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品評印章: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高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專家品評印章: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高

  記者 田芳

  張茂的「文中古美術」小店不大,記者也因此認為這是他鍾情印章收藏的原因,但是他告訴我,主要還是因為他喜歡探究中國千年的印章文化。「我踏入收藏界第一筆有自豪感的交易便是以500元的價格收入一枚印章,後來以2000元賣出,這次買賣讓我信心大增,也因此奠定了我專心做印章收藏的決心。」張茂說。

  張茂向記者展示他收藏的各種印章,有銅的、玉的、石頭的、瓷的,還有牛角的。他特地推薦一枚黃田田黃的閒章,上面刻著「一笑百慮忘」,「這枚章子刻於宣統年間,材質是黃田田黃,頂部非常自然地刻了一隻蟬,整個造型非常簡約,但又很大氣。」張茂說,有時候心情不好,把玩這枚章子,體味「一笑百慮忘」的深意,煩惱一下全無。

  印章,又稱「印信」,自古至今是信用的證物和權力的象徵,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印章三千年,是一部濃縮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其間有兩段具有裡程碑式的高峰,一是秦漢古璽印,二是明清流派印。秦漢古璽印,又分為官、私印。其印材普遍使用金、銀、銅、玉等硬質材料,尤以銅印為最常見;印鈕有龜鈕、瓦鈕、橋鈕、鬥鈕等多種;印文講究書法的謹嚴美觀,或朱或白,或鑄或鑿,形式多樣。元末,王冕始以花乳石刻印,繼而明代中後期,文彭、何震等文人書畫家,以柔而易刻的青田石為載體,自篆自刻,寄託情懷,拉開了流派篆刻的序幕,從此,由過去以取信為實用功能,向以欣賞為創作目的轉變,使之發展成為供人們欣賞把玩的藝術品。明清兩代直至民國時期,印家輩出,流派紛呈,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篆刻家,開創了不同風格的篆刻流派,尤以丁敬為首的「西泠八家」、以鄧石如為代表的「皖派」最著名,影響深遠。

  張茂說,幾千年的歷史,印章形制、材質太豐富多彩了,經他交易的印章有200多個了,現在還收藏有100多個,每個時代的印章都帶有那個時代的特徵。張茂向記者展示了一個瓷印章,「這是長沙窯的,我還在積極收集,準備分時代專為印章做成一個個系列,以提升收藏品位。」

  哪些因素決定印章價值

  記者 田芳

  自古到今,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皆好印,尤喜歡收藏名人名印。有哪些因素決定印章價值呢?專家認為,影響其價值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名家篆刻印章與書畫同理,一些在篆刻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開派人物和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篆刻作品,其價值往往要高於其他篆刻家的作品。

  印文內容:印章的內容和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直接影響其價值和市場行情;同時,刻制的精美程度對其價值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特別是一些在篆刻家作品集中有所注錄的篆刻作品,這類作品相對來說屬於作者的代表作,其價值與其他作品的區別也可想而知。

  材質及印鈕:近年因各類名貴印材資源逐漸稀少,其價格也不斷攀升。特別是田黃、雞血等名貴印石,更是如日中天。此外印鈕雕工也是影響其價值的一大因素。

  名家用印:名家用印就收藏而言,具有相當的人文價值,在歷屆拍賣中,曾有多次名家用印專題,如潘伯鷹、溥儒、殷梓湘、任政等書畫家用印,以及周湘雲等藏書家用印等,它們的價值不僅在於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更是承載著一段歷史,其人文價值不可輕視。

