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世界的前瞻——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在在廣東美術館開幕

2020-12-25 藝術中國

海報

「想像一個未來的設備......人們可以在其中存儲所有的書籍、記錄和通信信息......這種設備是對人本身記憶的直接擴大和補充。」

1945年,美國工程師範內瓦·布希發表了一篇題為「誠如所思」的文章,設想了一種未來的通信設備。如今,布希所假想的「擴展存儲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遍布全球的「機器網膜」,在全球範圍內運行,重塑了當代社會的概念,乃至生命本身的意義。

「機器網膜」不僅是人感官的擴展和延伸,同時又獨立於人的感官局限,甚至以信息前饋的方式預先判斷和引導人的行為模式。這種趨勢呈現加速的趨勢,指向一個難以預測的未來。

這正是第六屆廣州美術三年展的主題「誠如所思加速未來」所思考的問題。

廣東美術館

本屆三年展並非泛泛展示新技術所帶來人類生活的變化,未來世界的可能性。而是以新的視角,思考人類和非人類、生物與機器、有機與無機的相互關係,探討一種關於新的生態可能性的場景。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是一場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盛宴。這裡充滿聲、光、電的等各類奇妙設備,有模擬沼澤地生態狀況廢水發電裝置、基因編輯的熱帶魚、現場識別出觀眾的身高、年齡和性別的互動裝置、自動彈跳的椅子、利用細菌生產飲料的自動裝置、靠生態系統維持的肝細胞組織雕塑等等。正如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所說:「觀眾將會在這裡了解到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藝術界時下最熱的問題,了解藝術與民眾的關係。」

張尕(Zhang Ga)、安琪莉可·斯班尼克(Angelique Spaninks)、菲利普·齊格勒(Philipp Ziegler)

12月21日,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在廣東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擔任總策劃和文獻展策展人,安琪莉可·斯班尼克(Angelique Spaninks)、張尕(Zhang Ga)、菲利普·齊格勒(Philipp Ziegler)擔任主題展策展人。

嘉賓合影

本屆三年展分為主題展和文獻展兩個部分。主題展邀請來自約15個國家的近50位/組藝術家參展,文獻展將全面回顧過往五屆「廣州三年展」的歷史發展,梳理學術脈絡,更充分而系統地深入探討「廣州三年展」的品牌策略、展覽機制和未來的發展走向。此外,廣東美術館展還將聯合廣東地區多個藝術空間組成的分展場/平行展,共同深化當代藝術問題的探討。

本次三年展的主題展的策展人菲利普·齊格勒、安琪莉可·斯班尼克和張尕,分別從不同視角為主題展設計了三個部分。

疊加——數字中的藝術

菲利普·齊格勒關注數字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和對社會的影響。他設計的分展主題為「疊加:數字中的藝術」,展覽回顧了迄今為止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史,同時展現數字對當代的滲透,預測未來數位技術發展的前景,並提出將數字作為重塑當代經驗的新型現實的基本問題,藝術家對這一現實的創造性反應。

YOU:R:CODE,貝恩特·林特曼&彼得·魏博爾

由ZKM |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的彼得·魏博爾和貝恩特·林特曼共同創作的互動裝置《You:R:Code》,該裝置作品展現了在超人類時代,人類也會成為一堆代碼以及數據的載體。觀眾在鏡子中看到他們熟悉的倒影。漸漸地,這個鏡像會轉化為數字數據體;直到最後,觀眾會被簡化成為一個工業可讀代碼。

平行,哈倫·法羅基

《平行》是一個分成了四個部分的裝置,它從20世紀80年代以線條方塊為主要視覺元素的遊戲開始,回顧了計算機遊戲的歷史。伴隨著旁白解說,這部作品思考了自然的演變,身體動作的可行性,特許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表達觀點的含義和遊戲空間獨特的運行原理等內容,也展示了計算機動畫圖像是如何逐步取代電影圖像、成為圖像製作的基本模型的。

傳感器之林,楊健

《傳感器之林》的展覽空間擠滿了一大排日用品,例如盆栽、家電和日常必需品——這是作者楊健在博物館和附近地區找到的。觀眾會被邀請玩一個遊戲,他們必須在裝置中穿越層層障礙,同時不能被傳感器檢測到。由於傳感器和路障的存在,觀眾的移動是受到操縱的。

