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60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十天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始考慮,將「緊急事態宣言」的範圍擴至全國。在新增病例的逐日累計之下,日本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越來越逼近破萬,而在40多天前,這一數字才剛剛過千。
加重的疫情讓日本再次緊張起來,關於奧運會的爭議已經告一段落,但製造業的麻煩才剛開始,停工停業旋踵而至,企業的信心也跌至冰點。
4月7日,安倍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新華社)
01
擬擴大緊急狀態範圍
形勢日益嚴峻。當地時間4月16日,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擬將「緊急事態宣言」對象擴大至全國範圍,生效期限與最初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7個都府縣相同,都截止到5月6日。
本月7日,安倍晉三為應對疫情發布了「緊急事態宣言」,宣布東京、大阪、埼玉、千葉、神奈川、兵庫和福岡7個都府縣進入緊急狀態,時間持續至5月6日。綜合日本媒體報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政府在發布實施「緊急事態宣言」後的第一個周末,東京、大阪等城市中心地區人流量較疫情發生前減少7成以上。
之後,有關追加「緊急事態宣言」適用對象地區的聲音持續傳出。但在此前13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新聞發布會上還表示,日本政府暫不準備擴大應對新冠疫情緊急事態宣言的對象地區範圍。
此次,據日本多家媒體報導,安倍晉三正在就擴大「緊急事態宣言」對象地區向「基本對策方針等諮詢委員會」尋求意見,該委員會由多位專家組成,安倍擬將在此前已經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7個都府縣的基礎上,追加40個道府縣,即生效地區將擴大至日本全國範圍。
而即使沒有首相的「蓋章」,部分疫情嚴峻地區已經自行公布了「緊急事態宣言」。4月16日,日本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發布了針對愛知縣全境部分行業的停業要求,實施期間為4月17日至5月6日。
在上一次宣布「緊急事態宣言」的4月7日,日本的累積確診病例數剛剛突破4000例,達4065人。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4月16日下午3時許,日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753例,其中愛知縣358例。
02
大型企業停工
由於疫情持續升溫,日本的諸多企業隨之陷入了停擺的困境,就連製造業巨頭東芝也沒能倖免。4月15日晚,據日經新聞報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東芝已宣布,從4月20日到5月6日期間,東芝在日本國內的所有工廠和據點將臨時停工,對約7.6萬名員工進行放假,減少員工的出勤。第二天,東芝官網也掛出了相關聲明,證實了暫時停工的消息,只有發電廠等少數民生相關領域繼續維持運轉。
作為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東芝的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在全球佔據近20%的市場份額。東芝的大規模停工,引發了外界對於產業鏈的擔憂。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大型企業停工的話,肯定會對行業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產業鏈比較集中的企業,如果供不了貨,下遊就會有影響。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東芝就因財務問題將其存儲業務出售給了以美國基金貝恩資本為主的財團,雖然東芝仍佔有40%多的股權,但是其存儲業務已經完全獨立,並於去年10月1日起正式更名為「Kioxia」(鎧俠)。對於東芝的停工會否波及其存儲業務,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鎧俠媒體聯絡中心,截至發稿還未收到具體回復。不過,NAND控制晶片大廠群聯在15日晚間曾發布聲明稱,雖然東芝全面停工,但鎧俠依舊正常運作,鎧俠的NAND晶片將會正常供貨給群聯。
停工的不只是東芝。4月15日,豐田汽車公司也宣布,鑑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導致全球需求低迷,其在日本國內的所有整車工廠把5月1日和11日定為非開工日,將停止生產。此外,日本國內5家工廠的9條生產線也將在5月12日停工,最長持續至18日。
此外,據日本共同社報導,豐田5月的日本國內減產規模為主要面向美國和中東的約7.9萬輛車。豐田打算恢復歐洲部分工廠的生產,但北美和東南亞等海外工廠大多停工,生產活動受到嚴重影響。豐田還決定於4月20日至22日期間,在難以採購到零部件的國內2家工廠停止部分生產線。
不只是日本工廠受影響,此前在北美,豐田已經三次延長復工日期,最近一次是在8日。彼時,豐田表示,由於疫情的擴散和汽車需求的下降,豐田將進一步延長其在北美的所有汽車和零部件工廠的停產時間,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工廠將一直關閉到5月1日,5月4日恢復生產。
03
製造業的危機
從半導體巨頭到汽車巨頭,日本引以為豪的製造業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面前不堪重負,企業信心已經嚴重不足。4月1日,日本央行發布了第一季度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結果,即日銀短觀指數,每季度發布一次,是反映日本經濟景氣狀況的重要指標,其中大型製造業企業信心指數最具代表性。
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經濟活動停滯等因素影響,日本大型製造業企業信心指數從上一季度的0點降至負8點。這不僅是該指數連續第5個季度下降,也是自2013年第二季度以來首次轉負,而轉為負值意味著持悲觀態度的企業多於持樂觀態度的企業。
具體來看,製造業方面,汽車行業大型企業信心指數由上一季度的負11點降至負17點,造船及重型機械、生產用機械、非鐵金屬、鋼鐵、纖維等行業大型企業信心指數的降幅均為兩位數。與此同時,大型非製造業企業信心指數由上次調查時的20點降至8點。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紅表示,日本宣布緊急事態之後,企業會受到影響,但仍有80%的企業沒有停工,一些大企業仍在工作,比如通過電腦工作,至於有沒有效率就不好說了。服務業比如百貨商場、餐飲基本都停了,而製造業取決於訂單,日本的製造業是依存於中美歐及其他亞洲市場的,「美歐的需求塌方,日本的製造業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衰退已成定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4日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估,日本經濟2020年將萎縮5.2%。大和綜研經濟調查部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日本的緊急狀態實施到5月底,疫情在6月能儘早得到抑制,2020年日本GDP或將下降4.5%;若疫情拖到年底,這一數字則可能擴大至7.6%,日本經濟遭受的打擊也將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張季風表示,日本經濟可能縮水5.2%,具體到企業而言,包括豐田、東芝,遭受的打擊也是比較嚴重的。現在的問題是,與中國不同,日本是剛剛進入停工初期,至於什麼時候能復工復產,還是得要疫情發展的情況,一個是國內疫情的發展,還有一個是全球疫情的發展,全球的供應鏈和產業鏈也會影響日本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