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記者的11種答案丨記者節特刊

2021-02-18 網際網路十體育


11月8日,記者節。

記者在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上擔負著重要責任。白巖松曾說:「假如諷刺、憤怒、偏激可以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我一定選擇以罵人為職業。但是,憤激在中國無濟於事,只有堅韌的改變才是理想中國誕生的良方,哪怕在這種堅韌之中,你會有委屈甚至屈辱。」

記者即記著,他們是觀察者、記錄者,同樣他們也是參與者、改造者。

新聞的真實讓他們守望社會,文字的力量讓他們勇敢前行,今天,筆者有感於《貴州都市報》發表的《記者的11種答案》一文,聯想到如果是體育記者,該作如何回答?想想頗為有趣。

因此對原文的問題略作修改,採訪了眾多分屬不同階段(或年齡、或職業)的體育記者,從中選出11個問題、8位嘉賓。在記者節的今天,望他們的故事可以讓大家更加了解這個行業,當然,如果還能從中獲得一絲感悟,於此時此刻,當浮一大白。

● ● ●

(排名不分先後)

前央視新聞主播、前聯合國新聞官

現阿里體育副總裁

《體壇周報》資深記者

網際網路+體育特約體育產業撰稿人

原京華時報著名體育記者

現瘋狂體育COO

新華社體育記者

新京報體育記者

維寧體育記者

網際網路+體育記者

網際網路+體育實習記者

● ● ●

(1)你覺得自己老了嗎?

(2)現在為止,你認為人生最大的幸運是什麼?

(3)你認為體育記者與其他行業記者的區別是什麼?

(4)除了體育記者,覺得什麼職業適合自己?

(5)做體育記者,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6)有沒有那樣一種時刻,覺得「做記者真好」?

(7)紙媒嚴冬,現在的心境?

(8)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9)希望你的孩子未來從事什麼職業?

(10)記者是危險的職業,有沒有哪次採訪讓你想到了死?

(11)如果時光倒流回到剛從事記者那個時候,現在的你想對當時的你說什麼?

● ● ●

王東:在美國、英國等媒體發達的國家,一線的記者有很多都在60歲以上,身上擁有很多閃光點,與之相比,我們這群新聞記者是非常非常年輕的。

肖良志:站在世界新聞領域的高度,距離年老還早。

孫永軍:三十多了,認慫了,慢慢放棄踢球,改練鐵人六項...

林德韌:不覺得老,體育記者是一個讓人年輕的職業。

肖萬裡:遇到小鮮肉會覺得自己老了,遇到老臘肉會覺得自己真年輕。

馬東:沒有,感覺自己還很年輕

魏朝陽:還好,不算老,但肯定是比以前老了。

熊連順:老了。張愛玲說:你年輕嗎?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另外,身處體育行業,我這個年紀的運動員,正如日中天,而我一事無成。

