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藝術廣東繼續傾力打造開闊的藝術交流平臺,於9月17-20日在廣州琶洲舉行。除了展示國內外一眾畫廊的多樣作品,本屆展會將舉辦9個主題展和1個特別藝術項目、近10場藝術論壇講座,並為來賓呈獻首次設立的閱讀區域……歷經沉澱交匯出新,藝術廣東在第六屆跨入「變奏」。
今屆藝術廣東吸引了來自廣東本土、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四川、福建、湖南、臺灣、香港等國內畫廊參展,德國、新加坡、美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外畫廊機構亦一同亮相。近80家畫廊攜超過3000件藝術品展出,傳統、現代與當代皆備,當中涵蓋收藏品、各類繪畫、攝影、雕塑、裝置藝術、實驗藝術等等,品類豐富猶如一場藝術盛宴。
變奏須先重其原旋律,而在原旋律基礎上輔以修飾,樂曲將具有更豐富的表現力。2015藝術廣東特別推出「古雅之美」、「當代藝象」、「光影魅力」、「童趣天空」聚焦不同領域的項目,由9個主題展與1個特別藝術項目組成。它們均顯示出策展人或藝術機構對生命自身、社會現象甚至人類命運的思考。通過形態各異的藝術方式來呈現——多樣化而又聚焦的主題,正印證藝術表達的無限可能,不同的參觀者更能從中暢享藝術、覓得心頭好。
今屆藝術廣東對不同領域多元聚焦,突顯其作為藝術展平臺的多樣廣闊性。在原來韻律上響起變奏,將給予欣賞者耳目一新的體驗。
【2015藝術廣東特別藝術項目】
「煽動之詞」一個廣東當代藝術現場
策展人:陳文華
學術主持:文嘉琳
策展助理:袁韻儀、劉靜雯
參展藝術家:陳珈、陳錦潮、陳文華、陳燕貞、邱倩雯、馮峰、五號風景(藝術小組)、楊義飛、仰民、喻旭東
展出區域:Q04 Q05(更多裝置作品貫穿展會全場)
《假如我是一名大沙村村民》邱倩雯
陳文華 《預設性徵兆》 裝置影像 2014
陳錦潮《去不掉的不協調之物》 尺寸可變 綜合材料 2015
策展話語:
「煽動之詞」是發生在廣東這樣一個特殊地域的關於探討文化場域的藝術項目。對於場域這一概念,布迪厄這樣說過:「我將一個場域定義為位置間客觀關係的一個網絡或一個形構,這些位置是經過客觀限定的」。在布迪厄看來,甚至場域的確定和場域邊界的確定,都充滿著不同力量關係的對抗。他以個體間的互動來定義場域的界限,場域的界限是由場域自身決定的,沒有先驗的答案,場域的界限在場域作用停止的地方。在這裡,「煽動」便是場域界限的一個催化劑。也通過「煽動」試圖在廣東這個特定的文化場域裡建構出現代物質社會發展和各種感官刺激之間的主動與被動的新關係。
當代藝術是提供人們重新認識生活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在一個濃厚商業氣氛的城市。參展的藝術家皆生活創作於廣州,我們可以在展覽裡看到藝術家是如何利用不同的媒介材料提供一個思想交集的現場,這既是一種新的多樣性表達,也是一種敘事話語的交流。對我們所感知現實所固有的,不言自明的常理、常識提出疑問,重新審視,拆解我們所熟知的和被認可的事物,並在此基礎上重新問題化。這種帶有差異性、流動性和不確定性的存在,不僅僅是物理空間場域的概念,更是一種生活、創作觀念及表述語言的生成,產生了文化碰撞所導致的藝術在地化的一種現象,從而帶動了創作觀念、方式、文化資源利用等新追求、新樣式的系列變化。此次展覽項目作為一個廣東當代藝術現場,對於如何根植於保守的文化場域裡發生作用,並與這一文化場域的觀眾發生怎樣的關係有一個新的建構和探索,希望通過這樣的探討能夠折射出廣東當代藝術發展新的可能性。
