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園做出大文章,半年收入6萬元,成71歲老農民「退休金」

2020-12-23 騰訊網

見到薛幫運大叔時,怎麼也想不到眼前站著的,已是71歲的老人,一見面,他就迫不及待地帶領大家走進他家的果園,興致勃勃地介紹果園裡的一草一木,精力充沛、聲音洪亮,仿佛每句話都帶著笑意,如果不是提前知道他的歲數,很多人都覺得他至少可以年輕20歲。

對此,薛大叔笑言:「很多人都說我年輕,我也覺得自己活得年輕,人只要一開心,啥煩惱就沒了,沒有煩惱人不就年輕了嗎?我這一輩子,也沒做出太大的成績,唯一可拿出來炫耀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才了,如今兩女兒都在國外工作,兒子一家也在大城市工作,仨孩子倆研究生,一個博士。

孩子有出息了,當爹娘的也榮光,我們還不到60歲呢,就被迫「退休」了,走進了大城市,住進了大樓房,過上了他們認為的幸福生活,但對忙碌慣了的老農民來講,那種生活還真就把我給禁錮起來了,即便是天天吃香喝辣,可咱這身體和心理都無法適應。

後來,我還是執意要回來,回到農村老家感覺生活更踏實一些,孩子孝順不是讓父母住高樓大廈,也不是頓頓山珍海味,而是要讓父母過他們認為快樂的生活。

回來後,感覺還是伺候自家幾畝莊稼親切,如今生活已經沒有後顧之憂,我現在搞種植就是玩兒,那時我種植了這片果園,如今已有10個年頭了,有杏樹、桃樹、李子樹等將近4畝地的種植面積,正所謂春華秋實,悠然自在。」

除了種植果園,薛大叔還在果園裡套種了各式蔬菜,以及像蒲公英、車前草之類的中藥材,每個前來採摘的客人,薛大叔都會刻意提醒,果實可以隨便吃,但一定要留意腳下的蔬菜和中藥材,說來也奇怪,在果園裡套種的中藥材和蔬菜,和大田種植相比,反而少了病蟲害。

為了提高果樹品質,薛大叔還特別注重有機肥的投入,如今農家肥變得稀缺,他就購買雞糞、豬糞等動物糞便,腐熟好後,再添加一定比例的香餅(芝麻提煉油脂後剩的殘渣),用這樣的有機肥為果樹施肥,結出來的果實特別的甜,果園裡的蔬菜及中藥材也沾了有機肥的光。

有從城裡來的採摘客人,在得知薛大叔的施肥模式及種植理念後,在採摘果實的同時,也對果園內的蔬菜和中藥材感興趣,而薛大叔總是在自己夠吃的基礎上,適當地出售一些,如今他對金錢已經看得比較淡,而推動他前行的就是開心。

薛大叔樂呵呵地說:「你不去想錢,錢反而主動跑自己兜裡了,我種植的這片小果園,從杏到李子,採摘期從5月初可延續到7月初,主要以採摘為主,受疫情影響,今年水果行情普遍走低,但我家的採摘園裡,杏子依然是10元一斤,這麼多年了,一直都是這個價格。

只要有高品質,就不怕受外界影響,即便是價格高些,照樣有人認為值,不是咱吹牛,這片小果園,每年都能給我帶來6萬多元的收入,雖然數額不是特別多,但把這當作是我的「退休金」,也還是非常不錯哩!」

6萬元的收入,看似不多,其實也不少了,特別對於一位不願退休的農村老人來說,辛苦半年的時間,還能休息半年,足不出戶就能取得這樣的收入,也算是令人滿意了,小果園做出了大文章,為不願退休的薛大叔點讚。