人類和非人類的共生進化——同類演化

安琪莉可·斯班尼克提出了人類和非人類的生命是平等的之一哲學命題。在今日,在數字和生物領域不斷加速發展的技術背景下,進化正以人類和非人類同類共同演化的方式進行。而這種「同類演化」將技術的發明和幹預帶到倫理層面的探究上,將主體性延伸到非人類的生命,展示人類和非人類共同的起源和共同進化的軌跡,以及生物政治的新視野。

共生自主機器,阿維德·詹斯&瑪麗·卡耶

SAM2和 SAM3是兩個共生自主機器,由荷蘭籍設計師阿維德·詹斯和法國籍設計師瑪麗·卡耶共同研發。這兩個共生自主機器能夠自給自足並且依靠自己的方式在人類世界中生存。它們利用菌種生產飲料,然後賣給人類,是一種小規模的自動化食品生產系統。它們是兼具科技和有機性的機器人,可以智能地管理食譜、價格、維修、服務和勞動力,僅在必要時需要人類協助。

病原之裙,安娜·達米特裡

達米特裡在《同類演化》中展現的作品為兩件衣物:一條是古典風格的亞麻睡袍,衣服上繡的是造成瘟疫、肺結核、猩紅熱和白喉等疾病的各種細菌圖案;另一條則是 17世紀風格的長裙,裙身的刺繡參考了倫敦大瘟疫歷史中的相關記載。兩者都浸有這些可怖病原體的非傳染性 DNA,不過肉眼並無法辨別。

不可思議的收縮人,阿恩·亨德裡克斯

《不可思議的收縮人》是對未來出現小型人種可能性的一個長期調研項目,於 2010年由荷蘭藝術家、研究者和造物師阿恩·亨德裡克斯發起。按照他的說法,體型更小的人種需要的資源、空間和能量都更少,與全球變暖緊密相關,世界各地的鳥類、魚類、哺乳動物和昆蟲都開始縮小,唯獨只有人類無視了進化規則。阿恩·亨德裡克斯認為,人類應當向這些矮小物種學習。 

安全措施,西蒙妮·C.尼奎爾

西蒙妮·C·尼奎爾的裝置作品《安全措施》揭示了人體工程學設計軟體中嵌入的用於優化當代工作場所,從而提高效率和人機互動的參數。《安全措施》是一個介於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環境作品,是基於對物理世界的細緻測量和審視而進行的模擬。 

夢境之眼,大衛•奧萊利

物聯網,群體性孤獨,艾迪·瓦根克內希特

機器生態的世界——機器不孤單

張尕推出的展覽主題為「機器不孤單」,這一主題揭示了一種新的機器生態學,即世界萬物、生物圈、技術環境和社會關係構成的系統皆理解為機器構成。這一世界觀提出了一種聯合的展望:承認萬物應享有平等的地位、應獲得同等的尊重與關愛。不同門類的機器只有在一起互相關涉互為依存,才能達到天、地、人、神的共生關係。

被解放的普羅米修斯,馬斯·費爾施

被解放的普羅米修斯,馬斯·費爾施

本單元最引入注目的作品無疑就是託馬斯·費爾施的《被解放的普羅米修斯》。觀眾進入作品展廳,宛如進入了中世紀鍊金術士的工作間。房屋高大寬敞,牆面貼著古老的壁畫,場地中央擺放著幾組複雜裝置的玻璃反應瓶,紅色、綠色、黃色的液體在裡面蒸騰,發酵。一座被鷹啄食肝臟的普羅米修斯雕像上插滿黑色管子,白色石像上流淌著道道棕黃色鏽跡。這組裝置不僅給人以巨大的視覺震撼,裡面更有複雜的科學原理與思想隱喻。

被解放的普羅米修斯,馬斯·費爾施

作品以普羅米修斯神話為敘事線索,講述了一個驚悚科幻小說般的故事,作品以原始細菌、石雕經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將人體肝細胞經歷培養、發酵,最終蒸餾出酒精這一過程揭示了人的自食、新細胞經濟以及烏託邦反烏託邦等一系列問題。

自動光合植物,吉爾伯託•埃斯帕薩

《自動光合植物》仿佛是一個科幻電影中生命裝置系統。作品由一組模塊化微生物細胞構成活性有機體,形成新生態體系賴以生存的互利共生系統。作品用於培養細菌菌落——來自利馬汙水處理系統的不同部分——這些菌落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電能並提高水質。一個類似於原始大腦的電子監控網絡,可連接並監控寄生在核心生態系統中的物種,有機物消耗殆盡時,可重新啟動循環過程。

