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RTX30系顯卡,其他硬體不考慮同步升級?(機箱與風扇)

2020-12-17 含量百分百

接下來談談機箱選購的問題,硬體的問題已經解決,那麼接下來核心的問題就是你要選擇全塔機箱、中塔機箱還是異型機箱,選擇靜音機箱還是側透、全透機箱。至於ITX機箱,個人建議不要輕易入坑,因為實際安裝上會有很多麻煩,又要考慮電源,又要考慮散熱。異型機箱會需要考慮吃灰的問題,一般是搭配分體水冷安裝,不建議普通玩家購買。另外機箱這種東西,也是一分錢一分貨的東西,不僅僅是用料上,還有細節設計的部分以及可擴展性上。

全塔機箱只玩過一款,就是九州風神魔方550全塔機箱,體積是L526mm×W241mm×H520mm,主要採用的材質就是ABS+SGCC+鋼化玻璃+鋁合金提拉把手設計,板材厚度0.8mm,重量上則是達到了12.2KG。有個值得一提的配件就是這個金屬託盤,即手辦展示架。

九州風神魔方550全塔機箱最大支持305毫米*276毫米的E-ATX規格主板,在CPU的限高上是186毫米,而對於可容納顯卡長度的部分有兩種尺寸,一種格式直立模式下(垂直安裝)安裝的長度為420毫米,傳統水平安裝則是310毫米,相差了110毫米,考慮到巨型顯卡的重量以及下沉傾斜的問題,要麼購買轉接線垂直安裝,要麼購買顯卡支架繼續水平安裝。九州風神魔方550全塔機箱在內壁上設計有三個風扇位,可以用來安裝4個120毫米或是3個140毫米風扇,當然也可以用來安裝360水冷,機箱自帶一個12釐米的後置風扇,不過只是普通的風扇。

其他中塔機箱的部分,這裡簡單分為靜音機箱和側透機箱兩個部分。靜音機箱一般都是非側透設計,內部均設計有吸音棉,使用過的兩款機箱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和酷冷至尊清風俠S600電競版機箱。

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淨重就是12.4KG,如果加上電源、獨立顯卡、硬碟、風冷等等,總重很輕鬆超過20KG,對於搬上搬下桌面也會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體積為527mm x 232mm x 506mm(長x寬x高),支持120冷排、240冷排、280冷排、360冷排的安裝。

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採用了全黑機身設計,只是在前面板側面的進風口設計有紅色可拆卸式透氣條進行點綴。前面板採用了側開門設計,操作上更加簡單,不用再大力出奇蹟的拆下前面板後才能安裝或拆卸風扇。前面板內壁設計有黑色的隔音棉設計來降低前端風扇的噪音,另外一點並沒有看到線材,也就意味著前面板也沒有燈光設計。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的前開門與機身連接處採用的是金屬合頁設計,壽命更長,具備靜音、順滑的特性。

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前方自帶了三個白色扇葉的12釐米風扇,同時有加入防塵網的設計,防塵網通過卡扣式方式固定,安裝拆卸方便。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防塵網的導流條不是水平式設計,而是採用了45度的傾斜式設計,官方的說法是通過由上至下的風道設計來提升散熱效率。

安鈦克P101靜音機箱支持的主板類型有ITX,MATX和ATX外,還支持E-ATX,另外在CPU散熱器的限高上是18釐米,主流的風冷散熱器基本上都可以正常容納。對於可容納顯卡長度的部分,最大長度為45釐米,幾乎主流的顯卡都可以正常安裝。電源採用了下置式設計,電源倉並沒有採用側開孔或是頂部鏤空的設計。

酷冷至尊清風俠S600電競版機箱比較有意思,它既可以作為側透機箱實用,也可以作為靜音機箱安裝使用,對應頂部的蓋子有兩種可選,一種是常見的磁吸式防塵罩,可以滿足觀看燈光的需求;另一種就是內置吸音棉的面板,進一步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清風俠S600電競版內部的構造設計,支持的主板類型有ITX,MATX和ATX,另外在CPU散熱器的限高上是167毫米,主流的大部分風冷散熱器都可以正常安裝使用。對於可容納顯卡長度的部分,最大長度為40釐米。清風俠S600電競版提供了兩個12釐米規格的靜音風扇,前後各一個。兩個風扇扇葉均為5個,只是傳統的風扇而非RGB風扇。