相關焦點

  • 鹿邑:打造家庭小果園「庭院經濟」成脫貧攻堅助推器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李瑞才 通訊員 於新豪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鹿邑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把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通過黨建引領結對「幫建扶持」的運行模式,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家庭小果園等特色產業,幫助當地貧困群眾真脫貧、穩脫貧
  • 養老金並軌 國家不能虧待了老農民
    2014年,中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而同期,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54.77%。但是,養老金是按身份領取的,很多來到城市裡的農村老人領不到城市養老金,仍然按照農村標準領取。由此,應按照戶籍城鎮化計算,而當下中國戶籍城鎮化率約為37%。中國超過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以及其它領取農村養老金的總人數,應在1.3億左右。
  • 新蔡縣餘店鎮年近60歲老農民到郵政存款變保險
    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群眾投訴:餘店鎮二宋莊村委凡莊凡新建在2019年8月份在蛟停湖郵政銀行存款,經大堂經理誘導說每年存一萬存3年,3年後利息七八千,聽完介紹後在8月15日和8月29日分兩次共存入2萬元。2020.8.22接到續保電話才知道當時不是正常存款,現無力續保,中郵人壽保險公司表示不續保就退保,退保的情況下將損失3千多元,去銀行多次協商無果,希望領導能幫幫老農民。省吃儉用好幾年才攢了這兩萬塊錢,本想著存起來應急的,沒想到會存成保險。
  • 如何用數據正確解讀總理說的6億人口月收入低於1000元?
    在兩會的例行答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說道: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於是瞬間「6億人每個月收入1000元」刷屏了朋友圈。單純看這個6億、1000元/月,確實是很嚇人,和當下大家普遍認為的「厲害了我的國」反差巨大。
  • 轉告父母:67890後的老農民有福了,養老保險月上漲500塊
    養老保險是關係著每個老農民,在200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五月十八日提出,大力發展農村農民的養老金問題,讓農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根鋸上級有關部門發出布告,從60歲到100歲的老農民,每月發放養老保險金額,根據各地區不同的經濟環境逐年發放養老保險金額。很可能是消化不良。正巧小編祖上出過中醫。上蓋悶十分鐘。也能加速沿線各地的發展。除正常客運外。且不能買賣只能贈與。
  • 巡察,讓小果園走上大平臺
    原標題:巡察,讓小果園走上大平臺「沒有巡察組,俺就找不到這麼好的銷售渠道。巡察組就是俺致富的領路人。」7月27日,滑縣錦和街道沙河頭村村民宋九峰站在自家的果園裡感動地說。事情還得從今年6月說起。6月上旬,滑縣縣委第五巡察村(社區)組在錦和街道沙河頭村走訪時得知,村民宋九峰在該縣東環路旁承包了5.3公頃土地種植果樹和蔬菜。宋九峰反映,馬上到收穫季節了,他想拓展農產品銷路,但不知道怎麼辦理相關手續。巡察村(社區)組當即對宋九峰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認真記錄。
  • 人到老年,有無退休金的生活差別大嗎?三位70歲老人說出大實話
    年輕時工作性質不同,所以到老了就會涉及有沒有退休金的問題。那人到老年,有無退休金的生活有差別嗎?我們看看三位70歲的大爺怎麼說:杜大爺,退休金4500,衣食無憂,兒女孝順,感覺很幸福。辛苦工作了三十多年,我六十歲那年退休了。退休後我的退休金每月有4500元,老伴的退休金有2500元。我們歲數大了,也沒有什麼開銷,每月的退休金都花不完。現在孫子和外孫女都在上小學,我們每個月都給孩子一千元錢,孩子學習成績好了,還會有額外的大獎勵。
  • 「退休金收入10等級」出爐,5級以下晚年壓力大,你在哪一級?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老一輩總說"養兒防老",這樣的觀念現在過時了,新時代的老年群體也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退休金"。而退休金決定了老年群體的晚年生活質量,那麼我國當下老年人的退休金都是怎麼的呢?有人就根據調查數據對退休金進行劃分等級,由此出現了"退休金收入10等級",第一等級和第十等級差距懸殊,有網友就說,5級以下的晚年生活壓力比較大,看看你在哪一等級。
  • 關於農村老人和城裡老人的區別,老農民這麼比喻,恰當嗎
    我聽過一位老農民這麼說過,他說「農村和城市就相當於一個家長的兩個孩子,在分家的時候城市被安排去打工,而農村去安排去種糧食」。在困難時期,農村的優勢比較明顯,因為有土地可以種出來糧食就能吃飽飯,而城市剛開始的時候經濟不怎麼行的時候,掙不到什麼錢吃飯都成問題。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對於城市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後來城市發展起來了,城市的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
  • 青客租金貸:一度佔租金收入6成以上,股價創新低
