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去養豬?新希望劉永好:我們養豬場都是90後大學生員工

2020-09-09 習之教育

近幾年,各地的農業大學都面臨著一個窘境,那就是招生困難!很多農業大學都是經過幾次補錄才將學生招滿,比如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今年的招生工作異常困難,經過三次補錄後,在有些地方的招生名額還有空餘。雖然八一農墾招生困難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對農林牧副漁等相關專業的不認可。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被束縛在田間地頭,而且農業的機械化進程進行得很快,土地已經不需要那麼的專職人員來進行生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由土地轉向城市發展,加入到浩浩蕩蕩的農民工大軍之中。為城市發展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他們的身份終歸還是農民,社會價值觀早已發生轉變。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職業不分貴賤的時代了,農民還是最底層的勞動者,這當然與創造的價值多少有關係,從現在的小農業來說,一家人如果只依靠那點承包地生存,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現在農村裡的絕大部分年輕人都選擇了走出農村,到城市發展,造成了農村大片大片的土地荒蕪。因為單純的種田,根本就不賺錢,弄好後還要賠錢。

這就需要從承包地的小自耕農模式向農業集群發展的大農業轉變,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地區在做著相關的嘗試,比如內蒙古地區馬鈴薯種植,寥寥幾人就能管理成千上萬畝的農田,得益於機械化的發展和5G時代的來臨,管理這些馬鈴薯田地的「農民」們完全可以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從耕地,下種,澆水,噴灑農藥,施肥,收穫等一些的操作,當然說的有一些誇張,但距離足不出戶已經為時不遠。

除了這些,還要新時代的蔬菜大棚,在山東壽光地區,有一些投資者正在嘗試集群化蔬菜生產模式,以往的田間地頭不見了,隨之而來的是如同一個個生產車間一樣,從育種到採收都由計算機控制,再加上即將到來的5G時代和人工智慧時代,結合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農業生產變得越來越技術化,科技化。

同樣發生轉變的還要畜牧業,當然這裡說的不是農家自養的一些豬和養,而是指規模化的養殖場,對技術的要求遠高於農業。新希望集團老總劉永好在採訪中坦誠,集團的養豬場幾乎都是大學生在養豬,其中更是以90後居多,可見畜牧業也是在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時俱進,其實不難理解,養殖所需的技術涉及到飼料,獸醫,管理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專項的人才。

再說回教育,一方面是農業大學招生遇冷,另一方面是專業人才的需求在增長,還有就是農業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雖然人們的觀念的轉變存在問題,但主要還是缺乏社會的引導,「新農民」的收入並不低,他們的身份也不會低人一等,他們也可以像白領一樣朝九晚五,他們創造的價值遠高於普通的農民。這才是社會價值觀的真正的引導方向。

對於農業大學來說,緊跟時代潮流,積極開拓新的專業方向,與最前沿的科技結合起來,培養新時代的農業專業人才才是最關鍵的。我們不妨做一個預測,有了5G等通信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的加持,大農業,新農業將成為未來十年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所以,各位家長和學子們,農業大學真的不值得你們去嘗試一下嗎?