在此次藝術項目中,我們還會專門展開一個與觀眾互動的調研檔案,藉此體現展覽與其公共性的深化。相較於眾多對廣東當代藝術的討論,「煽動之詞」又是剔除地域性,民族性的藝術方式,「煽動之詞」是行進中的廣東當代藝術現場,對項目本身和藝術廣東而言,僅是它們的一個開始。
【古韻之美】
一、「志合焠睜近」中國水墨精品展
主辦方: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藝術廣東組委會
承辦方:中國藝術文化傳播促進會(香港)
參展藝術家:方楚雄(粵),何百裡(港)、林湖奎(港),李得之(澳)
展覽區域:A01-06
展覽簡介:
為促進國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並通過對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的理解,更加熱愛祖國,本著精心打造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平臺、擴大宣傳粵港澳文化交流合作成果,正面傳播傳統文化精髓、弘揚愛國主義理想的原則,我們專門策劃首屆「志合焠睜近」中國水墨精品展,特邀粵港澳三地著名畫家參展。展會還將配合粵港澳青年領袖高峰論壇,培養兩岸三地青年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與認可,更好地加強三地藝術品市場交流。
A01-A06 何百裡《 翠谷妙韻》72x72cm(2013)
A01-A06 方楚雄 《花間小免 》65x32.5cm(2015)
二、「爾雅之器」收藏品專題展
主辦方:藝術廣東組委會
展覽組成:香港燕譽堂、廣州建窯建盞協會、飛仙藝術工作室、中山竹柏齋、廣州瑞哲軒藝術館、廣州李廬、廣州佛像堂古造像收藏館、北京香驛沉香、衣香鬢影·汀南服飾設計公司、深圳藏蓮漢古·西合道唐卡工作室
展覽區域:爾雅之器展區
展覽簡介:
古典收藏品傳統器物之美一直吸引著各路愛好者的鐘愛,藝術廣東組委會特別策劃「爾雅之器」收藏品專題展,精選了各品類的高品質老器物集合展示。
展區內參展商來自廣州、香港、北京、中山、深圳等古董文玩聚集之地,每家展商所涉及的範疇各有不同卻品質精湛。觀者可在此展區中尋覓到古典家具、文房古籍、茶具花器、硯臺筆墨、玉器珠寶、沉香建盞、聖明佛像等古雅之物。我們希望為各方賓客提供更優質及極具針對性的觀賞與收藏體驗。
宋代玳瑁斑茶盞,陶瓷,口徑11.2cm 高5cm 底徑3.3cm,廣州李廬
報春曼陀羅,土沉香雕件,北京香驛沉香
宮廷釋迦牟尼佛,明永樂,木質,高35cm,佛像堂
【當代藝象】
一、中國新野性藝術群推薦展
主辦方:感知蜠化 東方美術報、藝術廣東組委會
參展藝術家:傅澤南、龔元、高輝、李宏斌、刁慶春
展覽區域:J08 J09
展覽簡介:
以傅澤南為代表的中國新野性藝術家們,以包容的心態容納了所有非理性藝術的存在,集結成了中國非理性藝術最大的群體。他們在充分尊重藝術差異性的同時,為尋求共同的藝術理想,從而在中國當代藝術陷入僵化的當下突出重圍,開闢出一條生機勃發的藝術發展道路。
中國新野性藝術群體的崛起,是非理性藝術被妖魔化,被無視後的集體反抗。2015年,藝術廣東現場將舉辦中國新野性藝術展,這是繼去年展會基礎上,對藝術多樣表現形式的持續關注。本屆中國新野性藝術主題展的展出內容再次深化,參展的實力派當代藝術家,將以畫作向外界告知他們內心的吶喊。
傅澤南《綽約》 183X137CM布面綜合材料 2015年
龔元 《C-嗤笑》200X300布面丙烯油彩2014年
