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一句話揭露無數空巢老人的心酸

2020-12-13 江湖66哥

近日一則老人的遺言,在網上火了,很多人看完之後,都陷入了久久的沉默,看似平淡的語言背後,卻透露著老人無盡的心酸,老無所依,老無所養,似乎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困局,沒有人能夠逃脫。

老人已經去世多日,而自己的兒女們,不過是在馬路對面的小區,可是第一個發現老人的,卻早已是一周後,而且是隔壁感覺有些不對的鄰居,卻不是兒女,一條街,卻成為了生死的輪盤界限。

生前多光榮,年邁時就有多悽涼,人到晚年尊嚴已成奢望

在近日,蕪湖某都花苑小區內,一對老夫妻雙雙死亡,然而時隔多日,老人的去世才被發現,這對老夫妻,本身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從事著較為體面和有尊嚴的職業,在生前,老太爺是當地某重點學校的老師,而老太太,則是在一所重點小學任教,兩個人在平日裡面互相照顧,相偎相依,而其大兒子,則住在這對老夫妻的對面,僅僅間隔一個馬路。

年紀大了之後,老太爺逐漸染上了老年痴呆,而老太太則有重度的心腦血管疾病,平日裡面幾乎是藥不離身,這一次是老太太突發疾病,在客廳倒地身亡,還沒有來得及用藥就溘然離世,而老太爺因為無人照顧,多日之後竟然活活餓死,場面之悽慘,讓人動容,即使其已經有三個子女,可是即使是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兩個老人卻還是陷入了無人可依的境地。

曾經的養兒防老,膝下承歡,兒孫滿堂,這樣的天倫之樂,卻成為了他們的奢望,而這樣的困局,似乎又遠遠不是這唯一的老夫老妻所遇到的困境,而似乎是目前國內的普遍現狀,父母在老家守住兒女的老宅老院子,留住自己的一個念想,兒女們在外地打拼,即使是在家附近,也因為工作繁忙難得回家一趟,唯一的希冀就是那唯一的五一,國慶和春節,能夠和下一代們子孫滿堂。

一分遺言,催人淚下,養不起的老,盡不了的孝

同樣的事情,也同樣在另外一個地方上演,在沿海地區的某個小區,一個81歲的獨居老人,去世後兩個月,才最終被人發現,最後兒女在整理老人的遺物時,才意外發現了老人生前最後留下的一封遺書,上面的一句話,卻觸動了現場的所有人:「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老人早已預感到自己將要不久於人世,所以在生前的最後一頁,安排好身後事,然後靜靜的離開。

而此時的遺書,早已是布滿了灰塵,甚至所住的房子也出現斑斑駁駁的蜘蛛網,老人預料到了子女遲早會早知道,可是卻沒有料到的是,這件事情需要等到去世兩個月之後才會發現,而這次同樣發現異常的是鄰居,最後等待兒女趕來,早已是物是人非,而寫下遺書的日子,則是屬於萬家燈火的中秋,孩子們急需因為工作和應酬沒有回來,卻不知道,這也是老人最後的一次期盼。

兒女數個,生前無人問及;遺書落塵,死後無人閱及,為人父母,最大的悲涼,不過是,生兒育女,勤勞責己,不添麻煩,最終,卻活成了一座被人遺忘的孤島,在如今這個社會,當養老變得越來越奢侈,當親情變得越來越稀缺,我們不禁要問,曾經照顧和陪伴我們一生的父母,兒女最後又曾經給過他們什麼?或者說,我們是否真正的有曾理解過他們,或者說給過他們真正的溫暖!

獨居老人的辛酸,印證了多少無孝可盡的悲哀

如果你仔細留意下就會發現,隨便在網絡端,輸入關鍵詞彙,「獨居老人」,「去世多天」,或者「孤寡老人」「養老院」等等,就會蹦出上百萬條記錄,而其中的觸目驚心的數字更是讓人不寒而慄,在所有的獨居老人當中,身患疾病的就佔到了超過了三分之一,而這一數量超過了5000元,比起金錢和兒女的電話,老人最怕的是孤獨和安靜。

「我很好,身體健康,你不用擔心,貓在陪著我看電視呢,沒事,你先忙,工作重要,啥時候回來都行,過年又可以,別擔心我和你媽,我們在家一切都好」這似乎成為了每次父母和自己對話的口頭禪,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就算是出了事,孩子一時之間也幫不上忙,能夠自己扛就自己扛了,畢竟有時候,孩子長大了,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自己並不想成為兒女的拖累。

