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古,追尋「百代文宗」的足跡

2021-01-08 網易新聞

韓文公祠

韓文公祠始建於北宋

位於城區東面的韓江東岸

筆架山中峰"雙旌石"下

2006年05月25日

韓文公祠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

被國務院批准列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允元亭 」・ 韓祠橡木」

允元亭建於1989年,六角飛簷翹起,飛簷雖小,卻顯得輕靈而不呆板。丁允元,字叔中,又字牧中,江蘇常州宜興人。

"韓祠橡木"為著名的潮州八景之一。位於韓文公祠北側山坡,左側立大師饒宗頤先生手書的「韓祠橡木」蠟石;正面有饒宗頤先生為「橡木園」題書的400多字鴻篇巨掣——王大寶《韓木贊》,以竹簡狀的石雕形式呈現。

TWO. 韓文公之祠 」

/./././

記得電影《羞羞的鐵拳》還在這兒取景!祠內石柱刻著對聯、四周牆壁保存著碑刻40面,記載著韓文公祠的歷史和韓愈治理潮州的業績,留下了許多詩文和藝術佳作。勒石鐫刻,與祠內古碑交相輝映,令古祠更加莊重典雅、文氣斐然。

牆壁上被陽光照射的金黃,光芒斜射,透過鏤空的雕花形成天然剪影、紅燈籠在微風中輕輕的搖曳,精緻的嵌瓷紋飾屋脊,典雅而又古樸,自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皆是風景。

侍郎閣

爬到最頂,到達侍郎閣,閣前有韓愈石雕頭像,閣內為韓愈生平展覽館。能遠眺到潮州城的風光,韓江、廣濟橋等景色映入眼帘。韓愈曾任刑部侍郎,人稱"韓侍郎",因此起名"侍郎閣",侍郎閣是雙層垂簷建築。

往下望去,青灰色的屋瓦層層疊疊,綠色點綴其中,樹枝探出屋簷挺拔斜斜的伸著,空氣中瀰漫著清新。那份寧靜與美好吸引著各地遊客紛至踏來。

韓愈紀念館・天水園」

天水園是為紀念潮州俊彥趙德而建的中式庭院。園中"韓公別趙子"雕像,表現了韓愈被調離潮州時,趙德前來送別,二人恩義難捨,依依惜別的情景。

院中滿眼綠色、靜謐清幽。石雕木門、魚池、亭廊、竹子、花窗珠璧交輝。

韓文公祠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更是個適宜休閒遊賞的園林,裡面的每一處碑刻和韓愈的筆跡、每一處的花紋和雕花,四圍的綠植,總會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欣賞。在忙碌的日子裡,抽出一點點時間離開,親身感受下潮州古建築的文化魅力與藝術之美吧。

▼池塘戲魚

▼蜿蜒曲徑

韓文公祠,出遊小tip ·

【時間】

8:30-17:00,17:00停止入場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門票】

美團免費預約,憑二維碼兌換門票

(疫情防控期間,需佩戴口罩並出示健康碼)

【地點】

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東興北路

(筆架山麓)

