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孩子之後,很多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錢不夠用」。
一年上萬的培訓費就不提了,關鍵是孩子的消費水準也是水漲船高。出去吃個飯吧,他要吃自助。買個玩具吧,開口就是那種幾百上千的。
你跟他說:「這個月的預算不夠」。他眨巴著大眼睛問:「什麼意思?」「什麼意思!就是你媽沒錢了。」他卻一臉輕鬆地說:「那就去取唄。」你說:「卡裡也沒錢了。」他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那就刷手機呀。」
天哪!那一分鐘,你簡直懷疑自己養了一個智障。
認真想想,也不怪孩子。因為他平日看到聽到的,有關錢的事情,就這麼些內容,你還指望他無師自通?
其實,一切的教育,都來自言傳身教,財商教育,也不外如是。
問題來了,對於如今很多的家長來說,他們自身的財商如何呢?
事實上,財商,也是很多家長的硬傷啊,甚至說是「致命傷」。很多人,結婚之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結婚之後,依然「月月光」。買個房子養個車子生個孩子,立即就淪為了「啃老族」。
更有甚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各種網貸,最後債務纏身,不僅毀掉了自己的人生,還將父母家人拖入深淵。
所以,培養孩子的財商,跟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一樣,都勢不容緩、迫在眉睫。
那如何系統、紮實地給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呢?這無疑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一味地灌輸肯定不行!適合的方法技巧更為重要!
我瞄了很久,終於等來了《航海少年團》這套書。這是一套寫給6——18歲孩子的財商秘籍,套裝4冊,通過熱血刺激的航海故事,結合故事情節以及我們身邊生活,向孩子們傳遞高密度的硬核財商知識,當然成了我的不二之選。
一、 培養財商第一步,管好你的錢。
《航海少年團1·古燈塔的秘密》故事一開始,因為陽陽和楷楷的好奇心,外公的古董瓷瓶被打碎,於是,他們偷偷去無事島尋寶。然而他們誤碰機關,穿越到400年前,親眼目睹了一件大事。
因為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風暴,聖安船長的永航船隊神秘失蹤,很有可能導致聖安船長破產,所以人們紛紛前來討債。
這一章後面,作者首先討論了信用問題。一個人的信用,取決於債權人是否相信他有能力和意願償還債務。顯然,聖安船長有意願,但他很可能失去了對應的能力。因此,他遭遇了信用危機。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基於信用的賒欠行為其實也很常見。例如,淘寶買東西用花唄,京東上的白條,以及房貸車貸等,都是基於信用作保。
一個人的信用,是其能力與品行的綜合體現。因此,信用是一個人的隱形資產,我們一定要善加經營和利用。
基於聖安船長很可能迎來傾家蕩產的可怕命運,作者聯繫到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掙多少花多少,月月光,甚至為了一些不必要的消費淪為「卡奴」,這樣的生活,既沒有保障,也沒有幸福可言。
那對於手上的錢,怎麼管理呢?這更是一門學問。
俗話說,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基於聖安船長把整個身家都押在永航船隊才導致滅頂之災,作者建議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生活中,永遠都會有預料不到的風險。為了應對風險,我們必須有多手準備。比如,把錢分成幾部分。對於小孩子來說,相對簡單,可以把零花錢分為「儲蓄」、「消費」、「捐款」三部分。
而對於大人來說,可能就需要考慮更多,有儲蓄,有生活開支,有子女教育費,有自我提升費用,還有人際交往的開銷等。
可以說,怎樣花錢,更能體現一個人的財商。因為這個過程,需要規劃,需要取捨,需要執行力,以及對欲望的克制等等。
二、 培養財商第二步,理財就是理生活。
《航海少年團3·丟了船的船長》中,陽陽一行的航海之旅已經是外憂內困,艱險重重。
於是,作者拋出一個問題:「出海這麼危險,為什麼人們還繼續冒著生命危險出海呢?」
當然,航海涉及的,既有探索未知世界的目的,也有政治文化交流的目的,更有經濟貿易目的。例如,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鄭和下西洋,就肩負上述多種使命。
可以說,人類的冒險精神,才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原動力。
接著,作者把目光收回來——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相信很多孩子都問過大人這個問題,但大人未必能夠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
而作者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多維度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人類的需要由低向高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五個層面。某種程度上,這五種需要,都要通過工作這一途徑加以實現。
《航海少年團3·丟了船的船長》中,還出現了一個重要人物,就是老酒鬼。這個頗有爭議的人物,投胎技術很好,卻把一把好牌打得稀爛。一切的災禍都始於他坐上牌桌那一刻。
所以,作者提出兩個問題:為什麼不能抱有僥倖心理?為什麼賭博都是輸多贏少?
