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是否乾淨清爽,不僅要看穿著,還要看細節,比如孩子的指甲長短是否適宜,指甲縫是否乾淨等。
為了把寶寶打扮得清清爽爽,媽媽們隔三差五就會幫寶寶剪指甲,而且寶寶指甲長了也容易傷到自己,所以剪指甲是媽媽們的必修課,可這個看似簡單的護理細節,卻難壞了不少新手媽媽們。
6月齡寶寶腳趾發腫住院,只因媽媽不懂指甲護理
芮芮的寶寶剛剛半歲,寶寶在發育過程中,不僅身高體重長勢喜人,就連指甲都長得飛快,芮芮看著寶寶長長的指甲,總覺得不衛生,拿起指甲刀就給孩子剪起了腳趾甲。
可能是經驗不足再加上心不在焉,芮芮竟然一不小心剪破了孩子的小腳,血也流了出來。孩子哇哇大哭,芮芮忙用創可貼包裹住剪破的地方,抱起寶寶哄起來。
本來以為是一點小傷,恢復幾天就好了,可誰知寶寶的小腳竟一天天的腫起來,連鞋都穿不上了。
芮芮小心的揭開創可貼一看,出血的地方已開始化膿,只要輕輕一按,膿水混著血水便湧出來,孩子也疼得大哭不止。
芮芮急忙帶著寶寶去醫院,經過檢查,醫生說寶寶有膿,需要引膿,而且有發燒跡象,得住院觀察,畢竟寶寶太小了。
醫生一邊讓芮芮按住寶寶,一邊為寶寶輸液、引膿,看著寶寶在醫生的操作下痛苦大哭,芮芮也忍不住直流淚,沒成想寶寶的第一次輸液,竟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導致的,為自己的莽撞後悔不已。
新手媽媽敢給寶寶剪指甲嗎?亂剪指甲後果嚴重,很多媽媽做錯了
一:絕不要混用指甲刀
如果指甲刀是家裡人混用的,就不要去給寶寶用了,一旦剪破了肉,就有可能感染,雖然對於成人來說,受點小傷很正常,但是小孩子不一樣,抵抗力太弱了,一不注意就會生病。所以即使是剪個指甲,也要注意衛生和安全,別把孩子和成人比,謹防孩子病菌威脅。
二:最好在睡後或澡後護理
寶寶睡著後才不會亂動,這時候剪指甲不容易剪到肉,同樣,洗澡後寶寶的指甲會變軟,寶寶也會因為撫觸按摩變得安靜,能更好地配合。
三:在露出白月牙就該剪了
小寶寶經常有撓破臉的情況發生,一般就是因為指甲太長導致的,所以,媽媽們要及時觀察寶寶的指甲長度,若是露出白月牙,有明顯摩擦感就該剪了,長短要適宜,不要為了圖省事剪得太短,寶寶會出現「離心」痛。
四:寶寶的指甲最好剪為一字型
寶寶的指甲很軟,所以媽媽沒必要犯強迫症,非得給寶寶剪得特別漂亮,對於寶寶的指甲,媽媽只需要沿著上沿剪成一字型即可,邊角稍修。
剪完了再細心的打磨一陣,去除毛刺和尖利的部分,讓寶寶的指甲變得圓潤,不僅保護了寶寶的小手,也防止寶寶抓傷臉。
五:可以用兒童專用指甲刀
作為一名寶媽,我給孩子剪指甲也經歷過膽戰心驚的過程。剛開始用普通剪甲刀小心的剪,因為沒經驗,所以動作很慢,結果孩子不耐煩了,猛地撤手,反倒是被撕下來一小塊皮。
後來買了嬰兒專用的磨甲器,通過溫和的打磨方式就把寶寶的指甲磨掉了,而且孩子也不排斥,除了磨甲器,還有兒童專用剪甲刀,媽媽們的選擇很多。
六:不要刻意提出指甲溝裡的異物
稍大一些的寶寶,經常會因為玩耍而導致指甲溝裡有髒東西,很多強迫症媽媽,會忍不住用工具扣除,這種動作其實風險更大,往往弄傷寶寶會讓寶寶疼很久,所以,媽媽只要保證勤洗手保證潔淨就好,而不是採取剔除的方式,可以讓寶寶撓毛巾,這樣會很好清理。
給寶寶剪指甲可是個技術活,寶媽們要好好練習一下再上手,這樣寶寶不受罪,媽媽也放心。
各位寶媽,你是如何給寶寶剪指甲的呢?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