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班路上,你是不是正在劃著手機找周末打卡點來犒勞自己一周的勤勞?來看看城中這些文旅活動吧,刷一圈,不OUT。
【都市漫遊者】
熟悉的鎮海樓,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樓!
廣州流傳一句俗語「不到五層樓,不算到廣州」。
大多數老廣從學生時代起就一次次逛越秀公園、登鎮海樓,為什麼還要專門推薦來這裡打卡呢?
因為,最近,鎮海樓成功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啦!廣州博物館經過長達一年多的申報工作,其主館址鎮海樓以其獨特魅力和歷史價值加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大家庭。目前,包括廣州鎮海樓在內,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共有18家。
鎮海樓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整座建築高28米,寬31米。呈長方形,逐層收減,似樓似塔,是我國古建築中比較少見的多層樓閣式建築。1929年,鎮海樓館址作為廣州博物館正式對外公開,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也是華南首座博物館,更是中國最早的現代意義的博物館。數百年來詩人墨客詠嘆之篇不絕,明清以來鎮海樓一直為「羊城八景」之一。館內常設《廣州歷史陳列》展覽,近千件各時期的文物、照片和資料系統展示了廣州五、六千年來文化、風俗和城市發展等變遷軌跡。
秋高氣爽正是登高好時節,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打卡百年歷史文化名樓——鎮海樓吧!
首屆「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名單公布!廣州有2條……
周末想近郊遊?日前「尋找鄉村振興排頭兵——首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活動公布的50個廣東特色名村、20條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了解一下?
其中,廣州有2條精品線路榜上有名。分別是:廣州市從化區的流溪畫廊特色小鎮鄉村遊精品線路、廣州市番禺區的沙灣古鎮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廣州市從化區流溪畫廊特色小鎮鄉村遊精品線路
分布在廣州北部的溫泉、良口、呂田3個生態發展鎮,是廣州「母親河」流溪河的發源地,從化溫泉、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廣州從化馬場等都是度假休閒娛樂的勝地,串珠成鏈,美不勝收。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古鎮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沙灣古鎮是一個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嶺南文化古鎮,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民間藝術飲譽南國。沙灣古鎮的廣東音樂、飄色、龍獅、雕塑、蘭花、飲食等多種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長盛不衰。
簷椽梁枋、巧飾雕琢,宗祠古屋錯落別致,古色古香,處處散發出獨具嶺南特色的古韻。沙灣古鎮美食品種繁多,菜餚和甜品小吃極負盛名。不少傳統民間美食流傳至今,廣受追捧。例如,遠近馳名的沙灣傳統美食姜埋奶、狗仔粥,甘爽嫩滑的爬金山,鮮甜可口的魚皮角……
【追光燈】
2019年二沙島戶外音樂季繼續進行
時間:10月13日至12月14日周末舉辦
地點:星海音樂廳戶外草坪
作為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與越秀區政府聯合打造的文化惠民品牌,本屆音樂季繼續實施「免費入場」的形式,音樂會的門票將會以現場派發和網上搶票的形式免費提供給廣大市民,每場共有1000個坐墊。本周末10月26日(星期六下午4:00-5:20)將要上演的是廣東歌舞劇院演繹的流行樂音樂會。
音樂季在下午4點準時開演,觀眾可提前一小時到場地的入口處直接領取紙質門票,也可提前通過「廣州越秀發布」「廣州越秀文體」「網演」官方微信公眾號搶票。沒能獲得入場券的市民也可以在草坪外感受音樂會的精彩演出。
郭鳳女「鳳舞飛揚」粵劇折子戲專場
時間:11月5日
地點:中山紀念堂
