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小分享:育兒七要素幫你認清育兒本質

2020-08-30 哇塞媽媽的碎碎念

法國著名哲學家愛爾維修曾說「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培養方式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這句話的真相是即使孩子資質平平只要家長的培養方法得當也可以成就不同凡響的人生,但具體怎麼培養教育界的專家們眾說紛紜。

最近「16歲少年涉重大刑案在逃」的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而與此新聞截然相反的是「00後軍迷用遊戲還原遼寧艦」的熱搜新聞。一個是「人渣」一個是「人才」,我相信,這兩種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天差地別的。

微博上有一個「兒童教育」的超話,有16.7億閱讀量。裡面的內容除了各種專家的育兒理念,也有各位家長的育兒分享和吐槽,瀏覽了這些內容我發現育兒真的是個龐大的工程,要從身、心、靈三個維度去學習和思考才能真的給到孩子完整的教育。

關於這三個維度有七個要素希望和家長一起討論。

要素一:尋找肯定意圖。

我們都知道人的行為其實是受潛意識支配著,而潛意識裡往往就藏著這個行為背後的肯定意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女士針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曾做過說明,絕大多數犯罪的青少年在早期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暴力、自殘等等。而早期的這些問題通常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得到愛和關注。

在我們育兒的過程裡,孩子的每個行為無一例外都只是為了得到愛。

我的孩子最近總是喜歡大喊大叫,這讓我們全家人都很頭疼。於是我觀察到當我們都忙於自己手中的事情時他大喊大叫的頻率極高,當我們某一個人聽到他的叫聲後停下手中的事情來陪伴他時這種大喊大叫的行為明顯減弱,原來,他只不過希望有人陪著他而已。這就是孩子行為背後的肯定意圖。

要素二:著眼尋找優點並提高。

在我還在做教育培訓工作時曾做過這樣一個遊戲:給家長人手一份紙筆,要求家長在三分鐘之內寫下孩子至少十個以上的缺點。時間到後,幾乎每個家長都寫下了十個以上。然後,同樣在三分鐘裡再寫下孩子至少十個以上的優點,有趣的是時間到後只有極少數家長寫滿了十個,大多數家長都只寫出了孩子的3-5個優點。

不知道為什麼中國家長仿佛都信奉打擊教育,大概是怕孩子驕傲吧。事實上,打擊教育給孩子帶來的糟糕影響可遠比驕傲多得多。最明顯的就是缺乏自信心,產生自我懷疑。

家長過分關注缺點也會讓孩子慢慢的認可自己是一個毫無優點的人,自我價值感會降低,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差。

正確的做法是揚長避短,發現孩子的優點讚美、肯定、認同他的優點。通過發揚優點找到自信和價值感,從而激發動力自行彌補缺點。

要素三:成長是一個過程。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觀點:整體大於局部之和。言下之意是從整體出發去看待局部,就不會放大局部的問題。

育兒的過程家長們就像升級打怪,從生理養育到心理養育每個階段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而當家長處於這個階段時總會過分關注這些問題。

延用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觀點,請把孩子看成一個不斷成長變化的個體,不要只關注孩子目前的狀況,要看到孩子的成長才是重點。

要素四:拋棄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的家長在育兒路上將十分的辛苦,因為他們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缺陷的部分而去改善以達到盡善盡美的目標。

可是真的存在完美的父母嗎?必然不存在,人無完人嘛。

完美主義的父母苛責的除了自己還有孩子,每當孩子完成一個目標時還未來得及感受成功的喜悅就被另一個更高的目標壓到喘不過氣來。

所以,拋棄完美主義,著眼於已經得到的收穫,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

要素五:不比較。

在中國,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被家長時時掛在嘴邊,總覺得跟這個孩子進行比較就能刺激孩子的動力從而發奮圖強。

其實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跟孩子說:「你看看別人家誰誰誰多麼優秀,人家這次又考了第一名,你怎麼就不行。」時,孩子跟我們說:「你看誰誰誰的父母多麼厲害,他們家又買了一套大別墅,你看看咱家。」我們真的會覺得孩子是想激勵我們更加上進努力嗎?

