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國內論文+卓越論文)

2021-02-14 GeoTalks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ese S&T Paper  

2018 中國國內科技論文產出狀況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2018年11月1日

目錄(國內論文)

一、《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收錄論文情況    

二、國內論文學科分布狀況                                                       

三、國內論文地區分布狀況                                                       

四、國內論文的機構分布                                                      

五、國際合著情況                                                                    

六、社會科學領域論文分布情況                                                 

七、各地區論文、專利數與R&D經費對照                                   

八、各類機構產出論文的影響   

一、《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收錄論文情況

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1987年建立的,收錄我國各學科重要科技期刊,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17年CSTPCD收錄2029種中國自然科學領域的科技期刊,發表以我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論文47.23萬篇。收錄社會科學領域期刊的期刊394種,發表以我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論文5.95萬篇。

二、國內論文學科分布狀況

2017年國內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十個學科

排序

學科

被引用次數

1

臨床醫學

523499

2

農學

162647

3

地學

142459

4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128996

5

計算技術

114116

6

中醫學

110471

7

環境科學

94224

8

生物學

80922

9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74942

10

基礎醫學

64433

2017年國內論文數最多的十個學科(自然科學)

排序

學科

論文數(篇)

1

臨床醫學

128555

2

計算技術

28325

3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26062

4

中醫學

22160

5

農學

21195

6

環境科學

14728

7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14308

8

地學

14147

9

基礎醫學

13029

10

冶金、金屬學

12980

三、國內論文地區分布狀況

2017年國內論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十個地區

排序

地區

被引用次數

1

北京

443201

2

江蘇

213181

3

上海

140442

4

廣東

137659

5

陝西

118874

6

湖北

111035

7

浙江

100059

8

山東

99833

9

四川

94770

10

遼寧

84004

2017年國內論文數最多的十個地區(自然科學)

排序

地區

論文數(篇)

1

北京

64841

2

江蘇

42427

3

上海

28867

4

陝西

27649

5

廣東

27272

6

湖北

25174

7

四川

22159

8

山東

21196

9

遼寧

18789

10

浙江

18292

四、國內論文的機構分布

2017年國內論文作者主要機構類型分布

機構類型

論文數(篇)

所佔比例(%)

高等院校

311831

66.0

醫療機構

64522

13.7

研究機構

55245

11.7

公司企業

22842

4.8

註:醫療機構論文數不包含高等院校附屬醫院發表的論文。

五、國際合著情況

2017年CSTPCD收錄自然科學領域中國科技人員與其他國家(地區)作者合著的論文5000篇。其中有4313篇(86%)是中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發表,佔自然科學領域國內論文總數的0.91%;有687篇(14%)是由海外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發表。

2017年國際合著論文的主要合作夥伴國家分布*

排序

國家(地區)

論文數(篇)

佔國際合著論文比例(%)

1

美國

2727

54.5

2

日本

497

9.9

3

澳大利亞

487

9.7

4

英國

471

9.4

5

加拿大

326

6.5

6

德國

287

5.7

*註:國際合作論文統計自然科學領域論文。下同。

2017年中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國際合著論文數居前六位的學科

排序

學科

論文數(篇)

佔本學科論文比例(%)

1

臨床醫學

489

0.38

2

地學

272

1.92

3

計算技術

270

0.95

4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269

1.03

5

生物學

257

2.23

6

農學

199

0.94

  

2017年中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國際合著論文數居前六位的地區

排序

地區

論文數(篇)

佔本地區論文比例(%)

1

北京

917

1.41

2

江蘇

431

1.02

3

上海

394

1.36

4

廣東

312

1.14

5

湖北

215

0.85

6

浙江

202

1.10

2017年中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國際合著論文的機構類型分布

機構類型

論文數(篇)

佔本類型論文比例(%)

高等院校

3399

1.09

醫療機構

130

0.20

研究機構

616

1.12

公司企業

84

0.37

註:醫療機構論文數不包含高等院校附屬醫院發表的論文。

六、社會科學領域論文分布情況

自2005年起,我們開展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領域期刊論文數據的統計工作。從2015年開始,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擴展到社會科學領域。2017年度收錄社會科學論文共5.95萬篇。

2017年度國內論文學科分布(社會科學)

排序

學  科

論文數(篇)

