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因美國5月發布的限制措施,華為世界5G建設的進程受阻,華為與英國的5G建設合作也受到影響,但隨著美國對華為的態度轉變,英國也有了新動作。6月20日,外媒報導稱,英國有關部門致信該國電信運營商,告知他們應儘快"囤貨",以確保有充足的華為設備庫存。信件解釋道,此舉是為了防止在美國升級的限制措施下,華為為英國供貨的能力受到影響。
下半年供貨不愁,華為將斥資35億在英建廠
報導稱,"囤貨"是基於英國有關部門對美國的限制措施研究認為,這些措施會影響華為獲取晶片的能力,從而給華為的研髮帶來困難。英國的擔憂是正常的,卻是不必要的。因為據相關人士6月20日透露的市場消息,華為今年所需的麒麟處理器晶片數量,包括5nm、7nm 手機晶片及16nm、28nm海思自研的TWS 耳機藍牙晶片等,都會在9月中前全部交付。若此市場消息準確,就意味著華為產品下半年暫不存在出貨問題。
除了正常的供貨不受影響外,據外媒6月21日消息,華為預計在本周即可獲得規劃許可,將在英國劍橋郡耗資4億英鎊(約合35億元人民幣)建造一個研發中心,用以研發用於寬帶的晶片。這不僅意味著華為的研發實力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也意味著華為在英國電信網絡建設方面的競爭力將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因受美國對華為的態度影響,英國對是否允許華為參與本國5G建設也幾經變更,誇張地說,幾乎是"朝令夕改"。從1月允許華為參與英國的5G建設,但市場份額限制在35%以內;到5月態度180度大轉彎,欲將華為在英參與度在2023年前降至零。目前,英國尚未最終決議。
但據英國各相關行業的態度,英國不與華為合作的意願並未得到英國社會一致的認可。首先英國最大商業組織的負責人在14日發言稱,不與華為合作,將損害英國的經濟恢復;英國沃達豐首席技術官也表示,如果把華為排除5G建設之外,英國或將面臨巨額損失,國內的5G進度也會落後於其他國家。
英國一方面擔心與華為合作建設5G會損害國家信息安全,一方面卻囤積華為設備,以維持國內電信網絡的正常運行。如此矛盾之舉,除了因為華為設備的高性價比,還因為華為對英國電信建設的高參與度。公開資料顯示,華為與英國電信運營商的合作,已有近20年的悠久歷史。也正因如此,英國各相關行業才會對不與華為合作後的前景持悲觀態度。
第6次修改規定,美國允許美企與華為共同建設5G
有意思的是,英國礙於美國對華為的態度,才會在是否允許華為參與本國5G建設時搖擺不定,美國卻轉頭宣布允許美企與華為合作。據新浪科技6月15日消息,美國相關部門稱,將對此前的升級限制措施進行修改,允許美國企業與華為共同合作研究5G。公開資料顯示,這已經是美國第6次(自2019年5月15日以來)修改相關規定。美國此舉無疑在宣告對華為5G技術的認可。
除此之外,美國此舉也是在向華為5G技術"服軟"。根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 6月2日的數據顯示,華為以3147項5G必要標準專利,成為全球5G通信行業的領導者。而美國的高通僅僅排名第七。這就意味著,美國若想繞開華為進行5G建設,勢必會增加建設的難度,多走一些彎路,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專利技術的問題。比如說,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巨頭電信運營商Verizon已向華為繳納了約14億美元(約合99億元人民幣)的專利授權費。
5G技術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沿性、引領性科技,全球化下的5G潮流已成趨勢,而華為作為5G技術的引領者,憑藉其優越的資源,許多產品技術在移動通信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技術為王"的時代,"選擇華為"或成為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