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農村老人和城裡老人的區別,老農民這麼比喻,恰當嗎

2020-12-17 貢菜哥

現在關於農村老人和城裡老人,生活的爭論非常的多,有人說農村人生活非常的困難,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於這種困難只有一句話被否定了,那就是說農村人有地。所以啊,有時候我就在想,農村人這個地對於農村而言意味著什麼?不同的時間階段,可能這個地對於農村人意味著結果也不一樣。在以前土地對於農民而言就是吃飯的問題,只要有地能種出來糧食,能吃飽飯就很滿足了。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吃飽飯不再是僅僅的滿足,由於物價的飛速上漲,土地所產生的價值,從僅僅夠吃飽飯到現在還要負擔起農民的日常生活開支,顯然這是無法滿足的。我聽過一位老農民這麼說過,他說「農村和城市就相當於一個家長的兩個孩子,在分家的時候城市被安排去打工,而農村去安排去種糧食」。

在困難時期,農村的優勢比較明顯,因為有土地可以種出來糧食就能吃飽飯,而城市剛開始的時候經濟不怎麼行的時候,掙不到什麼錢吃飯都成問題。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對於城市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助力作用,後來城市發展起來了,城市的優勢就逐漸顯現出來。工業化的進程,讓城市的發展非常的迅速,而城市裡的人的收入也是水漲船高,在不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收入增加了,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也逐漸完善了。

而農村呢?土地並不會增長,土地所產生的價值,也沒有因為社會的快速發展而隨之增長,所以就導致出現了貧富差距。等老一輩城裡的人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他們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享受社保,每個月有三四千塊錢的退休金,生活過得很愜意。而同時代的農村老人由於土地的價值並沒有隨之增加,反而出現了減少,等到也到了退休年齡的時候才發現根本就沒有退休的資格。因為你手裡有了土地,你就一直要依靠在這個土地之上,土地既成了你生產的資本,也成了限制你生產的條件,所以就出現了現在這種結果。

有人說是你自己不交社保,老了不能退休這能怪誰?剛開始的時候農村人是沒有辦法交社保的,即便是有辦法僅靠這點土地,你根本就就不可能負擔得起。大家知道工人的社保是自己負擔一部分,企業負擔一部分,國家負擔一部分,而且自己個人所負擔的是一小部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就覺得農村人沒有交社保就不應該有退休金,而當有人提出要用工業要用城市反哺農村的時候,也就是說給那一批老農民發一些補助的時候,原來在城市打工的很多人他就覺得不公平。

因為我在上班,我交了社保,所以我可以退休,你沒有交你就不能退休,不管是什麼原因。用土地給整個的城市發展提供了很多幫助,那也不代表你可以享受這樣的退休待遇,所以說你有土地你就要依靠你的土地去生存,而此時的土地我覺得就相當於變成了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面對這種情況下,農村人不得已只得外出打工選擇遠離他鄉去掙一些微薄的收入來維持家境,因此才會產生今天我們所爭論的矛盾。

農村的老人到底該不該退休,該不該養老,如果按照當初的約定讓城市先發展起來,然後我再反哺農村,現在用來補貼農村的老人是應該的。用一位教授的話說「人都是自私的,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東西肯定不願意去分享給別人,即便是說自己所獲得的利益會少一點,而政策上傾斜過去的東西,他也覺得自己吃了虧」。

因為他們曾交過錢,沒有交過付出過的人,如果也獲得了一點利益,自然覺得內心是不平的。所以說中國有句古話叫不患寡患不均,或許正能印證現在這個事實。因為你從現在的生活狀態都可以看出來,那個時代的老人都曾經努力過,奮鬥過,流過汗流過血。但是所獲得的結果卻不一樣,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資源分配的不均勻導致的,如果是因為自己的不努力導致的,那並無話可說。