1

經濟金融

16100

2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13912

3

政治、法律

8665

4

文學

3545

5

哲學

2647

6

藝術

2390

7

歷史

2197

8

社會科學總論

2085

9

語言文字

1724

10

馬克思主義

440

2017年度國內論文最多的十個地區(社會科學)

排序

地  區

論文數(篇)

1

北京

14005

2

江蘇

5485

3

上海

5091

4

湖北

3733

5

廣東

3264

6

浙江

2538

7

山東

2055

8

四川

2050

9

陝西

1924

10

湖南

1875

七、各地區論文、專利數與R&D經費對照

註:「國際論文」指SCI收錄的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論文數

「國內論文」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製的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收錄的論文

 專利數據來源:2017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數據

R&D經費數據來源:2015、2016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八、各類機構產出論文的影響

2017年度國內論文被引用次數較多的高校

排序

單  位

被引用次數

論文數量增長趨勢%

1

北京大學

32886

-10.01

2

上海交通大學

30739

-9.85

3

首都醫科大學

25894

0.02

4

浙江大學

25024

-19.62

5

清華大學

21178

-14.42

6

中南大學

21057

-7.47

7

華中科技大學

19255

-12.40

8

武漢大學

18962

0.37

9

同濟大學

18950

-7.92

10

南京大學

18589

-10.31

11

四川大學

18578

-6.44

12

中山大學

18430

-14.12

13

中國地質大學

17311

-1.50

14

復旦大學

16994

-6.81

15

中國石油大學

15913

-4.14

16

中國礦業大學

15621

-6.57

17

吉林大學

15592

-6.84

18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5491

-11.59

19

重慶大學

13119

-6.89

20

西安交通大學

13107

-13.64

註:國內論文被引用是指:1988-2017年發表的論文在2017年被引用

2017年度國內論文被引用次數較多的研究機構

排序

單  位

被引用次數

論文數量增長趨勢%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10764

-16.74

2

中國中醫科學院

8862

12.42

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617

-8.84

4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6026

-4.70

5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5468

-15.75

6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4741

-9.57

7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4332

-29.62

8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3922

19.06

9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3803

16.30

10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3772

-23.52

11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3659

-1.98

12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3527

0.46

13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351

-18.09

14

軍事醫學科學院

2950

-11.94

15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2846

-1.83

16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2802

-6.29

17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2601

-30.51

18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2555

-16.94

19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2509

12.87

20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2346

26.40

2017年度國內論文被引用次數較多醫院

排序

單  位

被引用次數

論文數量增長趨勢%

1

解放軍總醫院

9248

-10.70

2

北京協和醫院

6583

-9.42

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6192

-3.54

4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4281

-11.51

5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4213

-11.73

6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3806

-2.96

7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3588

-15.32

8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3568

2.85

9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3454

-12.11

10

南方醫院

3310

-12.80

1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3263

-27.76

12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3207

17.90

13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3175

3.35

14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3138

2.75

15

江蘇省人民醫院

3135

-1.57

16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3131

-12.35

17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2978

-8.82

18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2972

1.26

19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2943

-6.39

20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902

-9.85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ese S&T Papers

2018 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狀況報告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2018年11月1日

目    錄(卓越論文)

一、中國卓越國際科技論文                                                   

二、中國卓越國內科技論文                         

三、中國卓越科技論文機構排名榜               

四、國際Top論文情況                                                                                

五、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六、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附件1:2017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附件2:2017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為了引導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從關注論文數量向重視論文質量和影響轉變,考量中國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及水平,既鼓勵科研人員發表國際高水平論文,也重視發表在我國國內期刊的優秀論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2016年開始,發布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狀況報告。

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由中國科研人員發表在國際、國內的論文共同組成。

基於以上論文的遴選,我們對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的產出機構進入了統計分析,同時進一步統計了國際高影響科技論文情況,並遴選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和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一、中國卓越國際科技論文

若在每個學科領域內,按統計年度的論文被引用次數世界均值劃一條線,則高於均線的論文為卓越論文,即論文發表後的影響超過其所在學科的一般水平。2009年我們第一次公布了利用這一方法指標進行的統計結果,當時稱為「表現不俗論文」,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

