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片
行前準備
1、卡片類:身份證、銀行卡、信用卡、駕駛證(如果有就帶好)都帶好,有其他優惠證件的一併帶好。但是還要注意帶點現金在身上。雖然現在網際網路非常發達,但不是所有的地方能刷卡或者微信支付,所以馬爸爸還需要繼續努力。
2、車票地圖類:確定好出行時間,提前選擇出行的交通工具,飛機還是火車,最好下載個app,可以隨時查,然後是地圖、滴滴之類的城市內的交通路線和乘車路線。這次是進山,所以要查好到達景區的時間。
3、數碼類:包括手機,充電寶,插線板(特別是攝影人,各種亂七八糟的設備比較多),各種充電器,攝影器材),USB數據線,如果攝影師想要當天出片發的話建議可以帶電腦,最好帶輕薄本,不然有些沉。
4、衣服類:都說冬天的東北冷,他是風大,吹在臉上冷,在外面呆個半個小時左右就已經凍壞了已經,我這次上身穿了一個衛衣加一件到腳的羽絨服,下身穿了一件加絨的運動褲,鞋子是迪卡儂買的防水鞋,一點也不冷…… 通行的小夥伴穿了三條褲子,而我就一條,這個要表揚我的羽絨服,遮風,臉上的話需要戴口罩,凍的疼會。
5、化妝品類:乳液、洗面奶、噴霧等大隻的東西建議分裝,噴霧建議放棄,飛機還可以託運,但是火車可能有地方會被查(本地瓜的親身經歷)。女孩子提前準備墨鏡(防風),雨傘等。
6、藥品類:配備清熱、解毒的藥或衝劑,創可貼等。多帶感冒衝劑,可能會被凍感冒,暖寶寶也可以多帶,雖然我感覺沒什麼用,可能易熱體質。
ps:雖然說的比較囉嗦,但還是因人而異。並不是很適合說足就走的小夥伴們,,大家還是酌情考慮哈。
實用信息
【關於交通】
飛機: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位於哈爾濱市區西南30公裡的太平鎮,它與大連機場、瀋陽機場合稱為東北的「三大門戶」機場,同時也是全國通航俄羅斯航線最多的機場。
火車:
哈爾濱目前有三大火車站:哈爾濱站、哈爾濱西站和哈爾濱東站,當地人稱「哈站」、「哈西站」和「哈東站」,乘坐6路車可在哈爾濱站和哈爾濱東站這兩個火車站之間往返。
大巴:
哈爾濱長途汽車客運站較多,其中南崗公路客運站位於哈爾濱火車站附近,是哈爾濱較大型的公路客運站,其他的有道外站、大橋站、安發橋站、三棵樹站等主要發往省內和郊縣。
這次我選擇的是飛機,可能大部分來這邊的人都是乘坐飛機,附近的多數選擇大巴和火車。
12月來的,機票來回不到六百,青島飛,很便宜,選擇了便宜的時候來,哈哈哈哈。
【關於景點】
景點僅限於本次我去的一些地方哦,想要看更多景點的可以諮詢度娘哦~
雪鄉:
雪鄉位於海林市西南山區,這一帶降雪頻繁,每年有七個月的積雪期,其中12月到次年3月間是來雪鄉看雪的最佳時節,此時的雪量大、積雪厚,遊客也相當多。雪鄉是個小村子,雪韻大街是村上最熱鬧的地方,這條將近五百米長的大街兩側聚集著各種商店和旅店,晚上店門前掛滿的紅燈籠顯得很有節日氣氛。
開放時間:7:00-22:00
門票信息:門票90元,可購買往返一次的景區觀光車票5元。
鏡泊湖:
鏡泊湖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位於牡丹江所轄寧安市境內,距牡丹江約兩小時車程,每年6-9月是這裡的最佳旅遊季。鏡泊湖風景區目前主要分為鏡泊湖主景區、鏡泊峽谷、火山口地下森林三大景區。鏡泊湖主景區包括了吊水樓瀑布和百裡長湖兩大部分,全程遊覽約4-5小時,購主景區門票後需按指紋進行登記,可48小時內兩次進出景區。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8:00--17:00;