相關焦點

  • 被「綁架」在城裡的農村老人
    2013年10月11日 08:51  稿源:中安在線     市場星報報導,城市裡有這樣一群老人,他們為了照顧孫子、孫女,背井離鄉,從農村來到陌生的大城市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他們習慣城裡的生活嗎?他們心裡又裝著多少委屈呢?近日,記者走近這些老人,和他們一起聊聊城裡的生活。
  • 實拍:一對老人地裡上肥,「網紅狗」負責拉犁,農民真的太辛苦了
    對於好多農村老人來說,辛辛苦苦半輩子,連到老也得靠自己種地勞動才能張嘴吃飯,雖然好多人建議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農民應該和城裡的退休人員一樣拿工資。僅僅靠以往所繳納的養老金每個月領取幾百元錢的補貼,不足以讓他們和城裡的老人一樣安享晚年。
  • 農村老人為什麼七十幾歲了,還要下地幹活?真實原因讓人無奈
    農村老人不僅七十幾歲下地幹活,八十幾歲還下地幹活多的是。你認為他們土埋半截的人還願意幹活嗎?其實都不願幹活,只是生活壓力,也是無耐之舉。
  • 很多農村老人不願意搬到城裡住,原因在哪裡
    現在我們村有不少這樣的老人,子女在城市都有房子,條件也不錯,滿可以去看上去生活各方面都比農村好的城市生活,但他們都不願去,究竟是為什麼呢?首先,城市的環境不如農村。城市裡沒有農村的藍天白雲,老人們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要搬到城裡,光是空氣和噪音的汙染就受不了,按我父親的說法那就是不是去享福,那是去受罪。
  • 在農村,老人不願過壽?老人過壽有啥講究?這些禁忌聽說過嗎?
    導語:在農村,有老人不願過壽?老人過壽有啥講究?這些禁忌聽說過嗎?很多農村延續了幾千年以來的風俗和傳統,這些觀念慢慢形成了影響村民衣食住行的各種講究。另外,農村過壽也有講究和禁忌,不是隨便什麼年齡都合適過。在農村,在上了年紀的老農民當中,相當一部分不願意過壽,尤其是大擺壽宴。是因為這樣的說法,六十六歲、七十三歲、八十四歲等年齡段是「旬頭」,也被老人們稱為「坎」,平頭百姓不宜在這些年齡段過壽,一過就容易遇到麻煩。
  • 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臉被老鼠啃!子女無力照顧農村老人怎麼辦?
    但是此時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已經晚了,只好接受事實,將老人安葬。這種事情雖然少見,但是在農村,空巢老人因為獨居病死家中,而無人知道的案例確實很多。空巢老人在近幾年是備受人們關注的熱議話題,但是此時我們所說的農村的空巢老人和城鎮的空巢老人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 農村老人說在農村有三件事決計不能幫忙?幫了裡外不是人對嗎?
    農村老人說在農村有三件事決計不能幫忙?幫了裡外不是人對嗎?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只要人夠熱情,就肯定不會存在對門都不認識的尷尬,遠親不如近鄰這個道理大家還是懂的,當然了,農村生活相對沒有城裡的節奏快,平常聊家常的時間多,給人的感覺自然更加隨和,更加接地氣。農村鄰裡之間知根知底,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大家樂於互相幫助,只不過有一點「幫急不幫窮」。
  • 農村又一現象,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為啥不想回家過年,不想家嗎
    現在農村,有很多家庭都是父母兒女一家人都在外打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見上一面,因此春節就成了難得的相聚好時機,但是這幾年在農村也有一種現象越來越明顯,那就是在外務工的農村老人並不會回家過年。這讓很多人不解,這些老人算是最早一批從農村出來的務工者,他們有的雖然已經五十多歲,卻依然在城市中充當著保安、家政、小店主等各種各樣的角色,按說老人們對家鄉的感情更加深厚,本應該是迫不及待想要返鄉見見親戚鄉親才是,為什麼不想回家過年呢?只是因為錢嗎?聽說了幾位老人的故事,這其中的原因真是讓人辛酸。
  • 農村老人老了這麼養老呢?贍養費如何分攤?
    農村老人老了這麼養老呢?贍養費如何分攤?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嚴重,贍養問題也隨之而來。老齡人中,城市老人的贍養問題沒有那麼突出;反觀之,農村老人的贍養問題比較明顯。在農村,生活條件差,生活方式單調。
  • 兩個農村老人,撿玉米粒20000斤,難道有什麼訣竅?
    大機器種得快,管理得快,收穫也快,但是毛病也多,農村有很多老農民,就靠這些大機器過活,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地起土豆,起花生是起不了光的。無論翻翻地上,都會有落葉,很多人都會到鄉下去撿。每日拾起兩小袋土豆還是很容易得,可有一點,土豆的大小要靠運氣。大多數時間都是小得多,大的少,但總比沒有強,除了土豆,還有花生,一天能摘下50多斤的花生。
