-17 高中語文閱讀寫作與備考

1、提問方式: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悽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答題示例1:

春行即興 

李 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步驟一)。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驟二)。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悽涼之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遊月陂 

宋·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雲影閒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


(1)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分析。(3分)


[參考答案]詩人寫了百尺高臺、美麗的水光月色,樹林和泉聲,(1分)營造了寧靜(或靜謐、幽靜等)(1分)的意境,表達了詩人閒適(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聲靜自來」一句詩用什麼表現手法?請簡析其效果?(3分)

[參考答案]反襯(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1分)。淙淙的泉聲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靜。(2分)


1.提問方式:

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

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

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

4.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 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對第三聯「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第三聯運用了誇張手法(步驟一)寫出嶽陽樓高聳入雲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雲間連榻,在天上「行杯」(步驟二),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麼表現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主要運用了襯託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來襯託鷹的形象。(把「襯託」答成「烘託」也算對)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①「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②「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志向。

1.提問方式: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

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突出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 清新、自然、質樸(步驟一),描繪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鷗構成了一派恬靜優雅的自然田園景象;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痴情憨態,望而可愛;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足可愛(步驟二)。不作雕飾,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驟三)。

1.提問方式:

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2.提問變體: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裡?

3.解答分析:

古人作詩講究鍊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託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

華子崗 

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參考答案] 「侵」字寫夕陽餘輝逐漸消退的過程(步驟一),展現了詩人在夕陽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步驟二)。「拂」字運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步驟一),也使人想見山色的青翠可愛、柔和多姿(步驟二)。這兩個動詞寫雲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舍之情,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步驟三)。

答題示例2 :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問:結合作品簡析《旅夜書懷》第三聯中的兩個虛詞「豈」「應」使用的妙處。

[參考答案]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譽哪裡是因為文章而顯揚呢?(我的)官位也真該因年老多病而罷退」。(步驟二)詩人本是以詩文自負的,而一個「豈」字說,表達了內心的憤懣之情。詩人本是想建功立業的,而一個「應」字反其意而用,表達了受排擠被罷官的無可奈何的情緒。「豈」「應」二字,將一個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現得頗為準確、精煉、傳神。(步驟三)

答題示例3:

葛溪驛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悽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1)本詩首聯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2分)

[參考答案] 驛站秋夜難眠圖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的?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用襯託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答題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閒坐數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2分)

[參考答案] 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這兩個意象,表現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表現作者的孤獨寂寞情感。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

[參考答案]「獨行穿落葉,閒坐數流螢」句中「穿」字寫出了在蕭蕭落葉中穿行,而無人相伴的孤獨。一人獨坐而無聊,一個「數」字表現了主人公的動作神態,更表現出閒極無聊的寂寞情感。

1.提問方式:

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麼?

2.解答分析:

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1: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參考答案] 「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

答題示例2:

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裡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後期詩人。

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得最為強烈和集中(步驟一)。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眺的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蹊徑,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之情(步驟二)。

答題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質

浮雲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溼,蘋①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後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

(1)詩的首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是如何統領全詩的?(3分)

[參考答案] 擬人手法(1分)。由首聯浮雲不定議「陰晴」領起,頷聯寫「荷雨」、「溼」——下起雨來;頸聯寫「日出」——太陽又出來了。(2分,合情理即可給分)。

(2)頸聯所描寫的景物有什麼特點?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參考答案] 借喜鵲的喧聲表現對「日出」的喜悅;雨霽日出,波平如鏡,愛水的「鷗」盡情地玩樂。有聲有形、有動有靜,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富有情趣(2分)。詩人精神愉快、神清氣爽(1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1.提問方式:

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2.提問變體:

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3.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什麼情感

答題示例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枝幽豔溼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①三農:指春耕、夏耘、秋收。

試分析下闕的內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描寫了農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的感嘆,(步驟一)(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表達技巧,所以步驟二跳過)表達了農民盼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心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日。

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

[參考答案] 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步驟一)作者主要是通過這幅想像的畫面,(步驟二)來表現「思家」的。(步驟三 題目已經說明情感)(想像1分,畫面描繪2分)

1提問方式:

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後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後闡明理由。

2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

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後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的表述。

3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評論答題

4答題注意:

緊扣詩文內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答題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 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裡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三國時期的政治風雲變幻。

[答案參考] 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想到漢未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裡見世界」。後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繫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1提問方式:

給出兩首或幾首詩詞,要求學生比較閱讀後,對其異同進行分析評價。

2答題思路:

(1)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識。

(2)要結合題幹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寫法、修辭方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

(3)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答題示例:

安郡中偶題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遊荷池上 

楊萬裡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這兩首詩都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4分)

[分析] 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是問表現手法上的共同點,不要求分析,所以只寫出表現手法就可以,當然如果具體說明,也沒錯。第二問要求分析這兩首詠物詩表達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題時,要按照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兩方面的內容。

[答案參考]都用了擬人表現手法。‚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步驟一)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悽怨低沉。(步驟二)後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步驟一)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步驟二)

[特別提示] 不論回答何種問題,都應儘量涉及三方面的內容:詩歌相關內容、表達技巧、詩歌主旨。例如第五種模式的示例,答案中已包含內容和主旨兩方面的內容,如果加上「『折柳』運用了雙關修辭,既指聽到的折柳曲,又指聯想到的現實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場景」,那麼就萬無一失了。

2021一輪複習詩歌鑑賞知識清單!詩歌鑑賞2015年四川卷:夏日遊山家同夏少府  時間:夏日 事件:遊山家 題材:山水田園詩 感情基調:閒適愉悅意象是主觀心意與客觀物象的融合與表現,眾多意象組成意境,其中也以一兩個意象為主體。意象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氣氛、營造意境,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介紹疑難詞語、地名;介紹寫作背景;介紹相關詩句;介紹作者等柳色春山映(柳色映春山)  香稻啄餘鸚鵡粒(鸚鵡啄餘香稻粒) 一夜飛度鏡湖月(一月夜飛度鏡湖月)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神遊故國,應笑我多情)風軟一江水,雲輕九子山:形容詞「軟」「輕」的意動用法,把眼見的動態的水和靜態的山,寫得可觸可託。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當年我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裡見到你並聽到你的歌聲。分為語典和事典,效果:含蓄、精煉、有文採、強調突出。1.鑑賞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1)明確形象:思想性格特徵(兩字詞或四字詞)+人物身份(隱士、官員、文人、思婦、遊子、徵夫、農夫、漁夫等)(註:人物形象包括性格、肖像、身份、地位、職業等,大於性格特徵);(3)概括形象的意義。(分析詩人通過形象所寄寓的感情)。兩種題型:概括型(性格+身份)、簡析型(先概括、再分析、後意義)概括型舉例: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性格)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2)概括作者從哪些方面(不同感官),或運用什麼手法(如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對比、側面烘託),寫出了物象的什麼特點;(3)指出象徵意義,或作者借所寫物象表達的思想感情(社會屬性)。意象作用:先描述意象 ,再分析作用(氣氛基調、環境背景、表情達意、襯託人物、結構線索等)分析意境:先概述畫面(一幅+修飾語<時、地、特點>+畫面),再描繪景物及氛圍特點<四字短語>,最後分析情感<四字短語>。比如:描繪了一幅初秋(時間)邊關(地點)陰沉凝重(景物特點)的夜景(畫面),表現詩人思鄉苦戰(情感)的心情。意境特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恢弘高遠、浩翰遼闊、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朧渺遠、空靈高遠、空濛迷茫、蒼涼悲壯、優美迷人、清新明麗、清淨幽遠、寧靜恬淡、清淨悠閒、冷森幽僻、悽清冷落。1)知識點:解釋該字在語境中的含義;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理解,並簡述其內容,指出其表現手法;分析其在描物、造境、寫人、抒情上的表達效果。