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Show-39】
分享人:李笑來
時間:11月26日(周三)20:30
地點:12樓微信群
報名方式: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報名連結
P.S.如果,戳了閱讀原文卻無法報名,報名成功了卻在活動開始前沒有收到入群簡訊,收到入群簡訊了卻無法掃碼入群,都請找12樓君(個人微信號B1_12F)。12樓君會手動邀請你入群哦。
===============
他也許是最有錢的新東方名師,
也許是英語教得最好的比特幣玩家,
也許是比特幣玩的最好的暢銷書作者,
也許還是最不把錢當回事的創業者。
他就是中國公開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暢銷書《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把時間當做朋友》的作者。李笑來,來啦!
如果僅僅是有錢,怎麼能滿足B座12樓的趣味呢。如果是很有錢很有錢很有錢,就另說了。當然這只是個玩笑,其實李笑來最吸引人的,在於他的敢、好玩、深思考、永遠淡定、喜歡就投入。
中國比特幣首富曾是個什麼樣的人,現在是個什麼樣的人,正在做些什麼?本周三的MiniShow,帶你走進科技打底,理想主義上色的比特幣世界。
以下文章來自人物雜誌,寫於今年3月,當時的比特幣正在一片看跌聲中。
===============
【再訪李笑來:人類第一次用技術保證私有財產不可侵犯】
摘要: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技術手段保證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約定的採訪時間是中午12點,李笑來先生在11點58分停車,12點整走進咖啡館,臉上既看不出情緒起伏,也沒有失眠的痕跡。就在前一天,2月11日下午6點45分,全球知名的比特幣交易平臺Mt.Gox(業內俗稱「門頭溝」)上剛剛發生一次比特幣交易價格的暴跌。數秒之內,一個比特幣的交易價格從逾600美元直接跌至102美元,隨後又快速反彈,12日零時,比特幣成交價恢復到563美元。
2013年底,《華爾街日報》發表過一篇關於中國比特幣市場的報導,其中提到李笑來:「北京剛成立不久的一個比特幣觀察人士團體說,現年41歲的李笑來是中國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之一。李笑來不願具體說明自己持有的數量,但他說他的持有量為6位數,首位數是1。也就是說他持有的比特幣價值已經超過了1億美元。」
按照這一持有數,在2月11日6個小時的震蕩中,李笑來擁有的比特幣從峰值時的6000多萬美元瞬間變成1000多萬美元,緊接著又變回近6000萬美元。這一切都發生在不到6個小時之內。
李笑來說自己對崩盤的消息沒什麼反應,得知這事的時候正和幾個朋友吃飯,消息還是通過微信群裡的對話得知的,「看了一眼就繼續吃飯」,「(跌的錢)對我來講也不是什麼錢,只有花掉的錢才是錢。」
▌後人很難超越的數字
李笑來向《人物》記者證實了他手持6位數比特幣的說法。當記者請他解釋這個數字在比特幣世界裡代表什麼,李笑來說:「代表現在整體流通量的1%,後人很難超越的一個數字。」
作為一種可兌換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既沒有發行機構也沒有抵押物,匿名且流向不可追蹤。它和現實貨幣最大的區別在於,比特幣挑戰了傳統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和控制的運行方式,比特幣是由計算機按照特定的算法,經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由每一個參與到比特幣網絡中的人來發行、管理的。
從2009年誕生到2011年6月,比特幣僅僅漲到29美元。爆發點出現在2013年。當年3月16日,賽普勒斯政府為獲得歐盟的進一步援助,提議通過對每個銀行存款帳戶徵稅籌集58億歐元的法案。消息一出,賽普勒斯人紛紛湧向銀行擠兌。這個時候,一款在線交易比特幣的軟體下載量卻開始飆升。賽普勒斯人再也不相信政府了,開始對這種沒有中央政府控制、基於全球網際網路體系運行的虛擬貨幣大感興趣。StockHouse.com創始人及TDVMedia公司的執行長傑夫·貝裡克計劃在賽普勒斯開通一臺虛擬貨幣比特幣ATM(Bit-coin ATM)。傑夫·貝裡克說,短短幾天內,他們已經接到了無數的比特幣自動取款機的訂單。
