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老了這麼養老呢?贍養費如何分攤?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嚴重,贍養問題也隨之而來。老齡人中,城市老人的贍養問題沒有那麼突出;反觀之,農村老人的贍養問題比較明顯。在農村,生活條件差,生活方式單調。居住方式有祖子孫三代共同居住;老人與子不分家單獨居住,由子給予贍養費;還有就是老人子女共同分擔贍養;再有就是無子女獨居生活,生活靠自己。
第一種老人有子女在身邊,生活還不算差,至少可以看到孩子、孫子。
第二種相當於老人自己生活,解決了一些費用問題,這是很多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態。
第三種就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方式,但是任然有很多家庭存在。
第四種無子女的老人一切都得靠自己生活,還有就是靠社會接濟,他們的生活是最辛苦的。
老齡人和年輕人的區別在於他們體力不足,且時常伴隨著病痛,處於喪失勞動力的人,完全靠社會保障能生活的極少,只能依靠子女,度過晚年。
造成農村老齡人生活困苦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多子女家庭的相互攀比,老人生活沒有著落。這一原因主要出現在多子女家庭中,沒人願意去贍養老人。記得普法欄目劇裡報導過這樣的事件:一位老奶奶年過80,養育了2個兒子一個女兒,卻沒有一個人願意贍養老人,事出是因為老大贍養過,老二老三就沒有過問,隨之,老大便覺得自己虧了就停止照顧贍養,最終導致老人沒人贍養,逼得走投無路告上法庭,讓子女付懷胎十月的房錢。說起來多可笑,可是生活偏偏存在。
2. 子女只知道向老人索取,卻從未回報老人,道德淪喪。有得子女家庭,媳婦當家,娘家婆家區別對待,丈夫呢為了家庭不破裂就委曲求全,導致老人生活困苦。
3. 沒有積蓄。一類是啃老族啃的老人什麼都不剩,另外一類是老人務農的錢給孩子娶妻買房,家財用盡,沒有積蓄,導致的生活困苦。
農村養老問題十分嚴重,影響了農村生活質量,也影響著祖國偉大的事業進程,勢必得引起關注,正視這一問題。
首先,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農村養老保險的健全制度。以此方法適當減輕子女,老人的生活壓力,營造農村的新氛圍,這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其次,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在全社會提倡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建立團結和諧的農村家庭關係。當前甚至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在農村,子女仍將是養老的主要承擔者,因此,必須將敬老愛老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滲透到農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最後,依法養老。對不盡責任和義務養老的人追究責任,讓養老有法可依,違法必究。
農村老人老了這麼養老呢?贍養費如何分攤?歡迎您來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