2)示例: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答:「背」指「相向」或「相背」(釋義)。「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內容),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手法),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效果)。1)知識點:確定詩眼,梳理內容,表達情感,結構作用2)示例:「郡僻官閒晝掩門」中的詩眼是哪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答:詩眼是「閒」(詩眼)。「閒」為一篇之眼目,「郡僻」「晝掩門」對「閒」字做了進一步渲染,後三聯也均承此而來(內容、結構),詩人有志改革反被誣告而獲罪,被貶謫到商州,故一「閒」字,凝聚著詩人的不滿和惆悵以及苦悶和孤獨(情感)。句式:省略句(簡練含蓄)、倒裝句(滿足強調、平仄、對仗、押韻等之需)、意象組合、長短結合、整散結合風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鍊、沉鬱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等。3)指出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即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傳達了怎樣的旨趣。(有何用)(1)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簡練含蓄)(形象生動)   排比、對偶、反覆(有音樂美)、反問、設問、誇張(強調突出)、 雙關(含蓄幽默)、頂真(連貫)、互文(工整簡潔)、疊字(有音樂美)、通感(感覺互通)、列錦(即名詞組合、意象疊加)等。(2)表現手法:對比襯託(突出強調)、聯想想像(豐富生動)、象徵(託物言志)、渲染烘託(鮮明突出)、賦(鋪敘)比興、用典(含蓄蘊藉)、以小見大(凝練突出)、抑揚結合(搖曳多姿)、虛實結合(拓展意境)、對面落筆(突出情感)、借古諷今(含蓄蘊藉)等。(3)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詩歌運用得最多的是抒情和描寫:景與情----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用於詩歌結尾)事與情(理)----即事抒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懷古傷己、寓理於事如:託物言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借物喻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借物抒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①正側結合(多面立體)、虛實結合(拓展意境)、動靜結合(生動活潑)、點面結合(詳略結合)、視聽結合(形神兼備)、白描(簡筆勾勒)細描(細節描寫)②描寫角度:感覺上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內容上分----物:形、聲、色、態、味,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觀察角度上分----遠近結合、高低結合、俯仰結合等示例:賞析這首詩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疏種碧鬆通明月,多栽紅藥待春還。)答: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於景(通明月、待春歸)。(4)結構方式:總領下文、開門見山、起承轉合、層層遞進,伏筆照應、鋪墊張本、重章疊唱、卒章顯志等註:表現手法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只指象徵、託物言志、襯託、對比、抑揚、虛實結合、以小見大等手法,廣義的包括修辭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狹義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狹」後「廣」的步驟思考,即先考慮狹義的手法,再考慮修辭手法。看題目(確定題材)、看時空(時空轉換層次)、看關鍵詞(活用詞、修辭詞、情感詞)、看描述對象(主體、客體)、看意象(人、事、景、物)「情感基調」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兩個雙音節詞表示,如惆悵、孤獨、欣慰、憤懣、激憤、悲憤、閒適、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指出於什麼原因(或情境)而產生的這種情感,如陸遊《書憤》表達的是一種悲憤之情,這種情感是由報國無門而產生的。第一步,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看法;第二步,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找到原詩中能支持自己觀點的地方,闡述理由和原因。1、答題模式(結合詩歌的四大考點——形象、情感、語言、手法分析)內容上:分析用怎樣的形象(人、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形式上:從語言(鍊字、句式、語言風格)、手法(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結構技巧等)等方面具體分析。2、示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的妙處。(1)詩人借詠山泉雖然無名,卻有映地照天、興風作雨的奇觀表現了一種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形象情感)(2)借景抒情、視聽結合。這兩句從聲與色的角度描寫了山泉的情態:山泉平緩流淌時清澈見底,水面映照著天光山色;凌空而下時,水石相激,作風雨之聲。山泉雖無名,卻有映天照地、興風作雨的奇觀。(表現手法)(3)抑揚結合。三、四句與前面兩句形成了欲揚先抑的效果,前兩句寫山泉的平凡無名,為抑;這兩句凸現泉流山中的奇觀,為揚。(表現手法)(4)鋪墊。如此描寫也為最後兩句稱讚山泉做了鋪墊。(結構技巧)2021一輪複習|詩歌鑑賞知識這些基本就夠了!

