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的財商意識需要從小培養,可你知道方法嗎?

2020-08-27 文默默愛學習

一談到財商培養,最有發言權的當非億萬富翁巴菲特先生莫屬了。當年,年僅六歲的他就開始賺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但一說到給孩子培養財商,家長們可能都會產生一個疑問,到底在孩子幾歲的時候,可以開始給他們灌輸金錢意識呢?


答案當然是從小開始!而且越早越好!


因為孩子的生活離不開金錢,而且他們的好奇心、模仿能力又非常強。與其拒絕,不如好好加以引導。而大人對周圍世界和金錢的態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寶寶。寶寶在觀察模仿中,也會逐漸形成了自己金錢觀點。


所以,育兒江湖上一直有句老話:「什麼樣的孩子,背後就有什麼樣的家庭。」孩子的問題,最終總會回歸到家庭當中。說這個,也是提醒各位,培養孩子的財商意識要趁早沒錯,但是在引導孩子的金錢觀念時,先要審視一下自己對待錢的態度。對孩子別誤導,別走偏。不要出現曾經我分享過的某不到7歲的熊孩子口出狂言,號稱自己家裡有的是錢,傷了別人照樣賠得起的熊孩子。



言歸正傳。早點灌輸金錢意識能夠讓他們從小對貨幣、收入、消費、存儲、甚至理財在腦中有一個大致的意識,長大後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收入。而巴菲特先生也強調財商從娃娃抓起。為此,他還特意製作了一套專門幫助孩子們培養財商的動畫片,中文名為「巴菲特神秘俱樂部」,英文名「Secret Millionaires Club」。這部片子是由他本人親自配音的,每一集都是以故事的形式來呈現,生動有趣,分中英文兩個版本,4+的孩子就可以觀看。(感興趣的可以網上搜,免費觀看的)



如果,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意識,通過有意提示、融入生活情節的遊戲,以及走出家門的實踐是最好的方法。


1、 有意提示

有意提示這一條適合小月齡的寶寶。比如我們在帶1歲左右的寶寶去超市或者商場時,當他們伸出小手想要指認物品的那一刻,父母們就可以趁機進行財商啟蒙了。

父母們在告訴寶寶物品名稱之後,還可以指著下面的價籤,告訴寶寶這樣東西是多少錢。去櫃檯結帳的時候也可以告訴寶寶現在要去為購物車裡的物品結帳了,結帳就是要付錢。把剛才買的東西都一樣一樣的羅列一下告訴寶寶。這樣寶寶知道要模仿,以後要把東西放櫃檯掃碼的時候,還要算錢、然後付錢才可以離開。


我個人認為超市其實是最好的給孩子進行財商啟蒙的地點。一個是「環境好」,孩子進去了可以到處看,也不會有人一直跟著盯著。家長管好自己的娃就行。再一個是「品類齊全」。吃的喝的用的,到處都是孩子熟悉的物品。而且只要不是易碎品,基本都可以讓孩子拿來看看、摸摸。不要了就放回原位就好。也不會遇到像在商場那樣總被人盯著、跟著甚至遭遇看了不買的冷眼。


而孩子坐搖搖車也是很好的財商啟蒙的機會。孩子要去玩的時候,可以告訴他們,玩可以,但是這種娛樂是要付費的。用一元硬幣,就可以換來一次玩的機會。孩子就會有意識:哦,原來這種「玩」不像是小區的滑梯或者公園的鞦韆,去了就可以隨便玩,玩多少次都行。但這種搖搖車是大人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硬幣」。這就引入了一個「消費」的觀點。



2、融入生活情節的遊戲

遊戲總是孩子們百玩不厭的。最常見的就是在家玩買賣遊戲。這個大一點的孩子如3歲左右就可以開始嘗試了。


網上有很多賣紙幣的教具,和真實紙幣印製無差,紙張比較厚也不容易被撕壞。家長願意的可以買來和孩子玩。這樣增加了真實感,而且讓孩子也可以藉機學習「人民幣」「面額」大小的辨認。時代不同了,現在走哪裡都是微信支付寶,別說孩子,連大人見到真錢的機會不多了。


