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些手機App可能正在偷窺你的隱私!

2020-12-22 澎湃新聞

當心!這些手機App可能正在偷窺你的隱私!

2020-12-19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多款旅行類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涉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信息。

這些違法移動應用中,一類是在App首次運行時未通過彈窗等明顯方式提示用戶閱讀隱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規則,或以默認選擇同意隱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徵求用戶同意,涉及1款App為

《指南貓旅行》(版本3.7.9)。

第二類是未向用戶明示申請全部隱私權限,涉嫌隱私不合規。涉及13款App如下:

《暢途汽車票》(版本5.6.3)、《去看看旅行》(版本2.1.1)、《窮遊》(版本9.23)、《我和旅行》(版本4.6.0)、《中青旅遨遊旅行》(版本5.9.7)、《方特旅遊》(版本5.3.38)、《窩友自駕》(版本9.1.1)、《指南貓旅行》(版本3.7.9)、《花築旅行》(版本3.0.7)、《出發吧-旅行計劃》(版本4.1.5)、《螞蟻短租》(版本7.2.4)、《快票出行》(版本3.3.3)、《春秋旅遊》(版本8.0.2)。

第三類是未逐一列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範圍等,涉嫌隱私不合規。涉及4款App如下:

《去看看旅行》(版本2.1.1)、《格林》(版本5.28.4)、《途牛旅遊》(版本10.36.0)、《驢媽媽旅遊》(版本8.6.20)。

第四類是未提供有效的更正、刪除個人信息及註銷用戶帳號功能,或註銷用戶帳號設置不合理條件,涉嫌隱私不合規。涉及2款App如下:

《中青旅遨遊旅行》(版本5.9.7)、《花築旅行》(版本3.0.7)。

第五類是未建立並公布個人信息安全投訴、舉報渠道,或未在承諾時限內受理並處理,涉嫌隱私不合規。涉及7款App如下:

《我和旅行》(版本4.6.0)、《中青旅遨遊旅行》(版本5.9.7)、《窩友自駕》(版本9.1.1)、《指南貓旅行》(版本3.7.9)、《馬蜂窩旅行》(版本10.3.3)、《出發吧-旅行計劃》(版本4.1.5)、《快票出行》(版本3.3.3)。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提醒廣大手機用戶謹慎下載使用以上違法、違規移動應用,避免手機作業系統受到不必要的安全威脅。建議打開手機中防病毒移動應用的「實時監控」功能,對手機操作進行主動防禦,第一時間監控未知病毒的入侵活動。

