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聽到的這句「人是鐵,飯是鋼」, 你懂嗎?

2020-12-20 鄉間老農民MP

我們現在一般認為飯就是米飯,但其實「飯」這個字包含了一日三餐,農村中常常說的「人是鐵,飯是鋼」就是三餐對人很重要的意思,鋼鐵不分家呀!你們難道能夠不吃東西光喝水就可以生活了嗎?不但營養會跟不上,還體會不到美食的快樂。

農村裡的農民一年的收入也就毛兩萬塊錢,而且農村人的子女基本都在城市裡打拼,很少有年輕人待在村子裡學種地的。農村人的錢是不會存在銀行裡的,因為村子裡根本就沒有銀行,想去存錢取錢都比較麻煩。所以農村就出現了那種類似理財機構的信用社,給利息,況且這個信用社在外公所在的村子裡開了有些年頭了,村民們的積蓄幾乎都存在這個信用社中。

這個信用社多年來一直與大家相安無事,在前年的五月份,信用社的負責人突然卷錢不見了。村民們就很著急,小編的三奶奶家年輕的時候是做生意的,手裡的積蓄還是比一般村民的多,存在信用社裡有十幾萬人民幣,那也是三奶奶為了兒子在城中買房所留用的錢。三奶奶之後就一直在家中落淚,畢竟是大半輩子的積蓄,就這麼一夜不見了自然是難受的。三奶奶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身體漸漸不好的,飯也吃不下,夜中也經常輾轉反側,睡不著覺,飯也吃不下去。

其實錢固然重要,但比不得自己的身體,三奶奶從那之後也不怎麼出現在人前了,後來只是一直在其他地方看病,每每走進她家院子裡就是濃濃的中藥味。後來因為長期吃不下飯,只能靠掛著昂貴的營養液生活著,小編應該慶幸的是,幸好舅舅家在信用社倒閉的前一陣子在城裡買了房,索性外婆家沒什麼存款,不然的話,外婆估計也會像三奶奶這樣茶不思,飯不想。