角色互換擺攤叫賣是最簡單的遊戲。拿孩子的玩具、書當叫賣物品就行。當然買賣過程中父母「加戲」也都是可以的。比如來一句:「太貴了,便宜1塊錢吧..」等等。記住,加戲的時候表達也要注意了,儘量把要求說的具體點,真實化。儘量不要出現模稜兩可的表達。比如「便宜點吧…」。不說出具體便宜多少,孩子沒有概念。當你表達出需要多,或是少的時候,也是巧妙進行數學啟蒙、加減運算的好時機。



3、走出家門的實踐

在家玩遊戲還不夠刺激,去超市真的購物算帳,結帳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大的挑戰。

家長可以在出門前列張單子,把要買的東西都列出來。去超市的時候讓孩子逐一尋找,尋找的時候就要注意價籤。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多少錢,如果貴要不要買?或者還有沒有更便宜的等等。買完後可以大概算一下價錢。最後結帳的時候如果有可能讓孩子自己體驗交款的過程。孩子會很心滿意足。


當然,別忘了回家後最好拿著購物小票進行復盤。看看每種物品花了多少錢,總共消費是多少,讓孩子對當日的消費、消費過程加深印象。


當然了,如果你還想進一步鍛鍊孩子的財商。還可以帶孩子去銀行,讓他們親手體驗把錢存進自己帳戶的過程。同時,還可以告訴孩子帳面數額,然後與孩子共同規劃這部分錢的使用。可以分出小部分額度,告訴孩子可以自由支配,並一起商量看孩子打算如何支配這筆錢。看他們想買什麼,從這個過程裡,再進行消費價值觀、甚至理財觀念的植入。


比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帳戶裡有100元是他可以隨意支配的。他可以列出自己想買的東西,並給每樣東西標出價錢。



可以和孩子討論類似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麼要買單子上這幾樣,是不是非買不可?——理性消費觀念的植入

2、買列表裡的東西100元夠是不夠?不夠的話孩子打算怎麼辦?——存儲意識

3、如果購買後還有富餘,那剩下的錢打算怎麼處理?——理財意識


家長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延展出很多可以與孩子共同探討的問題,比如為什麼要給孩子存錢,這筆錢家裡計劃是何種用途等等。


不過,建議與孩子討論的時候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給予壓力(有的父母語氣中可能會透露這是自己特別辛苦攢的錢,給孩子上學用的,要他珍惜等等。過早的告訴孩子這些表達不當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壓力與負擔),又或者是暗示其可以放縱消費(這個例子就是我早前提過的,家人把「不怕,有的是錢「的觀點早早告訴了孩子,孩子在外面闖了禍還理直氣壯拿錢當擋箭牌)。


