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味研發費風波:統計口徑不同 股東大比例減持

2020-12-16 人民網

  上千萬研發費用在財務報表中消失,絕味食品回應是口徑差異。11月30日,針對「4500萬的研發費用」一事,絕味食品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研發費用與2018年財報中披露的上期研發費用存在差異是因口徑不同。實際上,作為行業巨頭,絕味食品見過不少大風大浪,但其真正的難題——盈利觸頂,才是令其只能依靠規模生長的無解難題。

  絕味:統計口徑不同

  11月30日,針對網絡上題為《研發費用自相矛盾,4500萬不翼而飛,靠一根鴨脖撐起市值500億的「鴨脖之王」被高估了嗎?》的文章,絕味食品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研發費用與2018年財報中披露的上期研發費用存在差異是口徑差異。

  上述網絡文章指出,2017年絕味食品披露的研發投入為5200萬元,然而,2018年年報中2017年研發費用變成了680萬元,憑空蒸發了4500萬元。

  對此,絕味食品解釋稱,兩次研發費用的發布存在統計口徑差異。2017年發布財報時,絕味食品對於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的定義範疇不僅包括管理費用-研發費用,還包括部分生產工人工資-物料消耗以及折舊攤銷等。這部分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公司在所得稅彙算清繳時並未列示為研發費用進行加計扣除。2018年,財政部公布了《關於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 號)文件後,絕味食品業務口徑與財務口徑進行了統一,年報研發投入-研發費用投入與財務報表-研發費用金額一致。

  在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看來,存在會計處理規則改變導致口徑調整的可能性,但是上市公司也應該將這種調整在財報中進行充分的解釋說明,主動消除投資者的疑慮,不能指望投資者自己去思索背後的原因,否則要麼就是上市公司過於「傲嬌」,要麼就是上市公司在找「託詞」。

  北京商報記者翻查絕味食品2018年財報發現,絕味食品並未對上述調整內容在財報中予以說明。對此,記者採訪絕味食品,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股東大比例減持

  除了4500萬元研發費用的前後差異,絕味食品股東大幅減持也給絕味食品未來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8月31日,絕味食品發布公告稱,上海聚成企業發展合夥企業及其控股股東減持絕味食品超3000萬股股份,佔其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6%。按8月31日收盤市值計算,套現金額超30億元。受此影響,9月1日開盤,絕味食品股價一度跌停。

  資料顯示,上海聚成企業發展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絕味食品第一大股東,持股36.171%。

  值得一提的是,若此次減持計劃實施完成,減持比例和套現金額將是實施減持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絕味食品2017年3月17日在上交所上市,一年後的2018年3月,絕味食品便披露周原九鼎、文景九鼎、金泰九鼎、深圳匯賢四家公司的減持股份計劃,該減持計劃完成後,累計減持410萬股,佔流通股本2.5%,套現總金額達9.19億元;同樣,2019年9月初,第五大股東復星創投也披露減持計劃,累計減持984萬股,套現金額達3.77億元。

  沈萌認為,股東減持基本上屬於鎖定到期,逢高套現。逢高減持的原因則是股東認為現在是股價高點,未來絕味食品很有可能因業績不及預期而出現股價下跌。而股東的大幅減持也會對股價造成打壓,出現短期下挫。

  據了解,在上市之初,絕味食品的股價為15.01元/股。2020年,雖然經歷疫情,但絕味食品股價一路飆升,截至8月31日收盤,絕味食品股價為94.2元/股,市值為573.3億元,動態市盈率為104.47倍。不過隨著股東大比例減持,股價接連下跌,截至11月30日收盤,絕味食品股價已跌至70.88元/股,市值為431.4億元。

  盈利天花板?

  如果說大股東減持是資本市場的日常操作,絕味食品真正的問題遠比這更難解決——毛利率見頂,而這也是巨頭們壓在頭頂上的「天花板」。

  在業績面上,2020年前三季度絕味食品一直處於業績頹勢中。從絕味食品披露的最新三季報來看,前三季度絕味食品實現營收38.85億元,同比下降0.01%;淨利潤為5.2億元,同比下降15.33%。

  具體來看,一季報顯示,絕味食品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59%,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5.27%;進入二季度,絕味食品的業績有所回暖,但其淨利潤仍表現為負增長。數據顯示,二季度絕味食品營業收入同比增加0.82%,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86%;三季度絕味食品營收淨利雖恢復增長,但仍未改變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頹勢。