然而不管怎麼說,嘴上雖然這樣講,但是哪個父母不想兒女能夠有時間陪陪自己,或者和自己說說話呢?那說不出口的要求,最終也成為了他們的奢望,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最終還是變現了兒女的一種奢望,父母終究還是沒有等來兒女的孝心,最終還是帶著遺憾而去,有人說,父母是自己和死亡面前隔得一堵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卻只有歸途。

我們常說,未來還很長,以後有的是時間,殊不知,其實我們陪伴父母的日子已經沒有多久了,父母從來不會用「是否孝順」來責怪子女,但是我們不能夠心安理得的放任自己,即使再忙,也記得給父母打個電話,也許你的一個電話,你的一個關心,就可以讓他們開心很多天,雖然他們嘴上不說,但是卻甜在心頭,再苦再累,不能弄丟了父母,因為那是你人生的來處。

父母養你十八年,只盼能夠最終換回你回來陪伴他們的18個月,不管是我們富有還是貧賤,父母養育自己長大成人,也已經是付出了她們所有的力氣,所以請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給與他們足夠的耐心與陪伴,因為這種屈指可數的機會,正在以肉眼可見的機會消失,所以請趁著他們還在,別讓遺憾,最終讓自己的未來歲月裡布滿哀傷。

喜歡我,請輕點關注,更多好文章,好觀點,與你分享~

相關焦點

  • 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火遍網絡,感動無數人!
    同我一樣的等雪人嗎?他是因疲於等待而自製雪景,還是想以這沫雪喚來真雪?升起,溫柔的月光潑灑在公園裡。一個從未有過這樣一句話,叫我淚流滿面,「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 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感動無數人!!
    吳用老師非常感動,和同學們擁抱,嘴上不停地說:「你們真是我教過最好的學生!」白起這時候故意說了一句:「吳用老師,你之前不是老說我是你教過最調皮的學生麼!」大家聽了忍不住笑成一片賣會如期舉辦,其他六年級的同學也拿來自己一些物品進行義賣,低年級的同學知道是為了希望小學。吳用老師非常感動,和同學們擁抱,嘴上不停地說:「你們真是我教過最好的學生!」
  • 怎樣溫暖「空巢老人」的孤獨寂寞冷?
    經濟之聲評論員馬尚田  今天的這些事都和「空巢老人」有關係。最近,長春一位年長阿姨手持紙牌,上街徵友,引來過往行人頻頻注目。她說,「這些年我實在是太孤獨了,如果哪天我死在家裡,都沒人知道。我只想找個伴兒,安度晚年,男女不限。」這說法感覺有點悽涼。  空巢老人上街「舉牌徵友」,這背後的信息量其實很大。
  • 農村85歲「空巢老人」獨守空房,兒女們左右為難,真相只有一個!
    大家好歡迎收看heaven黑牡丹我是馬帥,又是一年春風百花齊放的時節。走在田間小路上出風是多麼的輕柔,呼吸著大自然帶來的清新空氣。在回家的路上小編看到很多老人坐在門庭外曬暖,這些老人們的孩子不是出去打工了。
  • 隨著老齡化的來臨,中國的「空巢老人」過得還好嗎?
    這是關愛「空巢老人」的公益片《又憶年》中的場景,沒有矯揉的藝術手法,只有令人心酸的真實記錄。片中的老人是如今中國大多數「空巢老人」的真實寫照,孤獨、無奈且無處發聲。 從2000年開始我國便正式邁入老齡化社會,在此後的20年間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更是在持續加深。
  • 《空巢》:一位老人用死亡,解讀了空巢的三層含義
    從老人的回憶中,我們可以看到老人和女兒非常疏離,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根據老人的自述:「不管我怎麼抱她,她好像都感覺很不舒服。」女兒在九十年代初離開了中國,老人感到的不是思念和傷心,而是鬆弛和充實。從這點可以看到母女之間的矛盾和對抗。老人和自己的子女之間,不僅是空間上的距離,更是情感上的隔閡。兩代人之間有很深的鴻溝,在親情子女這個層面,老人在時間的隧道裡,孤獨地行走著。
  • 給「空巢老人」更多關愛
    從這個界定可以看出"空巢老人"存在著沒有子女贍養的窘境。二、「空巢老人」現狀隨著這些年的發展, "空巢老人"的數量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目前, 全國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老人家庭面臨著空巢現象。有人推論到2050年, 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 獨居和空巢的老年人將佔百分之五十四以上.一時間, "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引發全社會的關注,一時間成為熱點話題。
  • 獨居空巢老人