不管怎樣,財商啟蒙教育是遲早的,宜早不宜晚。但要把握分寸。給孩子傳遞正確的金錢觀、消費觀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從小培養孩子財商的七大方法
    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不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只能為他們的「零財商」行為買單。   何為財商?   培養財商的七大方法   培養財商也是有道可循的,以下是從小培養孩子財商的七大方法,建議按順序使用。
  • 孩子的財商,到底要怎麼培養?
    而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經歷中有所感悟,其實我們教育中對於財商教育的環節,是缺失的。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相似的經歷:上學的時候,父母跟你說,你就只管好好學習,關於家裡的經濟狀況,你既不需要知道,也不需要參與,賺錢是大人的事,「反正我們會把最好的給你」。
  • 論文:為什麼孩子要從小開始學財商?
    在法國,家長在孩子10歲左右,就給他們設立獨立的銀行帳戶,並定期劃入一筆零用錢,這樣做的目的是限定消費額度,培養孩子「計劃用錢」的意識。在日本,家長則要求孩子準備一個每月記錄零用錢收支情況的帳本,培養從小「記帳」的習慣。
  • 從小培養孩子富人思維(財商培養)
    從小培養孩子富人的思維,那從多小開始培養呢?研究表明,孩子三歲以後就可以進行財商培養,越早培養,越能幫助孩子正確認識金錢觀、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培養孩子富人思維(財商培養)對於我國現在的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富人思維(財商培養)那該怎麼樣培養孩子富人的思維呢
  • 3~6歲是培養財商的關鍵期,4個培養方法,避免孩子成為「月光族」
    因為孩子沒經歷過掙錢的過程,不知道掙錢的辛苦,花錢再多也沒有心疼一說。其實一個孩子財商低下的主要原因在於父母,父母從來都不知道教育孩子錢財的問題,甚至從來不跟孩子提錢,覺得孩子小並不需要明白等等。那麼要怎樣培養孩子的財商呢?4個培養方法,避免孩子成為「月光族」。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1、首先,明白錢是什麼在孩子學齡前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孩子基本的金錢概念。
  • 怎麼培養孩子「財商」?嘗試這5個方法,讓孩子成為金錢小管家
    孩子的這一行為,不僅給家裡帶來了經濟損失,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現在孩子花錢真的像「大風颳來的一樣」。而且面對記者的問題,有的孩子甚至說出不知道1萬元是多少,可能夠買一百個棒棒糖吧!所以有些人就提出了應該給孩子從小就樹立金錢意識。
  • 你的孩子有財商嗎?
    財商你了解多少?或者你有財商嗎?什麼是財商呢?「財商」就是正確的認識金錢、駕馭金錢和利用金錢。我們給孩子一樣的培養方式,卻期待他有比別人更好的人生。會看到未來的父母,孩子能知道什麼是見識。是不是感到自己沒有財商,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大可不必,人生本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即刻學習就好,年齡不是問題。
  • 孩子財商到底要怎麼培養?看看各個國家的「攻略」,提高孩子財商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曾給當代父母一個教育建議:"如果不想因為錯誤的理財決定而遺憾終身,就必須從小接受理財教育"現代社會,財商已經成為孩子的必備素質,金錢觀萌芽期的教育尤為關鍵,所以越來越多父母都認為理財教育要趁早。
  • 孩子財商意識低,家長要做好這3件事,讓娃變成「小財神」
    現在大多數家長都跟我的朋友敏敏有同樣的心思,千方百計地讓孩子避免接觸金錢,甚至每當談到金錢的話題時,也是刻意避開孩子的,所謂保護孩子的純潔心靈,不受到金錢的侵染,久而久之,孩子對金錢的概念越來越模糊,有的孩子甚至四五歲了,還不知道,錢是用來幹嘛的,還不知道錢能買來什麼。更別提對孩子的財商的培養了。
  • 《錢包包的財商養成記》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開啟孩子幸福之門
    大部分孩子都是在自然的人文環境下養成財商概念,缺少系統的品德指引和知識技能培養,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事情,這說明了中國教育已經邁進新時代了,但少兒依然是需要在成人後才開始感悟金融財商。我們生活在一個喧囂、躁動的現代都市中,社會正處於快速的變革和轉型階段,城鎮化時代的自然的經驗已極不夠用了。
  • 培養孩子的財商,做到這三點就足夠了
    其實,不是孩子傻,是孩子還完全沒有建立金錢的概念。 錢是什麼?錢有什麼用?要怎麼花錢? 所有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個未知的世界。 所以,培養孩子的財商至關重要。 第一: 孩子的金錢觀,要從小抓起 猶太人被稱為全世界最聰明的民族,他們的理財能力首屈一指。人們戲稱:全世界的錢都在美國人的口袋,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他們對孩子的財商教育,是很值得我們借鑑的。