    蛋殼公寓(NASDAQ:DNK)租金貸暴雷說明,其風險不只是來自於名義上的借款人,即租客,而主要是來自於運用貸款擴張及運營的長租平臺(詳見零壹財經文章《場景金融:蛋殼租金貸暴雷,這個「鍋」我不背》)。在住房租賃行業中,違背消費者真實意願,過度利用租金貸擴張,在疫情衝擊下現金流出現問題並不是蛋殼一家。
  • 在上海退休金9700元是什麼水平?
    他感到不解的是,真的會有這麼高的退休金收入嗎?誰的退休金入能拿這麼多?9700元退休金在上海屬於什麼水平呢?對此,我們認為,不要説9700元退休金,目前還有少數人一二萬退休金也能拿得到。當然,每月9700元退休金在上海絕對算是高收入水平了。
  • 有人說:「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50歲老農民不解,問你是怎麼看的
    有人說:「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50歲老農民不解,問你是怎麼看的?每當春節過後,很多農民都是背起行囊,遠離家鄉到外地打工,就這樣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的過著候鳥一樣的生活。有人說:「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作者這位50歲老農民,實在有些不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辭呢?如果從這句話的字面來理解,就是說出外打工,也是一種投資,但是這種投資是最愚蠢行為。這就讓作者非常不解了,打工怎麼是投資呢?
  • 獵聘網上半年經營虧損500萬 政府補助佔純利6成
    這份2018年半年報顯示,當期公司營業收入達到5.78億元,同比增長55.3%,歸母淨利潤480萬,去年同期虧損980萬元。儘管如此,獵聘網仍未逃離經營虧損。上半年,獵聘網經營虧損501.6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74.3萬元,各項成本不斷攀升、毛利率下滑是幕後推手之一。獵聘網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8月15日至17日市值連跌3日。
  • 農民55歲以後沒有工作,沒有退休金,沒有生活來源該怎麼辦?
    多數農民由於知識水平不高,年紀大了之後很容易找不到工作;再加上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也沒有退休金待遇。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 第一,沒有工作,就降低要求找工作。 目前來看,雖然大齡農民就業比較困難,但也不是找不到工作的。我國的勞動力數量,從2012年以來就開始逐年下降了。
  • 每月被動收入2萬元,與工資收入5萬元,誰更輕鬆?
    每月被動收入2萬元,與工資收入5萬元,誰更輕鬆?首先我們來聊一下什麼是「被動收入」?被動收入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每天必須去工作才能獲得的收入。騎牛看熊認為被動收入是資本增長的結果,這種收入比較常見的是理財收入、房產租金、版權收入、退休金、勞務佣金等等,這樣的一些收入並不需要主動花費時間去得到,更不需要受到公司的管控和制約。
  • 8月12號立即執行:定了,60歲農民不用再打工,國家幫養老,退休金將在農村普及
    6、2020年8月5日北京開北京—大同K695次,8月5日大同開大同—北京K696次停運。想念的時候。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芙蓉王系列裡口感最好的五款高端煙。儘管農民養老方面的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可大齡農民為了生計依舊選擇進城務工的現象還是頻頻發生。
  • 農村俗語:「50歲以後看子敬父」,老農民:要學會這樣教育子女
    本文由《三農領域耕耘者》原創朋友們好,謝謝你點開《三農領域耕耘者》的文章,這裡致力於分享關於農村諺語的一些知識。今天我的文章是:農村俗語:「50歲以後看子敬父」,老農民:要學會這樣教育子女在農村,每個老人都想在人前顯貴,都希望受到大家推崇。可是有些老農民可能不知道,當他老了的時候,別人是否敬畏你,大多數是看你的孩子是否出息。
  • 農村城市化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大多數老農民,還離不開小農經濟
    在菜園幹活但是如果村莊變成了社區,住著高樓大廈,吃著商品糧,出入都坐公交車,貌似已經成了城市人。但是他們和真正城裡人的差距,可不是一點二點,那是天差地別。而吃的喝的用的全部都要出錢買,這些沒有退休工資,沒有多少積蓄,也沒有掙錢門路的老農民,他們該何以為生?
  • 在臺灣退休金能拿多少?李登輝每年近千萬已拿1.7億
    李登輝退休後已拿1.7億禮遇金 李登輝近日在他的訪日行程當中,說出了釣魚島是屬於日本這樣的言論,結果在臺灣的內部引起了非常非常大的爭議,也引起了一陣的撻伐。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稱:「有這樣子諂媚日本的言論,我們公開主張臺灣人民納稅人的錢不應該再去供養他。」
  • 相互轉告:60歲農民不用再打工,國家幫養老,退休金將在農村普及
    咱們都知道,城鎮員工有比較高的薪水、工作環境優良、工作福利也好,尤其是他們退休以後還會有一筆不少的「退休金」,這樣晚年的生活就不需要為生計問題去發愁了。然而農村裡頭絕大多數的老人只能依賴自己外出務工和家庭的接濟過日子,他們都是很會吃苦的,農村老人只要身體還有力氣,做得動就不會閒下來,身體就是這麼被累垮的。兩者之間存在著這麼大的反差,直接形成鮮明對比。我仿佛聽到了驚天動地的喊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