以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SCI)統計,2017年,我國機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論文共32.39萬篇,其中卓越論文數為13.77萬篇,佔論文總數的42.6%,較2016年下降了0.6個百分點。

按文獻類型分,中國卓越國際科技論文的95%是原創論文,5%是述評類文章。

2017年中國卓越國際論文產出較多的學科

位次

學科

卓越論文數(篇)

佔本學科論文的比例(%)

1

化學

21504

45.54

2

生物學

16814

44.54

3

臨床醫學

12710

37.13

4

材料科學

9252

38.03

5

物理學

8220

26.16

6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8138

48.84

7

基礎醫學

7638

35.86

8

環境科學

6515

62.20

9

地學

6060

48.30

10

計算技術

5441

45.15

 

化學,生物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物理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基礎醫學,環境科學,地學,計算技術等10個學科卓越論文數量最多。而按各學科產出的卓越論文佔其全部論文的比例排序,達到30%以上的學科有36個,與上一年持平。其中,安全科學技術,動力與電氣,能源科學技術,化工,環境科學,輕工、紡織,力學,土木建築,管理學,水產學,藥物學等11個學科卓越論文達到50%以上。

 

2017年我國31個省(市)都發表了卓越論文。卓越論文數比例超過30%的省市為30個,卓越論文超過1000篇、佔本地區論文比例最高的是湖北,為45.75%。

 

2017年中國卓越國際論文前10位地區

位次

地區

卓越論文數(篇)

佔本地區論文的比例(%)

1

北京

22971

43.84

2

江蘇

15415

44.39

3

上海

12169

43.28

4

廣東

9462

44.70

5

湖北

8095

45.75

6

浙江

7075

42.26

7

山東

7009

41.64

8

陝西

6995

41.14

9

四川

5300

38.24

10

遼寧

4923

41.58

2017年我國卓越論文數中,高等院校為116940篇,佔84.9%,研究機構為14722篇,佔10.7%。

2017年中國卓越國際論文較多的高校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論文數

(篇)

卓越論文比例

(%)

1

上海交通大學

3255

47.09

2

浙江大學

3101

46.84

3

清華大學

2810

52.33

4

華中科技大學

2344

49.85

5

北京大學

2243

48.74

6

中南大學

2038

50.50

7

中山大學

2029

49.09

8

四川大學

1974

42.86

9

西安交通大學

1944

45.16

10

哈爾濱工業大學

1936

48.27

11

復旦大學

1890

45.30

12

吉林大學

1775

42.12

13

山東大學

1768

44.10

14

武漢大學

1753

47.52

15

天津大學

1688

47.18

16

華南理工大學

1638

54.97

17

南京大學

1631

51.13

18

東南大學

1396

46.43

19

同濟大學

1380

47.31

2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337

46.63

21

蘇州大學

1283

48.25

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75

44.41

23

大連理工大學

1222

45.50

24

西北工業大學

1056

46.13

25

中國石油大學

1034

47.98

26

重慶大學

1002

46.09

27

湖南大學

994

57.26

28

中國地質大學

971

51.00

29

廈門大學

922

45.67

29

電子科技大學

922

43.84

 

2017年中國卓越國際論文較多的研究機構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論文數

(篇)

卓越論文比例

(%)

1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396

58.49

2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370

55.47

3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342

62.98

4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340

62.04

5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304

40.97

6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80

54.69

7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252

30.81

8

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

244

57.41

9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225

59.52

10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221

64.81

10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221

62.25

12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18

47.81

13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210

48.28

14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201

52.34

15

軍事醫學科學院

190

45.13

16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88

43.42

17

中國科學院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

180

48.00

18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176

38.51

19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171

39.22

19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71

52.78

21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163

59.93

22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148

55.22

23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146

38.22

24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3

59.58

25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142

51.08

26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141

39.61

27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140

49.12

28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39

50.00

29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32

49.81

30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127

48.85

30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127

59.07

 

2017年中國卓越國際論文較多的醫療機構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論文數

(篇)

