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國人從小喝到大的飲料,竟是出自日本,每年「低調」賺走65億

2021-01-14 環宇百態

文丨閒庭 排版丨閒庭

養樂多,這款國人從小喝到大的飲料,估計很多人都以為是國產品牌,可事實上卻是出自日本。那麼,養樂多在中國暢銷18年,每年可低調賺走65億的秘訣到底是什麼?我們又能從中學到哪些智慧呢?

創新的零售模式

養樂多,估計是很多人都有喝過的乳酸菌飲料。可在喝的時候,估計各位在最初之時,都會誤以為這是國產品牌,而實際上養樂多卻是誕生於一家日本公司的飲品。 據某調查網站顯示,養樂多是中國人最喜愛的五家國外飲品品牌之一。

不僅如此,養樂多更曾連續七年以其優秀的品質獲得「中國食品健康七星獎」。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中國這樣一個飛速迭代發展的市場中,養樂多是如何多年來屹立不倒的呢?實際上這背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其創新的零售模式。

養樂多自2002年進入中國後,採取了「家庭配送」這樣的零售模式。養樂多公司自來到中國後,僱傭了很多笑容和善的中國女性,在培訓後她們便成為了養樂多的銷售員,即養樂多媽媽。這些養樂多媽媽,憑藉女性的親和力,熱情的健康知識講解,很快讓養樂多打開了中國市場。「家庭配送」雖然需要僱傭大量人力去進行銷售,但這種看似笨拙的銷售方式,卻是積累客戶口碑最佳的捷徑。

注重品牌的建立

再有,養樂多同時也是一家非常注重品牌經營的公司。養樂多早在1960年代出現在日本本土市場時,就十分有計劃地經營著自己的品牌。那麼,養了多公司是怎麼做的呢?總的來說,養樂多經營品牌一共分為兩步。

第一步是讓養樂多媽媽,為每個日本家庭詳細耐心地講解乳酸菌對人身體腸胃的好處,從而將養樂多與人的健康聯繫在一起。第二步是堅持「家庭配送」,這一銷售方式使得絕大多數日本人,都能夠在第一時間喝到養樂多飲料。這樣便捷周到的服務,便將養樂多與方便快捷聯繫在了一起。

時間一久,當人們想起健康和方便的服務之時,便會想起養樂多。當人們想要愛護自己的腸胃時就會想起養樂多。從此,養樂多這一品牌的良好形象便這樣建立起來了。而當養樂多來到中國市場後,它採取的也是同樣類似的策略。

同時不得不提的是,多年來,養樂多幾乎很少去改變自己的產品包裝,其實也是為了讓養樂多能夠以一種「客戶熟悉的姿態」出現在超市的貨架上。養樂多公司之所以這麼做,實際是因為它明白,讓客戶「熟悉你」,是讓客戶「愛上你」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用觀念來引導消費

那麼,或許有人會問了,為何同樣是主動將產品銷售給客戶,為何養樂多做得就這麼好,而有的公司的銷售甚至會讓客戶感到很煩人呢?其實這點正是養樂多最為智慧的經營之道,那就是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客戶著想。

我們可以試著想一下,有一個銷售人員找到你推銷他的產品時,你第一感覺會是什麼呢?估計心裡多半想的是,這個人可能要騙我的錢,將我完全不需要的東西賣給我。其實這正是很多銷售之所以會讓人討厭的原因所在。

可養樂多媽媽做的卻與之不同。所有的養樂多媽媽們,幾乎都會從為客戶的健康著想,來推銷自己的產品。養樂多媽媽們在面對每一個客戶時,都會面帶微笑地告訴客戶,益生菌飲料對人的腸胃有多少好處,而健康的腸胃對人的健康又有多少好處。這樣客戶的心裡自然會覺得,養樂多媽媽們是在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自然不會對養樂多的銷售表示討厭了。

這種看似簡單的銷售方式,實際是養樂多在幫客戶們建立一種觀念。那就是養樂多對人的腸胃是有益處的,而好的腸胃則能使人變得更健康,因此說買養樂多,實際就是在保護自己的健康。當這種觀念起來後,很多人都會覺得養樂多是應該經常喝的,因為喝了養樂多,能夠讓自己變健康。養樂多之所以能夠想出這種營銷方式,實際是因為他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這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會不願意為自己的健康做一點力所能及的投資。

尾言:

其實,養樂多公司之所以能夠存活五十年仍立於不敗之地,關鍵是他們做到了兩點。第一是專注於乳酸菌飲料的生產與開發,第二是堅持把客戶的健康和滿意度放在首位。大道至簡,這便是養樂多的經營智慧。