  • 培養優秀的孩子,從財商教育開始
    說起財商教育,不少父母覺得,這麼小就讓孩子認識金錢,孩子會不會形成拜金的觀念。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金錢是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事物,人類的社會生活離不開金錢,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的規律,從小培養財商,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駕馭金錢、應用金錢,享受踏實、富足的人生。
  • 儘早給孩子培養財商吧——理財篇05
    我們從小都知道智商決定一個人的智力,情商決定一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然而對於財商卻了解的很少,甚至可以說很多父母都不具備財商及財商培養的意識,又如何教育孩子財商呢?所謂財商,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對待金錢的態度和如何投資理財的思維與能力。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財商?
  • 先導篇:兒童時期財商的培養,成就孩子一生的格局
    《反溺愛》的作者羅恩·利伯說:「不想寵壞孩子,就要好好談錢」。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把養育孩子的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提到「財商」,有的父母會覺得有點遙遠,認為這是大學以後才需要考慮的事情;有的父母會覺得有點陌生,不知道培養財商從何抓起;也有的父母會認為孩子的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 如今的年輕人80%以上都負債!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到底有多重要?
    財商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提出的,它和智商、情商一樣重要。 簡單地說,財商就是一個人與金錢打交道的能力,知道如何賺錢和用錢,懂得平衡消費、儲蓄、投資和捐贈之間的關係,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既不嗜錢如命,也不唾棄金錢。 在現在這個商業社會,每個人每天都在跟錢打交道,孩子總有一天也要接觸到金錢。
  • 讓孩子成為錢的主人,四個步驟培養出高財商的孩子
    如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對於孩子們來說,從小就要面對金錢的誘惑。可以說,經濟與社會的發展「逼迫」他們必須要具備健康的金錢觀和正確的理財方法。在中國,許多孩子可能到讀大學的時候財富觀念才開始培育。現今中小學生的盲目攀比、花錢大手大腳現象;大學生的各種校園貸、裸貸;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成為「剁手族」「月光族」「卡奴」等等都充分反映財商教育的缺失給孩子帶來的惡劣影響。
  • 財商:從小就要激活孩子的財富基因
    舒涵老師和她的100個孩子(五) 財商:從小就要激活孩子的財富基因還知道做不同的事找不同的長輩陪伴,例如下樓玩耍找姥爺,肚子餓了找姥姥,晚上睡覺找媽媽。她的一切一切都讓她媽媽非常舒心、滿意。直到萱萱三歲半的一天,媽媽帶著她到銀行櫃員機取了1000元的現金,萱萱突然對媽媽說了一句話:「媽媽,長大了你要把我的錢給我哦。」萱萱媽媽楞了一下:「什麼你的錢啊?」萱萱說:「你不把我的錢給我,我怎麼有錢花啊?」
  • 培養孩子財商,不僅讓娃懂得花錢,還懂得錢生錢,五個方法值得學
    羅伯特·清崎曾一針見血指出,那些從小就沒有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後會碰到這四個問題:沒有節制消費意識;沒有需求排序意識;沒有投資意識;沒有危險意識。沒有理財觀念,長大後的成年人不懂節制、沒有危險意識,時常將自己陷入困境中。正如羅伯特·清崎所言,如果不從小教會孩子金錢意識,那麼社會便會代替你來教育,而這,恐怕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 培養孩子財商,從給零花錢開始,用好3個罐子讓孩子學會「管錢」
    ,孩子主動要求要幫奶奶洗碗,正想誇孩子懂事了,孩子卻跟奶奶說:"奶奶你會給我多少錢?"大家都知道我們從小都知道智商決定一個人的智力,情商決定一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但是財商對於孩子究竟有什麼用呢?家長通過培養孩子的財商思維,可以鍛鍊孩子的數字思維。《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 編輯手記:媽媽培養孩子財商的4個方法
    是的,我們應該是孩子的引導者,引導她認識、探索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心與思考力,當他們長大成人離開我們,也能樂觀獨立地生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作為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這種能力呢?財商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