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30條育兒知識,雷洛育兒研習社分享給你

2020-11-07 雷洛育兒研習社

撫養孩子的過程就是踩坑、掉坑、拍掉灰塵然後再次爬起來的過程。就育兒知識而言,父母學得越晚,跌倒的坑就越多,帶起娃來就越累。


如果我們把專業的兒科,牙科,皮膚科的醫生營養師都叫在一起來教一些有關帶孩子的技巧,你是否會感到非常棒?


接下來雷洛育兒研習社就來把醫生們珍藏起來的乾貨給大家分享一波!

1.給孩子退燒不要捂汗


兒童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尚不成熟,發熱量大,出汗與散熱相對較慢,並且發熱量與散熱量之間不平衡。強行給孩子捂汗很容易導致悶熱症,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身體退燒的最佳方式是少穿、少蓋、開空調。對於嬰兒而言,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是首選的兩款退燒藥。


2. 孩子鼻涕多試試生理鹽水


通過鼻涕,會帶出空氣中的灰塵與微生物。給孩子強擤,會導致鼻黏膜損傷。


使用生理鹽水(可通過藥房購買)滴在鼻腔有舒緩的作用。

3.如果寶寶咳嗽,請勿服用止咳藥


咳嗽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因此無需急於止咳。常見的咳嗽藥大多是複合成分,含有可待因、非那根、右美沙芬等,不建議4歲以下的兒童使用。


6 個月以下的寶寶多喝奶,6 個月以上的寶寶多喝水,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偶爾服用2至5毫升蜂蜜(注意:不要加水)以緩解咳嗽症狀。


4.可以口服抗生素,就儘量不要輸液


輸注,注射和其他方法效果更快,但會伴隨更多的不良反應風險,最常見的是過敏;此外,還可能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溶血,局部刺激和電解質失衡。


如果嬰兒被診斷出需要抗生素,那麼口服對孩子來說更安全。


5.小兒腹瀉,防止脫水比止瀉更值得重視


當孩子出現輕微脫水時,嘴和嘴唇的黏膜會稍微乾燥,眼淚會減少,尿量會減少;嚴重的脫水甚至會有休克和死亡的危險。


腹瀉時可以給寶寶服用補水鹽III,迅速補充丟失的電解質並防止脫水。


6.香蕉不能預防便秘


香蕉中並沒有含有很高的膳食纖維,所以預防便秘的效果不明顯,如果吃到了不太熟的香蕉更會加重便秘。


火龍果、梨、西梅這些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可以更好的預防便秘。


7.沒有神奇的藥物可以提高免疫力


孩子的免疫力是由均衡的飲食、大量的運動、充足的睡眠和按時接種疫苗來建立的。


當前,沒有能直接幫助孩子提高免疫力神奇藥物。


8. 二類疫苗有錢就要打


每一類疫苗都能預防對應的疾病,二類疫苗與一類疫苗同樣重要。


所以建議各位父母,只要經濟不是特別拮据,就建議要給兒童打二類疫苗。

9. 微量元素、骨密度檢查不必做


其實目前微量元素的檢查結果並沒有那麼準確,2013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已正式叫停微量元素、骨密度檢查。由於兒童骨骼密度檢查目前處於缺乏參考標準的狀態,所以無法正確反映孩子是否缺鈣。


各位父母們不需要花冤枉錢做這些沒有必要做的檢查。


10.在1歲以下的孩子不用睡在枕頭上


由於1 歲以下的寶寶頸曲尚未形成,所以他們不必使用枕頭;尤其是針對3 個月以下的嬰兒,如果使用枕頭還會提升寶寶猝死的風險。



11.孩子學走路,不要使用助行器


寶寶缺少控制助行器速度的能力,所以在使用助行器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摔下樓梯等事故。


步行是兒童的成長的自然過程,其實完全不需要藉助助行器,孩子爬著爬著自然就學會走路了。

12.在孩子2歲之前,雙腿不直是正常的


由於孩子走路的習慣問題,大多數兒童會在學步中經歷O型腿和X型的時期。但是等他們到7-8歲的時候,雙腿會逐漸變直並恢復正常。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綁腿,這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雷洛育兒研習社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綁腿。