討論題:養樂多現在已成為全世界最為行銷的乳酸菌飲料了,那麼各位覺得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註: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際網路,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日本飲料巨頭,每年默默從中國賺走65億,網友:難道不是國產的嗎
    而國內第一款益生菌飲料品牌叫「養樂多」,相信大家對這個牌子並不陌生,其在各大超市和零售店都有銷售。在整個60年代,養樂多幾乎蟬聯日本飲料銷量冠軍。 那麼,這樣一個紅得發紫的日本品牌,又是如何進入中國,最後讓國人誤以為其是國產品牌的呢?還請各位接著往下看。
  • 喝了17年的飲料,至今才發現,它居然是日本品牌,每年賺走65億
    說起中國的飲料行業,估計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娃哈哈以及農夫山泉等品牌了,不過在這幾年的時間裡面,國內的飲料行業發展還是比較快的,越來越多的飲料品牌湧入市場。然而有這麼一個日本飲料品牌,進入中國已經有了17年的時間,每年都從中國賺走65億元,卻一直被人們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在中國每年撈金65億
    推薦語:不說還真不知道,這樣的品牌居然是日本品牌,在這個行業,中國品牌已快速崛起,還能存在這樣的日本品牌確實讓人有點難以相信。下文轉載自作者:木丁看客看世界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資訊!說到國內的知名飲料巨頭,相信不少網友都會想到娃哈哈、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品牌。但也有網友表示:奶茶它不香嗎?為什麼一定要喝飲料?隨著這些年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提上去了,飲料行業的發展也迎來了紅利時期,就連連鎖奶茶店我國都是一家一家的開,一杯便宜的8、9塊,貴的16、17塊。
  •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
    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卻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年在中國撈金65億!除了喝白開水以外,牛奶也是最營養而且無公害的一種飲品,可能有很多的人他們都會覺得牛奶的口感沒有別的其他的飲品好喝,雖然說知道牛奶有營養,但是卻不太愛喝,可是在看到酸奶飲品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非常的樂觀,既有營養口感又酸酸甜甜,所以說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成為了不二選擇,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日本銷量最高的飲料被我們一直誤認為是中國品牌,每一年在中國撈金65億。
  • 日本飲料巨頭,在中國每年撈金65億,卻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
    當然,飯桌上的飲料也少不了,比如我們常見的各種涼茶,各種功能性飲料,各種奶製品等等。為了增加自身的銷量,獲取更多的利益,出現了各種商家包括外商都打出各種廣告來宣傳自己的商品。這其中有一個品牌的廣告你一定有印象。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熟悉養樂多。
  • 一個日本知名飲料,卻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
    大家都知道,現在時代的發展講究的是經濟全球化,為了加強各國之間的聯繫,有了進出口產品的理念,而一個企業的成功,就是能夠將自己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打開自己的國際知名度。就拿華為來說,從當初默默無聞的一個通信技術小企業,到現在的5G大巨頭,都是實力所在的證明,即使遭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刁難,但也不能否認華為技術的強大。而同樣在其他國家,也有自己非常厲害的東西。
  • 一款日本飲料,卻被誤認國產品牌,一年在中國賺65億,你也喝過
    1996年成立的太子奶集團主要生產乳酸菌飲料,它打出「乳酸菌太子奶,專為中國人體質研製」的標語,一度在國內成為行業龍頭。後來還大手筆競拍的得到央視的標王,為包括春晚在內的多檔節目獨家冠名,那段時間太子奶的名聲婦孺皆知。
  • 「偽裝」成國產的日本飲品巨頭:與蒙牛、伊利齊名,每年狂賺65億
    養樂多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是實實在在的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狂賺65億,算得上是「藏」在中國的日企巨頭。一、養樂多的日本發展史養樂多是日本一家歷史比較久遠的企業,外文名為「Yakult」,又譯為「益力多」,意即酸奶。
  • 日本飲料巨頭,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默默撈金65億
    1985年,T·萊維提出「經濟全球化」這一理念,如今僅僅過去35年,「經濟全球化」早已實現,毫不誇張地說,各國人民無需出國,就能購買到來自全球的商品,其中「Made In China」更是隨處可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品牌來自於日本,每年在中國低調撈金幾十億,還一直被大家誤以為是國產品牌,它就是「養樂多」。1930年,日本微生物醫學博士代田稔發現了一種活性乳酸桿菌,這種乳酸桿菌特別有益於人類的消化,經過代田稔博士的不斷努力,他成功分離並培養出了乳酸桿菌,並將其命名為「乾酪乳酸桿菌代田株」,簡稱「代田菌」。
