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記憶深處,和我們童年相關的部分,總有許多田園生活的圖景。鳥兒飛,蟲兒叫,草兒青,花兒紅。
如今我們離自然很遠,每天忙於徵戰職場,或周旋於柴米油鹽。然而我們又似乎離自然很近,只是視而不見,每天我們吃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乃至我們自身……
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或我們朋友)的孩子,接近自然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來自英國的凱和丹妮爾,在熱愛花草和大自然上找到默契的她們,也覺得這是一件憾事。於是她們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彌補這種遺憾。
園藝作家Kay Maguire甘做「農婦」,收穫大自然的饋贈
在凱·馬奎爾(Kay Maguire)看來,大自然是最無私的饋贈,現代人看似遠離自然,其實也身在其中,享受著一花一草,一果一蔬。
凱是一名園藝作家,曾在英國皇家種植園學習,因「花盆種菜」獲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嘉獎。40多年前,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和父親一起在租來的小菜地裡種植蔬菜瓜果。
在梅爾爺爺的「一米菜園」小空間種植概念風行之後種植開始離開土地,然而許多家庭可能連陽臺都沒有。於是,凱想到了用佔地面積更小的花盆種植作物,作為「職業農婦」,她總結出了一套花盆種菜的經驗方法,結果大受歡迎。
凱說,自種的蔬菜水果,是從種子開始一路照看、一起熬過最糟糕的天氣、打敗各種害蟲才收穫的寶貝,超市貨架上的水果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她還鼓勵家長引導孩子們一起「花盆種菜」。
插畫師Danielle Kroll 我是「大自然的信徒」
在丹妮爾·克羅爾(Danielle Kroll)看來,大自然是由色彩和圖案構成,也是她手中的畫筆和水粉顏料構成。
丹妮爾是一名插畫師和設計師,她平日裡除了接一些插畫和設計工作之外,還常常外出旅行、親近自然,把生活的點點滴滴,變成一幅幅抒情小詩般的圖畫。
孩提時她就是個假小子,家門後有一條河流和一片樹林,丹妮爾常常和哥哥一起爬樹、抓蟲,還參加過女童子軍的荒野營地。
她自稱「大自然的信徒」,因為她插畫的內容、色彩和構圖的靈感,都源自於大自然本身。她常常為孩子們創作一些畫作,在充滿童趣的作品裡自然而然流露對大自然的喜愛。
萬物皆有時,自然即詩境
當「農婦」遇上「大自然的信徒」,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儘管每天吃著蔬菜水果,但許多孩子仍然叫不上來這些植物的名字,也不知道它們在哪個季節最盛產。有一天,凱萌生了一個令人激動的想法,以她與大自然打交道的經驗為基礎,為孩子們寫一本關於自然規律的書。
於是,她找到了丹妮爾。這兩個充滿童心、熱愛大自然的女子,為全世界的孩子們創作了一本叫做《自然》的書。
「萬物皆有時,自然即詩境。」在《自然》裡,她們希望通過引導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去建立對美的判斷力、感受力,讓許許多多我們視而不見的美,一點點像女媧補天一樣,把我們內心的荒涼感彌補起來。
英國著名兒童雜誌《收藏家雙月刊》將《自然》列入「2015年最佳兒童圖畫書」,並稱:「《自然》一書絕不膚淺,它有極強的美學吸引力和豐富的知識面。這是一本一年到頭都可以欣賞和學習的書。」
在凱生動而客觀的筆觸和丹妮爾清新靈氣的畫風中,一朵花、一隻鳥、一棵樹、一種食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中變幻。每一種生靈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12個月的期待,365天的感動,600多個小生命,匯聚了100多種清新色彩,獨具童趣的生活美學,發現原汁原味的自然之美。
如果你和孩子很少接觸大自然,不妨通過凱和丹妮爾的眼睛來看看自然的美好;如果你們時常有出外踏青,不如通過這本書來捋順一些常識,和孩子一起溫習,並共同成長。
除凱和丹妮爾之外,同樣來自英國的美女畫家埃曼紐爾·沃克,自小熱愛鳥類,與作家讓·盧梭合作了畫本《飛鳥集》——從火烈鳥到夜鶯,從鴞鸚鵡到貓頭鷹,39種溫暖人心的飛鳥,是集想像力與創造力於一體的藝術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