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2月9日電(記者 趙暉 李志全)2月9日,河南省臺辦披露「2016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結果,河南鄉村與臺灣基層鄉裡結對、泛藍8縣市之一的金門縣首次入豫推介旅遊等事件入選。
2016年,河南省對臺經濟工作圍繞「發揮優勢、整合資源、深化合作、服務全局」的工作思路,以經貿活動為平臺,以項目帶動為重點,以產業合作為突破口,不斷推動豫臺經貿合作向寬領域、深層次發展;對臺交流工作注重深耕基層、突出重點、發揮優勢、彰顯特色,豫臺兩地人員交流交往頻繁,遍及各個領域。
紮實的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河南,社會各界對對臺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參與熱情十分高漲。在全省開展的2016年河南省涉臺十大新聞評選活動中,以下事件入選:
1949年運臺文物首次回大陸在河南博物院展出。這次交流,臺北歷史博物館提供了10件文物參展,其中5件是於1949年運臺的原河南博物院的舊藏。分隔60多年的兩岸唐三彩首次合璧,在河南博物院實現「兄弟共聚」。
2016全國臺協會長座談會在鄭州舉辦,200餘位重要臺商匯聚中原。這是時隔3年召開的全國性大型涉臺會議。
泛藍8縣市之一金門縣首次到河南推介旅遊。更多的河南人由此認識了金門、了解了金門。
第四屆海峽兩岸教育論壇在河南舉辦,兩岸教育專家學者就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實踐、課程教材比較研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
旨在傳承和弘揚漢字文化的海峽兩岸漢字之根研討會在安陽舉辦,追溯文字起源,增進兩岸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臺灣客家民樂首次來豫交流演出,兩地藝術家同臺獻藝。通過交流演出,提高了雙方的藝術水平,加深了豫臺兩地同胞的親情和感情。
臺灣自媒體協會來河南採風,開闢媒體交流新渠道。
河南首次舉辦兩岸青年中原文化冬季研習營。32名臺南大學師生來豫,耳聽豫臺兩地淵源知識講座,眼觀豫臺兩地淵源的歷史資料與古蹟,感受兩岸同根同源的血脈之聯。
河南鄉村與臺灣基層鄉裡結對,開創兩地基層交流新模式。2016年11月5日,臺灣桃園裡長代表團到洛寧縣考察期間,桃園新興裡和南門裡分別與西山底鄉孫洞村、羅嶺鄉講理村籤訂合作意向書,建立了長期合作機制,成功實現村裡結對。這是河南省對臺交流注重深耕基層取得的可喜成果。
臺灣大學生來豫開展體驗式實習活動。實習期間,臺東大學的同學們與大陸青年一起工作、學習、座談、考察和生活,為新形勢下豫臺兩地青年交流合作開啟了新的篇章。
依託活動是做好對臺工作、深化對臺交流交往、實現合作共贏的重要方式。據了解,2016年,河南共批准應邀赴臺團組312個,1972人次;接待來豫重要團組50個,1000多人次。經貿方面,截至2016年底,全省累計批准臺資企業2028家,合同利用臺資286.79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71.17億美元。
同時,河南不斷創新對臺宣傳工作形式,充分發揮兩岸媒體力量,在島內較好地宣傳了河南,吸引更多的臺灣同胞來豫尋根謁祖、觀光旅遊。(完)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