13.不要太擔心寶寶吃手


吃手是一種自我舒緩的行為,可以鍛鍊寶寶的運動感覺系統,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感覺刺激,並促進大腦發育。多幫孩子洗手保持清潔即可。


14.沒有必要幫孩子屎和尿


幫孩子屎和尿會影響兒童形成自願排便的意識。兒童通常必須年滿4歲,才能掌握自己的排便習慣。



15.一定要防曬


當暴露於紫外線下時,兒童未成熟的皮膚將面臨更高的燒傷風險,甚至將來還會增加皮膚癌的可能性。


  • 6個月前,請嘗試為孩子穿長衣服和褲子,以保護他們的身體;

  • 6個月後,可以使用含氧化鋅二氧化鈦的防曬乳塗抹在孩子的暴露在外面的皮膚,包括脖子和耳朵後面。


16.如果您有溼疹,請保溼


溼疹不是由太溼引起的。皮膚太幹會加重溼疹。


可選凡士林作為日常保溼密劑,安全好用。


17.紙尿褲不會給寶寶捂出紅屁股


紙尿褲不會給寶寶捂出紅屁股,家長需要做好清潔,保溼的措施,塗抹有氧化鋅凡士林的護臀膏可以有效地改善紅屁股。



18.不要使用痱子粉


痱子粉沾了汗水會結塊,阻塞汗腺。


孩子長了痱子,就去給孩子做降溫,清潔,通風,可以緩解一半以上。塗爐甘石洗劑能有效緩解痱子引起的皮膚瘙癢。


19.驅蚊扣和驅蚊手環都沒用


驅蚊手鍊和手錶的輻射範圍很小,所以並沒有什麼很大的作用。


家長可以通過買含有驅蚊酯、避蚊胺埃卡瑞丁成分的驅蚊水是非常安全和方便的。


20.寶寶出生就需要刷牙


寶寶出生就需要刷牙,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可以降低齲齒率。


寶寶的刷牙方式是:父母在寶寶吃完奶、睡覺前與起床後,用乾淨的紗布浸在水中清潔寶寶的嘴巴就可以啦。


21. 刷牙必須用含氟牙膏


氟化物牙膏可以有效防止嬰兒蛀牙。


對於3歲以下的嬰兒,父母應控制牙膏的量在一粒米的尺寸。對於3-6歲的兒童,牙膏應控制在1個豌豆的尺寸。


這個劑量既可以防齲,也不會造成氟中毒。


22.幫助孩子刷牙,直到他們6歲


6歲之前的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刷牙過程中的所有動作。為了確保孩子的牙齒健康,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刷牙直到6歲。


23.寶寶被蛀了乳牙,家長要及時處理


乳牙需要用6到10年的時間。乳牙蛀了也會影響恆牙的生長。


如果孩子的乳牙中有齲齒,父母應儘快將孩子帶到專業的牙科診所,不要等到牙齒換完!



24.嬰兒六個月無需喝水


小於6個月大的嬰兒的胃部較小。餵水過多會影響牛奶的攝入,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在日常餵養中,確保有足夠的奶可以滿足孩子的水分需求。

25.孩子不用喝奶粉到3歲


1歲以後,「母乳和配方奶」不再是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合理的輔食可給孩子帶來更多營養。無需一直喝配方奶。


這時純牛奶可以作為配方奶粉補充蛋白質的良好替代品,方便實惠〜


26.高鐵米粉是最好的輔食


寶寶4至6個月大後,母乳開始無法滿足嬰兒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最重要的營養元素是鐵。

富含鐵的糊狀食物,例如高速鐵米粉這是嬰兒第一次輔食的最佳選擇。


27.不要太晚吃肉


太晚吃肉很容易導致嬰兒鐵攝入不足。在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孩子缺鐵性貧血並影響生長發育。

在孩子4〜6個月,給孩子加輔食即可適當吃肉。豬肉,牛肉都富含血紅素鐵,這是嬰兒補鐵的重要來源。


28. 1歲以內不要吃鹽,糖,蜂蜜


在1歲以內攝入鹽和糖的兒童往往會產生不良的口味偏好。蜂蜜中的肉毒桿菌孢子很容易導致兒童食物中毒。


29.牛奶充足的孩子不會缺鈣


半歲前,母乳、配方奶餵養的健康足月寶寶,只要奶量充足,就不會缺鈣;半歲後,在保證奶量的基礎上,均衡輔食,也不會缺鈣。


30.維生素D應該補充到老!