淺灘,沈瑞筠

在作品《淺灘》中,沈瑞筠通過定格動畫、裝置以及透明屏幕的運用,創作了一個黑白版的微縮花園,觀眾很難辨別清裡面的花鳥蟲哪些是畫,哪些是光影。這裡的生物生活在一個自我循環的微觀世界中,通過空間的打破和某些時刻的偶遇,生物之間產生了交集和轉換。

丟失的你,多裡安·高迪

世界是布穀鳥的(時鐘),喬恩·凱斯勒 

O,鄧悅君 

愛情考古-1,洞穴革命,陸平原

文獻展

「立場——第六屆廣州三年展文獻展」在廣東美術館二層展出,在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3月10日期間與主題展同步舉辦。

文獻展展覽現場

第二屆別樣:一個特殊的現代化實驗空間海報 

第三屆與後殖民說再見

第四屆見所未見

第五屆亞洲時間海報

廣州三年展已經整整走過了十六個春秋,作為一場盤點總結性的展覽,本次三年展文獻展回顧與梳理了首屆「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第二屆「別樣:一個特殊的現代實驗空間」、第三屆「與後殖民說再見」、第四屆「見所未見」、第五屆「亞洲時間」的文獻收集與學術脈絡,以此成為歷屆廣州三年展的集體亮相和總結。

豐富多生態的藝術展場——分展場和平行展

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分別在華僑城盒子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嶺南畫派紀念館、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33當代藝術中心、紫泥堂藝術小鎮、廣州53美術館等代表性藝術機構設立了多個分展場和平行展。平行展內容豐富,涵蓋了當代藝術、廣東當代藝術、社區藝術、在地性藝術實踐等各自不同的領域,呈現出廣州三年展期間互為交叉,豐富立體的展覽網絡。以此構建「地區美術館群」聯盟機制,展現區域多元化藝術生態概貌。

作為廣州三年展的重要分展場——華僑城盒子美術館,位於環境優美的順峰山溼地公園。展覽期間推出了多裡安·高迪、託馬斯·薩拉切諾、劉佳玉等藝術家的作品。

華僑城盒子美術館分展場開幕式現場

儀式和後果,多裡安·高迪

多裡安·高迪的《儀式和後果》佔用了一個很大的房間,作品虛擬了一場晚宴之後變得詭異無常的場景。它由多部分動力裝置連接一張長桌和十一把椅子組成。桌面捲曲的金屬板每20分鐘一周期循環中升起降落,在氣動壓力罐提供動力下,椅子也會在難以預測的時間內突然彈跳到空中。

AEROCENE,託馬斯·薩拉切諾

在影像放映廳,正播放著託馬斯·薩拉切諾的《AEROCENE》,影片記錄了2016年,Aerocele團隊在沒有任何動力和氦氣的情況下,利用自然光加熱氣球實現了7人升空的最長飛行記錄,而他們試飛的地點正是人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地點——新墨西哥的白沙,這是一個被部分科學家認為的「人類世」的起點。

谷邊,劉佳玉

劉佳玉的《谷邊》是一個優美曲線的影像裝置作品。作者拍攝了6400張瑞士汝山谷湖邊天空的照片,由機器經深度學習,生成一個新的動態圖像,圖像根據汝山谷湖實時的風速和風向控制,最終由水面投影呈現。蔚藍色的光影波紋和流向瞬息萬變,真實而虛幻。

環,周力

此外,華僑城盒子美術館還推出了關於公共社區的當代藝術計劃。邀請了範勃、周力、劉可、方琦、沈烈毅、金江波等藝術家,在華僑城盒子美術館所在的順峰山溼地公園的湖畔、草地上方置了多件戶外公共作品。

紫泥堂藝術小鎮開幕式現場 

紫泥堂藝術小鎮園區

未來進行時——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展覽現場

位於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的紫泥堂藝術小鎮是一個集科技、傳統工藝、當代藝術創作、文創產品、藝術培訓的綜合文創藝術基地。此次在廣州三年展期間推出了《未來進行時——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本次展覽展出了蔡廣斌,蔡全利,蒼鑫,車建全,陳文令,鄧箭今,方力鈞,方少華,馮峰,管懷賓等多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媒介化感知與創造性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國際論壇

