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篆刻一枚印章,是怎樣的過程?

2021-01-09 網易

2020-07-04 13:11:37 來源: 果殼

舉報

  我在大學時選修過一門「篆刻技法」,和室友一起上了整整一學期。每到周末,我倆就窩在寢室裡,在各自的小書桌前開著小檯燈,刀耕不輟……窮學生為了省石料,什麼 8 字磨石法和六個面全刻滿,都是基本操作……

  所以篆刻的流程對我來說,仍算熟門熟路,至於手藝如何,大家看我的頭像就應該有個大概了解。這年頭咱們不是流行創新麼?(好像找到了放棄這門愛好的原因……) 那今天我們就講下大到玉璽,小到姓名章的篆刻是怎麼一回事兒吧~



  印章材質

  對新手來說,幾年前最常買到的就是「青田石」了(下圖青色)。


  近年據說是同質量的石頭產量變小了,問了下仍在篆刻的朋友,說大家很多用「壽山石」(上圖紅色)和「遼寧凍石」(下圖乳白色)練手。如果你去當地的書畫市場,不管哪家小店,絕對物美價廉、童叟無欺,10 塊以內來一方,當然 x 寶也可以批量買……


  如果自己想要搞一個印章,那可用的材質就太多了,各種昂貴的木材、玉石、水晶、瑪瑙、動物角質…… whatever you like if you are rich.

  陽刻 / 陰刻

  印章的印文分兩種,下圖左邊的是陽刻(印面文字凸起的朱文印),右邊的是陰刻(印面文字凹陷的白文印)。


  轉移印稿

  現在要開始具體的製作一枚印章了~首先要把印文寫到印面上。由於印章印出來的是一個鏡像面,所以印文都是反的字。一般人很難直接在印石上反寫,比較常見的一個方法是「水印上石」用來把印稿反向轉印上去。

  先墊一層很透的拷貝紙(好像也叫複寫紙,有的人也用連史紙)。



  把印稿給正著描上去,現在這模樣是我們想要印出來的效果。



  然後把著了墨的那一面給貼合到印石上,邊邊角角折好後,用小皮筋固定紮實。



  蘸點水均勻地塗抹和打溼紙張,水多了就隨時用紙巾吸走。



  然後再找張乾淨的拷貝紙,不停的用指甲或勺子刮,這樣之前打溼到紙張上的清水會把墨移印到印石上。



  最後掀開來兩張拷貝紙,就發現印稿已經被「水印上石」了~



  反寫上石

  當然大佬們可不是這樣的……他們是在拷貝紙上寫好了印稿,翻過來成了反字以後,直接在印石上看著描了……



  下刀篆刻

  印石上有了印稿,就可以上刻刀開工了!下圖現在就是在做一個陽刻,刻刀削去的是留白處,等到時候印出來就只有朱紅色的印文。如果你要做陰刻,那就把紅色的印文處削掉……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戒驕戒躁……