來源:新華視點

原標題:《當心!這些手機App可能正在偷窺你的隱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當心!這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很多江門人在用,速自查
    當心!這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很多江門人在用,速自查 2020-12-19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心!指南貓旅行等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當心!這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多款旅行類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涉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信息。
  • 這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馬蜂窩旅行、途牛旅遊等在列
    都安裝有各類旅行的APP  出門旅遊訂機票、訂住宿、查攻略  超級方便  但是  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  這些APP可能正在「偷窺」你的隱私    在這些違法APP中  有五大類不合規的情形  01|在App首次運行時未通過彈窗等明顯方式提示用戶閱讀隱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規則,或以默認選擇同意隱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徵求用戶同意
  • 你的手機正在偷窺你!央視揭秘APP偷窺隱私:偷看手機文件25000次
    在近日,據民眾反映,自己的手機升級系統後,增加了App隱私記錄功能,而這項功能可以記錄手機上安裝的App訪問個人信息的過程。而當他看到這些數據後,大吃一驚。有網友發現,「拼多多」「美圖秀秀」等頻繁嘗試自啟動;還有人發現:「全民K歌」「王者榮耀」「新浪微博」等軟體,一個App喚醒了手機裡十幾個App偷偷在後臺運行。手機用戶 李小睿:有一些App我是很想裝它,但是裝的時候它就要求授權,你不同意就沒法裝這些App,但是後臺我個人信息它到底知道多少我也是不清楚的。
  • 當心手機被黑客偷窺!網友:咋不早說
    當心手機被黑客偷窺!網友:咋不早說大部分的手機用戶,基本上都是使用安卓手機,所以手機軟體權限比較「開放」,當然了,即便是蘋果手機,也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洩露,但實際上,除了極個別不正規的手機APP,大部分的手機軟體,並不構成這樣的問題,可有一些年輕人,卻喜歡偷看「成人網站」,甚至下載一些不良視頻軟體到手機上。
  • 這些app正在侵犯你的隱私!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對這24款app用戶的提醒依然相當「嚴厲」:廣大手機用戶首先不要下載這些違法有害移動應用,避免手機作業系統受到不必要的安全威脅。事實上,自2019年以來,公安部加大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力度,此前已查處整改100款違法違規APP及其運營的網際網路企業。
  • 這些日常用品都能偷窺你的隱私……
    這種針孔攝像頭利用配套的手機APP等客戶端,通過網際網路遠程控制攝像頭,偷拍偷窺侵犯他人隱私。這次案件中涉及到的針孔攝像頭非常難辨識。這究竟是什麼樣的設備呢?警方查明使用針孔攝像頭場所245個從這些改造偽裝的偷拍工具中不難發現,利用這一類最常見、不起眼的日常物品進行改裝就是不想被發現。那麼這些偽裝後的偷窺偷拍設備都被安裝在哪裡,又是被用來做什麼呢?
  • 小心:你的手機可能正在洩露你的秘密
    手機一旦遭受惡意軟體、病毒的侵襲,極易洩露個人隱私,損害手機用戶經濟利益。手機如何防偷窺、防洩密的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 92.5%的用戶習慣將隱私放在手機中  根據360手機安全中心此前聯合DCCI發布的一份《中國Android手機用戶隱私安全認知調查報告》顯示,有92.5%的用戶會將隱私存放在智慧型手機中,讓手機成為了存放用戶隱私最多的設備,也讓手機徹底變成了「手雷」。
  • 「裸奔」的網際網路時代: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另外,你的手機是否頻繁收到一堆優惠活動的垃圾簡訊;除了快遞小哥給你打電話,更多時候對方直接報上你的大名,當你以為是老朋友或者同事時,卻發現對方讓你帶上小孩來參加課程體驗,或者某某房源又有優惠。對於個人隱私洩露,你是否深惡痛絕呢?對于越來越懂你的手機,你懂它嗎?本文起底惡意APP如何竊取你的隱私,以及教你如何防範。
  • 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也會被入侵 你的隱私可能正在被直播
    躺在家裡的床上,背後有多雙眼睛看著你;換衣服的時候,你家孩子連吃奶的時候,都有人一直在看!以為在自己的私密空間,其實,是在「裸活」!「 這些視頻中的人各個狀態十分放鬆,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偷窺了。 」「攝像頭破解」軟體泛濫百餘元隨意賣家用智能攝像頭如何被攻破?個人隱私如何流傳網絡?
  • 「淨網2019」充電寶、手錶、飲水杯……都可能偷窺你的隱私!
    這種針孔攝像頭利用配套的手機APP等客戶端,通過網際網路遠程控制攝像頭,偷拍偷窺侵犯他人隱私。這次案件中涉及到的針孔攝像頭非常難辨識。這究竟是什麼樣的設備呢?警方查明使用針孔攝像頭場所245個從這些改造偽裝的偷拍工具不難發現,利用這一類最常見、不起眼的日常物品進行改裝就是不想被發現。那麼這些偽裝後的偷窺偷拍設備都被安裝在哪裡,又是被用來做什麼呢?浙江警方打掉這個製售針孔攝像頭團夥後,立即在各地開展循線追蹤。