3月16日,比特幣的價格是47美元,4月9日,到達230美元的高點。高額的投資回報令全球無數投資者注意到這一貨幣。11月29日,比特幣在熱門交易所Mt.Gox的交易價格創下1242美元的歷史新高,同一天,一盎司黃金的交易價格為1241.98美元。
2011年,李笑來第一次從網絡上獲知關於比特幣的消息,當時比特幣的交易價格已經超過1美元。他震驚了,「什麼東西啊,居然比美元還貴。」他看第一遍沒看懂,花了半年才明白,「在我反覆看它的6 個月裡—我並沒有等弄懂它才去買。—上來我就買了2100個幣。」
等他從美股帳戶把錢倒出來開始買,漲到3美元。買完,10美元。買2100個幣,花了差不多1.31萬美元,買入均價在6美元左右,這是2011年3月到6月之間發生的事。幾周後,比特幣漲到24美元,他的投資獲得4倍收益。他「轉念一想,就想了個牛逼主意:我已經賺了4倍了,拿出一半來,挖礦去」。
「挖比特幣」是術語,又稱「挖礦」。比特幣就像是一道超級數學題的複雜算法所生成的特解,每一個特解都能解開這道數學題而且是唯一的,因此具有恆定特質,可以充當貨幣。這道題被設計成只有 2100 萬個特解,所以比特幣的上限就是 2100 萬。「挖礦」是指通過電腦的龐大計算量不斷地去尋求這道超級數學題的一個特解。截至2014年2月,全球一共有1200萬個左右的比特幣已經被「挖掘」出來,相當於這道超級數學題已經被找到了1200萬個特解。
▌瘋狂地去玩兒
「 挖礦」是件技術含量挺高的事。李笑來本人不太懂技術,需要合作夥伴。
李笑來的「 挖礦」夥伴是他在Twitter上關注的1.8萬人中的一個,此人名叫朱峰,天津人。朱峰比李笑來懂技術,李笑來在這方面得依賴他。
「笑來說咱能不能搞大一點,自己攢點機器,多弄點顯卡。我說這個成本很高,一個顯卡是8000多塊錢,一臺機器放兩個顯卡就得將近2萬塊錢。笑來說無所謂,反正試試這個事情吧,我出錢去買這些東西,你幫我弄這個事情。」朱峰對《人物》記者回憶道。
他們買了46張華碩顯卡,攢了幾十臺電腦。一個顯卡的功率大概1000瓦,兩個顯卡2000瓦,再加上電腦本身功耗,用電的問題不好解決。再有就是用地。一開始朱峰打算找個大廠房,但沒找到性價比合適的地方,他發現「只要是有個屋頂的地方就很貴」。於是在58同城發了個帖子,說要找個廠房來「做些事」,「當然沒寫是 挖礦 」。四五天後,有一個河北霸州的人來聯繫,用李笑來的話說,「北京和天津中間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對方說有地,沒房子。李笑來和朱峰最後還是找到解決方案:從天津港弄了一個貨櫃。
貨櫃以尺為單位,最小的6尺,大的10尺、12尺。他們弄了個10尺的舊貨櫃,找人裝上門,裡面裝擱架,做通風、散熱,成了機房。
霸州的那塊地在農田裡,老農在田裡開出一塊地,澆上水泥,貨櫃就墩在水泥臺上。一看周圍環境,朱峰說:「如果我們要不幹了,這箱子怎麼拉走呢?」
挖礦的電腦一開就不能停,產生的熱量非常大。機房裡裝了一個8匹的空調,一個工業用的空調,24小時不停地吹。農民懷疑李笑來和朱峰是間諜,從事不法勾當。他們也不能解釋是「挖礦」啊,那就得從頭解釋比特幣,太麻煩了。於是就說是做動畫的,那些機器都在做渲染。
村裡用電不穩定,機房耗電量又大,常斷電。他們找的這個地方也不合適,離北京不近,離天津挺遠,朱峰每次都得開車過來重啟機器。
李笑來說:「他忙,去不了。我也忙,出差。既然是朋友我也不好意思問,等。等了3個星期實在受不了,我給他打了個電話,說馬上去重啟。這麼折騰了3個月,我徹底崩潰了,以四分之一的價格把那批設備賣掉了,顯卡、機器拆開了賣。那個貨櫃到現在還在老農家門口待著呢,抵房租了。」
2011年之前,李笑來的個人資產從未超過200萬。我問他,為什麼可以那麼狠,砸60萬去做一個礦場,他回答說:「喜歡但是不投入,這是犯了邏輯錯誤。當你遇到一個很瘋狂的東西,你要很瘋狂地去玩。瘋狂的東西,你溫柔地去玩,或是溫柔的東西,你瘋狂地去玩,都是不符合邏輯的。有些人一輩子以荒謬的方式活著,但並不知道。我的玩法是看問題看到本質,以最合適的方法去玩。」
投資60多萬,只挖出100多個幣。雖然硬體投資後來通過賣設備回收了一部分,但總體來看,李笑來的挖礦事業是失敗的。李笑來和朱峰沒有為此爭吵,他們仍是朋友,時常見面,但是他們也確實沒有討論過這次失敗,以至於雙方都並不清楚對方對於這件事的第一表述。