專家學者對談

2018年12月20日,《媒介化感知與創造性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國際論壇》在廣州美術學院昌崗校區國際學術報告廳召開。論壇進行了多場學術講座,如馬克·漢森《「前饋」藝術》、菲利普·齊格勒《如何展示「疊加」?》、託馬斯·費爾施代恩《代謝的機器:誠如物之所思》、安琪莉可·斯班尼克《重塑當下的數字與生物技術格局》、胡斌《重塑認知的媒介:中國青年藝術家的新媒介感知》,當天還進行了上下兩場學術對談,與會專家通過"後人類主義""數位化"和"主體性"等角度闡釋了各自學術觀點,延伸拓展了展覽主題。

本屆廣州三年展將持續到2019年3月10日。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廣州三年展:一場冷峻科技展如何支撐廣東的藝術未來
    未來,地球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將不需要人類的直接參與,第六屆三年展的作品所展現的就是這樣的未來,它們就好像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幻小說一般。」此展將在全球範圍內開啟三段旅程:2018 年夏季它將率先於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發動,接著於冬季巡迴到薩格勒布當代藝術博物館,最終在廣東美術館達到高潮,成為第六屆廣州三年展的組成部分。每一段巡展都將紮根於當地環境以及宇宙視野,從運籌、生態和心理社會層面,創造出與周遭環境及環境域之間的相互聯結,仿佛是通過鮮活的實例來踐行「三種生態學」。
  • 「廣州三年展」榮獲文旅部「2019年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
    廣東美術館的品牌展覽「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榮獲「2019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於2018年12月21日開幕,持續至2019年3月10日。
  • 2019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公布,廣州多個展覽項目獲獎
    其中,廣東美術館《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白咬著黑——新興木刻運動中的「現代版畫會」館藏作品展》獲評優秀展覽項目。廣州藝術博物院《山水有知音——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明清廣東山水畫展》獲優秀展覽提名項目,陳樹人紀念館《樹人系列第三回「美自然·花間拾趣」》獲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
  • 2019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發布,廣東這些展覽獲獎了
    其中,廣東美術館《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第六屆廣州三年展》和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白咬著黑——新興木刻運動中的「現代版畫會」館藏作品展》獲評優秀展覽項目。深圳美術館「講好深圳故事」系列公共教育活動獲得優秀公共教育項目,廣州藝術博物院《山水有知音——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明清廣東山水畫展》獲優秀展覽提名項目,陳樹人紀念館《樹人系列第三回「美自然·花間拾趣」》、東莞莞城美術館「一座城的公共美術課——莞城美術館『名家課堂』公共教育項目」獲優秀公共教育提名項目。
  • 現場|纖維藝術三年展開幕:在「無界」材料中尋找風景與情感
    經過兩年籌備,第三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今天正式開幕,本屆主題為「無界之歸」。展覽吸引了全球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位/組藝術家的78件/組作品參展,作品分別在浙江美術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和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其中主展廳為浙江美術館。
  • 【無界之歸】2019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正式開幕
    中國美術學院「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網站「無界之歸」2019第三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於11月26日在浙江美術館、中國絲綢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式開幕,11月26日、27日在浙江美術館還舉行了「線場——國際纖維藝術的多項鍊接
  • 第六屆廣州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博覽會開幕
    第六屆廣州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博覽會開幕(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央廣網廣州12月15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2月15日,2020 HOTELEX 第六屆廣州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博覽會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開幕。
  • 美術館應該開分館還是集中建設
    近日,由古根海姆美術館與德意志銀行共同經營的柏林分館宣告今年年底關閉。但這已經不是古根海姆美術館首次碰到滑鐵盧。古根海姆連鎖美術館的失敗結局在美術圈內人盡皆知。而在華南地區,廣東美術館也曾有意成為華南地區的「古根海姆」:07年,在由侯瀚如策劃的第二屆廣州三年展上誕生了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08年,廣東美術館又新增了另一個分館深聯美術館。