● ● ●

王東:遇到了很多良師益友。

肖良志:最大的幸運就是趕上了一個最好的時代。

孫永軍:都挺順利的,我已經很滿意了。

林德韌:家人健康幸福,事業順手順心。

肖萬裡:活著就是最大的幸運。

馬東:最大的幸運是一直在堅持自己的夢想,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朋友。

魏朝陽:最大的幸運是能夠來到這個世界。

熊連順:上大學每年有一萬元的資助。於家、於我、於大學生活至關重要。

● ● ● 

王東:必須堅定地喜歡體育,對生活和職業充滿熱情和好奇,不僅能在新聞中曝出一些數據,更重要的是可以挖一些背後的人文故事,讓大家分享裡面正能量的精神和點點滴滴。

肖良志:更具韌性和戰鬥力。

孫永軍:其他行業記者工資是不是更高啊?哈哈,體育行業記者樂趣更多些。

林德韌:他人的假期往往是體育記者最忙碌的時候,工作強度大,稿件時效要求高。

肖萬裡:區別在於可以免費看想看的比賽吧,哈哈哈哈。

馬東:體育記者和其他記者相比多少幸福一些,因為不會接觸太危險的環境和事件,而且做體育記者是因為首先自己喜歡體育。

魏朝陽:主要是對體育方面知識的了解吧,記者本身就是一個專業性特別強的職業,而體育記者是專業中的專業。

熊連順:我覺得本質上來講,記者是大同小異的,只是關注的領域不同而已。體育記者相對於其他行業記者,內容上更多、更新更快。

● ● ● 

王東:我從小學配音長大,喜歡用聲音表達一些東西,如果不做這一行,我可能會會去電臺做一個說故事的人,與大家分享感悟和心得。

肖良志:教師。

孫永軍:農場主。

林德韌:教師。

肖萬裡:旅行家,如果這算職業的話。

馬東:攝影師,攝影是除了體育最大的愛好。

魏朝陽:運動員,不離開體育的都行。

熊連順:教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做一個傳道受業解惑的師者,一能回報社會,二能有假期可以旅遊,世界那麼大想去看看。

● ● ● 

王東:十八般武藝?哈哈。客觀來說,當遇到採訪對象的時候總希望把他們身上所有的故事和閃光點展現出來,但有時候真的無法做到。我希望有能力可以讓所有人對自己敞開心扉,真實的接受採訪、展現自己,這是一種境界,我很憧憬。

肖良志:上天攬月,五洋捉鱉。

孫永軍:在資源夠用的情況下,多一些華麗的文採。

林德韌:過目不忘。

肖萬裡:讓每一個採訪對象都可以輕易敞開心扉、打開話匣子。

馬東: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包括採訪和寫文章的時候。

魏朝陽:瞬間移動。

熊連順:評論能力。敢說敢寫,這是個危險的事,有權威方可言說,現在充實自己先。

● ● ● 

王東:就像前兩天我採訪格拉芙(德國網球傳奇、曾獲22個網球大滿貫單打冠軍),她是我孩時的偶像,而且我跟她歲數差不多,在生命一起長大的過程中,我既把她視為楷模、偶像,又因為從事體育可以和她近距離接觸進行親切交談,那一刻你會覺得這是人生的「特權」,享受這種「特權」的時候心裡感覺萬分榮幸。

肖良志:對一個事件的報導獲得社會的認可。

孫永軍:能現場採訪大賽、如世界盃、奧運會。

林德韌:當稿件真正產生了所希望的社會效果的時候。

肖萬裡:從未有過。

馬東:自己的文章被別人轉載的時候;別人讀過我的文章之後有收穫。

魏朝陽:有啊,尤其是和名人合影的時候,嘿嘿。

熊連順:暫時沒有。開誠布公地說,我並不覺得我現在是個記者(實習),只是職稱而已,我也有自知之明,這是我能力不足的原因。

● ● ● 

王東:在西方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紙媒並沒有到瀕臨滅絕的狀態,還是有一批讀者存在,哪怕這群人在逐漸老化。

當你做節目、採訪、開發布會等,你手上有一張紙,會比在電腦上、手機上更踏實。如果把紙媒和新媒體更好地融合,紙媒還是有很大空間。

肖良志:內心翻江倒海。

孫永軍:紙媒到現在也並非沒有機會。

林德韌:內容不死,記者依然有自己的驕傲。

肖萬裡:新聞不死,總要有人來記錄。所謂人人都是記錄者,簡直狗屁。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不僅是足協,新聞也需要如此。

馬東:紙媒不應該把重點放在2塊錢一份的報紙上,一方面要跟上新媒體的步伐,一方面可以向高品質的收藏讀物轉型。

魏朝陽:不管什麼行業,都是向前發展的嘛,可能沒多久,就又變樣了。

熊連順:時勢所趨,同時紙媒也在與時俱進,不因循守舊。

● ● ● 

王東: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

肖良志:把新聞的聖經刻在額頭上,讓無力者有力,讓有力者前行。

孫永軍:我已經很滿意了。

林德韌:沒什麼座右銘,做好事、做好人。

肖萬裡:今天的累不算累,明天會更累。

馬東:不能停止學習。

魏朝陽:還!有!誰!