相關焦點

  • 95後大學生瞞著父母去養豬:給母豬接生,與自己和解
    2016年,陳晨從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畢業,通過校招成為新希望養殖崗位一名技術員。如今,28歲的他已經是新希望河北某養殖場的場長。「現在養豬場跟以往不同,都是高科技養豬,團隊中很多都是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是更加專業和科學化地養豬,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可以重新認識豬場。」陳晨說。
  • 名校畢業大學生紛紛養豬,究竟是浪費教育資源還是另闢蹊徑
    記得小時候上學,老師總會說:「學習學不好你就回家養豬去吧」,以前總會覺得這話帶著貶義的色彩,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名校大學生畢業回鄉養豬。從當初北大才子,高考文科狀元陸步軒養豬引發軒然大波到2020年9月2日劉永好說現在他們的養豬場基本上都是大學生在養豬,90後居多,學生在裡面一待就是一個月。
  • 【震驚】北大清華工商管理碩士:畢業不去CBD,爭著下鄉去養豬!
    近日,一則「養豬王子」年薪20萬回北大母校招聘的新聞刷了屏,當大家都在當笑話看這則消息時,商界大咖——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今天的「2017年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現場卻證實了。他表示,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養豬,北大清華高材生MBA都願意來養豬。因為科學養豬非常有前景,收益也不錯。
  • 劉永好說養豬場幾乎是大學生:不是學歷不值錢,而是本領恐慌
    近日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說到:新希望幾乎都是大學生在養豬,還有博士生和海歸。在這之前頻頻爆出有大學生畢業回家養豬的消息,引發無數大學無用論,學歷無用論,學歷貶值等言論。是許多大學生畢業後,面臨職場競爭的壓力,面對無數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自己卻無拿得出手的本領的恐懼。
  • ...劉永好:讓中國農牧企業躋身世界農牧行業前列,就是新希望集團的...
    劉永好:我們有10萬員工,光社保減免都接近4億。但我覺得經濟要復甦,更多還是要靠企業自身努力。像我們這樣的企業資金壓力不會那麼大,中小企業更大。銀行要看三年財報的,看抵押物,疫情期間一些服務性企業大半年沒開張,希望國家要支持實體企業,特別要支持小微企業。因為他們是解決就業的主體,也更困難。
  • 95後女大學生畢業回家養豬,父親為她婚事發愁,揚言:陪嫁300頭豬
    農村的家長更是如此,他們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學,以後能夠走出農村,在城市安家落戶,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有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偏偏回到農村,這讓人非常不理解。
  • 超1000家房企跨行養豬!空氣源熱泵成為養豬場冬季採暖的香餑餑
    受政策及高豬價行情吸引,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大型養殖公司積極擴大養殖產能,萬科、碧桂園、網易等企業紛紛跨界養豬。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稱,當前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已經超過1000家。
  • 首席對話|劉永好,新希望的堅守與變革
    三個字,概括了新希望在變局中的角色,和面對顛覆的態度。  在他看來,農業會一直是新希望堅守的方向。  新希望幾乎參與並見證了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的全過程,許多同時期創立的農牧企業要麼倒閉,要麼轉行,成立31年後的新希望依然保持著「銷售規模90%是農業和食品,員工90%在農業和食品(領域工作)」,用劉永好的話來說就是,「一直在堅守,也還會堅守下去。」
  • 大學生剛畢業到豬場工作,都應該做什麼呢?
    現在從大學畜牧專業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專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都有,他們畢業後都去做什麼了呢?有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進養殖場,包括養豬場,養雞場,養牛場等,還有的留校做大學老師,做科研,有的去寵物醫院當寵物醫生,有的去獸藥廠,飼料廠做銷售或技術服務等。一、今天就說一下畢業後到豬場的大學生該做什麼呢!
  • 中國不能沒有民營企業——對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劉永好,新希望集團董事長,1982年創立了希望集團,先後榮獲中國十佳民營企業家、2004亞太最具創造力華商領袖,2008年獲稱「中國改革開放30年影響中國經濟30人」農村專業戶沒有人的尊嚴
  • 「八零後」總裁張明貴被選舉為新希望執行董事長 獲劉永好、劉暢力挺
