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大未來,人類基因大健康未來正式起航

2020-12-19 丁香園

「芯生態·耀未來」南芯醫療 9.26 大會圓滿落幕

微宇之上,萬物共生,生命進化。

2020 年 9 月 26 日,南芯醫療舉行「廣東省人體微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暨人類第二遺傳圖譜計劃」啟動儀式,各級政府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全國各地三十多所臨床醫院及大學研究系統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共同見證人體微生態大健康未來的歷史性盛會。


(「芯生態•耀未來」大會圓滿落幕)


見證 · 人類第二遺傳圖譜計劃於此發光


(陳濤董事長為大會致辭)

會上,南芯醫療董事長陳濤以及會議特邀嘉賓分别致辭,深入淺出的闡述了「人類第二遺傳圖譜計劃」的戰略意義及緊迫性,由此拉開了此次活動的序幕。這是一場挑戰與機遇共存的盛會,在開放蓬勃、新科技浪潮湧動的粵港澳大灣區,南芯醫療發起,並聯合全國 30 多家科研及臨床機構,共同構建微生態領域的底層核「芯」技術、核心數據、核心菌株資源,探索中國部分人群微生態的遺傳規律及科學問題,解決微生態科學研究及產業轉化的「卡脖子」問題。


突破 · 中國微生態產業領域的全新研創高度


(「廣東省人體微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揭幕)

在萬眾矚目中,「廣東省人體微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儀式圓滿完成,作為被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授權的平臺機構,這不僅標誌著大灣區在人類第二遺傳圖譜的研究和產業化上的率先起跑,更進一步推動中國人類基因組研究和人體微生態產業研究步入一個全新高度。未來,南芯醫療將傾力打造中國人群在腫瘤、胃腸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等領域的新型診療系統及整體幹預方案,加速推進微生態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臨床醫療及健康管理領域的應用,為健康中國 2030 助力。


擔當 · 人類基因關鍵核「芯」技術的不斷探索


(特聘十大專家成立學術委員會)

在廣東省人體微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來自軍事醫學科學院,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解放軍總醫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南方醫院、中大附屬醫院、湘雅三院等 10 位在微生態行業卓有建樹的知名專家學者被聘請為該中心學術委員會項目專家,共同開啟中國人體微生態行業研究新未來。


(專家發表「三大課題」研究探討,將活動推至高潮)

啟動儀式後,關於腸道菌群移植(膠囊)治療消化道疾病臨床研究、腫瘤人群腸道微生態評估研究、危急重症的腸道微生態與免疫評估的三大課題探討將活動推至高潮。工程技術中心使命是以人體微生態為核心,讓全人類更健康長壽、更美麗幸福。而此次的「三大課題」的研究探討,將是這偉大願景中有力的一步。

由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李詠生教授牽頭的關於腸道菌群移植(膠囊)治療消化道疾病臨床研究,旨在通過糾正不敏感人群的腸道菌群,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輔助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群體五年生存率和患者的生存質量。

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陳燁教授分享了對腫瘤人群腸道微生態的評估研究,有望進一步揭示 FMT 治療消化道疾病的作用機制,以期促進 FMT 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臨床應用推廣。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劉靜教授則在演講中表示,希望通過對危急重症的腸道微生態與免疫評估,進而從菌群易位、菌群多樣性丟失等方向入手,探索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為他們帶來新的希望。

「三大課題」的研究方向不僅具有學術意義,更具有臨床應用推廣的實際作用。憑著構建中國人體微生態樣本庫、資料庫、菌株庫,藉助各類學科研究最新成果,以前瞻、開放性的研究,全力推進中國精準醫療的資源儲備和產業革新。


重構 · 人體微生態健康大未來的堅實布局


(陳濤董事長發布企業微生態新產品)

活動當日,南芯醫療重磅推出可結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挖掘遺傳物質的數據規律的「芯神」系統,已初步構建了人體腸道、泌尿生殖、皮膚、呼吸道 4 大微生態大資料庫,輔助診療決策涵蓋結腸癌、肝病、帕金森等 20 多種疾病。

這一個系統的落地,將涵蓋社會行為指導、營養定製、疾病診療、風險預警、康養評估等,「精準檢測-個性化幹預-動態監測」的能力更加強大,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健康伴侶。


(多產品線齊發力,賦能微生態健康產業)

同時,南芯醫療發布了多個產品線的項目,解鎖微生態的更多可能性,從多個維度助力中國居民邁向更加平衡健康的人體微生態未來。

「病原微生物檢測產品線」能實現對上萬種微生物快速、全面的檢測和鑑定的,輔助臨床醫生制定精準診療方案和用藥指導。「腸菌移植項目產品線」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免疫系統評估與重構產品線」實現了對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的數量、比例以及細胞功能進行精細分析,為療程調整以及免疫治療用藥指導提供全面的參考方案。

另外,南芯醫療還發布了「IVD 試劑盒產品線」、「功能性食品與日化產品線」,實現研發、轉化和市場銷售產業鏈的閉環。 


未來 · 打造千億級人體微生態產業鏈,為人類健康奮鬥

南芯醫療始終致力於人體微生態臨床醫療及健康管理,過往五年取得了人體微生態領域一系列研究轉化成果、技術沉澱、數據及樣本積累。未來五年,南芯醫療將持續投入 1 億,繼續加強「人體微生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支持該行業方向的項目研究,打造千億級人體微生態產業鏈,為行業發展貢獻力量,攜手共邁健康大未來!