卓越論文比例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740

42.80

2

解放軍總醫院

352

40.05

3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305

48.72

4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77

45.19

5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68

48.91

6

北京協和醫院

265

42.00

7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263

45.74

8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261

44.77

9

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57

40.66

10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249

50.40

1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241

45.90

12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240

44.20

1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235

46.72

14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232

46.87

14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32

48.13

16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27

42.04

17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225

45.18

18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208

48.60

19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

203

37.45

20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02

51.27

21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96

38.97

22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188

36.65

22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188

41.32

24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184

47.06

25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176

50.29

26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173

45.41

27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172

49.43

28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71

41.30

29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169

40.43

30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159

46.49

 

二、中國卓越國內科技論文


根據學術文獻的傳播規律,一般科技論文發表後在3-5年的時間內形成被引用的峰值。這個時間窗口內較高質量科技論文的學術影響力會通過論文的引用水平表現出來。為了遴選學術影響力較高的論文,我們為近5年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的每篇論文計算了「累計被引用時序指標」—— n指數。

n指數的定義方法是:若一篇論文發表n年之內累計被引用次數達到n次,同時在n+1年累計被引用次數不能達到n+1次,則該論文的「累計被引用時序指標」的數值為n。

對各個年度發表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上的論文被引用次數設定一個n指數分界線,各年度發表的論文中,被引用次數超越這一分界線的就被遴選為「卓越國內科技論文」。我們經過數據分析測算後,對近5年的「卓越國內科技論文」分界線定義為:論文n指數大於發表時間的論文是「卓越國內科技論文」。例如論文發表1年之內累計被引用達到1次的論文,n指數為1;發表2年之內累計被引用超過2次,n指數為2。以此類推,發表5年之內累計被引用達到5次,n指數為5。

按照這一統計方法,我們據近5年(2013—2017年)的「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統計,限定文獻類型為論著或述評的論文,共遴選出「卓越國內科技論文」14.33萬篇,佔這5年CSTPCD收錄全部論文的比例約為5.6%。

按照學科統計,分布在醫學領域的卓越國內科技論文數量比較多,最多的臨床醫學達到29000篇以上。卓越國內科技論文數量能達到10000篇以上的學科還有: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農業科學和地學3個學科。

 

 

2017年中國卓越國內論文較多的學科

位次

學科

卓越論文數(篇)

1

臨床醫學

29826

2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11740

3

農學

10942

4

地學

10053

5

計算技術

9401

6

環境科學

7885

7

中醫學

6162

8

生物學

4968

9

基礎醫學

4114

10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3986

按照地區統計,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都發表了卓越論文。其中北京發表的卓越國內論文數量最多,達到27000篇以上。卓越國內論文數量能達到10000篇以上的地區還有江蘇。

2017年中國卓越國內論文較多的地區

位次

地  區

卓越論文數(篇)

1

北京

27920

2

江蘇

13069

3

廣東

8055

4

上海

7907

5

陝西

7581

6

湖北

6301

7

山東

6159

8

四川

6045

9

浙江

5826

10

遼寧

5195

按照機構類型統計,約54.5%的卓越國內論文是由高等院校發表的,約16.5%的卓越國內論文是由研究院所發表的。來自醫療機構,包括獨立醫療及機構和高等院校附屬醫療機構發表的卓越國內論文約佔22.4%。

按照卓越國內論文數量排序,發表論文數量較多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醫療機構排名較前的機構是:

2017年中國卓越國內論文較多的高等院校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論文數(篇)

1

北京大學

1639

2

上海交通大學

1404

3

首都醫科大學

1294

4

浙江大學

1246

5

中國石油大學

1202

6

中南大學

1117

7

中國地質大學

1062

8

武漢大學

1046

9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029

10

中國礦業大學

1023

11

清華大學

992

12

華北電力大學

975

13

同濟大學

966

14

四川大學

943

15

中山大學

871

16

華中科技大學

785

17

南京大學

780

18

復旦大學

754

19

重慶大學

748

20

吉林大學

732

21

西安交通大學

717

22

中國農業大學

661

23

天津大學

658

24

南京農業大學

610

24

山東大學

610

26

蘭州大學

589

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583

28

北京中醫藥大學

576

29

安徽醫科大學

570

30

江蘇大學

567

註:統計時間窗口為2013—2017年發表的論文。

2017年中國卓越國內論文較多的研究機構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論文數(篇)