人是鐵,飯是鋼,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還是不要和自己的身體過不去。

相關焦點

  • 「人是鐵,飯是鋼」?這些你應該知道的健康知識
    「人是鐵,飯是鋼」,這句話你一定聽說過,但「人是鐵」還有另外一種解釋,你知道嗎?一日三餐原來,鐵元素在人體中具有造血功能,它不僅參與血紅蛋白,細胞色素,及各種酶的合成,還在血液中起到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作用。
  • 《人是鐵飯是鋼》熱播 石小滿「戲骨」當之無愧
    石小滿「戲骨」當之無愧  搜狐娛樂訊 近日,由馬軍襄執導的年代大戲《人是鐵飯是鋼》在北京衛視熱播。  有很多演員我們都說是戲骨級別的,這源於這些演員精湛的演技,加上多年來源源不斷的奉獻出優秀的作品和塑造出許許多多的經典角色。這與這些演員的自身修養以及極高的個人素質是分不開的。石小滿便是如此,多年來,他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的驚喜,有著如此的成就,他卻極為平易近人,是一位難得的好演員。
  • 《人是鐵飯是鋼》李芯逸挑戰年齡跨度
    原標題:《人是鐵飯是鋼》李芯逸挑戰年齡跨度 李芯逸劇照丁秋楠與南易  新浪娛樂訊 年代情感大戲《人是鐵飯是鋼》正在北京衛視熱播。一向以精湛演技獲得觀眾認可的李芯逸坦言,這是她很喜歡的一個角色,曾花費了很多時間去研究這個角色並揣摩不同年齡段該人物的心理狀態。對於自己來說,這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事實證明,隨著《人是鐵飯是鋼》在北京衛視的熱播,丁秋楠受到了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而李芯逸也被更多的人熟知,好評不斷。
  • 《人是鐵飯是鋼》,炊事班也響起了戰爭的號角聲!
    《人是鐵飯是鋼》,炊事班也響起了戰爭的號角聲!《人是鐵飯是鋼》是一部年代情感劇,講述的是發生在炊事班的明爭暗鬥!到底誰勝誰敗?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馮遠徵飾演 南易馮遠徵,1962年11月16日生於北京市,陝西韓城人,中國內地男演員,代表作有《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美麗上海》、《非誠勿擾》等,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本劇中,他飾演食堂大廚南易,是一個格外熱愛美食的人。在那樣一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他憑藉精湛高超廚藝,靠著為數不多的食材,把工廠食堂搞得有滋有味,成為廠子裡紅極一時的人物。
  • 《人是鐵飯是鋼》青島開播 馮遠徵苗圃成夫妻
         12月9日19時58分,由馮遠徵 、苗圃聯袂主演的32集年代情感劇《人是鐵飯是鋼》將登陸青島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黃金強檔。《人是鐵飯是鋼》講述了1963年後某大型鋼廠內的人情世故和愛恨糾葛 ,該劇圍繞著馮遠徵 、苗圃、李夢男、李芯逸等飾演的眾多小人物之間的情感經歷展開,以小見大地講述了近五十年的時代變遷。
  • 人是鐵飯是鋼,正在減脂的你也要好好吃「飯」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米飯,對於中國人來說,太重要了。然而很多正處在減脂期的人士,一聽到要吃「飯」,總是習慣性地表示:但其實從營養學上說,不吃主食的飲食習慣會導致你身體攝入的營養不平衡,如果長期持續下去,可能會帶來多方面的傷害。
  • 《人是鐵飯是鋼》熱播 邊原:帥氣壞男孩不是本色
    由馮遠徵、苗圃、邊原等一種中青年實力演員聯袂主演的年代懷舊大戲《人是鐵飯是鋼》在北京衛視熱播兩周後,已於近日高收視順利收官。不過,劇集落幕後,該劇引發的懷舊熱潮和話題卻依然成為網絡熱點。劇中的一眾主創也因此人氣高漲,其中,出演大毛的青年演員邊原,再次憑藉這一角色而備受關注。
  • 人是鐵飯是鋼《天穗的咲稻姬》中文版同步發售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作為豐收神的女兒,咲稻姬要在小島上耕作自己的一片稻田。玩家要耕田、插秧、收穫、脫殼等等一系列農事。而這些收穫的稻米將成為咲稻姬的力量。
  • 本人幽默回應人是鐵飯是鋼,粉絲樂了
    本人幽默回應人是鐵飯是鋼,粉絲樂了近日從國外旅行返回的楊鈺瑩又開啟了自己新的工作旅程,話說,小編一直覺得一個自我事業成功的中年女性,是一個何等幸福的人生?因為她們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根本就不用在意別人說什麼?
  • 農村走親戚時,你聽過這幾句客套話嗎?其中的含義十人九不知啊!
    農村走親戚時,你聽過這幾句客套話嗎?其中的含義十人九不知啊!「是火就熱炕,是親三分向」,這是一句農村家喻戶曉的老話,由此可見農民把親戚關係看得非常重要。所以逢年過節,或者農閒時期都要走一走親戚,免得時間久了不走動,就會顯得親情生疏了。
  • 《人是鐵飯是鋼》 -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台州視音頻門戶網站