李笑來向我解釋了為什麼沒和朱峰爭吵:「我是一個比較關注結果的人,當他已經做出了某一個決定,造成了一定損失的時候,損失靠我怪他是拿不回來的,反倒丟了朋友。我不怪他,我不吱聲,損失損失了,朋友還在,你說我老謀深算也好,什麼也好,這就是一個實用主義態度。另一個原因,我相信在當時的情況下,他也沒做違心的事情,只是以他的價值判斷做了一個決定。從他的角度出發,他也沒想害我。所以我跟朱峰後來見面吃飯也是從來不提這事。」
停了停,李笑來又說:「朱峰說不後悔,我也能理解。但是咱能事後說—這都是事後的客觀評價了——他失去了一個他這輩子都賺不到那麼多錢的機會,就是後面你努力一輩子是沒有用的,如果當時他做好了的話,那他現在不用奮鬥了,天天夢寐以求的生活就實現了,但是過去了。」
▌你是不是騙子
礦場失敗之後,李笑來並沒有放棄他對比特幣的熱衷。他決定靠收購的方法獲取更多比特幣。2011年11月,在車庫咖啡的一次演講中,他繪聲繪色地對臺下聽眾描述了做出這一決定的過程。
「當我割肉把設備全部清理之後,躺在床上,懊悔這件事。想想:算了。我是個很容易想開的人。一分鐘之後我啪地坐起來了,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在金融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比錢本身更有效率,你去和它拼智力拼體力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情。」
此後,每逢比特幣價格上漲,李笑來就把手頭的幣賣掉,幣值下跌再買回來,因為「買進賣出才能賺到更多的幣,這個道理跟做股票是一樣的,高賣低買」,他的倒手風格「比較兇狠」,有時會「全入全出」。
買賣比特幣的論壇給用戶設定了信用等級,如果一個人說和A交易沒問題,另一個人也說和A交易沒問題,A的信用等級就會上升。但即便如此,因為是私下交易,風險還是很大。
李笑來說,他降低風險的方法是想辦法找到很多人,跟很多人做分散交易,而且,「我和一個人的一次交易不會超過1000美元。假設我跟50個人交易,就算裡面有一半人騙我,我頂多損失25000美元,但實際上沒那麼多騙子。」
李遭遇過損失,有時候交易對象「拿了我的幣就不見了」,但他認為自己沒有遭遇特別大的欺騙,因為「還是有很多守信的人」,也因為那個時候比特幣不值錢,「2012年上半年,最低跌到2美元了。我肯買,有些人都謝天謝地了。」
重複這個過程近兩年後,李笑來成為中國擁有比特幣最多的人之一。他自己算過,如果當年礦場經營成功,一門心思挖礦,頂多拿到3000個幣。
2013年下半年,有人懷疑李笑來持有的比特幣沒他自己說的那麼多,還有人說笑來你賺了那麼多錢還開一個尼桑,你是不是騙子?
「我回去跟我老婆說,這樣,給你買個車去,你出去看看挑貴的買。老婆去了之後一看保時捷也不太貴,保時捷店裡一共有3款車,只有兩款有現貨,當場就買了兩部車,280多萬。」
他不願透露更多暴富後的生活細節。「對於沒有經歷過這些事的人,我說得再多對他們也只是一種想像。」但他說自己其實挺苦惱。苦惱的原因是他意識到自己的錢太多了,以至於引發了一些需要思索的問題。「之前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在乎錢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勁兒勁兒的,然後突然發現其實過去還是很在乎錢的,你做事的動機主要是為了賺錢、養家。這會兒再把以前做的事情拿出來,你就會發現,其中的一個主要動力不見了。」
半小時後,我們在影棚拍攝一組肖像照片。也許因為拍攝過程乏味,李笑來突然主動提出:「我一直想拍一張燒美元的照片」。攝影師說「可以」。大家紛紛翻錢包找外幣。我們找到了柬埔寨幣、港幣,以及1美元。
穿著深藍色豎條紋襯衫、黑色絨質長褲的李笑來站在攝影棚裡,身後和腳下是鮮黃色、鬆脆挺括的背景紙。
他的嘴裡咬著一根煙。他點燃那張1美元,然後偏著頭,在迅速躥起的火苗裡點上煙,深吸一口。美元變成灰燼,李笑來一甩,它帶著火星,紛紛揚揚地落在灰色的薄地氈上。
李笑來舉著手裡的煙,對著攝影師近在咫尺的相機,說:「抽菸的本質是什麼?不怕死。那些怕死的人,他們希望世界是儘量不要變化的。不怕死的人,接納風險的能力比較高。中國的比特幣早期投資者中吸菸者很多,這不是巧合。」
李笑來是一個重度吸菸者,交談的兩個小時裡,他一根接一根地抽菸,把菸灰彈在地上。談話中途,李笑來有個電話進來。對方可能是希望他幫忙點什麼事,可能還提到了錢。李笑來在電話裡說:「我也不太在乎這些事。我搞比特幣發財了,所以就更不在乎了。比特幣知道吧?我現在基本退休狀態。也幹一些事情,圖個樂子。放心,那事你隨便弄。」