郭鳳女是紅派藝術傳承人,從事粵劇藝術40多年。這次折子戲專場的題材相當豐富,不僅有文有武,除了經典的紅派劇目,郭鳳女更將帶來最新作品《貓仙撮良緣》。嘉賓陣容亦相當豪華,包括著名粵劇文武生彭熾權、歐凱明、黎駿聲以及青年演員李偉聰、黃春強、畢海榮等,都將傾情獻演,郭鳳女最小的7歲徒弟也會登臺表演。
【白盒子】
秋陽和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晚清以來南方扇面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10月1日 - 11月24日
展覽地點: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3號廳(廣州市海珠區昌崗東路257號)
書畫扇面,咫尺風流。通過這些扇面,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藝術家如何在盈盈一方間進行或簡或繁,或工或寫,或敬仿或筆飛,或儼然或捧腹的各種表達,也可以了解那樣一種富有雅趣的文化氛圍和交往方式。本次展出的扇面為晚清以來的作品,以嶺南地區為主,兼及江浙一帶,囊括了山水、花鳥、人物等不同的題材,也包括了嶺南派、國畫研究會、海派等不同取向的作者群,還納入了今人的一些作品。
櫻楓幽玄——廣州藝術博物院藏近現代日本繪畫展
展覽時間:2019年8月30日 - 2020年2月28日
展覽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院
日本美人畫在17世紀江戶時代開始盛行於各個階層,既有請畫師獨家定製的絹本設色美人畫,也有在街角書屋販售的雕版印刷美人畫。然而,不同於我國隋唐的宮廷仕女圖或明清的上流階層婦女像,日本的美人畫主要突出的是人物的髮型與衣著,重點表現當時追崇的時尚,通過細密的服飾圖案彰顯畫師的精湛技藝。此次展覽展示包括山下青崖《仕女圖》在內的數件日本美人畫,有光豐《汲水侍女》、佚名《香園獨步》及《踏雪圖》。
「忘憂草」考古女性時間
展覽時間:201年9月14日 – 11月17日
展覽地點:廣東時代美術館
這是一個由女性藝術家主導的很女性的當代藝術展覽,「忘憂草」是一種路邊常見的野生植物,同時也是一位普通女性的網名,是你我身邊都能找到的一種典型女性。「忘憂草」的自我命名暗示了具有女性特質的人在面對內在衝突時的處理方法:來自外界的憂愁只能靠主觀意志的遺忘來自我消化。通過「解壓家庭」,展覽的作品探討了女性所處環境以及周圍所產生的親密關係。
【我讀】
故紙覓羊城之廣州通史系列講座第十三期:中山大學與近代中國(1924—1949)
時間: 10月27日(周日)14:30-16:00
地點:廣州圖書館北九樓廣州人文館中庭
中山大學的成立和發展,與近代中國歷史的演化特別是一些重要節點有著緊密的關聯。曹天忠教授打破了平常校史敘述的窠臼,根據創校、擴校、遷校、護校四個時期的劃分,將校史與國史結合,以孫中山與「中大精神」、中大「紅色基因」、中大的抗日烽火、中大與近代中國學術為重點,娓娓道述中大故事,重新闡釋這所百年老校在近代廣東、中國高等教育史、中國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四個維度及其整體脈絡中的位置和特色。
健康大講堂(總第23期)
活動時間:2019年10月26日(周六)14:30-16:30
活動地點:廣州圖書館北七樓中庭
兒童用藥是社會關注度較高的話題,藥品選擇、劑量配置、過敏反應等更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各種食物對不同藥物會產生影響,如何避免食物影響藥效,如何避免二者產生化學反應導致身體不適。本期大講堂特邀南醫三院藥學部陳文瑛和何炳洪醫生為大家講解。
在一盞茶裡遇到了健康——中華傳統茶文化公益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2019年10月27日(周日)14:30-16:30
活動地點:廣州圖書館南一樓閱讀體驗區
老廣離不開茶文化,早茶、下午茶、夜茶……如何正確飲茶,如何飲茶養生都是現代人比較關心的問題。此次活動以分享互動形式探討茶與健康,茶與家庭和睦、社會和諧,茶與文化。
【交叉小徑】
《民生·廣州影像70年》專題講座
時間:10月26日14:30-16:00
地點:廣州圖書館負一層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
「影像廣州70年」展覽在廣州圖書館已經開展近一個月了,前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一張張紀實影像不但記錄下了當時廣州市民的生活,更是作為一種見證,回顧新中國70載民生變化。廣州美術學院特聘教授鄧啟耀將從影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著眼於「衣 食 住 行」和觀眾一起聊一聊70年來廣州生活的點點滴滴。講座前將播放紀錄片《廣州街巷》。活動無需報名,限座80。14歲以下讀者需在家長陪同下觀看。
霜降時節,教你書畫裝裱修復和典藏!
