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站在風陵渡口

2021-02-08 西鄉情韻

站在風陵渡口

作者:文龍

 

一句詩,一個意念,成就了一段旅程。風陵渡,我來了。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夜宿風陵渡,純屬臨時起意,車上不知是誰念叨的這句詩,就讓行程改變,誤打誤撞之下就來到了風陵渡。

 

愛上一個人,只需要一瞬間;忘記一個人,卻需要一輩子。在一代宗師金庸先生的筆下,年僅16歲、情竇初開的奇女子郭襄在風陵渡口與武功蓋世、相貌堂堂的楊過驚鴻一瞥,就暗許芳心,然楊過用煙花燃亮滿天的繁星後,卻悄然遠去。郭襄一片痴心,尋而不得,不能忘懷,只能在峨眉山上,青燈長伴,孤獨終老。風陵渡成為美少女郭襄的人生轉折點。

 

站在風陵渡口,沐浴著秋日暖暖的殘陽,面對著一覽無餘、水平如鏡卻又雄渾滄桑的黃河水,我的內心卻湧起了滔天波瀾。

 

「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風陵渡,地處黃河東轉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通要塞,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從古到今,風陵渡都不乏傳說和歷史。傳說中的女媧陵就在風陵渡,因為史書記載女媧姓風,所以女媧陵又稱風陵。在這裡,魏國與秦國曾刀光劍影,大戰上百回合;在這裡,曹操十萬大兵討伐韓遂、馬超;在這裡,宇文泰曾帶兵破高歡……在這裡,中國軍隊與日軍進行了反覆多次的殊死較量,在長達3年的中條山保衛戰中,風陵渡一直是敵我雙方爭奪的要塞,可以說,這兒的每一寸土地,都曾被鮮血染紅;這裡盛開的每朵山花,都傳誦著勇士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站在風陵渡口,九曲黃河水在這兒變得格外安寧,全然沒有了印象中的波瀾壯闊、浩蕩之勢。沒有岸邊樹木的遮擋,安靜的河面顯得頗為開闊,在夕陽的照耀下,水面散發著點點金燦,仿佛在深情地問候致意著在此駐首的人們,空氣中也似乎瀰漫著一股淡淡的黃土氣息。一艘快艇飛馳而來,一對穿著紅色馬甲的男女在馬達的轟鳴聲中的尖叫聲格外刺耳,令我們岸上的一行人心情也格外暢快豪放起來;快艇後邊的二行浪花,仿佛是少女純色的裙邊,白得耀眼,擾得眼花繚亂。天邊的光影、水面的快艇、潔白的水浪和岸邊觀賞的人群相互呼應,形成一幅水墨粉黛般的唯美畫卷。

曾多少次反覆誦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張養浩《潼關懷古》)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唐《浪淘沙》);曾多少次反覆聆聽、放歌《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自己的心曾與黃河一起澎湃;可眼前的祥和景象與這些卻一點也掛不上鉤,九曲黃河分明在這裡變成了溫順聽話的孩子,哪還有什麼浩蕩之勢?

 

洶湧澎湃的黃河水,因為秦嶺的阻截,在風陵渡拐彎,變得安寧祥和。人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塵世間的每一個生命,在成長的歷程中,無不會遇到命運的一個又一個拐點,每一個拐點無不昭示著你的人生新際遇的來臨,抓住了,你可能從此乘風破浪,千山萬水任你浪跡天涯;失去了,你的身體裡可能「全是骨頭斷裂的脆響」(詩人餘華語),人生會變得面目全非。

 

世事風雲際會,在人生的每一個「風陵渡」,也許會偶遇許多人、許多事,也會滋生許多情愛。有時候是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有時候是在對的時間遇到錯誤的人,有時候是在錯誤的時間滋生了難以割捨的情……因此人生的「滑鐵盧」總是與成功之巔相比翼。一番長途跋涉之後再回首品鑑,才發現,有些事實如楊過、小龍女、郭襄的梗,說起來糟心,聽起來痛心,想起來鬧心。江湖深遠,有些事情能回到過去,有些事情是回不去的;有些人過去素未謀面,有些人現在卻生了情;江湖永遠不可能獨自偷歡,有些路暫時走不通,有些路雖有坎卻又必須前行。

 

在唯變不變的時代長河裡,任塵世如何雞飛蛋打,如何風雲激蕩,風陵渡這個千年古渡口,就這樣穩穩地屹立在這裡,千年、萬年不變地向世人閃爍著自己的光芒。雖因不遠處的黃河風陵渡大橋上車水馬龍,渡口不再承擔「擺渡」的使命,但物事人非的古老渡口依舊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秋風清,秋月明,「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站在人生的「風陵渡口」,我等芸芸眾生,又當如何「行走在人生的河流」中?我們是輕裝上陣,高歌猛進,走得輕盈從容?還是背負包袱,步履蹣跚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落葉聚還散,相知不知何日。與風陵渡「現實版」的相見,讓我感知到漫漫人生徵途中靈魂相觸的可貴,歲月燃燒中同頻共振的美好……人生處處是風景,真希望在愛的懷抱裡,共枕夕陽每一天,不為往事煩擾心憂,只願餘生快樂相伴,與這個世界的美好永不說再見。雖然,這個世界要丟棄你,真的不需要跟你說一聲BYE。

  文中照片由在潼關渡口工作的江蘇海門籍老鄉秦洪兵先生友情提供,特此鳴謝!