1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504

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51

3

中國中醫科學院

391

4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374

5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323

6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317

7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298

8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69

9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215

10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213

11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202

12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199

13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193

14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181

15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176

16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68

17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55

18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154

19

軍事醫學科學院

127

20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114

21

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

110

22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107

23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106

24

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

104

25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102

26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

101

27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

99

28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95

29

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93

29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93

註:統計時間窗口為2013—2017年發表的論文。

 

2017年中國卓越國內論文較多的醫療機構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論文數(篇)

1

解放軍總醫院

500

2

北京協和醫院

342

3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307

4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246

5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240

6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209

7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207

8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197

9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184

10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83

11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182

12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79

13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175

14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74

15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64

16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162

17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60

18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159

19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158

20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157

21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55

22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152

23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148

24

安徽省立醫院

144

25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

134

25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134

25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134

28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

129

28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29

30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128

註:統計時間窗口為2013—2017年發表的論文。

 

三、中國卓越科技論文機構排名榜

為了監測我國高影響、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出情況,向各級科研管理部門和機構提供更加精準的管理支持工具,同時也是為了鼓勵和引導全國科研機構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杜絕浮躁,更多關注科學探索和科技研發活動,追求高水平的科學發現和技術成果,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我們嘗試推出中國卓越科技論文機構排名榜。

中國卓越科技論文是指卓越國際論文與卓越國內論文的合集。2017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28.10萬篇論文,包括中國卓越國際論文13.77萬篇、中國卓越國內論文14.33萬篇。

2017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較多的高校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國際論文

(篇)

卓越國內論文

(篇)

卓越科技論文

(篇)

1

上海交通大學

3255

1404

4659

2

浙江大學

3101

1246

4347

3

北京大學

2243

1639

3882

4

清華大學

2810

992

3802

5

中南大學

2038

1117

3155

6

華中科技大學

2344

785

3129

7

四川大學

1974

943

2917

8

中山大學

2029

871

2900

9

武漢大學

1753

1046

2799

10

西安交通大學

1944

717

2661

11

復旦大學

1890

754

2644

12

吉林大學

1775

732

2507

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1936

498

2434

14

南京大學

1631

780

2411

15

山東大學

1768

610

2378

16

天津大學

1688

658

2346

16

同濟大學

1380

966

2346

18

中國石油大學

1034

1202

2236

19

首都醫科大學

893

1294

2187

20

華南理工大學

1638

507

2145

 

2017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較多的研究機構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國際論文

(篇)

卓越國內論文

(篇)

卓越科技論文

(篇)

1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80

374

654

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39

451

590

3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66

504

570

4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342

213

555

5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218

269

487

6

中國中醫科學院

86

391

477

7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141

323

464

7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

146

317

463

9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396

17

413

10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370

15

385

11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340

37

377

12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304

57

361

13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55

298

353

14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171

155

326

15

軍事醫學科學院

190

127

317

16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43

168

311

17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252

52

304

18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88

215

303

19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98

193

291

20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88

84

272

 

 

2017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較多的醫療機構

排序

機構名稱

卓越國際論文

(篇)

卓越國內論文

(篇)

卓越科技論文

(篇)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740

307

1047

2

解放軍總醫院

352

500

852

3

北京協和醫院

265

342

607

4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77

183

460

5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68

179

447

6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

261

184

445

7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305

134

439

8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263

152

415

9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232

175

407

10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235

162

397

11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146

246

392

12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27

164

391

13

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176

209

385

14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

249

128

377

15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225

148

373

16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159

207

366

17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02

155

357

18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32

117

349

19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106

240

346

20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241

93

334

 

 

四、國際Top論文情況

1 高被引論文

中國各學科論文在2008-2018年10年段累計被引用次數進入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24825篇,佔世界份額為17.0%,數量比2017年增加了23.3%,排在世界第3位,位次與上一年度持平,佔世界份額提升了近2.3個百分點。美國排在第1位,高被引論文數為72156篇,佔世界份額為49.5%。英國排名第2位,高被引論文數為26540篇,德國和加拿大分別排在第4位和第5位,高被引論文數分別為17972篇和12156篇。