來源:Hello潮州

相關焦點

  • 安徽「範迷」來泰追尋範仲淹足跡
    日前,中國範仲淹研究會會員、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沈德斌來泰追尋千年前範仲淹在泰足跡,為「範仲淹的家教家風」專題講座收集素材,並將出版專著。「我是看了『泰州發布』微信公眾號2020年12月8日的文章《泰州·家風傳承》,專程趕來的。」
  • 愛心追尋紅色足跡 紅色基因培育新苗
    為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及愛國主義教育,把紅色文化引進校園,引導教師與幼兒更深入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追尋紅色足跡,弘揚革命精神全體黨員教師利用黨日活動前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重溫入黨誓詞,深入了解和感受在黨領導下社會前進的步伐;閱讀紅色書刊,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觀看紀錄片《紅色傳奇》,追尋紅色足跡,革命先輩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深深觸動黨員們的心靈。(來賓市興賓區第一幼兒園)
  • 追尋紅色足跡 情系蘇區振興
    央廣網贛州7月27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沐陽 李冰姿)7月20至25日,贛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知行」志願服務隊聯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蘇區振興調研團,身著紅軍服,頂著烈日暖陽,深入原中央蘇區核心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大開發政策延伸縣——江西省寧都縣,圍繞「追尋紅色足跡
  • 穿越200年 打開歷史圖冊追尋馬克思的足跡
    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相冊,沿著他曾經走過的路,追尋他的足跡,向這位思想和行動的巨人致敬!
  • 大陸青年參訪臺北逸仙公園 追尋偉人歷史足跡(圖)
    (中國臺灣網宿靜攝)  中國臺灣網11月10日臺北消息 10日下午,參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組織的「追尋歷史足跡」系列活動的兩岸青年交流工作參訪團一行25人來到臺北逸仙公園,追尋革命偉人在台歷史足跡。
  • 「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網上徵集展示活動評審結果公示
    近日,「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網上徵集展示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圍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中央網信辦網評局、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國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國家檔案局辦公室共同指導,環球網主辦。
  • 追尋烈士足跡,周村區碧桂園小學開啟第二屆紅色研學實踐之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丁乃嶺 蘇明7月21日,周村區碧桂園小學開展第二屆「追尋烈士足跡」紅色教育主題研學實踐,師生、家長代表沿著家鄉抗日烈士馬耀南生前奮鬥足跡,尋訪珍貴抗戰歷史記憶,追尋「一馬三司令」馬耀南、馬曉雲、馬天民三位家鄉烈士光輝的革命精神。
  • 追尋河間紅色足跡:大學生暑期實踐參觀學習活動
    8月13日上午,北石槽鄉團委充分利用紅色教育資源——齊會殲滅戰舊址,組織開展「追尋紅色足跡 感受家鄉發展」大學生暑期實踐參觀學習活動。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臥佛堂鎮團委組織大學生開展了「追尋紅色足跡,感受家鄉發展」暑期實踐活動,旨在進一步增進大學生對家鄉的認識和了解,鼓勵和號召他們積極參與家鄉建設,為家鄉發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8月13日,臥佛堂鎮團委組織大學生前往白求恩紀念館和滄州新宇緊固件有限公司參觀學習,重溫紅色革命歷史,感受家鄉發展變化。
  • 象崗小學:追尋成長足跡 難忘小學生活
    為了讓孩子給小學的學習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象崗小學本著「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特推出「追尋成長足跡,難忘小學生活」為主題的畢業課程,為每位畢業生離開母校前留下一份感恩與溫情。  《製作班級紀念冊》  開展「製作班級紀念冊」是這次活動的序曲,以學生自己的活動為主,以尋找成長的足跡為活動目的,同學們分組搜集個人和班級集體「成長的足跡」。
  • 懷化職院圓滿完成「追尋紅色足跡,踐行初心使命」思政教育培訓
    懷化職院圓滿完成「追尋紅色足跡,踐行初心使命」思政教育培。紅網時刻懷化8月4日訊(通訊員 段力琳 記者 彭淵林)為追尋革命足跡,學習先輩精神,強化黨性鍛鍊,提升思想站位,7月30日至8月3日,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羅向東,黨委委員、組織人事處處長賀茂佑帶領輔導員共計26人赴井岡山開展為期5天的思政教育培訓。學員們專心投入學習,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感受當年革命先烈英勇奮鬥的革命精神。
  • 今天,小布帶你穿越時光,追尋童年
    今天,小布帶你穿越時光,追尋童年 2020-06-02 0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追尋歷史足跡,致敬紅色傳奇——廣西扶綏縣民族小學開展"紅色足跡"研學實踐活動
    追尋紅色足跡 活動當天上午9時,同學們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張報故居傳承紅色基因這次研學活動同學們在參觀過程中受到教育,在愉悅中得到提升,同學們通過講解員的講解和聆聽感人的革命故事,體會到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當我們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先輩們用鮮血鑄就的崢嶸革命史,那段輝煌悲壯而光榮的歷史需要我們共同追尋
  • 韓愈: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舊《廣東通志》中被稱為「廣東古八賢」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
  • 「追尋閃光足跡 堅守永恆初心」——寶應法院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
    為了追尋寶應法院70周年的閃光足跡,感悟寶應法院人「守衛正義、護航發展」的永恆初心,9月30日下午,寶應法院隆重舉行「追尋閃光足跡、堅守永恆初心」匯報展演,慶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寶應法院建院70周年。
  • 好書推薦【第四期】| 追尋卓越的足跡
    是的,成功沒有捷徑可尋,現在我們一起來追尋雷夫教室走向卓越的足跡,一起來看看雷夫教室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卓越。首先,雷夫創造了一個有著共同的願景的文化共同體。「願景」,百度解釋:是人類永遠為之奮鬥希望達到的圖景,它是一種意願的表達,願景概括了未來目標、使命及核心價值,是最終希望實現的圖景。
  • 「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網上徵集展示活動徵集啟事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及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正式啟動。一、徵集內容圍繞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及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主題,開展「追尋先烈足跡」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講述恢弘歷史畫卷下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凝聚堅不可摧的中國力量。
  • 信陽市溮河區第十三小學:追尋歷史足跡 紅星指引我前行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持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大別山精神」活動,今天就跟隨十三小紅色故事宣講團的成員們一起走進光山縣磚橋鎮吧,聽聽他們帶給我們的紅色故事——《王大灣會議》,共同回顧那段崢嶸歲月,追尋先輩們的足跡,向著黨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吧!
  • 專訪臺北"國父紀念館"館長:不遺餘力追尋偉人足跡
    中新社臺北十一月二十六日電題:不遺餘力追尋偉人足跡——訪臺北「國父紀念館」館長張瑞濱              中新社記者路梅董會峰  從更新維護硬體設施、充分利用館內外整體空間、加強典藏文物的保管與安全,到設置孫學資訊網站、加強孫學研究交流,張瑞濱自上任之初開始,五年多來為臺北「國父紀念館」的發展完善不遺餘力。
  • 東華理工大學: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將校史校情融入新生思政教育
    東華理工大學: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將校史校情融入新生思政教育http://www.huaue.com  2020年10月10日  來源:東華理工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將新生思政課堂搬進核工業二六一隊相山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以「追尋核工業發展足跡
  • 追尋先輩的足跡——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率隊瞻仰黃炎培故居
    中國網據民建上海市委消息  6月13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帶領民建中央常委一行從中共一大會址出發,趕赴浦東川沙內史第黃炎培故居,追尋先輩足跡,傳承優良傳統,深化政治交接郝明金一行緩步瞻仰,駐足凝視,認真聆聽講解,追尋、體會民建前輩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百折不撓的歷史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