    資料顯示,張明貴出生於1982年,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獲會計學學士、管理學碩士學位,曾任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辦公室主任、新希望集團地產事業部總裁、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現任公司總裁、董事、新希望集團四川總部董事長、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同時擔任川商總會秘書長、四川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新希望今年銷售將超2000億
    原標題: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新希望今年銷售將超2000億   新希望
  • 劉永好:新希望今年銷售將超2000億,已完成超300億投資,新增3萬員工
    12月6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新希望今年銷售將超過2000億元,「集團的銷售、利潤、稅收和市值,每年大概都有超過20%的增長」。現在到大城市看看,哪有要那麼大的廚房,廚房都是擺設品,特別是九零後、零零後,他們幾乎不怎麼進廚房了,很多人連微波爐怎麼用都不知道。」劉永好說,如何滿足新的消費人群的需求,這是房地產開發商、家電製造商必須要考慮的。對於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難點,劉永好認為,「傳統企業原有的營銷管理、激勵體系,要加上數位化的體系,這是兩個不同的組織,很難結合。
  • 2020年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我們國家肉蛋奶的需求量還是非常大,企業看到機會,想要進入這個市場,我覺得非常正常 房地產企業跨界養豬,是否是個好出路呢?在經歷兩年多的上漲周期後,9月以來,高企的豬肉價格開始出現鬆動,甚至有些地方開始重現十幾元的肉價,眾多剛剛跨行入局的企業是否又將面臨新的挑戰?
  • 原創|穿西服、打領帶的萬科都去養豬了,你該怎麼辦?
    在2018年的年報中,萬科這樣寫道:「我們至少需要建立六個千億級業務,才能再造一個今天的萬科。其次,我們幾乎不可能再找到像房地產開發這樣客單價以百萬計、而且可以依託標準化快速複製的實業業務;更不能寄希望於再遇到一個與過去二十年房地產開發一樣,幾乎所有參與者都能賺錢、都很難虧錢的黃金時代。」
  • 復工記|90後養豬場場長:防控非瘟為防控新冠提供重要經驗
    在這位1990年出生的養豬場場長看來,防控新冠肺炎的很多措施和防控非洲豬瘟是相通的。只要措施科學得力,疫情就能儘快穩定下來。沈廣戈還認為,中國是一個豬肉消費大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不會改變養豬業的發展趨勢。作為一位90後養豬場場長,雖然工作生活在山東寧津,但他的收入待遇絲毫不比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管理人員差。工廠化養豬是朝陽行業,他呼籲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
  • 脫貧攻堅 奮進力量 |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是...
    作為亞布力論壇輪值主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作開幕致辭。此次論壇以「開放中創新改革中轉型」為主題。劉永好特別提到「新商業文明」,他說:「民營企業要成為社會的企業,不能把追求利潤最大化當作我們的第一目標。」什麼是「社會的企業」?
  • 這名大學生無視大家的目光,想借錢養豬,後來身家超過元
    一所好大學通常意味著你畢業後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你不需要回家鄉做平庸的工作,至少當你大夏天的時候,你可以坐在空調房裡活動,變成小白領也是有可能。幾年前,一則新聞報導說,清華的一名大學生畢業後去賣豬肉,消息一出,就引起了不少爭議,有人認為,花的時間努力學習,考上全中國最好的學校,卻出來幹一份沒有學歷的工作,是在浪費人才嗎?但事實並非如此,清華畢業生開始了豬肉公司,而不是每天早起殺豬賣豬肉的傳統方式。
  • 養豬嗎?月薪上萬的那種!養豬企業正邦集團招聘,求職者:一個月只...
    養豬企業正邦集團日前發布了一則招聘信息,招聘2.5萬名大學生,需從一線養豬場做起。包括管理培訓生,也需要從一線養豬場做起,熟悉了業務流程,才有可能晉升為養豬場場長等管理職務。正邦集團負責湖南招聘的人士戴青波告訴記者,2019年以來正邦集團在全國各地擴張,新建養豬場,所以大規模地招聘,另外,也希望一改公眾的傳統認知,讓大家知道養豬也需要高學歷人才。
  • 不顧反對,四川女孩大學畢業就回農村,到底想幹什麼?
    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下面的這位女孩卻大學畢業就返回了農村。本以為家裡安排好了工作,但是最後才知道女孩回鄉只是回村養豬。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大家一起去看看。01 四川女孩考入大學,卻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