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健身的新手小白經常會在健身房看到不同的人做深蹲,但是他們的深蹲卻千奇百態。每個人的姿態都有差別,但卻都看起來很專業。對於小白們來說,真的是太令人費解了,比如有的人腿開得很大,有的人很窄。腿開的太大對嗎?到底哪種才是正確的呢?深蹲你真的做對了嗎?正確的做法到底是怎樣的?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懂了,下面我會為大家一一解答。
閱讀此篇文章你將得到以下信息:
1、深蹲的種類與區別
2、各類深蹲的正確做法
3、深蹲常見的誤區
一、深蹲的種類與區別
說到深蹲分為哪幾種,小白們肯定會首先想到不就是我們常做的那一種嘛,要說區別頂多是在手裡拿個東西,加強一下重量,比如槓鈴。亦或者是在深蹲時在腳部加點花樣,如相撲深蹲。如果深蹲也分種類,只能這樣分了。
這樣分是沒錯,但是今天我會按照另外一種方法來分類——根據雙腿分開的寬度來分類。
1、寬距深蹲
顧名思義,就是雙腿分開的距離較寬,一般我們會以肩膀作為參考。寬距深蹲即雙腿分開的距離大於肩膀的寬度。這種做法一般是手上的重物重量比較大,這種訓練方式能比較好地鍛鍊大腿內側的內收肌。想鍛鍊大腿內側肌肉的朋友們就會選擇這一種。因為運動的側重點就在內收肌上,這也是很多朋友選擇它的原因。
所以下次再看到有人腿開的很大的做運動,也不用大驚小怪啦,那是因為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想鍛鍊的部位不同導致的。我們只要明確自己的訓練目標,持之以恆地訓練就好,盲目地模仿是沒有用的。
2、窄距離深蹲
這種深蹲的做法就是雙腿分開的距離很窄,甚至要比肩膀還窄。這種訓練方式幾乎練不到我們的大腿內側內收肌的位置,只要練的就是我們的股四頭肌。為什麼有的朋友放棄練習內收肌呢?是因為內收肌不好練,
3、正常深蹲
正常的深蹲就是我們平時練得最多的那種。雙腿分開的距離一般與肩膀相同,在下蹲時膝蓋也不會超過腳尖。很多朋友選擇此動作的深蹲是因為該動作可以很好地鍛鍊到我們的內收肌,另外該動作也能同時鍛鍊到股四頭肌,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各類深蹲的正確做法
上面我們講了深蹲的各種類型,我想大家都應該有所了解了,有朋友一定會問了,那麼哪種深蹲更好呢?是寬的,窄的,還是中間的?都不是,其實深蹲沒有好壞,各類深蹲都有它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優劣。不同的深蹲側重點不同,沒有好壞之分。
那麼,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各種類型的深蹲怎麼做,為大家解決迷茫,找到一個好的訓練方向。
1、寬距離深蹲
訓練步驟:
①首先,雙腿分開大於肩膀的寬度,雙腳腳尖朝外,抬頭挺胸收腹,身體直立,眼睛看向前方。
②雙手可以拿起一些鍛鍊需要的重物如槓鈴等。呼氣,雙手握住槓鈴慢慢彎曲膝蓋,腿部肌肉發力,儘量感受股四頭肌和大腿內收肌的發力感。在下蹲的過程中要注意速度,不要過快,容易傷到膝蓋。
③在頂點位置停留一會,吸氣,再運用大腿力量支撐起身體,慢慢向上直到槓鈴舉過頭頂。
2、窄距離深蹲
窄距離深蹲主要鍛鍊的是股四頭肌位置,因而在訓練過程中不需要將腿分得太開,這樣才能更好地刺激到對應部位的肌肉。
訓練步驟:
①雙腿微微分開,分開的距離不要超過肩膀的距離。雙眼目視前方,挺胸抬頭收腹。雙手自然下垂在身體兩側。
②呼氣,慢慢彎曲膝蓋下蹲,在下蹲的過程中要注意速度,不要過快。感受股四頭肌肌肉的發力感。
③吸氣,身體慢慢恢復還原,注意要放慢速度。
3、正常深蹲
此種類型的深蹲就是我們做得最多的深蹲,只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下面我將為大家帶來分解步驟的介紹。
訓練步驟:
①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眼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到身體兩側。
②呼氣,慢慢彎曲膝蓋進行下蹲,下蹲時要注意膝蓋可以超過腳尖,超過腳尖也是必然現象。此動作同樣可以鍛鍊到大腿內側肌肉和股四頭肌,是一舉兩得的好動作。
③吸氣,慢慢起身還原,感受臀部和大腿肌肉的發力感。
三、深蹲常見的誤區
上面我主要說了深蹲的一些種類和做法,下面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一些常見的誤區。快來看看下面這些誤區你犯過嗎?快點糾正過來吧!
1、背部不挺直
在日常做深蹲訓練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背部要挺直。不管是我們是否手握重物,都要保持背部的挺直,如果不挺直腰背,可能會造成一些人腰背損傷,甚至引發腰間盤突出。
2、雙眼視線看向地面
一些朋友在做深蹲時,眼睛總是不自覺地看向地面。不管是否手握重物,我們的視線都是要看向前方,雙眼目視前方。因為看向地面的做法更可能導致我們含胸駝背的不良體態的發生,造成其他額外的負擔問題。
3、下蹲幅度過大
其實我們日常的很多健身小動作都有很多講究的,比如我們的深蹲。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盲目地跟風學習,人家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其實有些時候並不是所有動作都適合於所有人的。比如在下蹲的過程中不是所有人的下蹲幅度都要達到很低的。有些人做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的位置就可以了,更多的勉強只會造成自己的身體損傷。
總結:今天的分享就到這了,關於深蹲的各種小知識大家都學會了嗎?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了深蹲的種類,不同深蹲的區別,正確的深蹲做法是怎樣的,以及一些常見的誤區。關於深蹲大家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提問。對於其他的動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