二、「新銳潛行」當代青年藝術家群展
主辦方:藝術廣東組委會、廣州城潤好生
主題展特別合作媒體:城市畫報
策展人:周苑菲
參展藝術家:關荑文、雷夢婷、鍾慶、小泉、洪寶、馮仕恆、麥葵、李亞樓
展覽區域:M02 M03
策展話語:
帶著探索未知的心,年輕伴隨著困惑或衝撞,但年輕總象徵無限可能。它是生猛的,即便偶有焦慮,亦能銳意前行。2015年,藝術廣東博覽會與城市畫報、廣州城潤好生共同攜手,策劃一場聚焦年輕藝術家的主題展覽。
8位廣東青年新銳藝術家的作品將在藝術廣東現場一一呈現。作品類別包括布面油畫、紙本重彩、巖彩、數碼版畫、高溫瓷板、超輕土、紙本重彩,雖然媒材不一,但望著它們,似乎就看到一位位年輕男女站在面前,訴說著屬於青春年月的體悟,有關自身,也有關外在。而他們如何透過藝術作品與生活接壤?更多關於青春情緒的表達,待觀者細細感受。
找個有愛的地方住下,鍾慶,紙本重彩,100cmx68cm,2014
《自轉-之一》馮仕恆 2013 100cmx100cm 巖彩
與夢有關的往事,洪寶,紙本重彩,63cmX63cm,2015
三、為了尋找改變的可能性——廣美實驗藝術主題展
主辦: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藝術廣東組委會
指導老師:鄧碧文、劉慶元、仰民、楊小滿、楊義飛、張曉靜
學術支持:馮峰
參展學生:陳婞璇、陳裕華、陳裕珊、陳夢璐、鄧韜、何利校、黃麗婷、李嘉琪、林周、龍韻羽、劉欣、梁煒鋒、彭倩欣、龐先龍、邱倩雯、王健瑜、王澤、吳傑仁、嚴嘉彥、趙欽宇
架上作品展覽區域:G03 H03(更多視頻及裝置作品,貫穿展會全場)
策展話語:
實驗,恰恰是為了尋找改變的可能性。這個世界上只有變化是永恆的。但,對於萬物來說,抗拒變化的方式是它的獨特性,是對不可被替代的特性的追求。大自然中百花開放,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精彩。對「不可替代性」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追求不同。通常我們認為藝術也好,或者是創造性的事情也好,我們衡量藝術,衡量創造性的工作都有一個基本的標準,就是要與眾不同,要特立獨行;要的是獨特性,而不是重複性。它一定是在強調一個不可替代性,你之所以能夠成為你,是不可以被另外一個人替代的。
——廣州美術學院實驗藝術系系主任 馮峰
《為什麼要「實驗」?》 馮峰
家譜 陳婞璇 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嚴嘉彥 finding Nerverland-1 綜合媒材 尺寸可變
100天的延續-1 何利校 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光影魅力】
殊途:從廣東出發 攝影七人展
主辦方:藝術廣東組委會、浮圖網
策展人:鄭梓煜
參展藝術家:楊延康、張新民、安哥、肖全、顏長江、曾翰、楊長虹
特別支持媒體:南方都市報「感光度」、生活藝術地圖
展覽區域:G01-02 H01-02
策展話語:
回顧過去30年的中國攝影實踐,廣東是其中值得重書一筆的特殊存在。這裡的「廣東」並非局限於廣東籍的攝影師,而是廣東作為一個歷史的重大轉折期攝影實踐的發生地,因天時地利人和所造就的開拓性。