人的僥倖心理往往來源於錯誤的認知,以為自己吉星高照,永遠行好運,卻忽視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世事無常,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未可知。只有我們坐正行端、不懈努力,生活才有可能不脫離正軌。
當然,生活也需要一定的冒險精神。例如,花時間去了解一個人;例如,涉足一個新領域;例如,投資理財。那怎麼保證理性呢?作者給出了兩個建議。
第一,確定止損界限。約定到了某個點,例如,觸碰了某種底線,或者,損失到了什麼程度,就果斷放棄。這時候,你可能損失了很多時間、經歷、心血等,但是,必須接受這些沉沒成本。否則,繼續往前,可能折進去的就不止這些了。
第二,嚴格自我控制,遵守最初約定。人們在事情尚未開始、制定計劃時往往比較清醒、理智,但隨著事情進行,可能就失去理智,放棄原則,這是極其危險的。要想不犯大錯,務必堅持最初的原則。
隨著故事情節發展,作者還相繼討論了如何跟人談判、為什麼要有競爭等比較有深度的話題。無疑,如果理解了這些問題,孩子們的人生也將越來越開闊。
三、 培養財商第三步,塑造健全的人格。
《航海少年團1·古燈塔的秘密》中,聖安船長最終破產了,有人勸他們夫婦逃走,但他們拒絕了,而是選擇留下做苦役償還債務。
作者提出疑問:「他們為什麼沒有選擇逃避債務?」
作者從經濟學角度給出了答案。人在做任何抉擇的時候,都會理性地權衡利弊。
如果他們選擇逃走,就不用償還債務,這是收益。
那對應的成本是什麼呢?
第一,他們將失去幾十年攢下的好名聲和商業上的人脈,這是一筆無形資產,日後若他們東山再起,這些東西都會讓他們更容易獲得認可和幫助,也會更快取得成功。丟掉這些無形資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第二,他們將失去安心而有尊嚴的生活。安全感、被社會認可,都是人的基本需求。如果失去這些,他們註定不會生活幸福。
經過作者這麼一解釋,讓人很容易抓住事物本質。
例如,《航海少年團3·丟了船的船長》中,通過老酒鬼和兩個海盜之間的各種周旋,作者提出:「為什麼要信守諾言?為什麼要遵守規則?」
作者說:「人們遵守諾言,往往是因為理性地考慮自身利益,有時跟道德水準並無直接關係。」
因為人類的很多活動,都是一種「共生」關係,所以,大家都是相互依賴,共同生存和發展。大家遵守諾言、遵守規則,既能保障自身的利益,也能讓運行成本降低。
說實話,這套書裡作者對很多問題的分析,的確令人耳目一新。他沒有進行任何蒼白的道德說教,而是從人性深處的利己主義出發,喚醒每個人身上的忠誠、合作、勇敢、進取。
當你打開《航海少年團》這套書後,你會發現,培養孩子財商,並不僅僅是跟孩子談錢那麼簡單,它關乎孩子的一生幸福平順,也關乎為人父母者晚年的幸福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