  • 廣東第七屆當代油畫藝術展(廣州站)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2020年11月13日至12月23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江門市美術館(李鐵夫美術館)承辦的「廣東第七屆當代油畫藝術展」,通過對本土文化、地域文化、當代情境的藝術的深入挖掘與解讀,探索油畫藝術在中國社會環境與文化背景下持續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 宋冬、隋建國與蕭昱參與金鷹美術館開幕展
    大型群展「全景:世界的因緣際會」目前正於南京金鷹美術館展出中。該展作為金鷹美術館的開幕展,是一個跨年度的項目,大體量的空間展示和城市景觀遙相呼應。「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在周遭現有的條件下不斷創造世界,它們或者是現實,或者是夢。人在諸多世界中風塵僕僕,一個都不能放棄。實際上,在藝術世界中,藝術家也都是現實主義者,積極地造夢,偶爾開開小差。
  • 第二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今天在浙江美術館正式開幕
    浙江在線9月26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鄭琳 實習生 王磊俐)今天,集結了全球20個國家的60位藝術家參加的「我織我在」第二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將在浙江美術館正式開幕。雖然在G20期間已經開展,但是直到現在,觀眾才能一睹所有藝術家作品的全貌。
  • 2019第六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於四川福寶美術館新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2019年11月18日,一場高規格陶藝盛會——「2019第六屆中國西部陶藝作品雙年展」在成華區多寶寺壹號藝術中心·四川福寶美術館新館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200多件精彩陶藝作品集中亮相。
  • 全國第六屆婦女書法篆刻展在青海美術館開幕
    3月8日上午10點,全國第六屆婦女書法篆刻展開幕式在青海美術館舉行,從全國7269件投稿作品經過初評、複評、終評和面試脫穎而出的254件女性書法作品吸引了省內眾多老中青知名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前來觀賞學習,省外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也欣然趕來賞析。
  • 驚喜滿滿的2019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來了!
    杭州網訊 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學院聯合主辦,國家藝術基金提供項目資助的「無界之歸——2019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經過近兩年的緊張籌備,於2019年11月26日在浙江美術館正式開幕。
  • 變奏——第六屆藝術廣東9月17日廣州琶洲啟幕
    除了展示國內外一眾畫廊的多樣作品,本屆展會將舉辦9個主題展和1個特別藝術項目、近10場藝術論壇講座,並為來賓呈獻首次設立的閱讀區域……歷經沉澱交匯出新,藝術廣東在第六屆跨入「變奏」。今屆藝術廣東吸引了來自廣東本土、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四川、福建、湖南、臺灣、香港等國內畫廊參展,德國、新加坡、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外畫廊機構亦一同亮相。
  • 「意·幻——鷗洋、楊纓雙個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主辦方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主辦的「意·幻——鷗洋、楊纓雙個展」12月10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委託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代為宣讀致辭。
  • 西安美術館攜手萬科舉辦第二屆少兒藝術雙年展華麗開幕
    美術館楊館長2017年7月29日上午十時,絲路西安――第二屆西安少兒藝術雙年展在西安美術館隆重開幕。陝西省文化廳絲綢之路藝術中心主任徐敏、陝西省委政策研究室文化處副處長江宏慶、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鐵軍及西安萬科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嘉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儀式,陝西新聞廣播主持人雷蕾擔任本屆雙年展主持人。楊館長為西安萬科授牌「雙年展」源自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是國際當代視覺藝術高級別的展示活動,每兩年邀請世界各國活躍,具發展潛力的藝術家以國家為單位來進行參展。
  • 第六屆文山三七節明天開幕,未來這樣發展
    第六屆文山三七節明天開幕,未來這樣發展 2020-11-06 2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美術館展覽海報巡迴展韶關開幕 200餘幅海報助力「文化小康」
    展覽現場大洋網訊 近日,「追夢新時代,奮鬥新徵程——廣東美術館展覽海報巡迴展·韶關站」在韶關翁源縣塗志偉美術館開幕。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作為美術創作的重地,湧現出一大批謳歌人民、描繪生產建設成果的時代經典之作。其間,廣東美術館也走過了一段拓荒式的艱辛過程。自1997年至今舉辦了1000多個展覽,承擔起保存和傳播藝術的責任和推動當代美術發展的使命。本次展覽從館內1000多份展覽海報中挑選出200多份海報,以藝術宣傳的形式講述扶貧故事、小康故事,謳歌先進典型、最美人物。
  • 陳立德建築風情系列漆畫作品展在南昌791美術館隆重開幕
    曾受聘為多屆全國美展漆畫展區和全國漆畫展評委。一九八九年,其漆畫作品《皓月紅燭》榮獲當代中國美術史上第一枚「全國美展」漆畫金牌(現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為國內漆畫藝術的領軍人物,陳立德先生藝德雙馨,深受愛戴。陳立德的建築風情為主題的兩個系列漆畫作品:閩南古厝和歐陸古建。引起在藝術和文化層面的象徵意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