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各國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國雖然發展勢頭強勁,但整體的增速也有所下降,西方各國更是如此。
今年剛剛完成脫歐的英國經濟,由於疫情而受到嚴重波及,國內生產總值下滑嚴重,英國需要有效的財政措施才能緩解目前的經濟危機,同時也必須吸納外國資本來創造更多的就業條件。
據媒體報導,中國正在考慮退出英國核電項目的新一輪投資,該項目是中國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公司共同開發的,價值超過200億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732億元)。
英國的核電站總發電量的20%左右,英國之前也提出了碳中合目標,所以打算在2025年之前關停所有的火力發電廠,這就使得新能源發電成為英國的重中之重,目前最主要的發電手段是風力以及核電。之前日本企業由於看不到英國核電項目的盈利,希望撤資英國,英方只能將目光投向中國,中國廣核集團本來和英國方面籤署了合作協議,但現在突然傳出撤資的消息,可能與中英兩國之間的關係下降有關。
一些英國媒體認為,中國企業退出核電項目是因為對在英國運營失去了信心,之前英國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中英關係也愈發緊張,同時英國也於近期發布了新制裁法案,使得華為在英國的未來更加黑暗,華為的遭遇讓很多中國企業不再對英國抱有信心,很多外國資本也對英國表示失望。可以說英國跟隨美國制裁華為,不僅有損中英關係,也有損長期以來積累的投資信譽。
相信英國領導人十分清楚,中國已經是英國最重要的貿易合作夥伴,中英間的直接投資超過200億美元,英國也十分依賴中國的海外進口市場。英國如此明目張胆打擊中國企業,顯然已經做好了失去中國市場和中國投資的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失去中國企業之後,英國核電計劃將大幅度推遲,2025年前關閉火力發電站的設想也將破滅。原本英國想要找一個像中國一樣可以有能力將當地核能空白填補的合作對象就很不容易,再加上現在疫情的衝擊,各國經濟也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就更加難以找到可以幫助英國解決這一難題的國家。
本來廣核集團所建造的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將在2025年實現運行,為600萬用戶提供電力項目,被推遲之後,英國只能繼續採用火力發電等方式來維持電力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