中華圓夢、大道易行;微宇之上、萬物共生!


圖片來源:南芯

相關焦點

  • 「預知未來」的大騙局?揭開基因檢測的神秘面紗!
    赫拉利在《未來簡史》中說:預測未來並不是想準確的將它呈現出來預測未來有時候是為了改變未來《未來簡史》中就提到過基因定製。這就是著名科學家霍金最後一部遺作《大問題的簡答》(2018年10月16日出版)中所提到的「超級人類」,他甚至預言:一群超級人類將通過基因工程,甩開其他人類,最終接管地球。雖然靠技術定製孩子的基因還尚未被認可,但依靠基因檢測技術預測未來卻開始受到人們追捧。
  • 丁酸梭菌類產品開發應用:微生態現狀與未來到微生態產品應用情況
    ①:微生態產品行業現狀與未來②:微生態產品的選擇與評價③:微生態作用機理④:微生態產品應用情況益生菌和消化道菌群的功能、作用效應和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經成為動物和人類醫學、營養學、飼料(食品)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腸道健康科學等領域的研究熱點。
  • 貴州華大生命大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鑫:基因大數據價值與未來
    本文轉自【cbdio.com】;7月29日,以「賦能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創新——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主題的2020「數博對話」活動成功舉辦。貴州華大生命大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金鑫在本期對話活動中以《基因大數據價值與未來》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 關於人類未來的20個大問題
    原標題:關於人類未來的20個大問題 在20到40年間,我們將能從幹細胞(可能來自父母的皮膚細胞)中提取出精子和卵子,然後讓其結合成為胚胎;同時,科學家們也更容易對胚胎進行基因檢測和基因改良,定製嬰兒可能成為常態。   人體所有器官都可以人造嗎?   回答者: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羅伯特·蘭格   這在未來是非常有可能的。
  • 成都糖族部落正式加盟量子高科微生態、唯艾科技
    量子高科微生態與糖族部落籤約合作 量子高科微生態,是量子高科(中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A股:300149)旗下量子醫療設立的專注於應用微生態生物技術改善人類健康的科技企業,針對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腸道菌群分析、基因測序、菌群移植、微生態非藥物幹預等業內領先的精準健康管理產品及服務。
  • 華大基因BGI Online負責人金鑫主講:基因大數據的起源、現狀與未來...
    本次公開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掘金志欄目邀請了華大基因研發中心副總監金鑫,帶來《基因大數據簡史——起源、現狀和未來》的主題演講。嘉賓介紹:華大股份研發中心副總監、BGI Online平臺負責人金鑫,華大基因的青年科學家。
  • 構建醫學與微生態健康促進大平臺,惠興生物科技崔泰興出席會議
    7月1日下午,「遼寧省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會議在沈召開,惠興生物科技董事長崔泰興先生出席本次會議,本次大會主題是「構建醫學教育與微生態健康促進大平臺,助力健康中國大戰略」。大會邀請徐建國院士、陳洪鐸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內知名醫學教育專家、微生態與健康教育專家出席大會並作特邀報告,圍繞「醫學教育、微生態與健康教育」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
  • 未來哲學論壇:AI和基因技術使人類的未來變成一場賭博嗎?
    未來哲學論壇:AI和基因技術使人類的未來變成一場賭博嗎?這些充滿趣味和想像空間的問題無一不包含著對未來的思考,顯然無法單純通過科學技術本身來解決,而是與觀念和價值相交織,上升到了哲學的層面。「現代技術的進展呈現出不斷加速之態,特別是通過基因工程和智能技術,自然人類文明正在過渡和轉變為技術的文明新形態,今天人們表現出史無前例的莫名期待與深度工具的交織。
  • 10大超越人類極限的未來技術
    所以,超越人類極限的粉絲們在技術進步這個問題上看得更加長遠,他們所展望的未來技術不是5年或10年,而是20年,30年甚至更遠。我們都知道,我們展望得越遠,預測便越不確定,但有一件事是非常肯定的:如果一項技術在物理上說是可能的,看上去也確實有用的話,人類(或超人類)的創造性會將它視為最終可以獲得的技術。
  • 科技驅動發展,健康引領未來 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盛大開幕
