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吮手指或是孤獨、焦慮表現 別再用這些土辦法糾正

2020-07-24 新京報
孩子吮手指或是孤獨、焦慮表現 別再用這些土辦法糾正

資料圖片

孩子總是吮手指,有的家長聽之任之,覺得長大就好了;有的家長打罵教育,甚至還用塗抹辣椒水等土辦法……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北京順義婦兒醫院綜合外科朱林生醫生介紹,嬰兒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多始於3-4月嬰兒,7-8月齡最多,2歲後慢慢減少。如果大於4歲的孩子還有吮手指的習慣,則有可能是行為偏異,一般都在孤獨、焦慮、沮喪、思睡、飢餓時出現,這時候吮手指成為孩子緩解自己焦慮、緊張、孤獨情緒的工具。如果這種習慣長期保持下去,不僅有反覆發生甲溝炎的可能,更多是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帶來影響。

朱林生指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父母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懷,讓孩子獲得愛和安全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堅強忍耐。如果家長對孩子管教過於嚴苛和粗暴,甚至是父母之間經常吵架,都會給孩子造成心裡的恐懼不安,從而加重孩子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

「儘量減少孩子的緊張和焦慮,慢慢讓孩子了解吮手指的危害。與其通過責罵來批評孩子這個不良的習慣,更明智的做法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幫助孩子改掉陋習。」朱林生建議,多跟孩子進行一些動手遊戲,讓他們的雙手去接觸有趣的玩具,或者帶著孩子去戶外的公園、田野,去觸摸大自然,逐漸忘卻吮手指這件事情。對於嬰幼兒,可以通過給孩子的小手上套一個乾淨衛生的小襪套,或者用無菌的紗布包裹手指來防止他們吮手指。「不要用那些土方法,比如給孩子的手指上塗上辣椒水、苦瓜水來刺激孩子避免其吮手指,以免長期這樣影響孩子的味覺,甚至帶來其他風險。」

