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如何幸福,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啊

2020-12-13 風雨中奔跑的瘦子

晚年如何幸福,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越多,雖然國家在大力支持解決,但是有些問題還是不能從根本上根治,正如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一樣,儘管國家在一直出臺相關政策給予解決,但是卻不知他們的難處,真的是不僅僅是難於上青天的難啊。

農村空巢老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 ,應該說是非常特殊的弱勢群體,農村空巢老人是指年齡處於60周歲以上,沒有子女或者子女長期在外居住,自己獨立生活的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上了年紀,身體健康的還可以幹活,平時還可以自己出門做點小買賣,也基本能夠解決自己日常生活所需,但是對於那些身體不好的人來說只能坐以待斃,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那日子真的是過的悽慘。雖然國家在這方面也想了一些辦法,但是也不能面面俱到,俗話說的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農村空巢老人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國家目前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在我國農村地區,家庭養老仍然佔據農村養老的主要方式,但是家庭養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我國農村老人的生活現狀也很不樂觀,主要表現在:

第一,農村老人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農村老人跟城市相比,農村的老人是沒有退休金的,農村老人缺少收入來源,加上身體素質的下降,對於子女的依賴也越來越強,但是子女外出打工的也不能及時照料他們,時間一長,子女跟父母之間的感情紐帶就變得鬆弛起來,對於老人來說就很容易擔憂,進而又造成心靈的空虛。

第二,農村老人自身生活,農村的很多空巢老人身體其實並不好,老年很容易得大大小小得慢性病,子女又不在身邊,使得他們得生活難以為繼。此外有的子女外出打工又不想讓家裡得地荒廢,就希望老人能幫他們打理,老人又不能不答應,再怎麼說以後養老還要指望子女呢,這就使得老人原本就很重的擔子愈發沉重,有的子女外出打工又必須把自己的子女留下由老人照顧,這樣老人除了要處理家裡的大小事務之外,還要照顧他們的孫輩,照顧孫輩他們也高興,但是自身的負擔很重,讓他們身心俱疲。

第三就是農村老人的精神狀況,沒有子女或者子女外出打工長期無法回家的老人,他們的文化程度很低甚至沒有上過學,不知道怎樣充實自己的精神層面的生活,精神需求幾乎為零,使得他們長期處於一種孤寂的狀況,感情變得很脆弱,他們最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但是子女又長期在外,使得他們各種消極情緒的無限放大,對於生活失去信心,很容易患病。