經過大量心理學的實驗研究發現比較除了會消除孩子的欲望,使孩子形成外在評價系統以外毫無任何積極的作用。

只有當家長只關注孩子成長的部分,教會孩子自己與自己進行比較才能真正起到積極的作用。告訴孩子,你今天相對昨天來說已經進步了作用遠遠比「你看xxx做的多好」有作用的多。

要素六:不以學歷為中心培養孩子。

清末民初,少年周恩來曾「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現如今,年少成名的青年作家蔣方舟說:如果一個人不讀書,他的價值觀就只好由親朋好友來決定。

只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了考試獲取學歷而讀書」已經成了主流。其實,比起學歷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才更重要。

激發學習欲望,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自己去探索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比拿著高學歷但卻不知道「我是誰」更容易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

要素七: 百分百接受孩子。

你還記得孩子剛出生時的樣子嗎?那時候面對一個只擁有原始生存欲望的小生命,初為人父人母的你仿佛拿出了一輩子的耐心,無論孩子哭鬧還是微笑你們都百分百接受。

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接受就降低了限度?當孩子犯錯時、當孩子提出要求時、當孩子不按照你們的意願完成目標時你的接受線是不是已經跌倒了谷底?!

可是,哪怕孩子慢慢在長大,他也希望爸爸媽媽可以像他剛出生時那樣無條件的愛他,包容他,讓他知道他是值得被愛的。

當然,百分百接受不代表放縱。而是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在教育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我們依然是愛你的。就像大衛.香農的繪本《大衛,不可以》裡的母親那樣,對大衛的錯誤進行了批評同時也會在批評結束後抱抱大衛並告訴他:我愛你。

寫在最後

自從成為家長的那刻起「教育」就刻不容緩的開始了,育兒是個系統工程,養與育都同樣重要。

只有經常觀察孩子、了解科學的育兒方式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這才是讓孩子擁有閃亮未來的前提。

願我們都能在育兒的過程中成功「打怪升級」,願我們的孩子都能站在屬於自己的人生金字塔頂尖!