誕生於深圳的《現代攝影》雜誌,堪稱彼時中國攝影的「黃埔軍校」,領風氣之先而聚天下英才;市場化媒體的迅速崛起也為報導和紀實類攝影的傳播提供了有效渠道。而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紀實」、「觀念」這類並不嚴謹的概念日益固化為某種攝影成見之時,從廣東出發的很多攝影師表現出兼收並蓄的眼界與能力,在各自的方向上對攝影這一媒介在不同語境中的可能性做了極為精彩的探索。
本次展覽所選擇的七位攝影師,跨越了代際,也難以統合歸類,但恰恰符合過去30年間廣東攝影實踐的多樣性。展覽的主題詞「殊途」,意味著路徑的不同方向的差異,但正是這樣的差異,發掘了影像在象徵、敘事、記憶、批評、解構上的多重可能性。本次展覽所呈現的,也僅僅是這種多樣性的一個歷史切片,掛一漏萬,或許僅僅是個開始。
曾翰&楊長虹《Cosplay》
安哥《生活在鄧小平時代》 早晨推著自行車走過海珠橋的人流,廣州,1986
肖全《我們這一代》 姜文,1995
【童趣天空】
一、「追逐梵谷」少兒繪畫大賽藝術廣東特展
主辦方:藝術廣東組委會
承辦方:博茂擇優集團
參賽獲獎者:阮若霏、周晗、徐均如、何欣橋、崔苡昕、張萌萌、陳子怡、宋奕飛、鄭靜婕、潘瑋柏
展覽區域:P01-02 N01-02
展覽簡介:
「追逐梵谷」少兒繪畫大賽面對全國所有熱愛藝術的少年兒童,旨在發揚梵谷堅持自我和大膽探索的藝術精神,啟迪少年兒童的創造力,以新的視角和思維去發現美和創造美。該大賽由地區分賽事、上海總決賽、荷蘭梵谷博物館頒獎典禮、荷蘭美育遊學等環節組成。首次在國內引入荷蘭梵谷博物館的美育模式,如梵谷博物館組織的博物館美育課堂、創作講堂、梵谷故居寫生創作課等,多項美育「遊學」將充分點燃孩子的繪畫熱情。
第一屆大賽已完滿結束,獲獎小朋友成功遠赴荷蘭接受頒獎,獲獎作品將在藝術廣東現場呈現。第二屆大賽作品徵集已經啟動,歡迎有興趣的小朋友報名參加。
「追逐梵谷」,一起畫畫一起飛。今年,就在藝術廣東現場,讓我們自由參與具有國際水準的美育實踐活動,與孩子們一起享受豐富的美育大餐。
荷花,宋奕飛,設計彩紙,6868cm,2015
夢境畫憶,鄭靜婕,4k卡紙 2015
向日葵之夜,阮若霏,4K卡紙 2015
二、「星星相識」慈善繪畫展暨專場慈善拍賣
主辦方:藝術廣東組委會
協辦方:非兒戲︱兒童塗鴉親子定製
支持單位:廣州市康納學校,G-MALL,廣州市海珠區海桐康復服務中心,廣州市少年宮特殊教育部,UNA
參展小朋友:李捷麟、吳蘅彧、周彥樸、林錦駿、周桂浩、劉盛栩、葉錦麟、王睿、陳哲希、周函奕
作品展出區域:C03
項目簡介:
自閉症兒童,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不善與人溝通,卻每一位都具有特別的天賦。藝術廣東組委會通過與社會上關注自閉症兒童的機構、單位共同合力,特別尋找到10位具有繪畫才能的孩子,並在展會現場展示孩子的畫作、以及根據畫作特別定製的親子裝,現場還將啟動慈善專場拍賣,畫作現場銷售或拍賣所得款項,將全數捐給原創孩子。
籍此項目,我們希望能為自閉症兒童搭建一個舞臺,讓星星的孩子展現他們的藝術天賦,也讓願意幫助星星孩子的力量融匯於此共同出力。而通過作品,更多人有機會對自閉症兒童進行了解和接納,更多可持續幫扶措施將得以建立。讓我們一起為自閉症兒童今後的生活保障略盡綿力,加入我們吧。
「星星相識」專場慈善拍賣
時間:9月19日 周六 下午 4:00-5:30
地點:藝術廣東現場論壇區
小花,劉盛栩,27x37cm
路,陳哲希,33x33.5
夜晚的樹,林錦駿,27x37
三、「我們的畫展」兒童水墨主題展
主辦方:藝術廣東組委會
承辦方:原色兒童美術、網易藝術
參展小朋友:韓元、徐梓傑、吳辰攸、邊高琳、彭浩寧、杜健誠、杜浩誠、施丁、楊璧毓、陳彥陶、簡灝俊、張斯喬、張躍
展覽區域:D07
展覽前言:
我們是誰?