清風俠S600電競版採用了水平設計的I/O面板,接口全部朝上而且是靠近邊緣一側,沒有提供防塵賽,會存在吃灰的問題。接口上提供了兩個USB3.0接口、,耳機和麥克風接口、電源鍵和RESET鍵,除此之外還提供了一個SD卡槽,沒有提供USB2.0接口。電源鍵同樣是酷冷至尊特色六邊形設計,周邊設計有燈光帶,按鍵手感上頗為清脆。

側透機箱相對而言在數量上會更多些,因為自己是燈光玩家,平時比較喜歡玩燈光同步,下面就簡單列出幾款其中幾款機箱。

安鈦克冰鑽P120是一款側透+前透設計的中塔機箱,直接將電源位置設計在了頂部,同時前方就是一面一體式鋼化玻璃,無法安裝冷排或是風扇。安鈦克冰鑽P120體積為476 x 234 x 485毫米,內部空間的設計上可同時在底部和側壁安裝360水冷排,頂部因為是實體鋼板設計,無法安裝風扇或是冷排。安鈦克冰鑽P120卡扣式側開門的設計免去了拆來拆去的麻煩,面板的開合上也更加方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裝鋼化玻璃面板時的碎屏風險。

安鈦克冰鑽P120支持的主板類型為E-ATX,ATX,M-ATX和M-ITX。在CPU散熱器的限高上是18.5釐米,可容納顯卡長度為45釐米,可以滿足大部分想要使用巨型風冷散熱器和顯卡的用戶。底部安裝風扇或是冷排的同時,還想要垂直安裝顯卡的話,需要留意風扇和冷排的厚度不能超過28毫米,否則會影響到安裝。搭配兩段式鋁製顯卡支架可以起到有效支持長顯卡的目的。

安鈦克冰鑽P120仍舊採用的是水平式設計的I/O面板,但並非是設計在了前方邊緣的位置,而是設計在了側面。接口的部分提供了兩個USB3.0接口,耳機和麥克風接口、常見的內凹式電源鍵和按鍵相對較大的RESET鍵。雖然也是吃灰的設計,但是接口提供了對應的防塵塞設計。電源鍵表面採用了螺紋工藝處理,手感上比較舒適,不過沒有加入燈光帶的設計。

安鈦克驅逐者 DF600FLUX 中塔機箱也屬於前透+側透機箱,體積為467毫米*220毫米*486毫米,最大支持ATX規格的主板,在CPU的限高上是175毫米,可容納顯卡長度為405毫米,遠高於主流常見的330毫米。

安鈦克驅逐者 DF 600FLUX 中塔機箱自帶了5個風扇,後方自帶1個無燈光的12釐米風扇,採用了9扇葉設計。前面自帶三個幻彩ARGB風扇,同樣是9扇葉設計,支持與主板的燈光同步功能。另外備用風扇也是採用了9扇葉設計,但是採用的是反向設計,用來安裝在底部位置,實現進風的作用。

還有一個賣點就是安鈦克驅逐者 DF 600FLUX 中塔機箱自帶的線控版,同時提供了供電和燈光線插針,可以用來同時連接多個5V~3Pin的幻彩ARGB風扇,不用擔心主板自帶插針不夠用的問題。

安鈦克驅逐者DF600 FLUX中塔機箱頂部採用水平設計的I/O面板,包含了2個藍色標識的USB3.0接口、耳機和麥克風接口、電源鍵、LED控制鍵,從下圖可以看到,USB接口和音頻接口都提供了防塵塞,細節設計上比較用心,畢竟接口朝上都是存在吃灰的問題。兩個按鍵鍵程很短,按鍵非常清脆,均採用了螺紋工藝處理來提升按鍵手感,不過按鍵並沒有採用背景燈的設計。

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也是一款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是一款側透機箱,但是正面有加入燈光帶設計,也就是白色的部分。整體做工上較為成熟,正面捨棄了傳統的平整式設計而採用了切面設計,少了一些單調感,整體上給人的立體感比較強。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可以安裝3個12釐米風扇,另外從孔位來看,也可以用來安裝14釐米風扇,同時也支持360水冷和280水冷的安裝。