2008-2018年我國高被引論文中被引次數最高的10篇論文

學科

累計

被引次數

前三位作者

第一作者單位

來源

化學

3416 

Wang, GP; Zhang, L; Zhang, JJ

中南大學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2,41(2):797-828

分子生物與遺傳學

3217 

Qin, JJ; Li, RQ; Raes, J

華大基因

NATURE

2010,464(7285):59-U70

化學

3121 

Cui, YJ; Yue, YF; Qian, GD

浙江大學

CHEMICAL REVIEWS

2012,112(2):1126-1162

物理學

2735 

ZHANG, HJ;LIU, CX;QI, XL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NATURE PHYSICS

2009,5 (6): 438-442

物理學

2726 

He, ZC; Zhong, CM; Su, SJ

華南理工大學

NATURE PHOTONICS

2012,6(9):591-595

臨床醫學

2701 

CHEN, WQ;ZHENG, RS;BAADE, PD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66 (2): 115-132

化學

2579 

Lu, T; Chen, FW

北京科技大學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2012,33(5):580-592

材料科學

2268 

LI, LK;YU, YJ;YE, GJ

復旦大學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4,9 (5): 372-377

化學

2191 

Xu, YX; Bai, H; Lu, GW

清華大學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8,130(18):5856+

化學

2161

Qu, LT; Liu, Y; Baek, JB

北京理工大學

ACS NANO

2010,4(3):1321-1326

註:統計截至2018年9月;對於作者總人數超過3人的論文,本表作者欄中僅列出前三名

 

2 熱點論文

近2年間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個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稱為熱點論文,這樣的文章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學發現和研究動向,可以說是科學研究前沿的風向標。截至2018年9月統計的中國熱點論文數為842篇,佔世界熱點論文總數的27.6%,排在世界第3位,與2017年持平。美國熱點論文數最多,為1629篇,佔世界熱點論文總量的53.3%,其次為英國排名第2位,熱點論文數909篇,德國和法國分別位列第4位和第5位,熱點論文數分別是560篇和374篇。

其中被引最高的一篇論文是2016年9月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的論文,題為Energy-Level Modulation of Small-Molecule Electron Acceptors to Achieve over 12% Efficiency in Polymer Solar Cells。截至2018年10月已被引588次,由7位作者署名、4個機構參與。該論文是973項目資助產出的成果。

3 CNS論文

Science、Nature和Cell是國際公認的三個享有最高學術聲譽的科技期刊。發表在三大名刊上的論文,往往都是經過世界範圍內知名專家層層審讀、反覆修改而成的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2017年以上三種期刊共刊登論文5697篇,比2016年減少了303篇。其中中國論文為309篇,論文數增加了11篇,排在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美國仍然排在首位,論文數為2503篇。英國、德國分列第2、3位,排在中國之前。若僅統計Article和Review兩種類型的論文,則中國有242篇,排在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4 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NEW ENGL J MED、CHEM REV、LANCET、JAMA-J AM MED ASSOC、NATURE、CHEM SOC REV、SCIENCE),2017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的6.5%,排在世界第4位。若僅統計Article和Review兩種類型的論文,則中國有443篇,排在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

各學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2017年178個學科領域中高影響力期刊共有154種,2017年各學科高影響力期刊上的論文總數為55083篇。中國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8259篇,比2016年減少403篇,佔世界的15.0%,排在世界第2位。美國有17240篇,佔31.3%。

中國在這些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中有3860篇是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產出的,佔47.1%。發表在世界各學科高影響力期刊上的論文較多的高校是:清華大學(333)、哈爾濱工業大學(292)、上海交通大學(245)、浙江大學(232)和北京大學(230)。

五、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在當前的科技評價與測度中,科技論文作為科技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的系統總結和理論結晶,仍然是衡量創新活動特別是基礎研究活動的主要分析對象。為了促進我國高影響高質量科技論文的發表,進一步提高我國科技的國際影響力,引導我國的論文發展模式由重視數量向重視質量方向轉變,有必要對論文的質量或影響力進行評估。在論文質量或影響力的評估過程中,我們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即文獻計量和專家評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以確定廣泛認可的高影響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2007年我們首次發布我國百篇最具影響的學術論文後,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獲得了各層面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反饋意見。本年度我們在以往工作基礎上,廣泛採納了專家和學者的建議,重新修訂了論文評定指標,力求做到客觀、公平、公正、準確、可靠。

本年度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是從2017年SCI收錄的我國第一作者論文中選取的。這100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都是自2017年中國卓越國際科技論文,這就保證了論文的領先性和在學科中的相對優勢,並以此為基礎結合以下指標進行遴選:

論文的創新性(是否獲得重大基金和項目支持)

發表論文的期刊水平(期刊的主要指標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數在學科中所處的位置)

是否處於研究前沿(是否屬於研究熱點,考察論文發表當年的被引次數)

合著論文中我國作者的主導性(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情況)

論文的文獻類型(只計Article和Review類型)

論文的參考文獻情況(考量Article和Review國際平均引文數)

在選取百篇論文時,既要考慮學科面的平衡,同時也要向屬於我國優勢學科、重點發展領域、國際合作優先領域及研究熱點的論文進行適度傾斜。在遴選時主要考慮原創性研究成果的論文, 也適當選取一些被引次數較高的綜述評論性論文。

100篇高影響國際論文分屬於69個機構,其中高等院校80篇,研究所14篇,高校附屬醫院和其他醫院5篇,公司1篇。高產大學為北京大學8篇。

100篇論文分布於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基礎醫學,藥物學,臨床醫學,農學,材料科學,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礦山工程技術,能源科學技術,機械、儀表,核科學技術,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輕工、紡織,食品,土木建築,水利,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安全科學技術,環境科學,管理學等30個學科。

六、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隨著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更多科研論文的發表和引用,更多專利的申請和授權。在當前的科技評價與測度中,既要關注我國學者發表的國際高影響力論文,也要重視發表在國內期刊上的優秀研究成果,鼓勵更多的原創論文發表在我國的高水平科技期刊上。

2007年開始,我們首次發布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獲得了各層面專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反饋意見,本年度論文的選取範圍是2013-2017年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的收錄的科技論文。統計全部論文的累計被引用次數,進入相應發表年度和所屬學科領域的前千分之一的論文,作為本年度的候選論文。根據各個學科領域的論文數量規模以及候選論文數量,結合我國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參考候選論文的文獻類型、基金項目資助情況、被引用分布等方面的情況,從中擇優選取「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本年度共選出100篇論文作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100篇高影響國內論文分屬於80個機構,其中高等院校62篇,研究所25篇,高校附屬醫院和其他醫院13篇。高產大學為清華大學5篇。

100篇論文分布於臨床醫學,生物學,地學,物理學,計算技術,農學,環境科學,藥物學,化學,數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中醫學,基礎醫學,核科學技術,水利,交通運輸,土木建築,機械、儀表,冶金、金屬學,輕工、紡織,測繪科學技術,化工,能源科學技術,航空航天,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動力與電氣,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林學,畜牧、獸醫,力學,材料科學,礦山工程技術,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等33個學科。

                