大人眼中的兒童,
幼兒園或小學生。
在大多數人眼中,
我們的畫應該是五顏六色的,可愛的,
各種小動物,氣球什麼的。
最要命的,還要是簡筆畫,
似乎兒童就沒有深沉的權利。
其實,
在我們的世界裡,有各種可能性,
可以有蝴蝶的五彩斑斕,也可以有一朵花的孤獨寂靜。
有歡愉,有調皮,有安靜,也有孤獨難過,
這些才是最真實的自我。
兒童的世界很大,我想讓大人看看。
《我們去桂林玩》 韓元 水墨
《法國旅行記》 彭浩寧 水粉
《我》 楊璧毓 水墨
【藝術·家】專區——展現家之藝術美
主辦:藝術廣東組委會
特別鳴謝:風眠藝術空間、Macchiato瑪奇朵家具
展覽區域:Q01
展覽簡介:
「藝術生活化」已經成為當下藝術市場拓展的一個重要出口!隨著大眾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提高,近年來不只是家居商場、家居企業及行業媒體將關注點聚焦於此,越來越多的專業藝術展覽場合,亦將此角度作為策展方向,藝術與大眾的距離正在慢慢縮短。
而今年在藝術廣東現場特意開闢一個「藝術家」專區,不只是為了順應藝術與生活有所結合這一潮流,更重要的是,借著藝術博覽會的廣闊平臺,在公眾居家品味提高的同時,將更多可能性呈現給大家,讓觀者更直觀的看到藝術品如何與生活結合,與家居相融。這個專區既對生活空間的藝術化裝飾有所涉及,亦將各種不同形態的藝術作品呈現其間,讓藝術與大眾發生連接。
藝術·家專區 呈現瑪奇朵
藝術·家專區 呈現瑪奇朵
論壇講座9場論壇活動,既擔當藝術教育的重要角色,亦帶給與會者有關收藏及藝術品市場的第一手資訊。
【論壇活動時間一覽】
9月17日(周四)
——藝術·金融交流會
金融資本如何助推藝術品市場健康發展
時間:10:30-12:00
嘉賓:廣東省文化廳,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相關領導,藝術品機構代表,銀行及金融保險機構代表,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代表,雅昌藝術網代表,藝術廣東組委會,法律界人士
——觀看之道:時代印記與個體表達
時間:2:00-3:30
主持:鄭梓煜
嘉賓:原南方周末《寫真》版創辦人、現南方都市報視覺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第一代專業圖片編輯的代表人物張小文,藝術家楊延康,張新民,安哥,顏長江,曾翰,楊長虹
9月18日(周五)
——透過藝術的觀念——探討中國水墨畫改革
時間:10:30-12:00
主講人:著名設計師、畫家、深圳蘭韻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廣州大學碩士生導師黃炯青教授,胡旭輝副教授
——粵港澳傳統文化青年峰會
時間:2:00-3:30
嘉賓:廣東美術館館長 羅一平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彭玉平教授
9月19日(周六)
——雅昌講堂·漆畫語言的個性與自由:中國當代漆畫藝術高峰論壇
時間:10:30-12:00
嘉賓:原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美術家協會榮譽主席盧延光,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俞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委會主任蘇星,小洲藝術區文化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王齊,喬十光美術館執行館長杜樹華
——藝術優劣還有沒有客觀標準?從《聶隱娘》說到劉小東
時間:2:00-3:30
主講人:文化學者、著名媒體人劉錚
主持人:《NOART》雜誌執行出品人黃學祥
——「星星相識」慈善專場拍賣
時間:4:00-5:30
嘉賓:非兒戲︱兒童塗鴉親子定製負責人秋月,廣州市海珠區海桐康復服務中心主任潘慧文,藝術廣東項目總監陸茵欣
9月20日(周日)
——中國古典優雅生活
時間:10:30-12:00
嘉賓:中國傳統古典家具資深研究人、華藝大榮集團董事蔣念慈,中國古代織物研究和傳承開發小組理事、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屈汀南,古代文房茶具資深藏家、雅昌藝術論壇文房版主顏志科,大觀堂飛仙工作室設計總監張海紅
主持:陸茵欣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最新形勢及未來前景
時間:2:00-3:30
主講人:雲峰畫苑創辦人郭浩滿博士
【展覽信息】
第六屆藝術廣東·國際收藏品及藝術品博覽會
指導單位:廣東省文化廳
主辦單位:廣州市光合作用展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
支持單位: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廣東省江蘇商會、粵港澳魯商投資聯盟、粵商財智精英俱樂部等50餘家商協會
展出地點: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三號館
VIP預展:
9月17日(星期四)(只限獲邀請人士出席),10:00AM--09:00PM(其中06:00PM--09:00PM為VIP酒會)
公眾開放:
9月18日(星期五),10:00AM--06:00PM
9月19日(星期六),10:00AM--06:00PM
9月20日(星期日),10:00AM--05:0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