(一)把握詩意

1、看標題

揭示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和主旨

交代寫作緣由或目的,暗含感情

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調

揭示作品的線索

表明詩歌的題材

暗示詩歌的表達技巧

2015年四川卷:夏日遊山家同夏少府  時間:夏日 事件:遊山家 題材:山水田園詩 感情基調:閒適愉悅

2、看意象

意象是主觀心意與客觀物象的融合與表現,眾多意象組成意境,其中也以一兩個意象為主體。意象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氣氛、營造意境,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3、看注釋

介紹疑難詞語、地名;介紹寫作背景;介紹相關詩句;介紹作者等

4、看句法

1)省略:簡潔明快,留下想像

2)倒裝:滿足強調、對仗、平仄或押韻的需要

柳色春山映(柳色映春山)  香稻啄餘鸚鵡粒(鸚鵡啄餘香稻粒) 一夜飛度鏡湖月(一月夜飛度鏡湖月)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神遊故國,應笑我多情)

3)詞類活用

風軟一江水,雲輕九子山:形容詞「軟」「輕」的意動用法,把眼見的動態的水和靜態的山,寫得可觸可託。

4)互文見義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當年我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裡見到你並聽到你的歌聲。

5)典故

分為語典和事典,效果:含蓄、精煉、有文採、強調突出。

6)題材

 

(二)鑑賞詩歌形象

1.鑑賞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1)明確形象:思想性格特徵(兩字詞或四字詞)+人物身份(隱士、官員、文人、思婦、遊子、徵夫、農夫、漁夫等)(註:人物形象包括性格、肖像、身份、地位、職業等,大於性格特徵);

(2)結合詩作分點說明、概括;

(3)概括形象的意義。(分析詩人通過形象所寄寓的感情)。

兩種題型:概括型(性格+身份)、簡析型(先概括、再分析、後意義)

概括型舉例: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性格)的高人逸士形象(身份)。

2.鑑賞事物形象

(1)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徵(自然屬性);

(2)概括作者從哪些方面(不同感官),或運用什麼手法(如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對比、側面烘託),寫出了物象的什麼特點;

(3)指出象徵意義,或作者借所寫物象表達的思想感情(社會屬性)。

3.鑑賞景物形象

1)意象

意象內涵:表層意、深層意

意象作用:先描述意象 ,再分析作用(氣氛基調、環境背景、表情達意、襯託人物、結構線索等)

2)意境

分析意境:先概述畫面(一幅+修飾語<時、地、特點>+畫面),再描繪景物及氛圍特點<四字短語>,最後分析情感<四字短語>。比如:描繪了一幅初秋(時間)邊關(地點)陰沉凝重(景物特點)的夜景(畫面),表現詩人思鄉苦戰(情感)的心情。

意境特點:雄渾開闊、雄奇瑰麗、恢弘高遠、浩翰遼闊、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朧渺遠、空靈高遠、空濛迷茫、蒼涼悲壯、優美迷人、清新明麗、清淨幽遠、寧靜恬淡、清淨悠閒、冷森幽僻、悽清冷落。

3)情景

感情色彩:樂景樂情、哀景哀情、樂景哀情、哀景樂情

情景距離:觸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4)作用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奠定基調

營造意境,渲染氣氛

引出人物,推動情節

揭示人物性格,烘託人物心情

調整節奏,舒緩情緒

作為象徵,突出主題

(三)鑑賞詩歌語言

1、鍊字

1)知識點:解釋該字在語境中的含義;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理解,並簡述其內容,指出其表現手法;分析其在描物、造境、寫人、抒情上的表達效果。

2)示例:請賞析「獨向長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達效果。

答:「背」指「相向」或「相背」(釋義)。「背」字,描寫了詩人與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內容),使詩人向北向寒與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強烈對比(手法),表現了詩人旅程的艱辛和心情的愁苦(效果)。

2、詩眼

1)知識點:確定詩眼,梳理內容,表達情感,結構作用

2)示例:「郡僻官閒晝掩門」中的詩眼是哪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答:詩眼是「閒」(詩眼)。「閒」為一篇之眼目,「郡僻」「晝掩門」對「閒」字做了進一步渲染,後三聯也均承此而來(內容、結構),詩人有志改革反被誣告而獲罪,被貶謫到商州,故一「閒」字,凝聚著詩人的不滿和惆悵以及苦悶和孤獨(情感)。

3、鍊句

句式:省略句(簡練含蓄)、倒裝句(滿足強調、平仄、對仗、押韻等之需)、意象組合、長短結合、整散結合

風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鍊、沉鬱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等。

(四)鑑賞詩歌表達技巧

1、答題模式

1)點明手法。(用什麼)

2)結合詩句闡述這種手法的內容。(怎麼用)

3)指出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即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傳達了怎樣的旨趣。(有何用)