  • 日本最暢銷的飲料,每年在華撈金65億,卻一直被誤認為是中國品牌
    從碳酸飲料,到果汁飲料,再到酸奶,也能看到人們的飲食喜好的改變,小孩子往往更加喜歡碳酸飲料,而家長就會苦口婆心的勸,喝多了碳酸飲料,對身體不好,影響骨質等,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部分碳酸飲料還可能導致人體細胞嚴重受損。
  • 日本一知名飲料,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
    人們在外面遊玩時,渴了難免需要去購買水喝。現在水的種類有很多,有礦泉水、有飲料等。很多比較知名的飲料並不是中國的,而是國外的品牌。就有一日本知名的飲料,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每年在中國淨賺36億。在我國最受歡迎的飲料品牌那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隨便在一個超市或者小賣部都能買到,這兩個飲料品牌都是美國的品牌。日本也有一款知名的飲料,在我國深受歡迎,這個飲料就是養樂多。很多人都以為養樂多是國產的,但並不是這樣,養樂多是日本的一個品牌。
  • 一直誤以為國產品牌的飲料,名字用漢字偽裝,每年從中國賺走65億
    明月本無價,高山皆有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物質貧瘠的年代,恩格爾係數相當的大,解決溫飽問題已經是人們最大的願望,但是隨著人們物質生活逐步得到滿足,人們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來著日本的飲料巨頭,他用漢字偽裝成中國的老品牌,每一年中在中國賺取的金額高達六十五個億
  • 一年賺走36億,這個被誤認為國產品牌的知名飲料,竟是來自日本?
    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代,國家之間的聯繫也日趨緊密,一個國家的商品,往往能賣到世界各地,這既是商業上的成功,也是國家的進步。要說暢銷於中國的國外飲料,中國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至少有兩個:一個是來自美國的可口可樂,另一個則是來自日本的養樂多。
  • 日本一種知名飲料,一直被誤認為是國產品牌,你肯定也喝過
    相信許多人都喝過各種各樣的飲料,無論是百事可樂還是可口可樂,或者是農夫山泉,這些基本上都被大家所關注,可是,還有一款飲料一直都是全民都喝過的飲料,而且認為是國產,每年在我國賺了65個億。那麼,這款飲品到底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一聊吧。
  • 像極了國產品牌的日本飲料,深耕中國18年,為減少腸道疾病而發明
    中國人口基數大,造就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就飲料市場而言,有數不清的品牌、品類。我們有很多國產飲料品牌,在與國外巨頭的競爭中,落敗被收購。但國民還不知道,它們已經是國外品牌。反過來有一些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但是低調得像國產品牌一樣。
  • 日本飲料巨頭:年賺中國65億,用漢字偽裝,被誤以為是國產品牌
    中所周知酸奶屬於飲料中的一種,經常進入大眾視野的酸奶品牌有安慕希、伊利酸奶、希臘酸奶、君樂寶等品牌。近幾年酸奶的銷售市場呈現出擴大的趨勢,成為食品飲料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這些酸奶廠家主打的口號是:無脂、代餐、常溫、低溫、口味多元、富含果肉等,都是這些廠家的買點,而消費者也不負眾望,2017年,我國酸奶市場規模達 1220 億元,首次超越牛奶的銷售額。
  • 這家美國食品巨頭,靠一款餅乾在中國賺走750億,僅次於雀巢
    2018年7月,美國財富雜誌公布的全新世界500強名單中,卡夫亨氏以262.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93億)的營業收入和109.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50億)的利潤排名第451位。其實在三年前,在巴菲特的推動下享氏併購了卡夫食品,改名卡夫亨氏,成為全球食品與飲料巨頭。
  • 運動後喝什麼?中國功能飲料400億市場品牌大掃描
    鍛鍊後如何補充水分成了這4億多人的共同問題:我應該喝點什麼?一般來說,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和各類電解質非常重要,為了維持體液正常平衡,維持血糖穩定,維持酸鹼平衡,改善體溫調節和心血管機能等。喝白水肯定不行,喝碳酸飲料不夠健康,喝茶飲料、乳飲料和果蔬汁飲料的時機也不對,想要專業一點,只能是以紅牛、脈動、佳得樂為首的各類功能飲料了。
  • 這個被認為是國產產品的日本品牌,每年在中國市場撈金65億!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在中國經濟騰飛的大背景下,中國市場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相當眼紅的「大蛋糕」。尤其是14億多的人口,更是隱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在飲料市場中,我國在2019年的飲料零售額就達到了2099億元人民幣,同期增長幅度為10.4%。
  • 蘋果每年賺走中國幾千億,還好他在賺蘋果的錢,一天就進帳1億多
    眾所周知,蘋果的業務遍及全世界,但我們還是不得不承認,中國才是蘋果最大的市場,其高達15000多億元的營收,絕大部分是來自於中國的消費者,中國市場將佔到蘋果總營收的25%左右,也就是說蘋果每年能從中國賺走幾千億。不過伴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提高,現在我們國家也出現了不少科技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