相關焦點

  • 崔玉濤現身北京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糾正育兒誤區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北京育學園創始人兼首席健康官崔玉濤日前現身《崔玉濤育兒百科》新書分享會。分享會現場。活動方供圖據介紹,《崔玉濤育兒百科》從寫作到出版,歷時近3年。該書分為三大部分為0-6歲寶寶提供專業的育兒指導,包含33個專題知識、120個崔醫生特別提醒、500多個養育要點、1000多條養育知識點。現場,不少讀者提出育兒方面的問題,涉及孩子睡眠、身高、輔食餵養、過敏以及家庭養育環境等問題。分享會現場。
  • 育兒書解決不了你的育兒問題.
    昨天,應邀在一個讀書會群裡做了一次分享,主要聊的是閱讀與思考對於養育孩子的影響。這裡我精簡成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僅僅是我現階段的一點想法和心得,供大家參考與思考。每一位家長都應該還記得初為人母、初為人父時的那種興奮、激動,又滿懷期待的感覺。在最初,似乎每位家長都抱著「一定要當個好媽媽、教育出一個好孩子」的美好願望和堅定信念。
  • 育兒護理知識分享——皮膚篇
    但有些育兒護理知識是每個家長都應該知道的,特別是新手寶媽奶爸,若知道的晚,掉的坑便會更多,帶娃就會覺得更累。以下是皮膚科醫生專門整理的一些帶娃小點子,趕緊收藏起來吧!好耶,要分享了一、出門時不能不注意防曬
  • 寶媽育兒知識分享
    先從育兒方面心行的改變說起吧。之前,我在教育孩子時,遇到孩子哭鬧發脾氣,自己的火爆脾氣立馬就被點著,最後都是以大吼大叫收場。事後冷靜下來又非常後悔,覺得自己不該那樣對孩子。可是只要遇到孩子哭鬧,還是控制不了自己,就這樣陷入不斷惡性循環中!後來他每次哭的時候,我就會第一時間找他哭的原因,他到底想要什麼,我怎樣才能幫到他?
  • 育兒知識有哪些 新手媽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那麼,育兒知識有哪些?家長如何科學育兒?新手媽媽如何科學育兒?一起來看看吧。育兒知識有哪些如今的父母們提到育兒,就是要讓孩子多讀書,多增長知識。其實,育兒知識有很多,不止是對孩子知識的培養。總共有以下這些方面。一、育兒知識——餵養知識1、母乳餵養。我們知道寶寶六個月以前採用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母乳不僅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寶寶天然抵抗力的來源。
  • 育兒小知識分享(消食)
    【育兒知識分享】這兩天又碰到幾個家長跟我抱怨:孩子吃的太少了,人家像他這麼大的孩子都能吃什麼什麼了,都能吃多少多少了……我們碰到的往往是關注孩子吃飯的量的問題,反而忽略了孩子能不能專心吃飯的問題吃。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分享吃飯不專心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問題。如果孩子養成邊吃邊玩,或者吃飯看手機、電視等習慣,很容易會造成消化不良。因為消化食物的時候,需要有足夠的腸道血液來幫助,如果寶寶分心了,或者邊吃邊玩,就會分散血液對消化系統的支持比例,進而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其次,還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 分享4個育兒知識!你知道嗎?
    作為父母我們不是育兒大師,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育兒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你不能不了解的育兒知識。 相信大多數家庭寶寶一出生,整個家庭都會圍著寶寶轉,這樣一來家庭中很容易產生育兒矛盾,特別是長輩對於小輩過度的愛,這會成為孩子的負擔。 建立和諧的親子聯繫非常重要,首當其衝就是夫妻關係。 這也是「科學育兒」中重要的一環,寶寶來到這個家庭,家長要讓寶寶來適應這個家庭環境,處理好夫妻關係,那麼親子關係也會更加融洽,不和諧的家庭所養育的孩子很難有著健康的心理,而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 分享4個育兒知識!你知道嗎?
    作為父母我們不是育兒大師,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育兒知識,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你不能不了解的育兒知識。相信大多數家庭寶寶一出生,整個家庭都會圍著寶寶轉,這樣一來家庭中很容易產生育兒矛盾,特別是長輩對於小輩過度的愛,這會成為孩子的負擔。 建立和諧的親子聯繫非常重要,首當其衝就是夫妻關係。 這也是「科學育兒」中重要的一環,寶寶來到這個家庭,家長要讓寶寶來適應這個家庭環境,處理好夫妻關係,那麼親子關係也會更加融洽,不和諧的家庭所養育的孩子很難有著健康的心理,而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 科學家庭育兒,育兒知識分享!
    雖然老公不太同意她的做法,但她用一句話就讓老公閉嘴:「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我相信現在的父母對於孩子未來充滿了焦慮和不安,但這種暫時「贏在起點」的行為,很可能讓孩子最終「輸在終點」。我可不是危言聳聽,多位教育專家就曾表示,孩子的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而激活孩子大腦最好的方式,是運動、閱讀和遊戲。
  • 當心,別讓育兒知識綁架了你
    周周說父母有必要學習育兒知識嗎?當然有必要。可如果僵化地來理解和運用這些知識,很可能就會掉進陷阱。沒有什麼育兒公式,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只有用你的心來看,用你對孩子的愛來理解,這些知識才能真正成為你的助力,而不是反過來綁架了你。