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不容樂觀,很多老人一輩子都是在為子女而活,但是年老卻無法滿足簡單的精神需求、應有的陪伴和照顧,空巢老人晚年如何幸福,其實他們的要求太簡單,只是希望老有所依,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張家口破解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題
    互助幸福院讓老人開心子女放心——張家口破解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題探析近日,康保縣屯墾鎮互助幸福院裡的老人們圍坐在一起撿豆子準備發豆芽。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農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數據顯示,目前張家口市農村留守老人約22萬人。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近年來張家口市推進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蹚出一條農村養老新路子。目前,已建成互助幸福院226所、房間8000間,在建和籌建的互助幸福院36所、房間約2800間。已入住農村貧困、空巢、留守老人3500人。
  •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日俱增,老年人如何健康養老
    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們的養老問題就成了社會的一大擔憂。社會把子女外出就業、留守故居的老人稱為空巢老人;把喪偶、離異、長期無子女陪伴或無子女的老人稱為獨居老人。這兩類老人面臨著類似的養老困境,他們的生活水平、心理健康、衣食住行都需要關注。
  • 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困境與化解之道
    關注和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組成部分,結合當前農村的實際情況,通過整合政府、社會、家庭和個人力量,在老人增收、制度建設、政策支持、多元養老模式等方面,構築農村空巢老人養老保障體系。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常住農村人口老齡化水平為18.49%,城鎮只有14.34%,農村老齡化水平比城鎮高4.15個百分點,農村最先受到人口老齡化大潮的衝擊。另一方面在農村遺留了一大批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殘疾人,增加了應對農村老齡化問題的難度。在我國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主要勞務輸出大省的部分農村地區,已經形成了「流動多—老化快—養老難—發展慢」的惡性循環。
  • 山西曲沃為農村空巢老人建起幸福驛站
    「十三五」期間,山西省曲沃縣加大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投入和建設力度,全縣農村社區建成具有餐廳、娛樂室、休息室等日間照料中心29個,照料空巢老人245位。作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創新模式,空巢老人白天可就近「入託」,晚上可返回家庭,日間照料中心深得空巢老人的青睞。
  • 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如何破解空巢老人的養老困局?
    留在家裡的都是一些兒童和老人,這早已經成了多數農村的一種普遍現象,因為隨著外出務工的熱潮,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中國傳統家庭結構的逐漸瓦解,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正在打破中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
  • 著力解決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問題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針對部分群眾反映農村空巢老人養老難,已成為不少農村家庭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的問題,尋烏縣立行立改,採取集中照料護理、加大資金投入、示範帶動等方式,著力解決問題。    該縣在充分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著力開展農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設,將各村(居)閒置校舍、村委會和祠堂等改擴建成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場所。同時,結合「黨建+頤養之家」模式,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治」工作示範點開展聯創共建,在全縣各鄉鎮均設立「孝老食堂」,有效破解農村獨居老人和70歲以上留守老人飲食不便和精神孤獨問題。
  • 讓農村空巢老人「不空心」
    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以及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空巢老人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特殊群體。關愛空巢老人,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走進農村,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農村「空巢家庭」現象尤為嚴重。大多數空巢老人在農忙時節仍需進行繁重的勞動,起早貪黑、下地種田,勉強維持生活。而且,由於子女常年不在身邊,許多老人患病後未得到及時治療,也有的因為家庭困難,有病也不敢和兒女說,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耽誤身體健康。
  • 農村空巢老人寂寞誰人知
    在農村,由於大量的農民放下鋤頭外出打工經商,或者攜妻帶子到都市另安新窩,很多家庭只留下老人獨守空宅。許多空巢老人長年累月生活在「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狀態下,晚景十分落寞悽涼。據一份來自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調查,我國農村現有10.2%的老人感到不幸福,有35.1%的老人經常感到孤獨,獨居的和沒有配偶的老人感到孤寂的比例更高。想想本應承歡膝下的子女如今遠在他鄉,晚年的天倫之樂根本無法安享,面臨的是與日俱增的孤獨感,空巢老人生理和心理上要承受多大的壓力。配偶尚在的老人還可以互相安慰,而孤寡老人情況更糟,孑然一人,形影相弔。
  • 農村大量青年外出務工,農村「空巢老人」到底應該如何養老呢?