2、表達技巧的基本知識

(1)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簡練含蓄)(形象生動)   排比、對偶、反覆(有音樂美)、反問、設問、誇張(強調突出)、 雙關(含蓄幽默)、頂真(連貫)、互文(工整簡潔)、疊字(有音樂美)、通感(感覺互通)、列錦(即名詞組合、意象疊加)等。

(2)表現手法:對比襯託(突出強調)、聯想想像(豐富生動)、象徵(託物言志)、渲染烘託(鮮明突出)、賦(鋪敘)比興、用典(含蓄蘊藉)、以小見大(凝練突出)、抑揚結合(搖曳多姿)、虛實結合(拓展意境)、對面落筆(突出情感)、借古諷今(含蓄蘊藉)等。

(3)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詩歌運用得最多的是抒情和描寫:

A、抒情方式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間接抒情:

景與情----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用於詩歌結尾)

事與情(理)----即事抒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懷古傷己、寓理於事

物與情(理)----託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抒懷

如:託物言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借物喻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借物抒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B、描寫方式

①正側結合(多面立體)、虛實結合(拓展意境)、動靜結合(生動活潑)、點面結合(詳略結合)、視聽結合(形神兼備)、白描(簡筆勾勒)細描(細節描寫)

②描寫角度:感覺上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內容上分----物:形、聲、色、態、味,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觀察角度上分----遠近結合、高低結合、俯仰結合等

示例:賞析這首詩頷聯、頸聯的寫景藝術。(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牆頭數點山。疏種碧鬆通明月,多栽紅藥待春還。)

答:選取景物,鋪陳描摹(一渠水、數點山、碧松、紅藥);移步換景,富有層次(由遠及近、由外而內);虛實結合,寓情於景(通明月、待春歸)。

(4)結構方式:總領下文、開門見山、起承轉合、層層遞進,伏筆照應、鋪墊張本、重章疊唱、卒章顯志等

註:表現手法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只指象徵、託物言志、襯託、對比、抑揚、虛實結合、以小見大等手法,廣義的包括修辭手法。高考卷一般使用狹義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狹」後「廣」的步驟思考,即先考慮狹義的手法,再考慮修辭手法。

(五)鑑賞詩歌思想情感

1、詩歌的題材類別:

羈旅思鄉詩:羈旅愁苦、思鄉念親  對方著筆

送別懷人詩:依依惜別、安慰勸勉  想像別後

邊塞徵戰詩:保家衛國、怨戰思歸  景物烘託

詠史懷古詩:借古諷今、傷今傷己  對比用典

詠物言志詩:言志寓理、詠物諷世  正側結合

山水田園詩:樂山樂水、隱逸之樂  借景抒情

即事抒懷詩:寄情山水、壯志難酬  間接抒情

2、把握詩歌情感的方法

看題目(確定題材)、看時空(時空轉換層次)、看關鍵詞(活用詞、修辭詞、情感詞)、看描述對象(主體、客體)、看意象(人、事、景、物)

3、分析詩歌情感的答題模式

1)情感概括題

基於何種原因(或情境)產生的+情感基調。

「情感基調」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兩個雙音節詞表示,如惆悵、孤獨、欣慰、憤懣、激憤、悲憤、閒適、恬淡等。「原因(或情境)」是指出於什麼原因(或情境)而產生的這種情感,如陸遊《書憤》表達的是一種悲憤之情,這種情感是由報國無門而產生的。

2)情感分析題

先指出抒發的情感內涵,然後結合具體詩句進行分析。

3)情感評價探究題

第一步,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看法;第二步,結合詩句進行分析,找到原詩中能支持自己觀點的地方,闡述理由和原因。

(六)賞析整首詩或其中的佳句

1、答題模式(結合詩歌的四大考點——形象、情感、語言、手法分析)

內容上:分析用怎樣的形象(人、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

形式上:從語言(鍊字、句式、語言風格)、手法(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結構技巧等)等方面具體分析。

2、示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映地為天色,飛空作雨聲」的妙處。

(1)詩人借詠山泉雖然無名,卻有映地照天、興風作雨的奇觀表現了一種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懷。(形象情感

(2)借景抒情、視聽結合。這兩句從聲與色的角度描寫了山泉的情態:山泉平緩流淌時清澈見底,水面映照著天光山色;凌空而下時,水石相激,作風雨之聲。山泉雖無名,卻有映天照地、興風作雨的奇觀。(表現手法

(3)抑揚結合。三、四句與前面兩句形成了欲揚先抑的效果,前兩句寫山泉的平凡無名,為抑;這兩句凸現泉流山中的奇觀,為揚。(表現手法

(4)鋪墊。如此描寫也為最後兩句稱讚山泉做了鋪墊。(結構技巧

聲明:文章轉自高中語文學習助手,如有侵權,聯繫署名或刪除!

