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出爐 被撤銷論文數量較多

2020-12-13 騰訊網

中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舒晶晶)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11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今天在京發布。近年來,有關學術造假、剽竊等報導屢見不鮮。目前我國科技論文的國際影響力如何?有多少論文能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並廣泛引用?學術造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學術界都有哪些潛規則?中國之聲記者今日專訪了科學計量學專家、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武夷山。

根據今天發布的統計結果,去年我國機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論文共12.15萬篇,其中有近2萬4千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也就是發表後的影響高於學科平均水平,這些被稱為「表現不俗」的論文佔我國論文總數的19.7%,比2009年提高4.2個百分點。從統計結果看,目前我國科技論文無論品質、影響力都在逐年提高。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武夷山分析了其中原因。

武夷山:第一個是「十一五」期間,國家大大加強了科技投入,我們第一線的科研人員都能感受得到,科技投入就相當於給一個汽車加了油,馬力更猛了,可以開的更快了。第二方面是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海外歸國,帶來了一些國際視野、先進理念和一些規範的方法,使我們能夠更快的接近世界科學研究的前沿。第三我覺得不可忽視的是現在理工科的優秀博士生還是挺多的,他們已經成了科研的非常重要生力軍。

這個「不俗」是我們自創的一個標準,國際通用的是高被引用論文數量。據統計結果,我國各學科論文在2001-2011年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增加到5856篇,排在世界第6位。排名第一的是美國,達到55953篇。差距還是非常大。

武夷山:是非英語國家都吃虧,但是語言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還是你的科研水平,你的科研水平很好,哪怕是在中文刊物上發表的,你通過英文文摘,你的水平很好也可以作判斷的,但是語言上肯定也吃虧,法國、德國、日本都吃虧。

從統計結果看,目前我國科技論文無論品質、影響力都在逐年提高,不過實地調查中也發現不少問題值得深思。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做主報告之後,武夷山也向記者談到了從統計數據上看不出來的,學術領域的很多「潛規則」。

記者:這幾年關於學術造假、數據造假的報導很多,從這次的調查統計中,有沒有類似的問題反映出來?

武夷山:有一些問題不是通過統計反映出來的。有些論文在國際上發表了,又被撤消了。被人家(切入)了,說我按照你說的時間條件,我重做一次實驗我怎麼做不出來結果呀,也可能當初偽造了數據。被撤銷的各國都有,不是只有中國有,但是中國被撤銷論文的數量佔全世界論文總數的比例不是太低。

記者:是不是我們國家自己的評價體系導致我們的科研工作者不會踏踏實實去做研究?