相關焦點

  • 印章收藏:開派人物篆刻作品價值更高
    元末,王冕始以花乳石刻印,繼而明代中後期,文彭、何震等文人書畫家,以柔而易刻的青田石為載體,自篆自刻,寄託情懷,拉開了流派篆刻的序幕,從此,由過去以取信為實用功能,向以欣賞為創作目的轉變,使之發展成為供人們欣賞把玩的藝術品。明清兩代直至民國時期,印家輩出,流派紛呈,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篆刻家,開創了不同風格的篆刻流派,尤以丁敬為首的「西泠八家」、以鄧石如為代表的「皖派」最著名,影響深遠。
  • 「林石雅集解讀」什麼樣的印章才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
    印章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有了,而且在古代還作為權力的象徵,所以地位一直都是比較高的。而且不同的身份,印章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我的印章樣式非常的多,而現在在石雕行業很多人也會收集印章,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印章都具有真正的收藏價值,那麼哪些印章才具有收藏價值呢?
  • 管窺名家流派印章收藏
    魯班門下 齊白石6明清以來,篆刻藝術流派紛呈,名家輩出,傳世作品不計其數,而後世好古或謀利者又用大量仿製偽造品魚目混珠,故對其去偽存真的鑑定辨別,需要具有古文字學、篆刻學、歷史學、考古學、書畫史等多方面的學術素養。從作品的流派、風格特徵及其影響收藏價值的因素等進行綜合分析、觀察、思考和研究,明辨優劣,方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識其真、辨其偽。
  • 印章一小方,卻有天地藏
    然而多年來名家篆刻、印章在拍賣市場中因為藏品鑑定、徵集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零星地依附於文玩雜項專場之中,使得印章收藏很難成為系統性的收藏。 那麼那些印章更具有收藏價值呢? 最主要的是以下幾個因素: 1、開派人物篆刻作品 名家篆刻與書法字畫一個道理,篆刻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開派人物和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篆刻作品,價值自然會高。
  • 中國的印章與篆刻藝術:方寸之地 氣象萬千
    它從最初的實用印章的應用中發展而來,逐漸成為以文人藝術家為創作主體,具有相對獨立審美價值的篆刻藝術,並且在兩千多年的演變過程中,始終保持著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兼顧和統一,將漢字文化在印章這樣的方寸之地內呈現出千姿百態的精彩發揮。   昭示權信之用   在世界範圍內,最早的印章是公元前三千多年出現在古巴比倫的滾筒式圖案印章。
  • 美術研究|篆刻和印章又雙叒叕相約有福之州!
    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福建博物院等單位主辦,文化生活報社、福州市美術館承辦的「有福之州」第五屆海峽兩岸中青年篆刻展暨名家印章藝術邀請展將於9月25日在福建博物院開展。這是一場饕餮的藝術盛宴,是一場金石薈萃的藝術享受。
  • 印章的種類二篆刻講堂四十六
    如今我們在很多出土的西漢印中,可以看到很多印文文字自然流暢,左右呼應,方圓兼備的鳥蟲篆印章。鳥蟲篆印章特殊的風格,特殊的文字一直慢慢不斷的延續發展,直到今日,仍被廣大印人所鍾愛,我們如今可以從很多篆刻大師的作品中找到鳥蟲篆印的身影。我們可以看到鳥蟲篆入印的特點,在一些起筆或者收筆的位置用花鳥魚蟲的形象來詮釋。
  • 自製篆刻印章
    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在合適的作品中,題上幾句詞或詩句,在落款上蓋上自已的篆刻印章,效仿一些畫意的效果。
  • 書法篆刻:印章的空間,即是人的心靈空間
    不過,當篆刻家能嫻熟地從容運刀之際,他還能對「道」的重要性同樣認識麼?楊士修認為所謂神也,非印有神,神在人也。人無神,則印亦無神。葉舟認為印外求印者,用閎取精,引伸觸類,神明變化,不可方物。這些認識均已超越於技,稱得上通曉印之精神的決定意義了。
  • 講堂 ▌布丁說篆刻之二十八《篆刻技法:細說「字法」》