相關焦點

  •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高考語文試卷中的必考題型之一就是古詩詞鑑賞題,這類高考語文試題也是考生失分嚴重的題型之一。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的答題模板,供參考!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 高考語文複習:語文古詩詞鑑賞10大規律
    在高考語文複習中,離不開古詩詞鑑賞,由於古人與我們的說話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賞析古詩詞時,總會出項這樣那樣的一些錯誤,下文為各位考生和家長總結了語文古詩詞鑑賞的10大規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名師整理:高考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例題解析,幫助學生0扣分
    語文老師整理:高考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例題解析,幫助學生0扣分要想徹底把語文學好,就要先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如何你喜歡上語文這科了,那麼你就會願意看許多語文資料,語文素養也會慢慢提高,各方面的語文知識也都會樂於接受。
  • 沒有詩詞鑑賞思維?一文看懂古詩詞鑑賞答題技巧,高分就這麼簡單
    要特別注意詩中有修辭格和詞類活用現象的詞語。鑑賞詩歌的語言:包括準確理解詩歌中有關詞語或句子的特定意義、比喻意義、隱含意義、暗示意義、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理解詩歌中關鍵詞語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分析詩歌整體的語言特色和風格
  • 2021高考語文總複習:詩歌鑑賞解題技巧之讀懂詩歌
    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的關心,高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題的答題公式和技巧有哪些的,小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小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 詩歌鑑賞只是高考語文中檢測的一小部分,想要真正學好語文,還是需要平常的積累,多讀、多練、多想、多做!做好閱讀得以拿天下!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完美衝刺方法。
    對於詩歌鑑賞部分很多同學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可以理科適合的大概意思,卻語法用需要正確的描述。那麼這個問題就屬於答題的術語沒有掌握,那麼答題的術語其實涉及到很多的基礎知識和同學們必須掌握的答題模板,很多同學沒有仔細研究過。因為忽略,所以導致丟分。今天的內容就是帶大家來看一下適合鑑賞部分存在哪些答題技巧,如何正確的答題。
  • 2021高考複習方法:語文古詩詞鑑賞10大規律
    向學霸進軍整理出2021高考複習方法之語文古詩詞鑑賞10大規律,希望給考生和家長帶來幫助。 3.意境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係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 語文古詩詞鑑賞,解題技巧和方法匯總,小學初中高中都有用!
    語文古詩詞鑑賞是考試中最重要的考察項目,所佔分值比較高,所以相關知識點一定要理解透徹。而古詩詞鑑賞也是同學們經常問到的難點,主要表現在對詩歌的題材、主題、寫法沒有明確的思路,答題時沒有鑑賞的步驟,語言組織混亂等問題。
  • 2021屆高三語文一輪複習專項鞏固練習--古代詩歌鑑賞
    >學習從來都不是快樂和容易的,古有勸學,今亦有勸學。烘託渲染(視聽結合):子規啼與三更月,一聲一色,構成清冷、悽涼、憂愁的氣氛,令人觸目傷懷。解析:1).「歸」字,除了有對家鄉的的思念,還有歸隱田園之意。另外,反問也不準確2).此題考核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具體的手法,然後詩歌的內容解釋,然後分析藝術效果。
  • 2021屆高考一輪複習資源及歷年高考真題解析匯總
    2020年的高考正在錄取階段,那麼2021屆的考生又該如何應對高考呢?首先要分析歷年的考題,考點,其次針對考試大綱進行系統地複習。例如2020年的全國卷高考語文,分為卷1卷2兩部分內容,題型設置與2019年相比變化不大,取消了雙選題的設定,實用類文本閱讀減少兩分,古詩鑑賞少兩分,小說閱讀與默寫增一分。不少考生問論述文本的閱讀與古詩鑑賞題糾結改如何複習,答題呢?
  • 高中語文11種「詩歌鑑賞」題型答題技巧