熊連順:流汗後的自己是我最愛的自己。

● ● ● 

王東:孩子一直希望做一個藝術家、建築師。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我都會支持。

孫永軍:孩子喜歡的職業吧。

林德韌:他喜歡就好,什麼職業都支持。

肖萬裡:他喜歡的職業。

馬東: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

魏朝陽:還木有...沒想過...

熊連順:人生是他的,TA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不坑他爹我、不犯法、不違倫理。

● ● ● 

王東:以前在中東、以色列進行採訪,有近距離接觸戰爭和死亡。還有,我在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工作的時候,去美國紐約的貧民窟採訪,裡面治安很亂,心裡會感覺很不踏實,但作為新聞從業者,你必須告訴自己這個故事我一定要出來,一定讓真實的東西展現出來。

我記得有次我去採訪塞內加爾的一個移民,他在哈林區回家的路上被警察誤殺,他其實準備掏鑰匙,但被警察認為要掏槍。去他家裡的路上,治安特別差,他的家裡也特別亂,那時候會想這個故事要不就不這樣寫了,跳過去好了,但當你與他家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交談的時候,你會覺得冒著危險之後可以挖出一些東西,心裡充滿莫大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也是驅使記者為讀者呈現真實的原動力。

肖良志:正義在心,死從何來。

孫永軍:體育記者很難遇到這種狀態吧,現場採訪南非世界盃時倒是挺緊張,經常有被搶的記者、遊客,記者團還特意僱了兩個參加過伊拉克戰爭的美國大兵當保鏢。

林德韌:體育記者相對安全,還沒有特別危險的體驗。

肖萬裡:哈哈,這個真沒有。

馬東:暫時沒有,有一次在不被允許的情況下去一個人才市場採訪,有可能被逮起來,比較害怕。

魏朝陽:緊張死算嗎?

熊連順:……(哥,快帶我出去採訪)

● ● ●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剛從事記者那個時候,現在的你想對當時的你說什麼?