  事實上,不只是今年,近年來絕味食品的淨利潤增幅逐年放緩,呈現主營業務觸頂跡象。2017-2019年,絕味食品營收增幅分別為17.59%、13.45%和18.41%,歸母淨利潤增幅分別為31.93%、27.69%和25.06%。

  與此同時,絕味食品毛利率也在逐年走低。數據顯示,2017-2019年,絕味食品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5.79%、34.3%和33.95%。

  反觀另兩位滷味巨頭——周黑鴨和煌上煌,雖規模不及絕味食品,但毛利率卻高於絕味食品。Wind披露數據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周黑鴨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60.93%、57.53%、56.54%和54.56%;煌上煌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4.66%、34.47%、37.59%和35.62%。

  「絕味食品毛利率逐年下降主要與其加盟為主的經營模式有關。」在業內人士看來,直營模式佔比越高,毛利就越高,加盟模式因為要讓利給加盟商,所以毛利率較低。在三大滷味巨頭中,周黑鴨雖開放特許經營,但直營佔比仍較大,煌上煌和絕味都以加盟為主,但絕味食品門店更多,因此,在不斷擴張中,絕味食品的毛利率最低。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絕味食品在全國開設了12058家門店;周黑鴨線下門店網絡仍以自營門店為主,門店總數達1367家,其中自營門店1246家,特許經營門店121家。煌上煌擁有4152家專賣店,其中,煌上煌直營店銷售額佔比為12.73%,加盟店銷售額佔比達87.27%。

  在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毛利率常年處於低位,對絕味食品未來的發展將極為不利。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來說,絕味食品門店多,利潤低,其經營風險會比較高;從資本的角度來看,毛利率較低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資本對於毛利率低的企業很難有持久性的支持。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王曉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相關焦點

