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掛"北大清華"校徽引質疑 為宣傳兩校文化?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餐館掛"北大清華"校徽引質疑 為宣傳兩校文化?


2008年03月12日 09:33 來源:新京報

發表評論

  學生認為兩校形象受損,店方稱為宣傳兩校文化

  北大校徽、清華校徽、北大西門、清華二校門……這些凝聚了兩校特色的設計和建築均出現在了一所位於北大校內東北角的一家餐館內———保定會館北京第一店直隸會館。有學子認為,此舉有損兩校形象。店方表示這也是對兩校文化的宣傳。

  坐落於北京大學校內東北角的保定會館北京第一店直隸會館店內,五層入口處的牆壁上即為採用了二維半設計———壁畫+局部浮雕的北大西門。穿過就餐區包間環廊,服務員會上來介紹懸掛在牆壁上的北大校徽、清華校徽等標誌物。步入各包間內,房門、牆壁上也都懸掛著兩校的重點景觀介紹。

  對此,北大學生徐同學表示,將兩所高等學府與飯館掛鈎,有損高校形象,且飯館有炒作之嫌。同時,亦有清華精密儀器專業宋同學表示,此舉無可厚非,在文化氛圍中進餐對食客也是享受。

  - 說法

  餐館:校方尚未提異議

  會館總裁辦助理李先生介紹,會館於今年新開張,主打文化牌,除了地下兩層及地上一至四層的傳統歷史文化外,地上五層主打兩校文化。

  面對學子的質疑,李先生表示,此舉也是對兩校文化的宣傳,目前尚未有校方對此提出異議。

  北大:使用標誌須許可

  北大相關負責人表示,校方尚不清楚其使用了哪些標誌物。依據《北京大學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管理辦法》,以經營為目的,使用北大標誌,應申請許可。

  清華:尚不知情

  清華大學新聞宣傳科科長顧老師表示,目前對飯館此舉尚不知情。(記者張媛)