    所謂「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獨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則家庭生命周期進入鰥寡期。空巢期與鰥寡期對老年人來說是生活中容易發生困難的兩個重要階段。「空巢家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社會進步的體現及人們價值觀念改變的結果。1.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2009)的分析,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老人由於經濟獨立萌發了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的意識。
  • 我的父母,就是傳說中的「空巢老人」
    這也將很多人的視線再次帶回到了「空巢老人」這一議題。每個家庭中,或許都存在著子女與父母的想出問題,但近些年頻繁出現的新聞中,很多都因家庭瑣事所起,卻引起了令人惋惜的悲劇。我們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空巢老人」的話題。每一個離家在外漂泊、奮鬥的人,可能家裡的父母都處在這樣的「空巢」狀態。
  • 「空巢」的不止是老人,還有無數個中年人,生活要怎麼過?
    跟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進入了老齡化,相應的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特別引人重視。2012年10月29日,首屆全國智能化養老戰略研討會介紹,空巢白叟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國臨終無子女的老年人將達到7900萬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佔54%以上,空巢白叟的養老問題,也再次引發重視。所謂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跟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白叟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 老人家中死亡多日,細節令人寒心: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
    警察到樓上檢查後,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一幕:樓上的獨居老人早已去世,房間滿是血水和腐臭。令人唏噓的是,老人有兩個兒子,明明同城而居,卻不曾探望,甚至連個電話都沒打過。這才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你的爸爸躺在地上,而你只在通訊錄裡。
  • 被騙50萬的空巢老人|百家故事
    沒扛幾年,姥爺還是走了,剩下姥姥一個人。我媽和舅舅不放心,就商量著把姥姥接到家裡,兩家輪流照顧。姥姥的兩個子女雖然分隔兩地,但兩家距離也就一兩個小時的車程。然而姥姥像變了一個人,有時會獨自抹眼淚。小時候,我幾乎沒見過姥姥悲傷或者難過,與我單獨在一起時,姥姥更多的是歡笑。
  • 老人倒在陽臺呼救四晝夜:養大那麼多子女,卻不如一隻盆
    小青,我於昨晚(農曆八月十五)走了,走時心如止水。這世道無論達官貴人與無名小卒,均相互爾虞我詐令人可怕,好在這大千世界很公正。人,都是匆匆過客,無一倖免。當你接到通知來辦喪事,首先將床頭櫃中鑰匙放在身上,再讓小根放水拖乾淨地面浮灰(不能掃),而後用溼抹布擦去桌椅凳上的灰塵,開窗通風才不會染病。最後再打開櫥櫃和抽屜整理東西。遺體速火化,一切從儉。
  • 日本12萬人孤獨而死: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
    而孤單去世,卻不算遙不可及的小概率事件。嚴格說來,孤單去世並不可怕。一個人,總是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走。但是,一個人逝世良久以後,才被這個世界發覺,兩者是不一樣的。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會增加到2.5億人左右,其中獨居和空巢老人將增加到1.2億左右。其次,獨居時代已經來臨。
  • 空巢老人誰來管?外賣員送餐發現老人離世,淚崩自責:我來太晚了
    鄰居聽到後趕來,發現獨居老人已經暈倒在了浴室,小哥報了警,並且引導了救護車,但於事無補,老人已經去世了。小哥瞬間淚崩,自責道:"如果我能來早一點,是不是就不會這樣?"他表示那一瞬間聯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並呼籲社會多關愛空巢老人,雖然工作很重要,但是父母更重要。據了解,外賣是老人的家人給他點的,因為住得太遠,打電話還沒有人接聽,就想通過外賣小哥看看老人有沒有事。
  • 被電信詐騙的空巢老人,回顧起自己的一生,我們能看到什麼?
    這位有著40年教齡的老師,她老伴去世,女兒在紐約,兒子在倫敦,妹妹在千裡之外的城市,常年一個人獨居,距離上一次見兒子也已經是三年前,這是一位孤獨的老人。我認為是第二種。三、老人對「空巢」的理解,源自個人的生活態度《空巢》這篇長篇小說裡一共介紹了三位和「空巢」有關的老人。第一位就是主人公「我」,她是不喜歡甚至內心裡排斥空巢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