如果還是無法改正吮手指的習慣該怎麼辦?朱林生建議,通過長期努力引導還是不能改善孩子吮手指習慣的,家長應帶孩子前往醫院的心理及發育門診就診,接受專業的檢查和指導治療。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李項玲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寶寶為什麼會吮吸手,吮指有什麼危害,如何糾正寶寶的「吮指癖」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不到一個月的小寶寶努力拿著自己的手指吮吸的現象,但是寶寶經常吮吸手指就是不太科學的了,甚至可以說是一個不良的習慣。那對於此階段的寶寶來說,吮吸手指有利有弊。吮吸手不僅意味著寶寶已經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寶寶是在根據自己的意志活動手指),而且是聰明的寶寶對外界進行積極探索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標誌著寶寶手與口的協調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 孩子總喜歡吮手指,有哪些原因?父母該引導這4點
    其實,像月月這樣總喜歡吮手指的孩子還有很多,家長總是擔心這樣下去會產生很多危害,所以也是心急如焚,這一著急就容易衝孩子發火,反而不利於改掉這個壞習慣。孩子經常吮手指,到底有哪些危害?如果孩子在三歲後依然經常吮吸手指,那就和父母不及時引導有關。也可能孩子在飢餓、身體不舒服、手上長倒刺等情況下也會出現吮手指動作。孩子喜歡吮手指,父母該引導這4點?
  • 寶寶吮手指就算了,又咬指甲怎麼辦?
    如果寶寶只是吮手指,麻麻表示:算啦,哪個寶寶不吮呢?可這慢慢兒的,寶咬起了指甲,這算怎麼回事呢?別看寶小,寶也會精神緊張呢,尤其是生活節奏改變了,譬如讀幼兒園、小學時,寶容易緊張哦,對了,小傢伙們在生病時,也容易誘發這一症狀。還有一些寶咬指甲,純粹是模仿別人。 相對而言,內向、敏感、焦慮等性格特點明顯的寶,容易咬指甲,當然了,也有部分寶為啥咬指甲,誘因連醫生也不知道。
  • 愛啃指甲暗示心理「疾病」,孩子這些毛病,別等晚了才糾正
    當孩子開始上學時,孩子每次寫作業和考試都會啃手指,有好幾次考試的時候啃得太嚴重,幾個手指都咬破流血了。因為這事兒,老師把小王叫到了學校,表示孩子可能有些情緒焦慮,小王這才開始重視孩子啃指甲的問題。可每天都叮囑孩子,孩子的手指甲依然總是破的。
  • 寶寶愛吮手指 作為家長需注意些啥?
    處於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常常會做出一些很「萌」的舉動,吮手指就是其中之一。一些家長表示疑惑,為什麼孩子會吮手指,是因為餓了嗎?寶寶吮手指是因為什麼?關於寶寶吮手指的行為,家長們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嬰兒出生的第一年是人生的「口欲期」,嘴巴是他們探索外部世界的工具。
  • 小寶寶吮手指要不要禁止
    吮手指嬰兒滿兩個月起就會用手撓頭,鼻孔,眼等部位,有的還會抓耳朵,抓的耳朵都是血。到不管怎麼樣,只要手一放到嘴裡就不動了。許多2到3個月的嬰兒就這樣開始吮手指了,此時孩子還小,不能將吮手指看成是什麼欲求不滿等那麼嚴重的問題,只要孩子吮著手指安安靜靜的不吵不鬧,那就讓他吮好了,不過手指一定要保持乾淨,因為手指不乾淨,容易引起口腔炎,腸胃炎,所以要經常給孩子洗手。
  • 小寶寶不停吮手指是大腦發育的表現
    「吃手」也不一定是壞事其實,糾結不已的媽咪們大可不必如此焦慮,寶寶愛吃手其實並不一定是壞事。「吃手」標誌著寶寶的心理髮育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協調階段,是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新生兒期大腦尚未發育成熟,還不能指揮自己的小手。
  • 孩子被燙傷該怎麼辦?老人說的這些土辦法千萬別再用!
    前幾天一個新聞刷爆了微博,三歲男孩被開水燙傷,外婆憑經驗往傷口上撒鹽,最終導致孩子三度燙傷(傷及皮膚全層,甚至可深達皮下、肌肉、骨等)。傷口上撒鹽,痛上加痛傷上加傷。那麼為什麼不能撒鹽呢?還有塗抹牙膏、醬油等的土辦法也不能用!不僅會增加疼痛感,還容易滋生細菌感染傷口,又因為遮掩了傷處而阻礙醫生的判斷和治療。1. 這個撒鹽,其實指的是生理鹽水。鹽能消毒殺菌,所以不少土辦法都是撒鹽治療傷口,但應該是濃度為0.9%的鹽水。其鈉離子和人體組織液中含量相近,用來清洗傷口不會造成身體滲透壓變化。
  • 孩子為什麼克制不住地吃手?
    還有些媽媽在孩子咬指甲時,喜歡在他的指甲上抹辣椒油或紫藥水等以防止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這些方式初始可能有效,時間一長就不管事了,而且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焦慮與壓力。吮指頭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過了兒童期應該的年齡,更反映出具有這種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心理學家發現,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還是「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內心緊張、壓力、憂慮或煩躁的症候……。這些行為本身雖然不能直接妨礙人的學習和工作,卻可能增加兒童的自卑感、敵對感,也是個人內心焦慮情緒的表現。
  • 經常吮手指導致開合……注意!不同口腔不良習慣致不同牙齒畸形!
