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中4月9日電 題:子女付贍養費政府「加碼」 山西榆社讓農村老人手有餘錢
作者 李庭耀
「子女給老人生活費,每100元獎10分愛心積分,每名老人每月最高20分,能用來在愛心超市購物。」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社會扶貧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白建勳說,當地在所有村開展「孝善養老」工作,以愛心積分引導子女行孝盡孝,讓農村老人手有餘錢。
榆社縣位於太行山西麓,是典型的農業縣,總人口14.2萬,其中農業人口11.7萬,全縣農村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8961人,佔農業人口數的16.2%。隨著越來越多青壯年外出務工,農村老人的養老成為一大難題。
記者在南莊村愛心超市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3分能換一瓶洗潔精或一塊香皂、一盒蚊香,10分能換一把雨傘或一個手電。 武俊傑 攝 白建勳介紹,榆社縣社會扶貧管理服務中心投運以來,在全縣鄉鎮、農村開設120個愛心超市,人們可通過星級文明戶評選、人居環境改善等方式獲得積分,到任一愛心超市換取洗衣粉、洗潔精、手電、碗等生活用品。
2019年8月,榆社縣委、縣政府選取郝北鎮南莊村作為試點村開始「孝善養老」工作,9月,全縣271個村全部組織開展「孝善養老」工作,涉及老人17730位,獎補積分291萬餘分,老人覆蓋率達98.3%,貧困老人覆蓋率達99.02%。
榆社縣有120個愛心超市,人們可通過星級文明戶評選、人居環境改善等方式獲得積分,到任一愛心超市換取生活用品。 李庭耀 攝 南莊村村支書趙豔飛介紹,每個村都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孝善養老協會,子女每月向協會交納贍養金。各村孝善養老協會向交納人出具交納證明,統一在村內公示,並於5日內發放給交納人父母。公示無異議後,各村將交納贍養費信息上報各鄉鎮,鄉鎮審核通過後,給每名老人獎勵愛心積分。
68歲的範志祥和老伴在南莊村居住,一兒一女都生活在太原市,他以前以種地和吹嗩吶為生。去年1月,一場手術後,範志祥沒了收入。
「手裡錢少,沒有收入,只花積蓄,心裡沒底。」範志祥告訴記者,「孝善養老」開始後,兒女每人每月給他和老伴200元贍養費,「現在不愁了,高興,心裡有底,做事自主權也大了」。
記者在南莊村愛心超市看到,貨架上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3分能換一瓶洗潔精或一塊香皂、一盒蚊香,10分能換一把雨傘或一個手電。駐村工作隊隊員郭吉仙介紹,愛心超市不盈利,由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共同管理,老人們可以用愛心積分換到大部分日常用品。
「大多數子女平時都會給父母送衣送物,老人們不願向子女開口要錢,但其實他們也有用錢的需求,比如買藥,給孫輩買東西。有了餘錢,很多老人感覺有了自主自尊。」趙豔飛說,他們村有133戶333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人近70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村共有89人捐款近8000元,幾乎每家都有代表,其中老年人佔三分之一。
如今,榆社縣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家庭為主、子女盡孝、社會敬老的養老敬老模式。(完)
【編輯: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