王東:執著一些,同時悠著點兒。

肖良志:讓滿腔熱血流得慢一些。

孫永軍:努力、努力、更努力。

林德韌:多讀書,走四方。

肖萬裡:小夥子,十年後萊斯特城將會獲得英超冠軍,去買1000塊錢的彩票吧。

馬東:不忘初心,保持自己獨立的思想。

魏朝陽:你那個時候真的太帥了。

熊連順:水很深,不想淹死,就努力學會遊泳。

● ● ●

聲明:本文為網際網路+體育公眾號獨家原創或編譯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引用,歡迎分享至朋友圈,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亞沙會「國際體育記者節」成為體育記者是怎樣一種體驗?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揭秘你不知道的體育記者工作國際體育記者協會1995年在加拿大舉行代表大會,確定每年7月2日為「國際體育記者日」。中國體育記者協會於1978年成為國際體育記者協會的正式會員。很多人羨慕體育記者能近距離接觸體育明星卻不曾知道關於他們鮮為人知的艱辛付出體育記者和普通記者有什麼不一樣呢?
  • 記者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是第幾個記者節?記者節由來及祝福語
    記者節是幾月幾日?2019年是第幾個記者節?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國的記者,2019年是第二十個記者節。大家知道記者節的由來嗎?致敬新聞工作者,送上真誠的祝福!記者節的由來起源1999年9月18日頒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再一次明確列入了記者節。2000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覆中國記協的請示,同意將中國記協的成立日11月8日定為記者節。從此,新中國的新聞工作者有了自己的節日。
  • 記者節 | 拒絕採訪的100種理由
    大家會用無數種方法拒絕採訪,拒絕的理由,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無奇不有……也許,下面就是你們的真實寫照?01採訪可以,露臉不行。02A:我要去洗澡,舍友拿著我的拖鞋和盆在等我。Q:沒事,就幾分鐘。又或許,還有無數種理由.作為校園記者,未來的媒體人們,我們或許都遭遇過無數次拒絕,扛著架子相機,攥著精心準備的採訪問題,跑來跑去氣喘籲籲,小心翼翼地試探性詢問路過身邊的每一個陌生人是否願意接受採訪,卻日常遭到拒絕。
  • 【曉微說法丨女神節特刊】女快遞員?why not!
    【曉微說法丨女神節特刊】女快遞員?why not!所以說沒文化真可怕跟著老師好好學這節……Emmm……其實就是「三八婦女節」好啦,言歸正傳。畢竟,我們是一檔正經的普法欄目。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 記者節來了!貝貝幼兒園萌娃與記者共慶記者節
    11月8日是第二十一個記者節,是所有新聞工作者共同的節日。11月6日,江安縣貝貝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到江安縣融媒體中心提前為記者們送來了節日的祝福。,感恩記者不辭辛苦,奮戰在新聞第一線為大家分享最新的新聞資訊,貝貝幼兒園以「記者節」為契機,不僅讓小朋友零距離感受記者這個職業,了解各行各業工作的辛苦,而且提高了幼兒的表達能力。
  • 記者節快樂 記者送給自己的一句話勵志語句 致敬記者祝福語
    今天是11月8日,第20個記者節。記者們依舊沒有放假,他們在新聞現場,或在去現場的路上。在大時代的這個節日,我們不想有任何職業神聖化的塗抹,我們只是重申一下記者的本原,致敬這個群體,致敬時代的記錄者。  致敬記者祝福語:  記者是什麼?
  • 記者節,聽鹹寧日報「記者魏明」講他們的故事...
    今日是第20個記者節鹹寧日報傳媒集團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演講還記得記者「魏明」嗎?第一次新媒體直播、第一次外出採訪、第一次寫新聞稿、第一次組織小記者活動、第一次獲獎……我逐漸成長起來。重複的工作節奏與越來越多的瑣碎事務讓我偶爾有些疲憊,有時候會停下來問自己,工作的初衷是什麼?是為了外人看起來的體面與光鮮還是為了生活更有奔頭?其實很難找到確切的答案。是今年夏季舉行的小記者夏令營讓我認清了初心。那是夏令營中的一個小插曲,但對我而言,那是一次認清使命的問心之旅。
  • 2020記者節特刊 | 深港新聞人與前海的故事(視頻)
    一張白紙,一片灘涂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我用我的筆桿,書寫「她」的成長「她」用「她」的成果,回饋我以震撼11月8日,是第21個中國記者節前海傳媒特別策劃視頻 ·《我們與前海的故事》聽深港新聞人說說自己的「前海故事」
  • 「好記者講好故事」記者節特別節目11月8日播出
    11月2日下午,《好記者講好故事——2020年中國記者節特別節目》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復興路辦公區完成錄製。「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是全國新聞界每年一度的盛典,截至今年已經舉辦七屆。
  • 記者節裡一個記者的感慨與嘆息
    如果不是看新聞,我不知道今天是記者節。在幹了22年記者後,我忘了自己還有個節日。22年前,我還有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理想。如今,你要問我有沒有理想我就問你理想是什麼?2019年11月8日,第19個記者節,是以為記。
  • 11·8記者節快樂