門票:100/位 換票時間08:00-16:00
鳳凰山: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為50000公頃,是集旅遊、養生、避暑、度假、科考、探險於一體的生態環保型公園。擁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9座,主峰海拔1690米,是張廣才嶺之首,也是黑龍江省的最高峰。鳳凰山以其恢宏而高遠的氣勢被譽為「東北第一大山」、「關東第一奇園」、「北方第一大峽谷」。
開放時間:9:00-16:00
門票信息:門市價:160.0元
橫道河子:
橫道河子俄羅斯小鎮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小鎮始建於1897年,是中東鐵路修建時期的重點工區,目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特色景觀旅遊名鎮。鎮內歷史遺存眾多,景色優美,有機車庫、東正教堂、火車站、油畫村等景點。
開放時間:8:30-17:30
門票:免費
【關於美食】
美食與美景自然不可辜負。
哈爾濱美食主要受鄰國俄羅斯和東北傳統口味的影響,所以在此不僅能吃到正宗的俄羅斯大餐,還可以品嘗到口味地道的東北菜和特色小吃,像地三鮮、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殺豬菜、馬迭爾冰棍、紅腸等當地美味。
哈爾濱的美食分布很廣,在中央大街以及紅博商圈當地美食基本都能吃到。吃西餐可去中央大街,吃本地小吃可去老道外、吃燒烤可去南崗區平公街,另外,南崗區的文昌街黃河路一帶也有不少美食店。
【關於相機】
相機:佳能EOS M5
鏡頭:EF-M EF 50mm f/1.8 STM+適馬佳能口18-135+佳能EF 16-35mm f/2.8
後期:PS+lr
其他器材:便攜三腳架、手機延時支架、視頻拍攝穩定器、蘋果筆記本、移動硬碟、讀卡器、SD卡、充電器等
ps:
相機黨的話建議用佳能,可以配幾塊電池,同行朋友的索尼尼康一會就沒電了,還有朋友用暖寶寶貼上去,但是我感覺然並卵,我的相機沒貼暖寶寶,一塊電池就撐了一天,實在是太堅強了。
另外從屋外到屋裡的時候,能不進就不進,那樣容易讓相機起霧,屋裡儘量放到溫度低的地方。
行程安排
Day1 青島機場—哈爾濱機場—鳳凰山
住宿: 旅悅精品酒店
Day2 鳳凰山
Day3 鏡泊湖
Day4 橫道河子—返程
Day1: 追星的人,我可以追在你身後
第一天下午到了哈爾濱之後就將近傍晚了,在酒店休整了一晚上之後,第二天去超市買了食物補給,同時也等待朋友的來臨,差不過四五點的樣子從火車站接到了朋友然後驅車到鳳凰山。
這個時間稍微就有點長了,差不多五個小時的樣子,到了旅店差不多10點的樣子了,晚飯也在路上找了一家餐廳解決了。
到達鳳凰山旅店的時候雖然說一靜是很晚了,但是抬頭看到了滿天的繁星,按耐不住,用相機拍了幾張,
Day 2 :上山下鄉,雪裡來雪裡去
到達鳳凰山門口,買票,乘坐把百度車上去,然而這還是山頂。只是半山腰而已,作為黑龍江的第一大山,曾經因1994年"UFO"事件而馳名中外。而如今她正以山雄水澈,峰青巒秀的旖旎身姿,靜待知音。
到達半山腰的小木屋,門口停著很多雪地摩託,是我們上山的主力工具,一個個帥氣的小哥哥駕駛摩託艇從上面奔馳而來,一個飄逸停在了我們面前,我坐中間,朋友做我後面。因為我沒帶手套,所以把手插到了小哥哥的口袋裡,一路上,摩託艇奔馳的飛快,遇上坑窪不平的地方,就快要把我們滇起來了,如果不是使勁的抓著,可能我們也會被顛下去了。