    上了高中之後,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時而覺得語文很簡單,時而又覺得語文很難,語文成為了很多同學眼中越來越「猜不透」的學科。其中,語文詩歌鑑賞是很多同學的丟分項,對於詩歌鑑賞的眾多題型常常有同學分辨不清、判斷不準,對於這類題型,常常都是碰運氣得分。
  •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方法+做題技巧,附例題詳解,可直接套用!
    2020-12-21 14:13:11 來源: 關十安 舉報   初中語文
  • 高考語文必考古詩詞鑑賞答題模板——情感、主旨型
    古詩詞鑑賞答題模板:情感、主旨型  1.提問方式:  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麼  2.提問變體:  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發問。
  • 三人行語文孫老師教你古詩詞鑑賞答題模式
    《指導意見》指出古詩詞考點如下:了解古代詩歌的文學樣式;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1.了解教材古詩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學文化常識, 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要重點品味古詩詞中富有表現力的字詞, 鑑賞經典的名句。所以在語文答題中,學會如何鑑賞詩歌就至關重要。下面三人行語文孫老師教大家古詩詞鑑賞答題模式,在此模塊不丟分。一、分析形象型形象氛圍:人(塑造的人物形象或者是作者自己)、物(物象)、景(景象)三種。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建議收藏列印
    詩歌鑑賞,歷來被認為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很多同學都抱怨詩歌鑑賞題不會做,失分太多,詩歌鑑賞也是高考必考題,向來受到大家關注,也常常讓很多同學頭疼不已,是高考中比較難捉摸和拿分的題型。高考詩歌鑑賞題是高考語文試卷中的一道重要題型,是一道難題,詩歌鑑賞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隨著新教改的逐步推進中,語文試卷的閱讀類型題逐步增加,幾乎佔試卷總體分數的一半,要想這部分知識能夠穩定分數,固然需要一些必要的閱讀積累,但是有用的方法技巧還是有的。
  • 掌握這168道古詩詞鑑賞答題模板,0扣分,回回讓你分享方法
    掌握這168道古詩詞鑑賞答題模板, 0扣分,老師回回讓你分享解題方法大家中午好,今天是2020年8月29日,地理坐標:河北省衡水市我是衡水高中部語文張老師,今天我為同學們帶來168道典型經典大作,是今年所有考試中必出的原題,同學們都知道古詩詞鑑賞題難度有些大,回回考試錯誤率最大、最高,今天老師把這些真題方法、大招,給同學們講解一下,如何不失分、不扣分。
  • 語文高考複習——詩歌鑑賞之鍊字答題技巧
    考綱中對詩歌鑑賞是這樣要求的:①鑑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 表達技巧②評價古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而詩歌語言題一般出題的方式:一是鍊字、詩眼、鍊句。結合全詩,看精練詞語及詩句在詩歌中所起的作用;二是鑑賞詩歌的語言風格。而本章節我們主要複習的知識點就是鍊字。那麼什麼是鍊字呢?一、你必須知道的關於詩歌鍊字的那些事兒鍊字,指錘鍊詞語,指詩人經過反覆琢磨,挑選出最妥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攻略,七種常考題型必須掌握!得分技巧
    古詩鑑賞的七種類型古詩詞鑑賞題,雖有一定的開放性,但還是要根據試題的要求,問什麼,相應答什麼;要什麼,相應給什麼。答題要點: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裡義;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述景象;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
  • 古詩鑑賞題不知道怎麼答?這份萬能模板請收下,非常實用
    古詩鑑賞題不知道怎麼答?這份萬能模板請收下,非常實用古詩詞鑑賞題是語文考試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題型,皆在考察同學們對於詩詞歌賦的一個理解情況,而從最近幾年的語文考試真題來看,古詩詞鑑賞題依然還是存在的,但是考試難度一般不會太難,只要同學們將該背誦、該記憶的知識點啃透,那麼這部分試題還是非常容易得分的。
  • 2021一輪複習 | 高考語文古詩詞鑑賞規律總結,一篇就夠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係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