    8日是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在這個極具儀式感的時刻,作為這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者,記者,該發出怎樣的聲音?釋放出多大的力量?記錄時代、守望溫暖、珍視理想、向上而行!能寫稿、會拍攝、懂直播、可出鏡,全能型的記者越來越多。我們,就是我們;我們,仍是我們。記者節,鞍山市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八位新聞人的自述,用他們的真人實景,向讀者、聽眾、觀眾真情告白。這樣的文字之約,能夠讓大家看到記者的背面,折射的卻是我們不變的初心和篤行。
  • 2018年記者節活動策劃怎麼寫 經典記者節活動策劃範例
    通過新聞發布會,向校內外媒體正式發布我們將舉辦「校團委《金山青年》報社第*屆記者節系列活動」的消息,並邀請各媒體記者積極參與。3. 讓全校師生能夠全面了解此次記者節系列活動。三. 活動對象 :校內文學社、各學院記者團、宣傳部代表四. 活動地點 :田家炳301(暫定)五.
  • 記者節 · 我們說 | 河口新聞人的記者節感言
    今天是「11·8」,中國記者節,願一直奮戰在一線的同事們,用智慧寫下人間的美好,祝所有的記者朋友幸福如意,健康快樂!致敬新聞理想,記者節快樂!因為熱愛,我們一直在路上。我很驕傲能夠從事這個工作,願我們心有所持,堅定前行,祝所有新聞工作者記者節快樂!
  • 國家名片上「記者節」
    記者是一個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的職業,又是充滿挑戰、需要激情、不怕艱辛、固守責任的行業。1937年11月8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中國記協」)的前身「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正式成立。在喜慶第21個記者節之際,讓我們一起品賞郵票上的「記者節」和記者們。2000年11月8日是經國務院正式批覆並明確日期的第一個記者節。
  • 我們為你解鎖了慶祝記者節的新姿勢……
    華龍網11月2日16時訊  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它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它驅使我們不斷尋求「正義、愛心、良知」;這種力量來自於你,來自於你們中間的每一個人。
  • 記者節 「聚焦記者故事,汲取榜樣力量"——祝第十七屆記者節晚會圓滿舉行
    記者頒獎詞為慶祝第十七個記者節的到來,校區開展了由學校黨委宣傳部主辦,揚華大學生通訊社承辦的包括記者節徵文比賽、書籤收集及橫幅籤名在內的一系列活動
  • 省體育記者協會今日換屆
    8月3日,廣東省體育記者協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廣州水博苑召開。會議通過了第三屆理事會工作報告和財務工作報告,並選舉產生了第四屆協會負責人、理事會理事及常務理事。廣東省體育局體育產業與科教宣傳處處長庾偉健、廣東省體育局群體處一級調研員劉桂林,以及中央駐粵媒體、港澳駐粵媒體、廣東省內各媒體的體育記者60人參加了會議。廣東省體育記者協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廣東省行業協會條例》和《廣東省體育記者協會章程》規定,經省體育局和省社會組織管理局批准,廣東省體育記者協會召開了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
  • 經歷記者節在「國家名片」上運行的軌跡
    記者節同護士節、教師節一併為我國僅有的3個行業性節日之一。1937年11月8日,以範長江為首的左翼新聞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國青年記者協會,這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簡稱「中國記協」)的前身。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270號令公布了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方法》,提到「記者節」是不放假的全國節日。後經中國記協黨組研究,並經主席辦公會討論同意,認為記者節的具體日期定在11月8日比較適宜。國務院於2000年8月11日正式批覆中國記協:「同意11月8日確定為記者節」。當這一消息發布後,在新聞崗位工作多年並喜歡集郵的我,當即想到發行紀念郵票一事。
  • 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題: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個記者節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王思北飽含堅定新聞理想,奔赴新聞現場,記錄偉大時代;肩負強烈社會責任,始終心繫人民,推動社會進步;緊跟時代前進步伐,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強音。
  • 答記者問丨滿足人民群眾體育健身需求 日照將100家學校體育場地...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山東省第25屆運動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新聞發布會,介紹第25屆省運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大眾日報記者:剛才在通報中提到,省運會選拔的運動員對我省全運爭冠、奧運奪金作出了重要貢獻。請問我省的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作有哪些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