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是一個軍隊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的核心。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對自己士兵的作戰能力有了深刻的反省,並做出了相應的改變。戰爭中最重要的就是團隊作戰能力,因為有一個人暴露了,可能導致整支部隊全軍覆沒。不過打探敵情和狙殺敵人都是單兵作戰。可以說誰的兵力是最強的,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那麼二戰期間,到底哪個國家的單兵作戰能力是最強的呢?目前我國解放軍的作戰能力之強,在世界範圍內是有目共睹的,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與其他國家的軍人作比較是常有的事。
事實上我國解放軍在二戰期間的作戰能力並不強,這跟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限制有關,畢竟那時我們並沒有先進的軍事設備和完備的軍事管理體系,儘管解放軍的軍人意志是十分堅定頑強的,精神也是永遠無法磨滅的,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事。那時候的中國解放軍實際上和低配版的蘇聯軍不相上下,武器裝備十分落後,也沒有接受過任何的專業軍事訓練。
蘇軍彪悍的民族風和戰鬥力在世界上是有目共睹的,一直被人們稱為戰鬥民族。相比解放軍強出很多,因為蘇軍武器裝備精良,士兵的個人素質也相對較好。但在和德國的對戰中,還是暴露出蘇軍的弱點,單兵作戰能力遠不及德國。德國人的素養,與自身一項嚴謹的態度是分不開的。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特別注重特種兵的單兵作戰培養。當時的德國不僅有富裕的人力資源,還有長時間的高質量訓練,以及特別完備的預備役制度。一直到1943年末,德國的徵兵標準都沒有放鬆,還是很嚴格。
如果想成為一名正式的德國士兵,首先要經過24周(半年)的訓練,而新入伍的裝甲兵,訓練時長是28周,在訓練完成後,先當作補充兵分到東線集團軍群後方地域的補充營,在經過了4~6周的"東線強化訓練",以及參加1~2次針對遊擊隊的低強度作戰行動之後,才有可能會補入到一線部隊。
日耳曼人的身材普遍高大壯實,身體素質是不錯的,加上日耳曼民族具有的堅定性格,讓德軍的單兵作戰能力特別的強悍,再加上希特勒的鼓動,德國人變得特別狂熱,有了一顆好戰的野心,作戰時十分的瘋狂。可以說德軍在二戰期間,簡直就是一群泯滅人性的亡命之徒,他們在變態式的訓練下,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智,對待普通的民眾就已經如此殘忍了,在面對敵人時更不會心慈手軟。
德軍與美軍作戰時,儘管美軍武器裝備精良,但是卻不及德軍的心狠手辣,這也是美軍不佔優勢的方面。雖然不想提及日本這個國家,但日本士兵長期受到軍國主義武士道的灌輸,在劍道和格鬥方面也要強些。日本和德國有一點比較相像,那就是普遍的比較狂熱,作戰方式非常殘酷還不怕死,而且早期就有對忍者這種單兵作戰的培養。
綜上所述,德國單兵作戰的能力比其他國家強。不過個人單兵作戰最強的還是狙擊之王西蒙·海耶。在1940年的蘇芬戰役中,在攝氏零下20~40度的環境下,狙殺蘇軍542人次的保持者,還有著"白色死神"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