時間:10月26日上午9:30-11:00
地點:廣州裱藝學會副會長工作室(廣州市越秀區萬福路172號三樓)
在嶺南的秋冬時節該如何典藏書畫作品呢?書畫裝裱又有哪些步驟和講究?廣州裱藝學會會長、中國文物修復委員會會員梁偉智帶領大家了解嶺南書畫裝裱修復技藝歷史和文化,觀摩書畫裝裱流程,並且親自動手用白紙完成書畫裝裱之「託底」工序,學習秋冬季節嶺南書畫典藏方法。
吃橄欖、雕橄欖,廣州欖雕體驗之旅你準備好了嗎?
時間:10月27日上午9:30-11:00
地點:廣州欖雕體驗館(廣州市海珠區南華東路758號)
主講嘉賓:曾憲鵬
金秋時節,烏欖成熟。這一次,我們將走進廣州欖雕體驗館,廣州欖雕代表性傳承人曾憲鵬帶你吃欖、辨欖、雕欖……
醜也風流
時間:10月26日15:00—16:30
地址:粵劇藝術博物館
主講嘉賓:葉兆柏
從藝七十多載,葉兆柏在舞臺上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藝術形象,《袁崇煥》中的毛文龍,《血濺烏紗》中飾演賈水鏡,在《山鄉風雲》中飾演斬尾蛇,更是在《借靴》中飾演的賈二秀憑《借靴》榮獲全國牡丹獎。70多年來,葉兆柏從未真正離開過舞臺,他退而不休,依然活躍在粵劇舞臺上,一如既往為粵劇的傳承作出貢獻。
【親子】
金秋十月,溫馨「香」伴——「百姓學堂」親子香囊製作活動
時間:10月27日10:00-11:30
地點:廣州市文化館一樓講座廳(海珠區藝苑路47號)
活動對象:30組家庭(每組家庭1大1小,孩子年齡為6-13歲)
用五色絲線纏成或用碎布縫起,內裝中草藥香料的香囊不僅可以表情意,還有驅蚊、助眠的功效。在課堂上,您和孩子不僅能初步了解香料及香文化,還能在完成後帶走香物成品。褪去忙碌的疲憊,趁著秋光正好,帶著您的孩子一起來享受這寧靜悠閒的芬芳時光吧。
繪聲繪色嘆方言——廣東方言童謠主題展
時間:9月24日—11月10日
地點: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廣東地區廣泛傳唱和廣府、潮汕、客家童謠,配上有溫度的文字,淡墨童趣圈點出嶺南文化的獨特韻味。讓我們走進「繪聲繪色嘆方言」展覽,靜靜吟唱方言童謠,細細賞看童趣名畫,娓娓讀懂童謠解說,記住家鄉的味道。
【文化有約】
報名:賞析趙孟頫書法精品《道德經》,一起學習如何寫小楷
11月起,天河區書法家協會會員林東鵬將從《趙孟頫小楷道德經》入手,將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小楷的書寫。現在開始報名。
報名時間:2019年10月24日-10月30日
報名人數:50人(需抽籤)
報名渠道:微信「廣州市文化館」訂閱號或廣州群文網
課程安排:11月1、8、15、22日、12月13日下午3:00-5:00
上課地點:廣州市文化館講座廳(海珠區藝苑路47號)
上課需自備:純狼小楷筆1枝,一得閣墨汁50克一瓶,瓷碟或硯臺1個。四尺八開雙面拷貝紙一包。《趙孟頫小楷道德經》字帖使用放大版。
註:如果沒有基礎,那最好準備拷貝紙;如果有基礎可以不用拷貝紙,直接對臨。
報名:交響樂零距離公益課
報名時間:2019年10月23日-10月30日
報名人數:30人(需抽籤)
報名渠道:微信「廣州市文化館」訂閱號或廣州群文網
課程安排:11月3、10、17、24日上午10:30-12:00
上課地點:廣州市文化館二樓(海珠區藝苑路47號)
11月,廣州市文化館聯合廣州榮藝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將開設「交響樂零距離公益課」。以「音樂」為途徑,「快樂」為目的,帶6-15歲零基礎的小朋友認識弦樂、管樂等各類樂器,從樂器的表演體驗中感受其音色特點,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和美感。
專題統籌 信息時報記者 馮鈺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馮鈺 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