  如果你想提高篆刻效率怎麼辦?歡迎去 x 寶買個電雕刻筆…… 100 大洋都不到……電動下刀,體驗快節奏的別樣風情……



  別說刻印章了,玻璃、蛋殼刻字,連核桃雕刻都不在話下,分分鐘把你拉回背誦《核舟記》的學生時代,什麼佛印絕類彌勒……


  打上印泥

  篆刻完畢後,就可以打上印泥,試蓋個章看看效果。



  試蓋印章

  從摩擦、摩擦到落款出來看實際效果,如果還有不甚滿意的地方,就繼續拿刻刀微調,到這裡,你的一枚自用印章就完工啦~



  等等!Cast 還有話

  寫著手工篆刻的時候,分分鐘讓我回憶起那些被我刻壞的石料……那是我刀下的亡魂,逝去的青春……至於現代版的光敏印章和機械雕刻的公章製作?在寫,在寫……

  校對:Cast + 江小喪

  文中 Gif 截取自日本 The Science Channel 頻道的 THE MAKING 視頻(79)《判子(ハンコ)ができるまで》、 YouTube 博主 久之 的《1 轉寫印稿(篆刻1/4)》、People With_Guitar 的《篆刻、書法、水墨畫體驗與欣賞_02_1.5.2(1) 印稿反寫上石》、天來書院 的《DVD 篆刻入門》、CCTV少兒 的《《贏在博物館》(第二季)當國寶遇上活寶:權力象徵的玉璽,其主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呂雉·「皇后之璽」玉印》以及來自維基百科的陽刻和陰刻圖和 1688 商品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創業印章首屆DIY手工篆刻文化活動完美落幕!
    古人篆刻思離群,舒捲渾同嶺上雲。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漢家文。  2018年11月17日下午,首屆創業印章DIY手工篆刻文化活動於深圳市書法院完美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創業印章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特邀深圳市書法院趙永金院長」親自講述篆刻文化,並教現場大家如何雕刻。活動當天共有30多人參與並感受體驗了篆刻技藝,現場藝術氣息濃厚...  為了讓活動兼具欣賞性與參與性,本次活動一共設四個區域,分別為:籤到區、篆刻體驗區、拍照抽獎區、玉石陳列區,所有工作人員統一身著古裝接待來賓。
  • 手工篆刻緬茄印章匠人「觸網」 登錄輕鬆籌
    但在當今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時代,人們的心早已被浮躁的社會所帶動,心中最初的情懷也有所改變,原先追逐夢想的手工匠人也是越來越少......但近日,在輕鬆籌平臺上,出現了一位專注製作緬茄菩提印章的手工匠人。他憑自己精湛的篆刻手藝與網際網路相結合,得到了大量的支持與關注。緬茄果實的華麗變身它,精緻美觀,與眾不同。
  • 篆刻印章送老師,這樣的畢業典禮有意思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方詩琪 劉蘇蒙 首席記者 王湛 最近,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鹹曉婷老師在朋友圈曬出自己收到的一份獨特禮物——一枚刻有她姓名的印章。一枚看似簡單的姓名印章寄託了學生的真情期望這塊由駱珂笳為鹹曉婷老師獨家定製的印章,大小約2.5釐米見方,看似只是簡單地用鳥蟲篆刻(先秦篆書的變體,是屬於金文裡的一種特殊美術字體)寫了姓名,但除了感謝鹹曉婷老師對他的諄諄教誨,這方印章還包含了更深的寓意。
  • 手工教程,一枚木質「印章」的製作過程
    說起印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怎麼雕刻印章,可能大家也都了解一點,但對於印章雕刻小白還是很不友好的,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印刻印章的製作方法,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好的,了解印章的製作流程,能讓你也擁有一枚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印章。覺得對您有幫助的親請記得點讚和加關注喲!
  • Photoshop製作自己的篆刻印章圖案
    篆刻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歷史久遠。古代的書畫家大都有自己一些獨特風格的印章來標記自己的作品,經過兩千多年前人的積累和發展,篆刻逐漸成為一門大家喜歡的藝術,一枚好的印章不但是給自己的作品作標記,同時對平衡作品的畫面構圖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 我最喜愛的一枚印章
    ,其中有一枚我最喜歡,珍藏至今。它是一枚很不起眼的普通印章,但它是我回國紀念物之一。        上個世紀50年代初,東南亞華僑學生掀起回國熱潮之際,我毅然決然踏上了回國的徵程。在回國的前一個月,我在居住的馬來西亞檳城汕頭街刻了一枚印章。
  • 學習篆刻,如果理解做到這幾點,你也能刻出精品印章!
    「石不能言最可人」篆刻印章因融合了書法、繪畫、美術構圖等多藝術元素,深受大家喜愛,方寸之間的氣象萬千怎樣才能體現的淋漓盡致呢?怎樣才能融合書法、刀法、書畫等多方面揉捏在一起表達出印人的創作思想,讓我們不能說話的石頭更可人呢?切刀的鼻祖朱簡說:「刀筆渾融,無跡可尋,神品也;有筆無刀,妙品也;有刀無筆,能品也;刀筆之外而有別趣,逸品也;有刀鋒而似鋸牙燕尾,外道也;無刀鋒而似墨豬鐵線,庸工也。」
  • 秒變PS達人|自製篆刻印章
    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在自己攝影的作品中題上幾句詞或詩句,在落款處蓋上自己的篆刻印章,獲得畫意的效果
  • 印章收藏: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更高