    孩子的很多壞習慣都對牙頜正常發育產生害處。壞習慣一:吮指習慣手指放在上下牙之間會造成局部牙齒的小開合,而且吮指特別的影響上牙弓的發展,引起上牙弓變窄,上前牙突出形成齙牙。另外,吮拇指的時候還會壓迫上顎形成鼻腔狹窄。
  • 2歲男童發燒身亡,簡單中耳炎加重……莫讓「土辦法」再害孩子!
    但是這位沒有常識的家長卻採用了「土辦法」,以為是孩子被什麼東西堵住了喉嚨,就用手摳,結果幾分鐘之後不對勁,這才送醫院,但是孩子心臟已經停止了心跳。醫生說,已經遇到3起利用土辦法導致孩子死亡的案例。但是有的家長卻只信自己的土辦法,醫生最初見到孩子發現是感冒引起的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醫生為孩子進行了耳道清洗消毒治療,並叮囑按時服藥和複診,按理說,孩子經過積極的治療病情應該得到緩解。但是過了兩天,再看到孩子,發現孩子的骨膜都穿孔了,而且耳廓皮膚也明顯潰爛,耳朵裡的膿液比之前更多,甚至還摻和大量黑色黏糊狀的物質,散發著一股腥臭味。
  •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眾所周知,吮手指是許多孩子的習慣。這是在飢餓或睡覺前無意識地做的,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然而,這樣一個小動作也有很多缺點。以下是吮吸拇指的一些危害,足以讓寶寶的父母保持警惕。
  • 孩子經常吸吮手指的5個危害,教你如何戒掉這種壞習慣
    眾所周知,吮手指是許多孩子的習慣。這是在飢餓或睡覺前無意識地做得,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然而,這樣一個小動作也有很多缺點。以下是吮吸拇指的一些危害,足以讓寶寶的父母保持警惕。1細菌感染孩子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因為很多東西喜歡用觸覺去感受。很明顯,吮吸手指的動作會將許多細菌直接帶入體內,使抵抗力較弱的孩子難以將這些髒東西排出去,這會導致胃部感染和其他疾病。
  • 學生咬指行為的分析與糾正
    這些現象與咬指一樣,都是他們心理問題的外顯行為,這些心理問題應該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慢慢積累的,但在發展過程中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糾正。  繼續深究他們的成長背景,我發現他們的家庭環境可能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
  • 孩子摳手指是缺微量元素嗎?不一定!真實原因讓你心酸
    我心中為之一動,回復了一句:考慮孩子是個內心敏感的寶寶,性格內向,平時有焦慮的表現。然後不到一分鐘,這位媽媽就和我私信起來。她說,孩子的確像我說的那樣,內向、膽小、敏感,之前沒覺得這是很大的問題,希望我能多說點。
  • 寶寶愛吮手指3歲前多屬正常 注意以下幾點即可
    家中的老人覺得寶寶吃手指不僅不衛生,還可能影響到牙齒發育,於是想了很多方法讓甜甜戒掉吮手指的習慣,戴手套、在手指上塗藥水等,但都沒什麼效果。甜甜媽又氣又急,有時看到甜甜吮手指便直接上去輕輕拍打她的小嘴,惹得她哭鬧不止,幾次下來,甜甜吮手指的行為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越來越嚴重。
  • 小嬰兒吃手是聰明的表現,智力發育的信號!2歲後吃手要幹預
    4.鍛鍊手眼協調進食手指的過程可以鍛鍊嬰兒的手的靈活性以及手和眼睛的協調性。特別提醒:1歲以下的嬰兒不吮手指但反常。吮吸是每個嬰兒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如果家中的嬰兒到6個月大時沒有任何手指吮吸行為,則可能是異常行為。父母需要多觀察,甚至嘗試握住嬰兒的手,將其放在嘴裡,讓他試圖自己吮吸。3.什麼時候需要控制嬰兒的飲食手?
  • 孩子愛吃手指心理有問題
    >孩子愛吃手指心理有問題2008-05-08 16:09:5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孩子愛吃手指心理有問題>  兒童多動、發脾氣、吮手指……這些症狀都有可能是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而家長很容易忽視兒童的心理疾病!
  • 孩子為何會喜歡吸手指?能夠預防嗎?
    所以母親在餵孩子吃奶時,要儘量心平氣和,讓孩子感覺到母親是全心全意地在照顧著他,不但要讓他吃飽,也要使他的感情得到滿足。 三、四歲的孩子吸手指,是一種退化的行為表現。當他焦慮、緊張時,就退化到嬰兒時期,以吸吮來滿足口腔的欲望。孩子用這個行動,來減少內心的焦慮。 形成孩子焦慮的原因有哪些呢?
  • 明智的爸媽應該這樣做,別再粗暴制止了!
    1 歲內的寶寶正處於口唇快感期,吃手是寶寶積極對外探索的表現,這個時候的寶寶還沒有意識到手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他通過「吃手』的行為來了解外界事物。其實,寶寶能用自己的力.把物體送到嘴裡是很不容易的,這標誌著寶寶手、口動作協調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寶寶從一開始的吸吮整隻手到可以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吸吮,也說明了他支配自己的行為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並且寶寶吃手對穩定自身情緒有一定的作用,所以說」吃手』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必經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