大約一刻鐘的樣子,到達了山頂,下來腿已經是軟的了,一路上兩遍的雪厚的乾淨,厚的純粹,因為沒有人的踐踏,格外的整齊,沒有被一絲的碰撞,就像融入了天氣一般。這邊一朵,那邊一朵的,格外的可愛。
我們到了山頂之後,還有一些沒有攜帶客人的摩託艇開了上來,帶起的雪花,就要霧一般,一路帶雪,好不壯觀。
下去的時候,我自己做了一輛,感覺下去的時候沒有上來的時候顛簸的厲害,一個人的時候沒有倆人顛簸的厲害,有時候遇到將要上去的摩託艇,還要停下來給他們讓路,和諧互助,哈哈哈哈。
山頂的雪自然要後很多,一腳踩下去,快要磨過了小腿。
在快要到達小腿高度的雪地裡行走,每一路都是困難一不留神就要摔倒了。
山頂望出去,遠處也是山巒起伏,一層一層的雪白的山巒。
除了乘坐摩託艇上山,還可以選擇馬拉車,馬兒扭著屁股帶前面帶路,還有趕車的人,一鞭子下去,看起來有點殘忍,同行的朋友一個勁在勸不要打馬兒好可憐。
馬兒帶我們來到了滑雪場,很多大人在這裡教小朋友滑雪,有的寶寶需要爸爸扶著滑動,還有些膽子大的,直接自己滑動,也是有模有樣,爸爸在下面保護著安全,這大概也是一種父愛吧。
從滑雪場出來後,我們沒有繼續跟著大部隊了,因為要趕著去雪鄉。
從鳳凰山驅車過來差不多兩個多小時,2013年《爸爸去哪兒》的熱播、2014年聖誕賀歲影片《智取威虎山》的上映,2016年《美麗中國(二)》的郵票之一,國家滑雪訓練基地八一滑雪隊的所在地……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祖國各地喜愛大自然美景的眾多遊客急不可耐的從四面八方湧向心中渴望已久的「夢幻之地」東北牡丹江的雪鄉。而最近隨之到來的就是雪鄉的坑傳遍網絡,景區有多坑,就有多美。
雪鄉在雙峰林場,海拔在1000米以上,積雪期長達7個月,厚度達2米,有「天無三日晴之說」那裡的雪質好,粘度高,雪量堪稱中國之最,故此有「中國雪鄉」的美譽。
陽光照耀下泛著晶瑩亮光的潔白屋頂,踏上去吱吱作響的雪白「地毯」,本地人在自家掛起的大紅燈籠,白雪紅燈幻化成了一幅美妙絕倫 的「畫中奇景」。
雪鄉文化展覽館展現了雪鄉文化特點,地域特色和歷史發展進程。實景模型真實再現了從前雪鄉人的生活場景,雖然生活貧困卻一片其樂融融的溫馨畫面。展覽館內醒目的中國雪鄉,影視情緣版塊,向每一個參觀者尾尾訴說著雪鄉影視城的輝煌。
狗拉雪橇雖然是對狗狗的一種殘忍,但畢竟是作為一個東北雪地裡的一大特色,還是蠻吸引人的,所不同的是由原先的雪地工具變成了現在的觀賞景致,後面是有人在推的,不是完全的狗狗在拉。而我們也由初見時的憤憤不平變成了可以的不可以。
雪鄉的美是你無法想像到的,皚皚白雪在風力的作用下,隨物具形,可謂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厚厚的積雪猶如被施了魔法,似奔馬,似神龜,似巨蘑……彷如天上落入凡間的精靈。給人一種美到不能呼吸的境界。
遠離都市的喧囂與塵埃,全身心的融進這北國冰清玉潔的童話世界,徜徉在潔白的雪的海洋裡,胸中的渾濁之氣蕩然無存,一股清新的氣息流淌在心中每個細胞,此時此刻,好想把時光定格在這美好的瞬間。
夜晚來臨,在冰天雪地的北國嚴寒之地來上一支夏日的專屬—— 透心涼的雪糕,再來一串晶瑩剔透的冬日特產——冰糖葫蘆,站在茫茫雪海中間,真是冰火兩重天的感受。