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頂部支持360水冷,也可以選擇安裝2個140毫米風扇或是3個120毫米風扇,這也就意味著可以安裝280冷排,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冷情況和安裝喜好來進行安裝。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從內壁到機箱內側邊緣的實際測量高度為18.6釐米,官方給出可以容納CPU散熱器的最大高度是175毫米,比常見的165毫米多了1釐米。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默認硬碟架位置到機箱內側邊緣的距離是22.4釐米,支持的電源最大長度為180毫米。

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 採用了水平設計的I/O面板,接口全部朝上。接口的部分提供了兩個USB3.0接口、耳機和麥克風接口、電源鍵和LED燈光鍵。兩個按鍵表面均採用了螺紋工藝處理,同時按鍵鍵程很長。

此外骨伽中塔機箱影武者X7自帶了一個5V~3PIN的控制面板,最多支持6個設備燈光線的連接,如果算上一分四燈光線材的話,那麼最多可以同時連接的設備就是9個,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玩家的安裝使用需求。

九州風神玄冰50機箱一是前透+側透設計,畢竟自己是燈光玩家,風扇也全部是幻彩ARGB風扇,要充分展現燈光;第二就是自帶的三個幻彩ARGB風扇,燈光好看,支持燈光同步,最主要的是免去了自行安裝的麻煩,減少了勞動量;而第三個就是支持E-ATX主板,不再是支持到ATX主板,方便為後面更換主板做準備。

九州風神玄冰50機箱在外觀設計上中規中矩,傳統的四四方方造型,體積是442*210*479毫米,從整體的外觀設計和材質來看,做工上很成熟,機箱五金架構採用常見的SPCC冷軋鋼設計,同時金屬面板表面經過烤漆工藝處理。九州風神玄冰50機箱最大支持305毫米*276毫米的E-ATX規格主板,在CPU的限高上是160毫米,需要個別使用風冷用戶留意,而對於可容納顯卡長度為370毫米, 基本上絕大部分顯卡都可以正常安裝使用。

九州風神玄冰50機箱採用了水平設計的I/O面板,包含了3個USB接口、音頻接口、電源鍵、LED燈光鍵,其中音頻接口為耳機和麥克風接口,USB接口為1個藍色標識的USB3.0接口和2個USB2.0接口。電源鍵表面採用螺紋工藝處理,同時加入了燈光帶設計。至於那個LED燈光鍵就是用來實現切換燈光的目的。

最後談談配件的部分,就是風扇的部分。考慮風扇的部分並非是幻彩ARGB還是RGB,因為你都已經玩燈了,自然不會再去選那種無聊的RGB風扇,真正需要考慮的是12釐米還是14釐米規格,安裝的位置在哪裡,剩下的就交給錢來做決定了。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大的前提,就是這些風扇必須支持燈光同步,可以通過主板來進行燈光管理。

但是幻彩ARGB風扇有便宜的有貴的,價格差異巨大,比如安鈦克(Antec)光稜140 ARGB單只風扇就價值159元。至於如何選擇,除了取決於你荷包,還要從硬體配置和性能的部分進行考慮,此外也有必要考慮風扇自帶的配件部分,比如有無線控,是否標準通用接口設計等等。

先談談反向風扇的部分,這是因為入手安鈦克冰鑽P120機箱的原因而購入,畢竟會關係到設計的散熱性能。反向風扇只有利民的TL-C12R-S風扇,選購的是三連包即包裝內包含了三個風扇。TL-C12R-S風扇採用的也是9扇葉設計,扇葉和C12S扇葉來了個180°的反轉安裝。風扇體積同樣為120X120X25毫米,主要材質也是工業級PBT+PC材質。

在接線上,TL-C12R-S風扇同時提供了5V /3PIN公母接口的燈光線來滿足玩家與其他線控的連接,供電設計上仍舊是提供了4PIN、支持 PWM的電源線,線材也是扁平式設計。TL-C12R-S風扇額定電流為12V~0.2A,風扇轉速為1500RPM,噪音在25.6DB,標稱的風量為最大58CFM,風壓最大為1.53MMH2O。風扇軸承則採用了S-FDB Bearing,同樣具備壽命長、靜音的特性。