  • 搞定育兒三要素,做一個不焦慮的父母
    無論誰,無論有沒有關係和交情,從最親近的媽媽或者婆婆開始,從「你的奶夠不夠啊?可別餓著我孫子哦!」開始,左鄰右舍、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路人甲,都有資格對一位媽媽的養育指手畫腳。中國家長心情的主旋律就是兩個字:焦慮!
  • 兩點育兒小知識分享 如何給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
    雖然在育兒這條路上沒有捷徑,卻有很多經驗的,我們只要好好的將這些經驗運用到孩子身上!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兩條育兒知識小分享,如何給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趕緊來看看吧!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最喜歡的應該就是各種各樣的小玩具了,適量的給孩子買一些小玩具,可以增加孩子的動手能力,幫助孩子開發大腦,從而影響到孩子的智力水平。然而我們的常態是,孩子的玩具都要堆積成一座山了,這樣看起來是對孩子好,但事實上卻會養成孩子喜新厭舊,對於自己身邊的東西不珍惜的壞習慣。而且選擇太多,反而讓孩子找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所以大家適量的給孩子買一些玩具就好。
  • 賦能家庭育兒,學做「七會」家長
    生活中的科學育兒該如何做?怎樣才能真正融教育於生活?成為會照料、會撫愛、會陪玩、會溝通、會放手、會等待、會示範的「七會」家長,需要掌握哪些技能?今天,2020年上海市科學育兒指導公益活動「育兒加油站」(市區共建)第二場活動在徐匯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舉行。在本場「育兒加油站」裡,育兒專家、指導教師圍繞「七會」,為家長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
  • 「育兒加油站」公益活動教做「七會」家長
    在本場「育兒加油站」裡,育兒專家、指導教師圍繞「七會」,為家長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學育兒指導服務。本場活動的主題為「學做『七會』家長的生活啟示」。650餘戶0-6歲的嬰幼兒家庭走進徐匯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主會場與徐匯實驗幼兒園、西岸藝術中心、漕河涇街道中心託兒所、華涇託育園、斜土路街道社區育兒指導站等5個分會場,在主題論壇、親子遊戲指導、專家面對面諮詢、科學育兒大講堂與育兒工作坊等活動中盡情暢享親子時光、學習科學育兒知識。
  • 你不知道的30條育兒知識,雷洛育兒研習社分享給你
    就育兒知識而言,父母學得越晚,跌倒的坑就越多,帶起娃來就越累。如果我們把專業的兒科,牙科,皮膚科的醫生和營養師都叫在一起來教一些有關帶孩子的技巧,你是否會感到非常棒?接下來雷洛育兒研習社就來把醫生們珍藏起來的乾貨給大家分享一波!
  • 看不懂專業育兒知識?高學歷高顏值辣媽來幫你
    新媽媽中的科學育兒理念推行者。在育兒上,起初的暖暖媽跟眾多80、90後的新生代媽媽沒什麼不同,不願意沿用父輩的「老方法」,而是在網上學習科學育兒知識,然後聽取同輩媽媽的意見,最後形成自己的育兒經。2012年有了女兒之後的暖暖媽,開通了微博@陳小暖成長記,記錄孩子成長的同時,把專業育兒書籍和研究報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給其他媽媽。
  • 鈞鈞媽育兒團隊--你專屬的護膚、育兒專家
    ,向育兒專家學習科學、先進的育兒知識,也在專業機構參加母嬰護理知識培訓與學習。此後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自身身上,從懷孕到生下鈞寶,再到護理他照顧他,一切都非常順利。期間越來越多的朋友向鈞媽請教、學習,這讓鈞鈞媽萌生了幫助更多人的想法,將所學的母嬰護理知識整理出來,並結合自己育兒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自此自己今後的目標也越來越清晰。
  • 三下鄉-育兒視頻講座分享
    4號上午十一點,經濟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中的啟智小分隊,針對貧困地區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的調查結果和分析,繼續赴登封市郭溝村進行育兒視頻講座的分享活動,以提高當地村民的嬰幼兒早教意識和豐富早教知識,更好滿足育兒早教知識的需要。
  • 親密育兒七法
    新爸爸和新媽媽要達到三個至關重要的目標了解你的寶寶讓寶寶感到舒適享受撫育寶寶的過程我們介紹的育兒方式可以幫助你達到以上目標。下面是構成親密育兒法的七個方面的內容。1.讓分娩成為一種情感紐帶——儘早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寶寶和父母早期的親密關係,往往是由他們開始接觸的方式決定的。
  • 育兒泰鬥陪伴寶寶健康成長——寶籃貝貝將把更多的育兒知識分享給...
    育兒泰鬥陪伴寶寶健康成長——寶籃貝貝將把更多的育兒知識分享給各位家長 發布時間:2017-02-10 18:18:44.0大河網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2017年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感謝各位家長一直以來對寶籃貝貝的信任與支持,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持「有愛就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