美輪美奐的仙境終於從影視當中走進了現實生活中,每當夜幕降臨,繁星滿天的時刻,雪鄉綻放出了奪人的光芒,幾百棟造型別致的木屋,屋內燈光閃耀,屋外火紅的燈籠點綴在團團潔白如玉 的雲朵中間,匯成了一幅絕美的圖畫,這夢幻般的景象堪稱人間絕色。
雪鄉雖坑,但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它的美,有多少人是為了它的美而來的。雪鄉坑的是他的物價,如果說接受不了,那麼建議可以不住,因為雪鄉就是適合拍照的一個地方,適合自駕或者包車而來,雪鄉是美的,找對方法,給自己一次愉快的體驗吧。
DAY 3 :吊腳樓,冰面行走
一天都在趕路,中午時分到達了鏡泊湖,對於鏡泊湖,這裡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5個月的結冰期,厚度超過1米的冰層,足以讓慕名而來的遊客在冰面上盡情嬉戲,玩耍。
我們乘坐冰面輪胎來到了湖中心觀看冬捕。
「冬捕」'是北方冬天湖水結冰封凍後一種特有的捕魚方式,也是對自古以來的「漁獵文化」的一種傳承。鏡泊湖歷史悠久的漁獵文化,現如今已成為了牡丹江冬季旅遊的亮點之一。
冰天雪地的環境之下去看一場「冬捕」,對於外地人來說完全就是一個意外的驚喜。「祭湖醒網」儀式後。拉開了冰上捕魚的大網。隨著大網徐徐收緊,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大魚被拉出冰窟,赫然映入圍觀者的眼帘。那激動人心的場景只有親臨現場的人才能體會到的。
懷抱鮮活的大魚,不由得喜上眉梢,一張親密的合影,記錄下了這難忘的時刻。大魚成了人們追逐合影留念的''明星」。
鏡泊湖吊水樓瀑布,冰瀑掛前川的勝景,堪稱中國最美的冰川瀑布。18米高的懸崖形成的厚厚的冰川,根根晶瑩如玉的冰柱錯落有致,那大氣磅礴的壯觀景象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
有人說鏡泊湖的冬季非常美,而最美的當屬鏡泊湖吊水樓瀑布,幾百米傾斜的瀑布冰柱高高懸掛在空中,使得冬季格外空曠的景區越發的安靜,一種別樣的靜態美把人們帶進了一個祥和的空間。疲憊的身心得到了完美的釋放。
觀賞完震撼人心的鏡泊湖冬捕,親眼目睹魚躍冰面的喜人情景,再來一盤絕對地道新鮮的鐵鍋燉鮮魚,鮮嫩可口的魚肉不知牽住了多少人的味蕾,美景美食,眼福口福,讓美麗無限的鏡泊湖聲名遠揚,每天接踵而至的遊客幾乎「壓塌」了厚厚的鏡泊湖。
返程的時候中午兩三點的時候,陽光剛好,撒到冰面上,一片金黃色。紅羅女是鏡泊湖的象徵,紅羅女的美麗傳說,讓鏡泊湖有了迷人神奇的色彩。相約鏡泊湖是 一種久違的緣分。最美的景色不只是在那山花爛漫時,清靈別致的鏡泊湖冬季美是你不留遺憾的選擇。
Day 4: 橫道河子走一遭,俄羅斯風味
這一天,盡在橫道河子,第一站到的是橫道河子中東鐵路機庫遺址,這是當年修建中東鐵路的歷史見證,是中東鐵路重要的遺址遺蹟。
這裡,它不僅是中國近代九大工業遺蹟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於研究中東鐵路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而我們今天把它作為第一章,開啟橫道河子的旅程。
下去之後,是遊客接待中心,我們去的時候是關門的,不知道還用不用。
穿過一段鐵軌,像博物館走去。鐵軌上覆蓋著厚厚的積雪。
在一道道車庫門前有一輛貨車模樣,聽說這輛當初也是使用的,不過放在了外面
這些車庫於1903年建成,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面積2160平方米。