作者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授權發布

編輯 | 張磊


GeoTalks

測繪出版社創立的

科技交流平臺

重點關注Geo領域的科技和人物

源於武夷山科學網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43948.htm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43949.html) | 武夷山,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 感謝武老師與GeoTalks讀者分享 | GeoTalks註:本文港澳臺資料暫缺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熱點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今天(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增加、熱點及高被引論文均升至世界第二位。  2018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31.59萬篇,比2017年增加12.4%,國際卓越論文佔我國國際論文總數的36.4%。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自1987年以來,每年統計分析中國科技論文的整體狀況,從我國科技論文的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學科分析、國際合作、期刊狀況等方面,揭示中國科研產出的概貌。若僅統計原創論文和述評(Article和Review)兩種類型的論文,則中國有443篇,也排在世界第4位,比2016年上升1位。二、我國國際高被引論文數量、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排名第3位。2008-2018年被引用次數處於各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
  • 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出爐!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線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新聞稿
    中國科技論文的整體表現(新聞稿) 2016年10月12日發布    自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數量和影響的統計分析工作    四、2015年度中國卓越國際論文9.63萬篇、中國卓越國內論文24.25萬篇,共計33.88萬篇論文。為了引導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從關注論文數量向重視論文質量和影響轉變,考量中國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及水平,既鼓勵科研人員發表國際高水平論文,也重視發表在我國國內期刊的優秀論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2016年開始,發布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狀況報告。
  • 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從求數量到重質量 評價指標變化顯著
    根據統計結果,2009年至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中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260.64萬篇,繼續排在世界第2位,數量比2018年統計時增加了14.7%;論文共被引用2845.23萬次,增加了25.2%,排在世界第2位。近兩年間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個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被稱為熱點論文。
  •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出爐 被撤銷論文數量較多
    中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舒晶晶)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11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今天在京發布。近年來,有關學術造假、剽竊等報導屢見不鮮。目前我國科技論文的國際影響力如何?有多少論文能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並廣泛引用?學術造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學術界都有哪些潛規則?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2020年中國醫療機構科技論文大排名 | 科技部評選結果揭曉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chenlf@high-med.com為了引導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從關注論文數量向重視論文質量和影響轉變,考量中國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及水平,既鼓勵科研人員發表國際高水平論文,也重視發表在我國國內期刊的優秀論文,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2016年開始,發布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狀況報告
  • 三大世界頂尖科技期刊發表論文數 中國排第四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11月19日在京召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發布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為了重視發表在我國國內期刊的優秀論文,打破唯SCI的評價標準,把握學術話語權和首發權,中信所採用科學計量學方法,遴選出在國際各學科領域發表的高於該領域平均水平的論文,在國內各學科領域排在前1/10水平的論文,構成中國卓越科技論文資料庫。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31.59萬篇,比上年增加12.4%,國際卓越論文佔我國國際論文總數的36.4%。
  • 我國科技論文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2020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一年一度的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如約而至。  自1987年以來,中信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對中國科技期刊、專利產出、學術圖書出版等情況的統計分析。
  • 2019年度中國高質量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線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闖入前10;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第2位,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30%。
  • 2016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SCI論文數化學學科居首(附各高校研究所論文排行)
    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列為首要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現在,這一目標已提前實現。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雖然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統計時的8.55次提高9.9%。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
  • 中國SCI論文中化學學科論文最多,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導讀 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召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從中國科研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佔比以及國際合作狀況等角度給出分析報告,其中化學學科表現突出。
  • 中國科技論文正向高質量轉型—新聞—科學網
    ——2019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態勢評述   以石墨烯為基礎的新型電晶體
  • 6156篇SCI論文!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度高端論文篇次增長顯著!
    2020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在京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各種數據的統計結果。2019年度,華中科技大學高端論文產出相關數據報告如下:中國卓越科技論文收錄我校論文4855篇,位列全國高校排名第5名,較去年上升1位,篇次較上年增長了1273篇;SCI(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學科影響因子前1/10的期刊論文收錄我校1150篇,繼續位列全國高校第4名;而據SCI統計,我校科技工作者作為第一作者參與國際合著論文計1484篇,繼續位列全國高校第5名,篇次較上年增長了357篇
  • 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
    原標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卓越論文產出報告」中國高被引論文數世界第二去年,中國的卓越科技論文產出增加、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數量均升至世界第二位;在世界三大頂尖科技期刊發表的中國論文數量排第四位;SCI資料庫收錄中國科技期刊比上年增加
  • 2017年哪些高校發表SCI論文和授權專利多?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結果包括2017年度中國科研機構發表的國際和國內論文數量、引用數、高影響力論文、授權專利等眾多指標。本文特摘錄了報告中涉及到的2017年部分高校的科研數據,今天一起來看一看。
  • 2017年,你知道哪些高校發表SCI論文和授權專利多嗎?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公布了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結果包括2017年度中國科研機構發表的國際和國內論文數量、引用數、高影響力論文、授權專利等眾多指標。2017年國際論文較多的大陸高校(按照卓越論文數排序,僅統計Top30;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不考慮兩地辦學情況)如下:國際卓越論文和國內卓越論文數量
  • 武漢科技大學一論文入選 「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據科學網報導,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2020年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武漢科技大學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霍開富教授領導的「先進儲能材料與動力電池團隊」的一篇論文入選。
  • 賀德方:正確解讀科技論文統計數據至關重要
    在進行科技論文國家間比較時,為保證在同一個範疇內的可比性,科研管理領域和科學計量學領域廣泛認可和採用SCI資料庫作為統計數據源,科技人員在非SCI收錄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是不列入統計範圍的。SCI始建於1961年,它收錄了經過遴選的世界各國重要科技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也就是大家常說的「SCI論文」。截至2010年,SCI共收錄了8224種科技期刊,其中包括中國科技期刊11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