利民TL-C12R-S可以看到無遮擋的燈光效果,不用因為傳統風扇的屁股問題影響到燈光效果,當然利民TL-C12R-S也適合安裝在前面板上,當你的側透機箱擺放在桌面上時,可以更直觀的看到更佳的燈光效果。此外利民TL-C12R-S支持與主板燈光同步功能,可以讓用戶更好的體驗到軟體控制燈光的樂趣。整體而言利民TL-C12R-S的燈光亮度不高,相對比較柔和,不用擔心光汙染的問題。

相比於安鈦克光稜140,安鈦剋星雲120ARGB風扇要便宜上不少,有些可惜的是沒有三聯包、五連包的設計,否則價格應該還可以便宜。

安鈦剋星雲120ARGB風扇採用的也是9扇葉設計,體積同樣為120*120*25毫米。在接線上,安鈦剋星雲120ARGB風扇提供了5V /3PIN公母接口的燈光線來滿足玩家與其他線控的連接,供電設計上仍舊是提供了4PIN、支持 PWM的電源線,線材也是扁平式設計。

安鈦剋星雲120ARGB風扇轉速為1200RPM,噪音在32.6DB,標稱的風量為最大78CFM。風扇軸承則採用了S-FDB Bearing,同樣具備壽命長、靜音的特性。

這套九州風神(DEEPCOOL)魔術師MF120GT是三聯包,風扇設計上比較有個性,一是正面加入的這個X型框設計,二是採用的雙層扇葉設計,官方宣傳的是根據空氣動力學設計,用來實現雙層增壓並有效平衡氣流與扇葉間摩擦產生的噪音。魔術師MF120GT同時提供了線控設備滿足那些不支持燈光同步主板用戶的試用需求。魔術師MF120GT風扇採用的是7扇葉設計,體積為120*120*27毫米。

在接線上,魔術師MF120GT風扇也提供了5V /3PIN接口的燈光線,同樣支持與主板的燈光同步功能,不過供電線材採用了專用的接口設計,需要搭配包裝自帶的集線器安裝使用,支持 PWM溫控與智能調速功能。魔術師MF120GT風扇額定電流為12V~0.12A,風扇轉速最高為1800RPM,噪音在35DB,標稱的風量為最大60.6CFM。

這是通電後的效果圖,可以發現九州風神魔術師MF120GT這個X型支架側面也設計有燈光,如果正面設計有燈光,那麼視覺衝擊力上會更強。

以上就是一個有關主機的簡單總結分享,當然也只是作為一個參考,具體問題還是需要具體分析的,比如有人就不喜歡幻彩ARGB風扇,有人就是想要裝一臺ITX主機等等。受限於篇幅,顯示器、鍵盤、滑鼠的部分並沒有推薦,有時間有機會下次聊。