因為橫道河子站是中東鐵路東起綏芬河、西至滿洲裡的中心站,又是通向哈爾濱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整個建築平面成扇形,共有15個車庫門並列組成,每一個庫門為一個單位,車庫門為拱圓形,造型美觀,磚牆鐵瓦,建築風格獨特。
這座車庫是世界上唯一的保存較為完整的扇形蒸汽機機車庫。
進入到博物館裡面,這裡涵蓋了鐵路「機、車、工、電、輛」各個系統的中東鐵路文化。
這裡已經成為了中東鐵路歷史體驗館、中東鐵路文物陳列館、蒸汽機車展覽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基地。
每一輛火車都是很早之前使用過的,現在退役了,放在這裡向人們展示她們的過去。
有一比一比例製造的火車,還有縮小比例的模型,每一個都做的十分逼真。
這些是回憶,是我們歷史發展的見證。這段遺留至今的中東鐵路,是我們永恆的歷史。
從中東博物館來到了俄羅斯了老街這些都屬於一個叫做橫道河子的地方,有著林海雪原般的景色,有俄羅斯人留下來的超過100過年的小房子,就聚集在俄羅斯老街這裡,而那一段遺留至今的中東鐵路我們已經走過來了。
橫道河子,距今已經有百年歷史了,比哈爾濱建市還早一年。但是俄羅斯人長期的居住已經讓這裡保留下了生活的味道,雖然百年的滄桑過去了,但是這裡風採依舊,這裡叫做俄羅斯老街。
在老街的周圍還遍布著250餘處的完整的俄式建築,這些大都在1901至1905年所建成的俄式風格建築共97棟,這裡用悠久的歷史承載著俄羅斯的文化脈絡。
一棟棟小房子坐落在路兩邊,安靜的像沒人居住,如果不是偶爾行走過的行人,真以為這是一座無人居住的村落。
以前的橫道河子人煙稀少,但是到了90年代,人卻突然的湧了進來,原來是建造了鐵路。行走在老街上,仿佛可以看到百年前的生活,但是這一切美好都被九一八事變打破了。
這座被火車帶起來的鎮子也因為火車受到了傷害,而如今他依舊散發著他的獨特魅力,歡迎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而它也建立了自己的油畫村,成為中國東北地區最具異域特色、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油畫創作寫生基地。
村子裡建造了好多標語,每一個都仿佛深入人心。
你那麼孤獨,卻說一個人真好。
你不用長高,我會彎腰。
一不留神,時光已經流轉千年,它依舊煥發著神採。
最後來到東正聖母教堂,作為最後一張。我們來的時候,門衛還不讓進去,說剛剛打掃好的衛生,但是在金子大哥的「威嚴」之下,還是開了門,讓我們進去了。
這裡原名叫做聖母進堂教堂,當地的居民叫它喇嘛臺,建於1905年,佔地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9平,規模是僅僅詞語哈爾濱的「聖古尼拉大教堂」。
教堂以綠色為主,典型的俄式建築,是全國現存唯一的全木製結構的教堂。
教堂側面又一個木製鐘樓,共有有1口大鐘,2口中號鍾,32口小鍾,聽金子大哥介紹說,這些可以手拉,可以腳踩,她們的鐘聲可以穿好遠好遠的,是原本建立教堂的時候打算用來做學校用的。
教堂採用「洋蔥頭」式穹頂,是俄羅斯東正教堂的一個重要標誌,宗教氣氛十分濃鬱。無論從外觀還是設計上來說,它的獨特不容置疑。
這座教堂不經常開放,而我們沒有幸可以看到。但是卻也受到了他的文化感染,也不枉到此一遊。
至此,這趟自駕遊圓滿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