    歡迎來到掌中緣文,今天小編給大家探討的話題就是「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空巢老人」到底應該如何養老呢?」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越來越多城市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而非留在農村發展。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為此也留下了一些隱患——「空巢老人」的養老保障怎麼解決。老少年人口,青壯年所佔比例極少。
  • 農村85歲「空巢老人」獨守空房,兒女們左右為難,真相只有一個!
    在回家的路上小編看到很多老人坐在門庭外曬暖,這些老人們的孩子不是出去打工了。就是在外面做生意很少回家照顧老人,這些老人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了。小編就在想如何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以及如何讓空巢老人們兒女不在身邊調動起生積極性?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的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
  • 農村空巢老人咋養老
    說起空巢老人,我們習慣將目光投向城市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的孤獨老人。然而在農村,這一群體的狀況更值得關注。一次採訪,記者途經雲南省曲靖市霑益縣菱角鄉白沙坡村,發現空蕩蕩的村裡,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雖有飯吃但缺乏照料。
  • 調查農村空巢老人:政府作為養老「唯一」方案效果有限
    他們究竟該如何養老,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2014年7月至9月和2014年年底至2015年2月,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婦女研究中心發起了一項以「關愛農村空巢老人」為主題的調查,2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志願者參與其中,以家鄉農村的老人們作為他們調查、採訪的對象。
  • 農村空巢老人養老之痛:子女都去哪了,60歲以上農民養老咋辦?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同時也給快速發展的中國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空巢老人該怎麼辦?他們該怎麼養老?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所謂的空巢老人,其實指的就是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者是夫妻雙居的老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子女和父母分居,一方面是農村的子女外出打工,到城市裡面定居,另一方面是城市子女結婚之後擁有自己的住房與老人分開居住。而空巢老人又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二是有子女,但是與子女分開單獨居住的老人,三是子女在外地生活,老人不得不留守空巢。
  • 龍巖空巢老人現狀:農村空巢老人數量遠勝於城市
    原標題:龍巖空巢老人現狀:農村空巢老人數量遠勝於城市   原標題:龍巖市空巢老人現狀調查新羅區南城街道翠屏社區的老人們在居家養老服務站打桌球、聊天。而農村老年空巢家庭戶1117.90萬戶,佔老年空巢家庭戶總數的71.58%,農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萬人,佔空巢老人的69.79%。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及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尤引人關注。  那麼,龍巖市空巢老人情況如何?他們的生活現狀又怎麼樣?重陽節前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農村空巢老人是如何生活的
    受訪專家: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賀雪峰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燕舞濰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胡善菊本報記者江大紅如何安度晚年,是城市和農村老人共同面臨的難題。由於農村人口基數大,年輕人進城務工,農村老齡化現象甚至比城市更嚴峻。當我們在享受城市便利和繁華時,農村老人過得如何?
  • 關於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困難的建議
    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部分外出務工,農村空巢老人也越來越多,罹患大病、重病的老人不在少數,雖然當前農村醫療水平正逐步提高,但對農村空巢老人而言,「就醫難」問題依然存在,經濟困難,年老體弱,精神空虛,家人不在身邊等給老人的生理及心理方面造成了就醫難的問題需要得到解決。如何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就醫困難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 熱點解析:「空巢老人」,中國式養老之痛
    背景連結日前,一檔衛視節目走進養老院,節目嘉賓與養老院的老人們一起度過了親密的48小時,再次讓我們的目光聚焦在空巢老人這個群體。我們曾記得一首歌: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這首《當你老了》刷屏朋友圈,戳中無數人淚點。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衰老,我們不得不思考晚年時光如何安放?
  • 讓農村空巢老人「老有所依」
    本報訊  (記者柯 楊)一億多農村老年人口中,空巢老人就有四五千萬。這些高齡、失能和患病老人的照料護理,如何解決、誰來承擔?正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們,紛紛提交建議積極獻策。
  •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愛心家園讓老人擁有幸福快樂的晚年
    愛心家園 人民網呼和浩特7月10日電  (王慧)居住在清水河縣宏河鎮元子灣村委小庫倫圖村的郭有紅,家裡兩口人,屬於易地搬遷,是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領到鑰匙的老兩口,直誇政府的政策好,「以後住在愛心家園,吃住有人照顧、還有娛樂活動的地方,我們養老有了好去處
  • 農村養老服務大集 讓空巢老人不「空心」
    「進門一盞燈,出門一把鎖」是許多空巢老人多年的生活寫照。自從頤享石嘴山開展農村養老巡迴服務大集後,助老員們用愛心溫暖老人,讓空巢老人「巢空心不空」。近日,頤享石嘴山的服務小隊來到平羅縣頭閘鎮,由於服務面向的老年人大多數為農村孤寡老人,服務人員便採取了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為老年人開展測血壓、按摩、理髮、衛生清掃等居家養老服務。萬蘭花老人由於有間接性精神疾病,被子女關在家中。助老員走進老人家中,只見老人獨自坐在沙發上,冷冷清清,灶臺上只有泡軟了的掛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