    儘管我對這種不打篆刻史基礎就直奔技法而去的學習方法不認可(因為篆刻學習,很多極重要的藝術細節包含在篆刻史之中,比如,不學篆刻史,就不知道某個歷史時期為啥會出現某個人物的某種刀法和技法特徵,不學篆刻史,就不知道某種印式的特徵,也不知道這種印式為啥會出現在某個歷史時期等……而這些內容,做為一個想要系統學習篆刻的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 Photoshop製作自己的篆刻印章圖案
    篆刻是我國獨有的一門藝術,歷史久遠。古代的書畫家大都有自己一些獨特風格的印章來標記自己的作品,經過兩千多年前人的積累和發展,篆刻逐漸成為一門大家喜歡的藝術,一枚好的印章不但是給自己的作品作標記,同時對平衡作品的畫面構圖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 印章收藏漸入佳境
    新中國剛成立時,齊白石老人懷著對毛主席的敬仰之情,用雄渾蒼勁的刀法,分別以陰文和陽文刻出「毛澤東印」兩方印章,託人送至中南海,這便是名章;在書畫作品上,藝術家們蓋過名章後,往往還會加蓋一兩方閒章。如當年國畫大師陳半丁作完畫,總愛加蓋那顆「不值兩文」的閒章,畫與印章彼此襯託,似紅花配綠葉,相映成趣,更增添了幾分飄逸古拙的韻味,這就是閒章的魅力。
  • 篆刻印章風水效應
    篆刻印章風水效應旗是使命、理想、目標、祝福,鼓是行動、奮鬥、進取、努力,印是通過勤奮打拼取得的名譽、地位、權力、聲望。印在風水中,具體而言就是印章,俗稱圖章,「橡皮圖章」是對有名無實的諷刺。中國古時,印是權力象徵,面相中,眉心對上的位置是「印堂」,「印堂」是面相十二宮之首——命宮。
  • 用篆刻記錄支援湖北的英雄 13枚印章被河南省檔案館收藏
    ,捐贈的作品是河南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強精心創作的13方印章。就這樣,張強被一次次的新聞事件感動著,也點燃著他的創作激情,他決定用印章的方式,向最美的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為英雄立傳頌功。說幹就幹,人物怎麼選?資料從哪裡來?張強花費了太多的精力, 「李蘭娟院士的肖像我查了好多資料,沒有看到合適的形象,不過我瀏覽抗疫題材時看到了一張油畫,畫得逼真形象,於是就拿它當為藍本採用了。」自此,張強每天開始進行構思並創作。
  • 篆刻微課題,簡化字印章應景應用,鈐印章法一
    鈐印章法一古人以篆刻為小技,對於鈐印這點事更加嗤之以鼻,覺得不值得一提,簡單到爆,不必大費周章。對於鈐印,從古至今,沒有多少人給予多少關注或探討,我們能看到的關於這方面的文獻,幾乎是沒有的。以往,我也這麼想。
  • 書法篆刻:什麼是印章的「味」?
    他們的作品中會有比較大的確定性、完整性,而隱喻、暗示傾向較弱,便缺乏存在一個巨大的「空場」來供主體的想像力自由地馳聘。從這個意義上說,印章之「味」與空間感的關係是密切的。缺乏「味」的印章,更多地裸露的是刻技、條理。「味」的流露是需要嫻熟的技巧與精密的構思的。但與此同時的認識、感覺、思路、方式、心態卻不都是同等、同向、同步的。
  • 超大規格篆刻印章藝術品「墨寶堂主人」,開一代篆刻印風!吳成宗
    書法篆刻 / 無裂大規格天然石料印章,質量上乘! / 8×8cm / 2018吳成宗吳宗師非賣篆刻印章藝術品,印章石無裂,此石質量上乘,操刀治印大規格藝術印章對於篆刻藝術家是一種對藝術功力、才華、學養、書法等各方面的考驗。此篆刻作品藝術境界非凡,氣象正大,筆觸豐富!開啟一代印風!
  • 一枚小小的印章,才是書畫作品中的點睛之筆
    張之發先生師從書畫及篆刻大家韓天衡先生,除了書畫外,張之發先生對印章的運用,頗有一番文人意趣。而畫面左下角的壓角印,則與題首印章以及題款旁的印章成對角線,和畫上山水的高低構圖形成了和諧的幾何結構。畫家沒有用深沉的紅色,而是用了比較正的朱紅色,與淺淡的青綠山水搭配,讓人眼前一亮。由此可見小小印章在一幅書畫作品中的作用,有了恰到好處的印章,一幅畫的逼格瞬間UP。
  • 篆刻入門:三方商璽,印章史的起點(附10方漢印樣本)
    今天是篆刻史的第一篇,我們講三方商璽,這是中國印章史的起源。學篆刻,我們首先要了解中國篆刻起源於哪裡,這很重要。(文人印)也就是說:所有的篆刻作品都是印章,但並不是所有的印章都是篆刻。最早的印章大抵等同於現在的普通印章,像公司的辦公印鑑一樣,其功能在於憑信;後來發展出來的篆刻其主要功能是為了藝術欣賞,多用於書畫鈐印或篆刻展覽及篆刻收藏。但篆刻是從印章發展來的,因此,要研究和學習篆刻,最好的辦法,還是從印章開始學起。
  • 篆刻印章送老師,這樣的畢業典禮有意思
    一枚看似簡單的姓名印章寄託了學生的真情期望這塊由駱珂笳為鹹曉婷老師獨家定製的印章,大小約2.5釐米見方,看似只是簡單地用鳥蟲篆刻(先秦篆書的變體,是屬於金文裡的一種特殊美術字體)寫了姓名,但除了感謝鹹曉婷老師對他的諄諄教誨,這方印章還包含了更深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