武夷山:應該說是一個因素,但是問題太複雜。有些人認為是逼的,考核什麼太嚴了,博士生不發表幾篇SCI論文就不要答辯了。壓力太大是一個因素,但是用這個解釋是解釋不通的,總體來說功利心比過去重了,在全世界都一樣。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國內論文+卓越論文)
    ,即「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由中國科研人員發表在國際、國內的論文共同組成。基於以上論文的遴選,我們對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的產出機構進入了統計分析,同時進一步統計了國際高影響科技論文情況,並遴選了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和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
  • 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出爐!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線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自1987年以來,每年統計分析中國科技論文的整體狀況,從我國科技論文的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學科分析、國際合作、期刊狀況等方面,揭示中國科研產出的概貌。2017年度分析結果顯示,我國科研產出規模繼續增長的同時,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的良好開局。一、我國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
  • 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熱點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今天(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增加、熱點及高被引論文均升至世界第二位。  2018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31.59萬篇,比2017年增加12.4%,國際卓越論文佔我國國際論文總數的36.4%。
  • 2016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SCI論文數化學學科居首(附各高校研究所論文排行)
    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列為首要發展目標。其中,要求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達到世界第二。現在,這一目標已提前實現。過去10年,我國國際科技論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雖然與世界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統計時的8.55次提高9.9%。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情況,可以反映論文的影響。
  • 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從求數量到重質量 評價指標變化顯著
    11月1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在北京召開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從中國科研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佔比以及國際合作狀況等角度給出分析報告。科技論文是科研產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技評價體系的一部分。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2016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新聞稿
    中國科技論文的整體表現(新聞稿) 2016年10月12日發布    自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數量和影響的統計分析工作    一、我國的高被引國際論文數量、國際熱點論文數量雙雙進入世界排名第3位,排在美國、英國之後。2006-2016年十年間中國處於世界前1%的高被引論文為1.69萬篇,佔世界份額為12.8%,世界排名超過德國,由去年統計時的第4位前進到第3位。中國近2年間發表的論文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國際熱點論文為495篇,佔世界總數的18.0%,世界排名首次進入到第3位。
  • 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
    原標題: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居全球第四 11月1日上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顯示,我國科技論文產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排名前進到世界第4位,發表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上的論文數量連續第八年排在世界第2位,其中材料科學領域論文被引用次數保持世界首位。 據統計,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國際期刊有7種,包括《自然》、《科學》等。
  • 賀德方:正確解讀科技論文統計數據至關重要
    這些期刊都嚴格執行同行評議機制,總體上講,保證了發表論文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創新性。根據我所2010年底發布的統計數據,2009年美國發表SCI論文39.75萬篇,排在第1位,中國發表SCI論文12.75萬篇(含港澳地區),排在世界第2位。可見,美國2009年的SCI論文數量是中國SCI論文數量的3倍多,中國的SCI論文數量在短期內仍不可能超過美國。
  • 2020年中國醫療機構科技論文大排名 | 科技部評選結果揭曉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chenlf@high-med.com為了引導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從關注論文數量向重視論文質量和影響轉變,考量中國當前科技發展趨勢及水平,既鼓勵科研人員發表國際高水平論文,也重視發表在我國國內期刊的優秀論文,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2016年開始,發布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出狀況報告
  • 2019年度中國高質量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線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統計結果顯示,我國高質量國際論文數排名世界第2位,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闖入前10;高被引論文、熱點論文數量繼續保持世界第2位,增長率分別達到20%和30%。
  • 去年我國發表在世界三大刊的科技論文數量下降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記者趙竹青)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今日在京發布的2012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我國2011年發表於世界名刊的論文數量排在世界第10位,比2010年下降1位。 統計結果顯示,2011年以上三種期刊共刊登論文5894篇。
  • 論文和專利數量甚至超過美國,為什麼中國科技還被卡脖子?|亮點研討
    另外,從反映學術思想和學術能力的論文發表情況來看,中國大學論文發表數量足以讓人側目。2007年,中國的EI(工程索引)論文數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CPCI(科技會議錄索引)論文數量排在世界第二位。2010年,中國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數量達到全球第二,2014年中國SCI論文數量佔到全球總量的13.3%。
  • 中國在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居世界第四位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日在北京發布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稱,2017年被引次數超過10萬次且影響因子超過35的7種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當年共發表論文10803篇,其中,中國論文699篇,佔總數6.5%,排名世界第4位。
  • 北京科技大學撤銷一名學位論文抄襲者的博士學位
    越來越多的高校公開通報撤銷抄襲者學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12月12日接獲讀者提供的消息,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今年11月20日發布了一份《撤銷學位公告》:杜曉偉,2016年6月獲北京科技大學巖土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題目:黑山隧道變形破壞力學機制與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學位證書號:1000822016060009。
  • 我國科技論文三大檢索系統論文總數首次超過德國
    2006年10月2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四屆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在京召開。「2005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正式公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賀德方所長到會並致開幕詞,邢憲力書記主持發布會。    2005年,我國科技論文數量和質量與上一年相比取得了穩定的增長,三大檢索系統論文總數首次超過了德國,1996-2005十年間我國論文被引用數已排在世界第13位,比1995-2004的十年段提高了1位。
  • 中國科技論文正向高質量轉型—新聞—科學網
    ——2019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態勢評述   以石墨烯為基礎的新型電晶體
  • 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原標題:中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數 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厲害了,中國科技)   本報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劉詩瑤)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31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35萬次,較2016年統計時增加29.9%,排名比去年上升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 我國科技論文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  2020年12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中信所」)一年一度的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如約而至。  自1987年以來,中信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對中國科技期刊、專利產出、學術圖書出版等情況的統計分析。
  • 國內科技期刊少見撤銷論文 難以「吸引」檢舉者
    有偽造數據等不端行為的學術論文,會危害使用論文的科學家。因此,權威科學期刊對問題論文毫不留情。最近一個例子,是4月24日的《科學》雜誌刊登聲明,正式撤銷了韓國科學家金泰國2005年發表的涉嫌造假文章。  然而,類似舉動在國內卻少有耳聞。據記者了解,國內權威學術期刊極少撤銷論文。對於這一話題,受訪的期刊編輯們普遍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