編輯:侯冬華】

相關焦點

  • 北大清華校徽標示沿用英式注音 被指類似老字號
    國家語委首次明確回應  晨報訊 (記者 施劍松)根據國家《漢語拼音方案》規定,中文的人名、地名必須按普通話規範注音,然而北大清華的校徽標識中依然採用著英式注音(Peking University、Tsinghua University)。
  • 小歡喜:英子家掛9所名校校徽,除了清華北大,你還認出了幾所?
    就連在家學習都有種被監視的感覺,家裡客廳直透房間,雖然有窗簾但也可以猜到這是宋倩為了監督英子學習才設置的,因為英子的房間是有窗戶的,不需要其它的採光方式,效果還是明顯的畢竟英子是學霸,雖然後面有些退步,可能上不了清華北大,可是選擇的餘地還是比較多的,只不過由於興趣所在,南大成了英子最理想的選擇,當然也可以理解宋倩的苦心。
  • 清華、北大、人大、復旦大學這四所大學的校徽,你知道多少?
    校徽,是學校徽章的簡稱,是一個學校的標誌之一,主要功能有分辨人員、留存紀念和通過圖案、文字來介紹學校的性質和學科,在某些方面反映學校的歷史底蘊與精神風貌。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學冷知識——校徽」,去領略不同高校校徽的獨特文化與魅力。
  • 國內2所頂尖學府的「校徽」,北大像三個「人」字,清華很複雜!
    國內2所頂尖學府的「校徽」,北大像三個「人」字,清華很複雜!相信大家對於清華北大都已經非常熟悉了,這兩所學校作為國內最為頂尖的學府,他們的校徽自然也有著非常深刻的意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兩所國內頂尖學府的校徽,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校徽也能這麼玩 清華北大各大名校校徽動態展示
    校徽也能這麼玩 清華北大各大名校校徽動態展示 時間:2014-06-13 00:10:50 來源:網際網路
  • 清華北大近些年為國家科技發展做了哪些貢獻?
    網上對清華北大的議論頗多,罵的最多的就是這些享受國家重金投入的優等生們畢業都去了美國服務,而國內大國重器的科研人員,卻鮮有人是畢業於這兩所名校。那麼,清華北大近些年到底做了什麼「惡」呢?大家對清北兩校是否有所誤會呢?這篇文章,讓我們走進清北兩校,聊一聊咱們的頂級學府對咱們中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 國內頂尖學府校徽,北大校徽像「三個人」,有一個很難看?
    大家都知道,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都是國內頂尖的院校,那大家知道他們各自的校徽長什麼樣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三所學校的校徽。北京大學的校徽,是由魯迅先生於1917年8月設計完成。北大校徽的理念就在於「以人為本」,象徵意義在於「北大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大使命」。清華大學的校徽是1914年,梁啓超先生到清華做了一個「君子」的演講,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清華學子發憤圖強。此後,學校便用這八字作為校訓,制定校徽。清華的校徽不免有點太複雜了,一點都不簡約。
  • 2019年清華北大兩校EMBA入學筆試大綱解析
    【MBA中國網訊】近幾天各大在職研究生考試網站紛紛公布了2019年管理類聯考考試大綱,報考清華北大兩校EMBA項目的廣大E君們,可千萬別在玲琅滿目的各色大綱解讀中找不著北,如果您對這個問題的確感到茫然,請收下我們為您分享的考綱信息。
  • 1898-2020,從校徽看當年北大辦學理念,肩負國之重任!
    北大曆程 早期活動(1898-1949) 辛亥革命後,北大在蔡元培校長帶領下舉起了「新文化運動」的旗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給當時的中國傳來了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同時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大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北大清華分數線預估
    高中升學規劃專家 趙亮亮原創每年高考剛結束,中國的兩所頂尖名校就會緊接著上演生源爭奪大戰,招生老師們早早就通過進校宣講、建群宣傳、優惠加分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優質生源,也會為誰家分數線更高費盡心力,甚至更直接地在自己的官網上報導今年又攬入多少狀元,有圖有真相:
  • 拒絕江蘇狀元白湘菱,錄取福建外籍生鄭楒婷,北大為何引人質疑?
    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語數外總分430分全省第一,但是因為選修科目歷史的成績為B+,而無緣清北等諸多985名校甚至一些知名的211大學,引得無數網友憤憤不平,說起來,其本人也是感到十分遺憾的。但是,北大拒絕了白湘菱,轉身錄取了福建連江縣學子鄭楒婷,卻引來一片質疑,到底是為何?
  • 設計出北大「哭臉」校徽,民國老校徽竟這麼美
    細細觀賞這些帶著鮮明時代印記的校徽,可以感受到它們背後折射出的中國高校文化傳統和精神信仰,它們凝聚著幾代人的青春往事,也構成了一部中國百年高校的變遷史。民國初期,很多大學的校徽帶有明顯的西方痕跡,以歐美名校校徽為模仿藍本,例如1895年創辦的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新式大學——北洋大學堂的校徽就是仿照牛津、劍橋、哈佛大學的盾形校徽,象徵著高貴、榮耀、莊重、典雅等多種寓意。」陳強收藏的國立北洋大學、上海大同大學都是這樣的盾形校徽。
  • 北大和清華誰才是中國第一大學?看兩校在全國31省份錄取線就知道
    從上表2019年北大清華全國各省市錄取線,我們可以看到,在理科方面,31個省份中北大錄取線高於清華的有18個省份,兩校錄取線持平的有5個省份,清華錄取線高於北大的有8個,數據表明在理科方面,北大的錄取線明顯要高於清華。
  • 北大校徽印上月餅 校方稱表達感情並無不可
    昨天,北大校友會稱,校徽月餅由海南校友會製作,僅用來贈送校友,並不外銷。北大宣傳部稱,此舉為校友表達對母校的感情,並無不可。有網友調侃「想上北大吃北大月餅」。
  • 北大PK清華:誰是中國最高學府?
    同樣都坐擁一汪浪漫的名湖——未名湖與荷塘月色,為何兩校學子氣質卻大相逕庭?  這是因為,在瀲灩美景之外,湖,對於兩校學子的意義截然不同。北大的精神在未名湖之內,清華的精神在荷塘之外。  北大的同學習慣「天氣好的時候,就去未名湖畔讀書背單詞」;而清華的學生喜歡「天氣好的時候,就去圖書館上自習」。清華的這一點深為北大人看不上,譏之為「牛嚼牡丹」。
  • 北大是泉水,清華是巖漿
    文 | 李方來源 | 狀元講堂(ID:zhuangyuanjt) 很多人生平的第一次驕傲感,是從戴上北大或清華的校徽開始的。這種驕傲感使這兩所學校的畢業生往往在幾十年滄桑之後,依然自稱「北大人」或「清華人」以緬懷那個留住他們黃金歲月的地方。但是北大人和清華人之間,卻從來多少有些互相看不大起。清華人挺起堅實的胸脯說:在兩校無數次的對抗賽中,你們贏過幾回?北大人則斜倚著門框以唇相譏:你們連跑步都喊著號子,沒有比你們更乏味的了。
  • 北大清華博士含金量質疑多!
    每一次考試都是求學者人生的變數,無數人一生因為這一場考試而發生變化,有的人越過龍門成為「嬌子」,也引人因為失敗最後不得不回歸到原本的生活。而到底這三場考試,哪一個對人生的改變影響最大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到底社會更認可一所大學的本科還是碩士來說吧!
  • 學時校徽 值得珍藏的歲月回憶
    校徽,曾經是許多人學年時期的美好記憶,如今確已悄悄地成為一種具有歷史價值與紀念意義的收藏品。作為徽章的一種,校徽不但具有較高的紀念意義與工藝價值,而且富有特殊的文化內涵,那些著名高校的校徽更是一件具有特色與品位的徽章藏品。
  • 「不能把北大辦成清華」
    海澱區的一位領導對我講,清華從區裡得到的實惠要比北大多,而區裡對清華的印象要比北大好,為什麼?北大太清高,對地方當局總喜歡提意見、提要求、講道理,缺乏尊重,不會說「感謝」二字,似乎別人為北大做事都是應當的。道理很重要,但光講道理是辦不成事的。他希望北大以後在同地方當局打交道時換個思路:第一,學會尊重,善交朋友;第二,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第三,才是講道理,以理服人,照理行事。
  • 香港城大校長到訪北大清華 與北大籤交流生協議
    城大與37個國家及地區約300所高等院校結成經常性的合作夥伴,為學生設立370多項海外交流計劃。郭校長說:「城大是一所注重專業教育的國際化大學,強調多元化、跨文化的學習。目前已經使參加海外至少一學期交流計劃的學生人數增加到近佔全校學生總數之 50%。與中國首屈一指的北大、清華交流,必能更加促進彼此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