維生素D是從出生到老年都需要補充的營養素。食物中的VD含量很小,必須通過專門的補充來滿足。



本文作者:雷洛育兒研習社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雷洛育兒研習社帶父母深層認識家庭教育
    不得不提的是在這個應試的社會中家長往往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雷洛育兒研習社溫馨提示:相比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說,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更為重要,各位父母要學會多與孩子溝通,設置美好的親子時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具有終身性質,從孩子出生到進入社會直到成家立業,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家庭中成長的。
  • 雷洛育兒研習社帶父母深層認識家庭教育
    不得不提的是在這個應試的社會中家長往往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雷洛育兒研習社溫馨提示:相比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來說,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更為重要,各位父母要學會多與孩子溝通 所以雷洛育兒研習社建議:各位父母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時,也不能忽視自身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影響。孩子開始接受學校的學習時,父母要重視學校教育,加強與老師的聯繫,讓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學校教育結合家庭教育。
  • 新晉寶媽育兒錦囊100個,關注育兒知識不迷路
    雷洛育兒研習社提醒大家這些說法都是假的。肚子形狀與胎兒在母體內的位置有關,與胎兒性別無關。5.無痛分娩的副作用是貴,但是值得。6.剖腹產和順產都不容易。職場寶媽和全職寶媽也都不容易。哺乳期:7.分娩時應該洗臉洗頭,保持良好的衛生避免感染。
  • 分享4個育兒知識!你知道嗎?
    生活中很多家長把孩子成績不好都歸結為孩子沒有好好用功,但是要知道有的時候孩子即便是用功了可能也是無用功。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閱讀能力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年齡段的孩子,閱讀能力也是不盡相同的。 作為父母我們不是育兒大師,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育兒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你不能不了解的育兒知識。
  • 分享4個育兒知識!你知道嗎?
    生活中很多家長把孩子成績不好都歸結為孩子沒有好好用功,但是要知道有的時候孩子即便是用功了可能也是無用功。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閱讀能力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年齡段的孩子,閱讀能力也是不盡相同的。 作為父母我們不是育兒大師,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育兒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你不能不了解的育兒知識。
  • 30條育兒知識,希望媽媽們可以收藏
    整理了一下兒科醫生想說的30條育兒知識,希望媽媽們可以收藏或者轉發起來讓更多的媽媽看到科學的育兒知識������因為科學育兒知識是我們最好選擇������
  • 醫生整理:29條育兒知識,帶你遠離育兒誤區,新媽媽收藏
    導讀:醫生整理:29條育兒知識,帶你遠離育兒誤區,新媽媽收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醫生整理:29條育兒知識,帶你遠離育兒誤區,新媽媽收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中國父母必備的21個特質,能做到一半算你優秀