▌大多數人受不了這種東西
在一次小型演講中,李笑來曾經提到比特幣給自己帶來了什麼。
「有一天晚上,我又做了大量的比特幣交易。那天晚上,我的比特幣數量又增加了不少。我很爽。我例行公事地把我的幣分成若干個錢包(註:錢包指比特幣錢包)。做完這些,躺在床上,我突然想到,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技術手段保證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意識到這點之後,我突然從床上坐起來了—我其實還是躺著,但我感覺我坐起來了,對著那個空無的地方說: 爺他媽不怕你! 我沒動,但我腦子裡的那個聲音出來了! 我不怕你! 太他媽爽了,從那一天開始我解脫了。」
臺下的聽眾發出笑聲,並且鼓掌。
在「知乎」,有人用一個「鑲滿碎鏡片的屋子」來回答,為什麼比特幣的世界很難被某一臺超級計算機的運算力攻破:「就像有一間屋子,內部的牆壁、地板和天花板用億萬片碎鏡片密密麻麻貼滿,弄成一個巨大的反射空間。一束光從空間內某個地方射出,在牆壁、地板和天花板之間來回反射,經過億萬次以後,光束到達了某個落點。假如知道光的初始位置和方向,很容易順藤摸瓜畫出反射路徑、推測最終落點。但如果把順序反過來,告訴你初始位置和最終落點,要構造出中間的反射路徑(注意到每一次反射都有億萬種可能,而一共要經過億萬次反射),這就難了。」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比特幣世界,它的各種問題也日益明顯:實際應用範圍狹窄(中國第一家接受比特幣的咖啡館是車庫,在中國,這樣的咖啡館鳳毛麟角),自身算法存在缺陷,甚至是致命的技術漏洞。李笑來一直相信的「技術保障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也遭遇了直接挑戰。
所謂「不可侵犯」,是指比特幣挑戰了傳統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和控制的運行方式,由計算機按照特定的算法,經過大量的計算產生,由每一個參與到比特幣網絡中的人來發行、管理,理論上是不可追蹤的。但是,當比特幣或是比特幣的交易平臺出現程序漏洞,黑客隨時會展開攻擊。
火幣網CEO李林告訴《人物》記者:「比特幣具備兩面性。沒有任何組織和人能夠通過強權或者政治方式剝奪你對比特幣的所有權,但是有技術風險。」
以文章開頭提到的2014年2月11日比特幣震蕩為例,交易平臺Mt.Gox解釋稱,引發震蕩的軟體故障是由於比特幣本身的程序漏洞導致的。但維持比特幣網絡運營的非營利性機構比特幣基金會(Bitcoin Foundation)首席科學家Gavin Andresen稱,這完全是Mt.Gox自身的問題。
2月25號,Mt.Gox無法登陸,並於2月28號正式宣布破產。業內人士說,Mt.Gox遭逢厄運,是因為他們始終未能修復漏洞,導致大量比特幣被盜,無法彌補用戶損失。在國外比特幣論壇Reddit上,流傳著一份據稱為Mt.Gox的內部文件,這份文件指出,由於交易系統故障,導致74.45萬個比特幣已被竊。
74.45萬個比特幣可能被竊,這意味著什麼?李林說:「如果是假消息,短期內也會打擊普通用戶對比特幣的信心。如果真的被盜了,肯定對價格有影響,因為被偷的比特幣肯定會拿去賣。從中長期來看,還是取決於比特幣的本身,既是它的技術完善過程,也是全球的政治經濟博弈過程。比特幣不僅是技術問題,因為貨幣從來不是技術問題。」
兩天後,新加坡比特幣交易平臺First Meta的28歲女CEO秋·萊德科(Autumn Radtke)自殺身亡,這是一個從美國赴新加坡進行比特幣創業的漂亮女孩。李笑來跟《人物》記者提起這事的時候,有些唏噓:「她有好多幣在Mt.Gox裡面。可惜唄,挺好一個人」。他把於28號正式宣布破產的Mt.Gox稱為「業界毒瘤」,「這件事和比特幣本身沒有關係,是經營者出了問題。它倒閉了,一個毒瘤不見了,世界更安全」。
看跌聲中,李笑來發了一條微博:「我從第一天就覺得比特幣是絕對靠譜的。所以每天都睡得踏實。紛紛擾擾跟我完全沒關係。不過,別以為我這是所有人的狀態。這一輪下跌遠未結束,因為大多數人受不了這種東西。比特幣風險很高,慎重。」
--
::B12出品::
--
掃碼關注我們
【總591期】
- 20141124-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 推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