  • 你可能被手機App偷窺了!網友:想用就得同意,我太難了!
    新聞背景:  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萬次,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最近,一位大三學生驚訝地發現,自己使用的一些手機App,正在暗中頻繁地獲取私人信息。這個數字的背後,是這些App開發者們的別有用心,也是加強相關監管的重要突破口。【詳細】  量化的統計,最能說明問題。躁動不安、小動作不斷,App收集起用戶隱私來,簡直比「主業」還忙。
  • 「生活提醒」這17款APP,可能正在偷窺你的隱私!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多款旅行類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涉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信息。這些違法移動應用中,一類是在App首次運行時未通過彈窗等明顯方式提示用戶閱讀隱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規則,或以默認選擇同意隱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徵求用戶同意,涉及1款App為《指南貓旅行》(版本3.7.9)。第二類是未向用戶明示申請全部隱私權限,涉嫌隱私不合規。
  • 網際網路時代的「裸奔」:APP如何偷窺你的隱私?
    早上起來查看天氣,手機APP自動提醒你注意防曬;開車經過某一個城市,手機APP馬上推薦相關城市的衣食住行。作為資深手機控,我們充分享受各類APP帶來的便利。另外,你的手機是否頻繁收到一堆優惠活動的垃圾簡訊;除了快遞小哥給你打電話,更多時候對方直接報上你的大名,當你以為是老朋友或者同事時,卻發現對方讓你帶上小孩來參加課程體驗,或者某某房源又有優惠。對於個人隱私洩露,你是否深惡痛絕呢?
  • 蘋果新專利顯示器可調隱私模式 能防偷窺
    蘋果新專利顯示器可調隱私模式 能防偷窺時間:2020-05-14 22: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蘋果新專利顯示器可調隱私模式 能防偷窺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的信息顯示,蘋果正在研究如何通過改進行動裝置(如iPhone、iPad 等)的屏幕來保護用戶的安全。
  • 攝像頭變監視器,你的生活被偷窺了!一男子利用網絡監控偷窺他人...
    攝像頭變監視器,你的生活被偷窺了! 不少人會想到在家裡裝個攝像頭,殊不知,有人已攻破攝像頭的IP位址,並將你家的影像標價出售給偷窺者…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的高速發展,智能家居愈發受到市場青睞,許多居民家裡也裝上了智能攝像頭以便實時查看家中情況。然而,這些智能監控系統也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窺探他人隱私的「貓眼」,甚至相應形成了鏈條化的黑色產業。
  • 男子自製APP控制18萬個攝像頭,偷窺隱私販賣!獲刑5年
    通過自製APP,巫某控制了某品牌在多個國家實際使用中的18萬餘個攝像頭,將這些攝像頭實時拍攝到的信息提供給購買會員的用戶,並允許用戶對他人隱私視頻進行收藏、錄製,共獲利80萬餘元。2018年6月,朱某在QQ群看到有人發送廣告,稱可以通過手機軟體觀看淫穢色情內容,於是他加對方為好友,並下載了一款名為「上帝之眼」的手機APP。花費368元購買了半年會員後,朱某便可以通過該APP看到別人家中攝像頭的實時監控畫面。
  • 隱私給別人知道怎麼辦(酒店被偷拍,隱私嚴重洩露怎麼辦?)
    在網際網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在裸奔,所有的行為都在統計中,這也讓我們很難在這個時代完全保護自己的隱私,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一起行動,關注個人隱私!我們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近年來,「竊聽與偷窺」和「竊聽與偷拍」成為一個頻率較高的詞,越來越呈現出三種傾向。首先,竊聽和偷拍對象從少數公眾人物傳播到普通人,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其次,竊聽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商業資源,被商家和竊聽者所利用,甚至一些竊聽者也願意利用它來提高他們的可見度。第三,竊聽和偷拍的方法越來越科技化。
  • 隱私被賣,APP真的在監視我們嗎?
    難道有人通過手機APP偷窺我?周鴻禕最近在某節目上說,一些APP會偷偷錄音或者拍照,然後給我們推送喜歡的內容。呸,一定是把順序搞反了,一定是覬覦我的帥氣才偷偷拍照的!APP真的在監視自己嗎?如果真的通過麥克風、攝像機等手段一直監視自己,這些視頻或者音頻資源會產生大量的內存佔用,如果上傳到雲端,後臺也會佔用大量的帶寬,同時消耗你的流量。並且APP得保證在後臺運行,手機發熱跟耗電是明顯可見的。軟體公司被抓住把柄只能吃不了兜著走。
  • 你的隱私可能正在外網直播,常用物品「變身」偷窺工具
    以下文章因有些敏感詞彙,被作者用其他詞彙替代,如果給你的瀏覽帶來的舒適感不強,還望見諒,本作品主要是提醒大家在外住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不要被別人用微型拍攝器拍攝到自己的居住隱私。如果覺得小編的題材適合你,歡迎您點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