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帶孩子們讀書的第五天,《世說新語》讀到德行第一的第9篇了。不錯過每一個緊要的細節,不囫圇吞棗走馬觀花泛泛而過,把重點放在品詞品句理解內涵上面,所以我們把速度放慢,把節奏放緩,以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形成可貴的讀書之氣——靜氣為重。
第9篇文章主要講了荀巨伯冒著生命危險保護病友的事情。一樁捨生取義的義舉,不僅救了朋友的性命,更讓敵軍自慚而退,可見義氣與道德的強大感化力量可以實現不戰而勝的目標。
課上,我先帶孩子們朗讀正音,結合注釋初步理解文意,接著用陳琴歌訣樂讀法熟悉文本,再拓展文本,用故事來深化主題,體悟生命話題:危難面前色不變。
荀句巨伯遠看友人是因為友人有「疾」,而此時此刻,正值胡賊攻郡,一般來說,荀巨伯應該先逃命,因為生命誠可貴。友人也勸他「子可去」,所以他完全可以坦蕩而去,但,兵臨城下,大敵當前,他選擇留下,因為他不想「敗義以求生」。讀到這裡,我們知道,荀巨伯有惻隱之心,是仁義之士、果敢之人,他把「義」看得比性命還重!
這時候,博睿插話了:我其實不贊同這樣做,在今天這樣的社會,我們應當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緊,其他的都是浮雲。
思維敏捷,反應極快,還會用代入法來學習,這是博睿同學給我帶來的驚喜。我馬山給予高度的肯定:對。時代不同,處理問題的角度當然也不同,我們要做一個多行好事,講「義氣」之人的同時,也要時刻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此乃孝之始也。
為此,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幾天前,一個喪心病狂手持長刀的歹徒突然出現在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大門前,一陣亂砍亂伐,8人受傷倒地,他不收手,隨後還劫持了一個孩子當人質。在命懸一線的緊要關頭,這位被劫持的少年沒有大喊大叫,激怒歹徒,而是故作鎮定地不斷喝水。當警察靠近歹徒談判時,他還揮舞著手說「不要過來,危險!」具備臨危不懼,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品質極其重要,在關鍵時刻,它可以保住自己的小命。換一句話來說,如果這個孩子過度緊張,大喊大叫,或者逞能,想跟歹徒搏鬥,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因此,遇事冷靜,沉著應對,不急不躁才是解決難題的關鍵,這位小人質做到了,文中的荀巨伯也做到了,一起來往下看。
胡賊至,問荀巨伯:「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荀巨伯毫無懼色,大聲回答:「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不忍「委下」疾友獨自逃亡的荀巨伯,還提出「寧以我身代友人命」,最後成功感化胡賊,讓胡賊自慚不已,班師而退,說: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孟子說:吾善養我之浩然正氣。正是荀巨伯的這股仁義之浩然正氣把胡賊給徵服了,所以最後不但救下友人的性命,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還「一郡並獲全」,真是可歌可泣,可喜可賀!
孟子有四心之說,分別是「是非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和「辭讓之心」。缺乏這四心,非人也。就在前幾天,我們小區有一個孩子,他被鄰居家的小狗咬傷了,要去打狂犬疫苗。作為孩子的父母,肯定是心痛如絞,氣憤不已的,不但要找狗主人理論,而且要他擔負所有的醫療費和精神損失費,正常來說,狗主人也應該誠懇道歉,主動承擔這一切問題的後果,並承諾以後遛狗要綁緊繩子,管控好自家的小狗。但是,這位狗主人不但不承認錯誤,還兇狠如豺狼虎豹,你們說他缺了什麼心?孩子們馬上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和辭讓之心,都缺,簡稱缺心眼。對啊,缺心眼,非人也,也就是跟動物沒有什麼區別了。
今天的課很有意思,考察每一個孩子的讀書節奏,都比較準、穩,有律動感。在我講課的時候,他們一直在跟我就行眼神交流,還積極對話互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比較難讀的地方,認真做筆記的戚穎會大膽地說:老師,這裡我還不會,請您再教一下我。這時,我們會再放慢節奏,徐徐前進。芷姍讀書,非常嚴謹,聽力極好,跟我的節奏高度吻合;博睿是最為博學的,有顏回的悟性,「聞一以知十」;卓源、宣睿的語感很好,讀書的聲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可好聽了;子冉一天比天有進步,節奏也越來越穩了。小犇是姐姐的跟屁蟲,整天在說:「吾時月不見朱老師,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
歲月如流靜好,書聲如玉入盤。
從來是非不擾,青煙嫋嫋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