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一枚印章喚回精緻的生活
■素霞之印(附邊款) 楊榮聘制
如果說柴米油鹽醬醋茶是生活中的煙火氣,那么半壁圖書、數張字畫、一二枚印章再加一組文房清玩,就是一個人精神世界的桃花源了。撫一方印章在手,寵辱偕忘;覽一卷長文於目,足以棲心。這便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溫暖的感覺了。
自7月30日啟動印章私人定製以來,活動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短短五天內,通過微信、電話等各種聯繫方式,我們接到了160餘人的諮詢,有部分讀者當場拍板,決定定製一枚印章,或自用,或送人。省會張先生的父親下個月將過生日,極有孝心的張先生專門為老父親定製了一枚篆書朱文印,作為老人家生日的賀禮,想來老人會十分高興。讀者紀女士定製了一方白文篆書印章,作為禮物送給朋友。省會讀者素霞女士本身就懂得一些印章鑑賞的知識,她為自己定製了「素霞之印」印章一枚,同樣是篆書。不過,在印文方面她選擇了白文,印章經楊榮聘老師甫一制出,行刀勁利乾脆,布局大氣,堪稱精品,尤為吸引眼球。
此次私人定製活動,共為讀者提供一百枚印章。整枚印章的印面設計、篆刻製作,均由我省實力篆刻家李建賓、楊榮聘二位老師擔綱,分別完成。印材選用產自福建福州的壽山石高山料,石性穩定,不幹不裂,在北方的氣候中,可以得到妥善保存。印章章料碩大,印面為2.5釐米×2.5釐米,高7釐米,整體協調大方,配以特製錦盒,更顯珍貴。著名畫家張大千認為,姓名章的形狀以「方形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鑑於此次定製的章料印面方整,所以此次印章定製,主要為四字名章或藏書章。
由於此次私人印章定製主要針對中老年、少兒書畫愛好者推出,所以,有必要讓大家知道一些印章鈐印在書畫創作時的使用技巧。在書畫界,印章的使用是頗有些講究的。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姓名有連在一起的,也有分開的。題款用章,以一名一字為正,一姓一名亦可。款有姓,可用名章,款無姓,或不落款者,應用姓名章,以利辨識作者。古人用章,講究禮儀:凡卑幼致書尊長,當用名章;平輩間用字章;尊長給卑幼,用別號章即可。反之,則大為不妥。
另外,此次活動所推出的藏書章的使用,也有一些講究。藏書章始於唐,發展於宋元,大盛於明清,至今不衰。上千年來,藏書家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律。藏書家一般喜歡把藏書章印在目錄及每卷的第一頁和最後一頁中版式有空白的地方,另外則是序跋後有空白的地方。現代亦有藏書家把藏書章蓋在卷中某一特定的頁數上。藏書章一般蓋在邊欄內的,有些線裝書的巾箱本、小字本因字體小,邊欄內容容不下藏書章,亦有蓋至邊欄外者。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往自己的書畫作品或收藏的書籍上鈐印時,要注意看準印面端正與否,用力需均勻,鈐蓋時不要移動印章,以免印面交錯,印文模糊。
目前,首批印章已經刻制完畢,我們將陸續聯繫定製成功的讀者,奉上令您滿意的作品。(記者 牛珍濤)
(責編:王鶴瑾、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