  • 農村俗語:「50歲以後看子敬父」,老農民:要學會這樣教育子女
    本文由《三農領域耕耘者》原創朋友們好,謝謝你點開《三農領域耕耘者》的文章,這裡致力於分享關於農村諺語的一些知識。今天我的文章是:農村俗語:「50歲以後看子敬父」,老農民:要學會這樣教育子女在農村,每個老人都想在人前顯貴,都希望受到大家推崇。可是有些老農民可能不知道,當他老了的時候,別人是否敬畏你,大多數是看你的孩子是否出息。
  • 養老金並軌 國家不能虧待了老農民
    老農民的養老問題,被有意無意忽略。  事實上,在中國的養老問題上,農村老人養老金過少才是最大的不公。養老金並軌,國家不能遺忘相關公司股票走勢老農民。  2014年,中國的養老金總支出已突破2萬億,其中行政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約耗費幾千萬;企業制度下的退休人員,約耗費掉接近2萬億;剩下則是農民,僅耗費約1000億。  2014年,中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而同期,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54.77%。但是,養老金是按身份領取的,很多來到城市裡的農村老人領不到城市養老金,仍然按照農村標準領取。
  • 農村老人好消息!超過60歲的老人可以領這4個補貼,看看有你嗎?
    農村老人好消息!超過60歲的老人可以領這4個補貼,看看有你嗎?這些年下來隨著國家的發展,一些農村地區的經濟也有所上漲了,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變化。現在農民也不用再擔心吃不飽的事情,應該擔心的事情變成了養老。
  • 農民真的比城裡人困難嗎?你想回農村嗎?還是想留在城裡?
    取兩個年齡階段比較,同是兒童,農村小孩在打豬草,城裡小孩在練鋼琴;同是老年人,農村老人趕豬拉羊牽馬,冰天雪地在春耕秋收,而城裡人遛狗打太極。哪個群體困難,自有分辯。什麼都得花錢買,這一點農村就比城裡好,現在國家也不安排工作了,都是自力更生,城裡能幹的農民一樣,所以職業上沒有區別,現在城裡不如農村。農民比城裡人困難。
  • 農村老人希望有和當地退休工人最低標準的退休金,合理嗎?
    現在的農村老人,尤其是70歲以上的沒有退休金,身體一般都有病。雖然國家有農村醫保了,但是只是報銷一部分,沒錢看病。老人吃穿用都要花錢,農村老人能否像退休工人一樣,哪怕拿到當地最低退休工人標準,以減少子女的養老負擔。因為城裡老人的退休金高,他們又有醫保他們的子女不需要提供贍養費。
  • 農村老人常說「生在八月,去在臘月」,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從小聽農村老人聊天,互相之間你說一句俗語我也說一句俗語,當時並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只是覺得這些老人的知識好淵博啊,他們怎麼懂得那麼多。後來隨著歲數的增長,也在生活中慢慢接觸到了各種俗語,也能理解俗語的意思就開始感慨我們的前輩為什麼這麼厲害,可以總結出這麼有哲理的話,並把它流傳下來,用來指導我們晚輩的生活。
  • 蘭溪孝敬老人出新招 "孝心陪"讓老人享享兒孫福
    浙江日報蘭溪10月17日電(記者 洪加祥 徐憲忠)今天是「全國敬老模範村居」——蘭谿市馬澗鎮溪源村的一個好日子:村裡家家戶戶披紅掛彩、村文化宮鼓樂喧天,村委與老年協會正為20位70歲、4位80歲、2位90歲老人集體過生日,給老人發榮譽證書、紅包和1公斤長壽麵,村裡282位老人齊來祝賀。  陪老人們一起參加祝壽活動的還有他們的兒女。
  • 在農村,每個月給60歲的老人1000元錢,你們說夠用嗎?
    在農村,每個月給60歲的老人1000元錢,你們說夠用嗎?看到這個問題,突然覺得腦洞好大,關鍵是誰給啊!是兒女給?是養老保險?還是老人的其它積蓄等等?反正這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城市老人亦是如此,而農村老人也是一樣,就算是每個月給農村老人1000元錢,也有具體的原因。否則的話這老人的每月1000塊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 關於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困難的建議
    關於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困難的建議 www.gxbszx.gov.cn  2020-10-16 10:59  閱讀:5416次  作者:韋力荷  編輯:班潔  來源:右江區政協網
  • 農村老人一個月養老金不到100元,你覺得夠嗎?
    而很多農村老人就不一樣了,他們辛辛苦苦一輩子,卻不像城裡人那樣拿到那麼多錢,甚至和城市老人的差距很大。為了支持農村的養老事業,讓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國家從1998年就出臺了農村的養老政策,現在農村人都交養老保險,等到年齡到60歲以後,都能領取一定金額的養老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