相關焦點

  • 入手RTX30系顯卡,其他硬體不考慮同步升級?(存儲與電源篇)
    另外主控和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的距離很遠,搭配單面PCB設計和升級的熱能效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大數據讀寫時的發熱問題,從而確保穩定的讀寫性能。如果想要追尋更高性能的話,那麼可以考慮980 PRO,讀速高達7000MB/s。電源部分不要考慮省錢的問題,畢竟關係到整機的正常穩定供電。個人傾向於750W及以上的80PLUS金牌全模組、全日系電容電源,品牌的部分還是以安鈦克、海韻、酷冷至尊一類為主,原因就是使用多年已經比較信任,一般不會輕易的更換其他品牌。
  • 加隔音棉的機箱見過嗎?安鈦克機箱+電源升級
    為了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原來電腦加裝四把風扇,開機時產生的聲音著實不小。這些聲音影響孩子的學習注意力。既要散熱,就不好苛求靜音,關注硬體的我瀏覽資訊發現安鈦克新品FLUX P10機箱可以實現魚和熊掌可兼得——靜音和散熱不衝突。而且讓人欣喜的是,Flux機箱+NE電源的千元機電組合,也完全不超預算。
  • 九州風神魔方310機箱,磁吸式雙側板,還標配顯卡支架
    為便於走線,電源艙上方預留了2個比較大的走線孔,機箱跳線可以方便的安裝。機箱還為顯卡精心配置了一個顯卡支架,可以上下手動調節支架位置,這也是這款機箱的一大亮點,簡約而不簡單,對於較重的顯卡來說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撐作用,防止顯卡經久不彎。
  • 三百多塊機箱到底值不值?送5把風扇高效散熱 安鈦克全家桶雙裝機
    不過,同樣的預算,在不同人的手裡,可能會配出不同配置不同性能的電腦,與性能同樣被關注的還有散熱,硬體的溫度會直接影響到電腦的性能,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機箱要麼前後風道,要麼垂直風道,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另類的,其實前後風道的機箱是最常見的,也是從早期一直流行至今的架構。
  • 我的顯卡終於站起來了!喬思伯U5S機箱 裝機體驗
    隨著用戶對光汙染主機的接受到喜歡,目前新出的機箱基本都採用了側透+鋼化玻璃設計,為的是儘可能的展示機箱內的光汙染效果,你還別說,帶了光的硬體,確實好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機箱紛紛的支持顯卡豎裝了,我們知道:越來越多的顯卡表面也有了光汙染,只有讓顯卡站起來,這些光汙染才能盡情的展示給用戶。
  • RX6000系顯卡買不起,5700XT海外三風扇就足夠
    紅紅火火一年幾度的購物大狂歡就這樣結束了,不知道各位大兄弟入手了什麼便宜好貨?今年11月各種活動尤其複雜熱鬧,第一波很多人還很彷徨,第二波應該就準備好了吧?最近一段時間臺式機裝機硬體的價格都蠻合適的。至於玩家最為看重的顯卡,價格就很多樣化了,如果是想高畫質流暢運行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3A遊戲,一張中高端顯卡是少不得的。近期就趁著XFX搞活動入手了一塊RX5700XT海外三風扇版,還搭配了一個九州風扇的電競系列電源DQ650-M,額定功率650W,剛好最近也有電源的升級需求,也算省了一筆錢,性價比還是蠻不錯的。
  • 機箱風扇有必要裝嗎?要裝的話機箱風扇怎麼裝才合理?
    我們在組裝電腦的時候,往往是考慮性能,尤其是CPU和顯卡兩大硬體,越是高端,發熱量就會越大。對於注重散熱的裝機用戶,除了選擇散熱出色的CPU散熱器,還會考慮增加機箱風扇輔助散熱。那麼機箱風扇有必要裝嗎?裝幾個合適?機箱風扇安裝位置哪裡好?針對這些問題為大家講解一下。
  • 為RTX30顯卡做準備,金河田A+金牌850W上手體驗
    眾所周知,RTX30系顯卡在功耗方面還是不低的,例如RTX3080的320W功耗就要比上一代的RTX2080高出了近一百瓦,而且在顯卡的峰值狀態下,超高的瞬時功耗也足以讓不少電源自動斷電保護。所以不管是為了保證顯卡能夠正常工作還是為了避免電源長時間過高負載工作,換顯卡的時候順帶升級850W這種大功率的電源還是很有必要的。
  • 升級顯卡還是CPU,我選擇8086K配2070super顯卡再戰三年