    [page]>>《人是鐵飯是鋼》分集劇情介紹第2集  梁拉娣的名聲在廠裡很不好,她是廠裡焊工的主心骨,她對領導反映可能是南易割的豬尾巴。南易幫廠醫務室的丁大夫打了飯,他看到她和總廠來的王大夫在一起,丁大夫在吃飯的時候發現飯突然變得很香,這是南易用火腿、乾貝和蘑菇弄成的湯汁。
  • 40句樸實無華的經典語錄,人是鐵,飯是鋼,姑娘漂亮靠衣裳
    :2.肚裡無食無人知,衣服破爛被人欺。3.吃到肚裡白搭,穿在身上人誇。4.風不吹樹不搖,吃飯穿衣不犯條。5.長得俏來總是俏,打扮俏來惹人笑。6.飯有三頓不餓,衣有三件不破。7.人是鐵,飯是鋼,姑娘漂亮靠衣裳。8.老愛鬍子少愛發,姑娘媳婦愛穿花。9.醜女多作怪,愛穿又愛戴。10.收拾打扮不為妖,講究穿戴不為燒。11.吃飯靠營養,穿衣講漂亮。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在農村就有這一句俗語「茶七飯八酒滿盅」,你知道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嗎?農村裡的規矩,餐桌上的禮儀你懂幾個?
  • 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熱愛美食才能更加熱愛生活
    再分享一句話,熱愛美食的人更懂得享受生活,對於這道菜餚,你想與家人一起分享嗎?香辣魷魚須:是一道以魷魚腳、辣椒醬、面醬為材料的川菜。口味為辣。魷魚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如果您的周圍有孩子,可以收藏起來,畢竟食物是用來分享的,那麼你喜歡這道菜嗎?正所謂「人是鐵,飯是鋼」,熱愛美食才能更加熱愛生活。炒牛肉絲:閹牛和母牛肉質相似,但閹牛的脂肪更少。
  • 馮遠徵苗圃《人是鐵飯是鋼》 打造年代版"飲食男女"
    馮遠徵苗圃《人是鐵飯是鋼》 打造年代版"飲食男女"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年04月08日16:03 人民網北京4月8日電 (艾雯) 4月8日起,由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32集年代情感大戲《人是鐵飯是鋼》將登陸北京衛視紅星劇場,每晚兩集連播。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醉如麻;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多的是喜歡用一些民間俗語來表達自己 對事物和規律的認識,這也是民間的一種文化沉澱,這些俗語老話都是這麼多年的經驗積累,有的確實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這些俗語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對我們身邊各種事物都有描述
  • 《人是鐵飯是鋼》:相愛的人不能相守,逃不開的三個原因!
    最難過的是嫁給了身邊的人,整天面對那張熟悉而陌生的臉孔,心中百感滋味,難以言明。重溫《人是鐵飯是鋼》,才發現喜歡一個人真難,南易是一個有理想、有手藝的人,身上總帶著那股傲骨,人也聰明伶俐。偏偏喜歡上了場花丁秋楠,幾經周折贏得了美女的芳心。
  • 人是鐵飯是鋼,那麼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呢?你吃過幾種呢?
    人是鐵飯是鋼,那麼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呢?你吃過幾種呢?人是鐵飯是鋼,那麼中國哪裡產的大米最好吃呢?你家鄉的大米上榜了嗎?五常大米歷史雖然不及綿延五千年的江浙米悠久,產量也不及畝產以噸計的雜交稻,但是品味過正宗五常大米的人,無不為五常大米的口感折服,堪稱米中經典。
  • 農村人常說:「窮吃湯飯,死吃泡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歲月如梭,有些農村俗語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也逐漸的被遺忘,但那些經典的被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文化卻流傳至今,一代代流傳,宛若一些經典啟蒙歌謠,傳承對後人的訓誡,詮釋了睿智的哲理,這些老話更像是一塊塊碎玉,閃爍在字裡行間,閃爍在農村生活的每個角落。在農村就常聽老人說過一句「窮吃湯飯,死吃泡飯」,這則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覺得有道理沒?
  • 人是鐵飯是鋼,早餐不吃心發慌,看看我家工作日早餐,簡單又營養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俗語想必大家應該都聽過,今天小廚就想把這句話改一改,改成人是鐵飯是鋼,早餐不吃心發慌,為什麼要改成這句話呢?因為我覺得一日三餐雖然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得是早餐,身體經過一夜的消耗在早上是最需要補充能量的,早上要是不吃飯就會一上午沒精神,而且不吃早餐對胃的傷害特別大,所以想改成這句話告誡大家,早餐一定要吃,無論吃好吃壞少吃多吃都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