    2020年變局中開新局,創新為健康插上「完美」之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人類對健康的關注史無前例。作為大健康產業的先行者和推動者,完美公司今年舉辦「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意義非凡。這一年裡,完美努力於變局中開新局,通過完美生科院自主創新、合作創新,聚焦生物活性肽、天然植物、中醫藥、微生態四大科研領域,以新技術、新原料,開展科學研究、開發創新產品,為健康插上『完美』之翼」。對於完美的發展與未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新生滿懷期許。
  • 健康引領未來「2020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盛大開幕
    2020年變局中開新局,創新為健康插上「完美」之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人類對健康的關注史無前例。作為大健康產業的先行者和推動者,完美公司今年舉辦「完美生命健康高峰論壇」,意義非凡。
  • 未來一群超級人類將通過基因工程甩開其他人類 最終接管地球?
    所謂「基因編輯」,簡單來講,則是以以極高的準確性,精準地對基因組進行編輯。它可以引入一段基因,消除一段基因,甚至是可以對基因組進行單鹼基的修改。 是的,基因編輯,正式應用到了人類自身了。人類第一次,運用基因科學這個,在分子層面上修改人類生命的藍圖。 全世界一片驚恐。因為,修改人類生命,這本來只是上帝才有的權力,人類無權躥越。
  • 獨家深度報告:基因編輯改寫人類的未來
    許多基因編輯技術的擁護者認為技術的適用性沒有任何限制,因為它賦予遺傳研究人員和藥物開發人員強大的編輯能力,不僅能撕下整頁(指大段的錯誤基因信息),而且可以精準的調整某個特定單詞(指某個基因,甚至是某個鹼基),從而實現改變或改善特定症狀的目標。
  • 基因測序會帶來更好的未來嗎?
    而基因測序的出現,似乎給了人類可以完全依據科學了解自己的有效途徑,因此其未來的發展空間是相當可觀的。 事實也在證明著這一點,不論是基於市場狀況預測的基因測序行業未來的規模,還是全球基因測序公司的蓬勃發展。然而基因測序普及之後,人類迎來的又會是什麼呢?基因測序在諸多領域起到正向作用的同時,又可能會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呢?
  • 基因檢測預測不了你的未來,但它能計算人類的命運
    你待基因檢測如體檢,檢測服務公司待你如未來醫療的小白鼠就在幾天前,成立了 11 個年頭的 23andMe 公司宣布了新一輪 2.5 億美元的融資,估值已經達到 17.5 億美元,是估值最高的個人基因檢測創業公司,對 23andMe 來說,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基因檢測服務已經不是核心戰略了,科研和藥物研發才是他們最想做的,也就是說,他們計劃轉型為一家大數據公司。
  • 填補行業社會團體空白 中國民族醫藥協會微生態分會在長沙成立
    中國民族醫藥協會微生態分會作為推進民族微生態發展和健康中國大戰略實施與發展的專業機構,由專家、學者、企業共同組成,將繼承與創新發展民族醫藥在改善人體微生態平衡的臨床研究,推進民族醫藥古方驗方的微生物發酵及微生態製劑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人體內微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普推廣工作,民族醫藥醫養結合、基層醫療經驗交流與教育科普合作等多方面,讓更多人都了解微生態對人體、環境、醫學的重要性
  • 大數據在婦產科微生態領域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
    1   人體微生態與婦產科微生態   人類醫學經歷了治療醫學和預防醫學,正在向保健醫學邁進,微生態學是研究細胞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生態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關於人體微生態的研究,歐洲、加拿大、美國、日本均處於領先的地位。
  • 修曼基因妥妥黑白轉黑基因工程成果發布盛典在廣州舉行
    修曼基因自成立日起,一直致力於細胞及基因研究靶向幹預治療與靶向營養素計時調理生命健康領域,作為國際營養遺傳學/營養基因組學會ISNN成員單位,根據多位諾貝爾獎科學家基因調節理論,進行分子級別的轉化應用
  • 華大基因攜手阿里雲,AI 大數據助力基因測序;重慶未來 3 年投上...
    與DeepMind其他健康項目一樣,該公司將會在同行評議的期刊上發表所有的研究成果。DeepMind表示,除了「解放醫生」以外,希望未來也可將這次研究結果用於身體其它部位癌症的治療。華大基因攜手阿里雲 AI大數據助力基因測序「得益於AI技術運用於基因測序,越來越多的孕期腫瘤病例被及早發現,並及早進行治療。」華大基因相關負責人表示。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大健康、科技部、華大基因
    「聚焦:大健康、科技部、中醫藥」勿輕言「顛覆」,不是每家企業都可以成為大健康的創新者第一批自稱大健康產業的創新者們在「狂歡」中揚起了「顛覆傳統醫療」的大旗,但很快,剛立起的旗幟還未經歷風浪就倒下了。何以啃下這一巨大市場,在重新迎接網際網路醫療浪潮之前,需要重新定義大健康領域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