    一年多過去了,辛勞服役的主機進灰也不少,沒想拆開清理,但想升級下配置,自己又不願意折騰,所以艱巨的任務就交給我了。朋友原來的配置是8086K+華碩Z370A+影馳1070名人堂,按他當時的說法是,白嫖來一個U,不裝個主機有點不像話,所以豪擲幾千大洋組裝了一臺電腦。GAT5白嫖活動和10代Intel的正式發售在朋友圈也掀起了一股升級配置的浪潮,這就更堅定了朋友要升級配置的決心。
  • 微星推出RTX 30系魔龍和萬圖師顯卡:萬圖師升級三風扇
    今晚NVIDIA通過一場線上發布會正式發布了眾多玩家期待已久的RTX 30系顯卡,首批亮相的有RTX 3090、RTX 3080和RTX 3070三張顯卡。微星在旗下的魔龍和萬圖師兩個系列中同步推出了新一代的RTX 30系顯卡。
  • 散熱靜音兼得 支持風扇調速機箱推薦
    不過這樣一來,雖然機箱的散熱能力得到了保障,但是在噪音方面卻也增加了不少,對一些在噪音方面比較敏感,尤其是喜歡在晚上玩遊戲、掛機下載的同學帶來了不小影響。為此,一些機箱還會配備風扇調速器,提供風扇調速功能,讓用戶根據實際情況對風扇轉速進行調節,實現更好的靜音效果。
  • 將簡約進行到底,拔草喬思伯U5S機箱+升級散熱器
    蜂窩型通風口可安裝120mm風扇,如此碩大的孔洞,一定要安裝一把風扇,否則灰塵可不講武德。U5S支持顯卡豎裝,這個角度看來也只支持顯卡豎裝。言下之意非常明顯:就是要讓你顯卡變好看,豎裝後顯卡不再「彎腰」。
  • 《小鑫學堂》第十二期:風扇--如何選擇機箱散熱風扇
    你是不是經常有過花錢買冤枉的經歷,特別是DIY的時候,買了配件不能用,機箱風扇塞不進,或者買的風扇個頭夠大但是好像散熱效率不能達到自己最先理想的狀態。花錢買冤枉,被坑得不要不要的,主要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 求真實驗室:下壓式散熱器又該如何搭配機箱風扇
    2不同位置、數量的機箱風扇對CPU、顯卡溫度影響由於下壓式散熱器和塔式散熱器形成的風道不同,下壓式散熱器從散熱器頂部吸收空氣然後360°往四周吹出,帶走鰭片上的熱量,對CPU周圍的元件、硬體會有更大影響。有網友提到下壓式散熱器有利於供電模塊、內存的散熱,這種說法並不是全對的。
  • 科普:機箱風扇的安裝位置如何選擇?機箱風扇的數量多少比較好?
    我們組裝電腦都是先考慮性能的,而且越高端的CPU和顯卡會導致發熱量越大。如果想要散熱,那麼有必要安裝機箱風扇嗎?需要的話,安裝幾個機箱風扇?機箱風扇安裝在哪裡最好?接下來U大俠小編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講解。
  • 618大促,機箱該怎麼選?我來告訴你……
    ★ 點評:如果你看上了這款機箱的外觀,並且懂得如何選用itx配套硬體,那麼就入手吧,真的很漂亮,如果外殼邊緣確實劃手,手動銼刀打磨一下即可,不過還是建議廠家出廠就打磨好吧,用戶的體感也很重要的。√ 優點:可隱藏式手提把手,讓機箱看起來更像機箱,支持320mm以下的顯卡(前面不裝風扇);× 不足:價格貴,不支持顯卡豎裝
  • 海盜船CRYSTAL SERIES 280X RGB機箱評測:硬體展示神器
    造成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Crystal 280X使用不常見的左右分艙式設計,給電源、3.5硬碟架、2.5硬碟架、理線槽設計了獨立空間,可以讓關鍵的主板、顯卡、內存更為凸顯,既方便了理線也可以更美觀展示硬體,充分體現RGB之道。
  • 酷冷至尊TD500 Mesh中塔機箱:大空間+RGB帶來更多裝機樂趣
    不過,我更在乎的是,我的新主機是不是也該升級一下了?畢竟30系列顯卡已經發布一段時間了,相信雙十一正是入手的好時機,想起顯卡的碩大體積以及對於電源的苛刻需求,我最近就升級我的電腦主機和電源,以便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充足的功率,來安裝新硬體。一起來看看吧。
  • 沒那麼複雜 淺談機箱風扇選購五要素
    外部冷空氣被機箱的前面板風扇吸進,經由內部各個硬體逐步升溫,最後變為熱氣從機箱後方散熱風扇排出。機箱的前、後兩處的風扇對於大多數配置而言,可以說是風道的基礎。上下風扇:從底部吸進冷空氣,為上部顯卡提供更多的冷空氣來降溫。缺點就是更加容易將桌面、地板上的灰塵直接吸進機箱內部。側板風扇:
  • 求真實驗室:買機箱送的風扇裝哪個位置效果最好?
    【PConline 求真實驗室】DIY電腦主機自然少不了機箱,相信很多人在購買機箱時都會遇到過贈送機箱風扇的情況。很多時候贈品只有一把風扇,但是機箱有不少風扇位,這把風扇裝在哪裡才能獲得最大的效果就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