  • "鴨脖第一股"的天花板困局 絕味食品高管離職持續套現14億背後
    今年以來,絕味食品接連出現大股東減持、財報披露研發費用存在「口徑」差異等事件。。實際上,作為滷製品行業的領頭企業,風波背後,折射出的是絕味食品因主營業務觸頂、淨利潤增幅放緩,以及食品安全存在長期隱患等問題陷入困局。
  • 絕味食品澄清研發費用自相矛盾:系口徑差異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絕味食品澄清研發費用自相矛盾:系口徑差異中國網財經11月30日訊 絕味食品(SH:603517)今日早間披露澄清公告,對公司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研發費用與2018年財報中披露的上期研發費用存在差異的情況予以說明
  • 奈雪的茶完成C輪融資 絕味食品遭控股股東減持
    同時,資本市場的故事還在上演,奈雪的茶宣布完成C輪融資,距離成為新茶飲第一股又近了一步,而與之相對的是絕味食品遭控股股東減持,累計套現金額高達25.59億元。據悉,在人才招聘方面,今年萬達集團要求各地企業加大招聘大學生力度,確保萬達廣場今年新增就業中大學生比例達到50%左右。
  • 絕味食品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速超過營收 陸股通新進前十大股東社保減持
    資料顯示, 3月11日絕味食品公開發行了總額10億可轉換公司債券「絕味轉債」,期限6年,募資用於天津滷製肉製品及副產品加工建設項目和山東倉儲中心建設項目等;9月16日絕味轉債開始以28.51元/股轉股,截至2019年9月30日,尚未轉股的絕味轉債佔絕味轉債發行總量的比例為77.04%。
  • 擬大比例減持+業績堪憂股名單來了請及時收藏
    造成股價大跌的元兇或許是一則擬減持公告。同花順早前公告,大股東、董事葉瓊玖女士,股東上海凱士奧信息諮詢中心(有限合夥),董事於浩淼先生,董事王進先生擬自公告發布之日起 15 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約3710萬股 (佔公司總股本的 6.9%)。
  • 2011年十大被大股東減持股 國恆鐵路成被減持王
    而這4.24億股均屬於宏達實業,其持股比例為41.09%。  據了解,從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6月28日僅半年時間內,第一大股東四川宏達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達實業)頻頻減持公司股份。在今年上半年,宏達實業共計減持1.5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4.7%。宏達實業共計套現金額達20.6億元。
  • 又現大比例減持,解禁期剛過,這家公司二股東直接清倉!股價...
    來源:e公司首發限售股的解禁期剛過,江蘇北人(688218)多名股東以及董監高便拋出了大比例減持計劃。12月13日晚間,江蘇北人公告稱,公司多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1.68%股份,其中二股東湧控投資擬清倉減持。二級市場對解禁已有提前反應。
  • 蘇奧傳感陷高位減持「後遺症」:大股東信披不及時收監管函
    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大股東信披不及時吃監管函……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300507.SZ,以下簡稱「蘇奧傳感」)近日引發市場關注。
  • 股價大漲後,蘇奧傳感多股東宣布減持
    &nbsp&nbsp&nbsp&nbsp汽車概念股蘇奧傳感實控人等股東擬大手筆減持&nbsp&nbsp&nbsp&nbsp又一家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的大股東擬減持,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 A股減持大數據幕後:重要股東減持總金額超2019年全年,套現參考市值...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1820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東減持,總減持市值高達5284.42億元(Wind提供參考金額數,下同),超2019年全年,同期,科創板首單詢價減持也正式落地。
  • 股東減持 業績大降 貝瑞基因業績頹勢何時止?
    業績低迷 前幾大股東持股大比例質押凍結12月7日晚間,貝瑞基因發布公告,持有該公司股份2593.71萬股、佔該公司總股本比例約7.31%的股東天津君睿祺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計劃在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6月28日期間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70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約為2%。
  • ...A股大漲,大股東減持驟降!本周35家上市公司預減持,鹿港文化承諾...
    涉及計劃減持對象51個,其中有6家公司的實控人參與計劃減持,佔比17.14%,比例較上周有所下降。阿石創(300706.SZ)的實控人計劃減持比例最高,減持最高佔比將達到公司總股本的4.82%。 從減持時間分布來看,預減持公告發布最多的日期為12月26日,當日共有11家公司發布了計劃減持公告。
  • 大股東減持應從嚴規定
    上周五盤後,又有10家公司公布股份減持計劃。在A股市場剛剛企穩展開反彈之時,不管這些公告減持分量多寡,大小非再度給人以減持不輟的印象,在行情處於弱勢階段,不免讓投資者心中有如打翻五味瓶。上周五公布控股股東、實控人減持的公司包括耐威科技、傑瑞股份,大股東減持的有中科信息、透景生命,董監高減持的有富森美、欣旺達、華測導航、盈康生命、健友股份,還有因股權質押被動減持的凱樂科技。大股東減持已是老掉牙的話題,2017年公布過的減持新政已堵住了許多減持漏洞,在減持時間、減持方式、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都作了嚴格的規定。
  • 小熊電器: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比例達到1%
    小熊電器: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比例達到1% 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6:16:26&nbsp中財網 原標題:小熊電器: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比例達到1%的公告證券代碼:002959 證券簡稱:小熊電器 公告編號:2020-053 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比例達到1%的公告 本公司股東龍少柔保證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內容真實
  • 深交所細化大股東減持規則 減持時間和數量雙重約束
    一、「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大股東依據《實施細則》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股份至低於5%,自持股比例減持至低於5%之日起90個自然日內繼續減持的,應當遵守《實施細則》有關大股東減持的規定。大股東減持至低於5%、但仍為控股股東或持有特定股份的,應當遵守《實施細則》有關大股東、特定股東減持的規定。
  • 不同口徑的研發費用,要如何區分?
    01三種不同口徑的研發費用我們經常會很疑惑,為什麼審計報告中的研發費用和所得稅彙算清繳中的研發費用,金額不一致?高新技術企業評審過程中的研發費用金額,和符合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有時候也不一致,這要如何區分呢?
  • 美康生物: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比例超過1%暨減持計劃...
    美康生物: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比例超過1%暨減持計劃實施的進展公告 時間:2020年11月24日 21:21:28&nbsp中財網 原標題:美康生物:關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比例超過1%暨減持計劃實施的進展公告
  • 東創科技股東減持4700股 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合計為35%
    原標題:東創科技股東減持4700股 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合計為35%   7月15日消息,東創科技(430488)
  • 清大天達股東應書育減持99萬股 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11.58%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3月30日消息,清大天達(833665)股東應書育在股轉系統通過盤後協議轉讓方式減持98.6萬股,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11.58%。據挖貝網了解,股東應書育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通過盤後協議轉讓方式完成98.6萬股的減持,權益變動前應書育持股13.98%,權益變動後持股比例為11.58%。據了解,本次權益變動系股東個人原因,並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盤後協議轉讓方式進行的轉讓行為,不涉及相關協議、行政劃轉或變更、法院裁定等文件。
  • 金域醫學、透景生命、銀禧科技等大股東大手筆減持
    前言:「疫情黑天鵝」的突然出現,在整個社會機制裡,不管是在疫情防控上,還是在經濟上,都不同程度的經受著考驗。尤其是二級市場,其短期利空壓力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