    雷洛育兒研習社總結了中國父母必備的21條特質,如果你能做到一半就值得點讚,快來看看有哪些吧?雷洛育兒研習社說:讀書是為了從容地生活,更好的生活。所以各位父母想要孩子好,就先提升自己做孩子的好老師吧!~2、保持與親人朋友的聯繫: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社會,人們與親人朋友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少,孩子和親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這並不是什麼好現象,家長保持與親人朋友的聯繫,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重視親情,讓他心裡永遠有個最溫暖的角落,也可以幫助孩子有個好人緣,走到哪裡都有人幫助。
  • 育兒知識小分享:育兒七要素幫你認清育兒本質
    裡面的內容除了各種專家的育兒理念,也有各位家長的育兒分享和吐槽,瀏覽了這些內容我發現育兒真的是個龐大的工程,要從身、心、靈三個維度去學習和思考才能真的給到孩子完整的教育。關於這三個維度有七個要素希望和家長一起討論。要素一:尋找肯定意圖。
  • 八大育兒知識,你知道了幾個呢?
    在寶寶出生之前,準媽媽們都會陸續開始學習各種的育兒知識,等孩子出生之後,就會開始面對餵奶、洗澡、穿衣、換尿布等問題,是不是覺得自己會漸漸的變得全能了?不過,有些冷門的育兒知識你可能還不知道或者忽略掉,接下來一起看看是哪些吧~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
  • 崔玉濤現身北京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糾正育兒誤區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北京育學園創始人兼首席健康官崔玉濤日前現身《崔玉濤育兒百科》新書分享會。分享會現場。活動方供圖據介紹,《崔玉濤育兒百科》從寫作到出版,歷時近3年。該書分為三大部分為0-6歲寶寶提供專業的育兒指導,包含33個專題知識、120個崔醫生特別提醒、500多個養育要點、1000多條養育知識點。現場,不少讀者提出育兒方面的問題,涉及孩子睡眠、身高、輔食餵養、過敏以及家庭養育環境等問題。分享會現場。
  • 育兒護理知識分享——皮膚篇
    都知道帶孩子養孩子不容易,在把孩子養大的過程就是不停掉坑、爬起來繼續循環的一個過程,即使再累都還是要繼續跌跌撞撞把孩子養大,畢竟都是十月懷胎養大的。但有些育兒護理知識是每個家長都應該知道的,特別是新手寶媽奶爸,若知道的晚,掉的坑便會更多,帶娃就會覺得更累。以下是皮膚科醫生專門整理的一些帶娃小點子,趕緊收藏起來吧!
  • 分享8條育兒冷知識,簡單又實用,學步車要少用,讓寶寶多爬
    對於當今社會的育兒學習,已經被越來越多重視。很多育兒知識已經能從書本上獲取不少,如果新生兒的寶爸寶媽能從生活中獲取更多經驗,那就更加不錯了。千萬不要一味地尊崇老路,老祖宗的東西自然是有好的一面,但社會的發展,我們需要用與時俱進的育兒知識,來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
  • 家庭教育的「烹飪」藝術,80%的父母不知道掌握火候
    雷洛育兒研習社:親子教育也一樣這般。火候變大,菜就糊了;父母控制欲太強,孩子很有可能畏首畏尾變成玩偶,很有可能任性妄為翻倍叛逆。火候很小,菜是生的;父母對孩子無論不談,孩子很有可能由於沒有安全感而膽怯怯弱,很有可能由於缺乏正確引導踏入不正確的路面。
  • 寶媽育兒知識分享
    先從育兒方面心行的改變說起吧。之前,我在教育孩子時,遇到孩子哭鬧發脾氣,自己的火爆脾氣立馬就被點著,最後都是以大吼大叫收場。事後冷靜下來又非常後悔,覺得自己不該那樣對孩子。可是只要遇到孩子哭鬧,還是控制不了自己,就這樣陷入不斷惡性循環中!後來他每次哭的時候,我就會第一時間找他哭的原因,他到底想要什麼,我怎樣才能幫到他?
  • 當心,別讓育兒知識綁架了你
    周周說父母有必要學習育兒知識嗎?當然有必要。可如果僵化地來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很可能就會掉進陷阱。沒有什麼育兒公式,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只有用你的心來看,用你對孩子的愛來理解,這些知識才能真正成為你的助力,而不是反過來綁架了你。
  • 這4種家庭育兒,培養出的孩子長大後會自卑
    經常有人問,我的孩子自卑,不喜歡跟人交流,經常躲起來自己玩,客人來了也不打招呼,該怎麼辦?大家都知道,除了天生的因素外,孩子性格形成的一個更重要的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始家庭的影響。雷洛育兒研習社認為,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點積累的。據調查,自卑的孩子主要來自這四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