    張茂的「文中古美術」小店不大,記者也因此認為這是他鍾情印章收藏的原因,但是他告訴我,主要還是因為他喜歡探究中國千年的印章文化。「我踏入收藏界第一筆有自豪感的交易便是以500元的價格收入一枚印章,後來以2000元賣出,這次買賣讓我信心大增,也因此奠定了我專心做印章收藏的決心。」張茂說。
  • 自製篆刻印章
    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在合適的作品中,題上幾句詞或詩句,在落款上蓋上自已的篆刻印章,效仿一些畫意的效果。
  • 印章收藏漸入佳境
    印章石料的品種很多,如青田石、壽山石等都是為人熟知的品種,它們本身就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清代民間就流傳有「一兩田黃三兩金,昌化雞血石無價」的說法。像壽山三彩黃、壽山硃砂以及壽山荔枝凍等,都是壽山石中值得收藏的品種。還有昌化雞血石、田黃等,也是傳統印章中的經典品種;看重藏印的行家,主要從篆刻的藝術角度出發,名家手筆當然是最重要的,如果手工精細老到,就算是無名氏製作,價值也不會低。
  • 中囯印章篆刻藝術
    在欣賞書畫作品時,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篆刻藝術若根據入印字體歸納,總格局不外乎大篆、小篆、摹印篆三種。 除姓名字號用章外的其餘印章都稱為閒章。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 洛陽一男子沉迷手工刻制印章 幾十年匠心依舊
    他伏案的木桌早已被磨得油光發亮,手中的刻刀緊密纏繞著一圈圈棉線繩,在溼水的磨石和砂紙上反覆研磨後,一塊稜角分明、六面平滑的印章胚呈現出來。接著,李普義將牛角章固定在印床上,取出一本紙張發黃的《篆刻大字典》,根據顧客要求設計印文,經過上印、粗刻、細刻、整理、做舊步驟,一枚印章便刻好了。每到這時,老李會取出一盒硃砂古印泥,蓋上印記,客人滿意了才算完工。
  • 專家品評印章: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高
    專家品評印章: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高 「我踏入收藏界第一筆有自豪感的交易便是以500元的價格收入一枚印章,後來以2000元賣出,這次買賣讓我信心大增,也因此奠定了我專心做印章收藏的決心。」張茂說。  張茂向記者展示他收藏的各種印章,有銅的、玉的、石頭的、瓷的,還有牛角的。他特地推薦一枚黃田田黃的閒章,上面刻著「一笑百慮忘」,「這枚章子刻於宣統年間,材質是黃田田黃,頂部非常自然地刻了一隻蟬,整個造型非常簡約,但又很大氣。」
  • 篆刻印章,於方寸之間顯氣象萬千
    篆刻印章簡介:篆刻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指雕刻印章的藝術。因刻印時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鍥刻,故稱篆刻。印章,信也,權也。古往今來,印章是權力、身份的象徵;是責任、信用的體現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愛之物。篆刻印章,一般用刀刻於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屬印章,則多先刻印模,然後鑄成。秦印、漢印為公認的篆刻藝術之源,明、清兩代出現眾多篆刻流派。
  • 青島市民奮戰3個月 篆刻300枚印章記錄新時代
    李守敬正在家中篆刻印章。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馮浩  天宮、蛟龍、天眼……這些被記錄在黨的十九大報告裡的新名詞,不僅彰顯了我國新時代的科技成就,也讓全國人民體會到更多的民族自豪感。
  • 一枚小小的印章,才是書畫作品中的點睛之筆
    但是書畫作品講究「詩書畫印」,即題詩、書法、畫作、印章,應當融為一體、渾然天成,詩書畫印俱佳,才可算上一幅上等之作。書法和畫我們都見識過很多了,稍微突出一點的也不覺得驚奇。那麼,一枚小小的印章,又是如何為一幅畫增光添彩的呢?我們有幸請到了一位熱衷鈐印樂趣的畫家張之發先生,來為我們講解小小印章的藝術天地。
  • 小印章,大文化!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金石篆刻傳承基地,在杭州這所小學揭牌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金石篆刻專業委員會會員季關泉老師告訴孩子們,金石篆刻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起源於制陶,西泠印社作為金石篆刻的發祥地,已經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金石篆刻有了更深的認識之後,季老師還帶著小學生們上臺印章,紀念這擁有特殊含義的一天。一枚枚印章,是金石篆刻非遺基地落成的美好見證,也是篆刻傳統文化融入育才的美好見證。揭牌儀式現場,全校每位孩子都領到了一枚印章。
  • 用篆刻記錄支援湖北的英雄 13枚印章被河南省檔案館收藏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梁振廷4月17日上午,支援湖北的英雄國家中醫醫療隊河南隊隊員、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閆東升看到一枚枚精緻的篆刻印章,回憶起在疫情期間在武漢的日日夜夜,幾度哽咽……為支援湖北英雄立傳,一場特別的捐贈儀式在鄭州市玉鳳路陳太雷太極拳中心舉行
  • 承載人文歷史 印章收藏自古有之
    今年春拍為例,6月底舉行的臺灣中正春拍會「刷新」了雅昌印章拍賣的記錄,一枚「揚州八怪」高翔的田黃石印章即拍得8514萬元臺幣,與此同時,一枚吳昌碩的雞血石印章亦拍得了3311萬元臺幣,以數字之優勢佔據「排行榜」第一位與第三位(註:僅以數字大小排位,未折算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