相關焦點

  • 山西風陵渡口,這是暗戀者的傷心地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郭襄的一生痴情成就了「風陵渡」的暗戀情懷,這短短的一句描述,包含了武俠世界裡的多少柔情與感傷,也讓「風陵渡」成為武俠世界裡最悽美感傷的地名。《神鵰俠侶》裡沒有過多描寫其地域風光,而現實中,風陵渡自有北方城市的豪邁。三個字的名字,聽起來有點古風古韻。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你了解風陵渡的前世今生嗎
    對於風陵渡,大多數人的印象應該來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這段著名的武俠小說片段,裡面描寫的這段純情單戀,曾感動了無數痴男怨女,使風陵渡口成了許多人期期嚮往的浪漫之地。然而你知道此地為何被命名為風陵渡,以及浩瀚歷史裡這裡有那些故事麼?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兩個人
    當年,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的有兩個人。十六那年,郭襄在風陵渡口於江湖人口中初聞楊過,心嚮往之。之後念念不忘,走遍天下,尋楊過不著。41歲時大徹大悟,出家為尼,開創峨眉派,給第一個弟子起的法號卻是風陵師太。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金庸筆下的風景可不止這一處!
    一段網絡上描寫金庸筆下一代俠女郭襄的詩句,以極強的代入感,將人們的思緒代入到《神鵰俠侶》中風陵渡口的那個風雪夜。「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是對郭襄最貼切的評價,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有愛情、有恩怨、也有遺憾,風陵渡口的風雪夜,說書人口中的神鵰大俠令郭襄崇拜不已,萬獸山莊初見楊過時,郭襄的莞爾一笑楚楚動人,那時的郭襄,活潑可愛,如沐春風;那時的郭襄,聰明伶俐,燦若星辰,卻終是難以走入楊過的心裡,從此漂泊半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 魯順民:風陵渡!
    渭河,這條黃河最大的支流,每年要給黃河貢獻5.8億噸泥沙,風陵渡河道因此被壅高抬起,落差減少,水情平穩,正好設渡。但在河東,比風陵渡經濟和戰略地位重要的渡口有的是,比如風陵渡上遊20多公裡處的蒲津渡,這裡出土的唐代大鐵牛,宣示著這座著名渡口曾經的輝煌,地當東都,扼守西京,蒲津為要。但是,它很快衰落。除了歷史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地理的原因。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十六歲的煙花,那一生的痴戀
    16歲那年,在風陵渡口,我聽說了有一個英雄叫神鵰大俠,我心生仰慕之情,和山西一窟鬼去尋找神鵰大俠。沒有想到我敬仰的大哥哥,他不僅僅是蓋世英雄,俠義豪情,他還帶著我一起去見識了很多有趣的事情。郭襄道:「大哥哥,將來若是我向你也求三件事,你肯不肯答應?」楊過慨然道:「但教力之所及,無不從命。」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
    楊過在絕情谷,將谷中一種深紅色的鮮花取名龍女花,得小龍女一笑;十六那年,郭襄在風陵渡口於江湖人口中初聞楊過,心嚮往之。之後念念不忘,走遍天下,尋楊過不著。41歲時大徹大悟,出家為尼,開創峨眉派,給第一個弟子起的法號卻是風陵師太。
  • 風陵渡 多少滄桑共赴笑談中
    我最初聽說風陵渡這個地名,是源自金庸先生的小說《神鵰俠侶》。那時正值少年貪玩的我,看書只顧留意故事情節,並未留心金庸先生小說中的精彩文筆以及廣博的知識。在學習壓力山大的高一階段,一次偶然,我從當地的報紙上讀了魯順民先生的散文《尋訪風陵渡》,才在心中對這空間距離不太遠、在當地名氣不算大的風陵渡,有了一絲的關注和嚮往。風陵渡,在山西省芮城縣西南端,距縣城30公裡,與河南、陝西省為鄰。風陵渡正處於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
  • 金庸《神鵰俠侶》,楊過和郭襄的相遇,為何選在風陵渡?
    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在《神鵰俠侶》第三十三回的《風陵夜話》中有這麼一首七絕,「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終身誤。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古人。」也正因這首浪漫至極的古詩,把風陵渡口描繪成浪漫的愛情聖地。
  • 黃河上最具江湖氣息的渡口:風陵渡,傳說因女媧而得名!
    萬裡黃河一路東行走到山西風陵渡的時候,正處於東轉的拐角,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的要塞,風陵渡還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跨越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起初聽到風陵渡這個名字,腦海裡呈現的是古代的武俠江湖,這個名字有太多武俠、江湖的味道。
  • 風陵渡,浪漫而滄桑的渡口,見證了中華文明的千年歷史
    在賢臣風后過世以後,黃帝為表彰他的功績,在渡口附近為他建造陵墓。風陵就是風后的陵墓,後世人也因此將渡口,命名「風陵渡」。從黃帝與蚩尤之戰,到秦晉「泛舟之役」,再到三國時曹操與馬超之戰,最後到抗戰時期的中條山保衛戰,風陵渡見證著歷史的一幕幕慘烈戰爭。
  • 黃河上最大渡口,十分鐘跨三省過黃河,全國唯一有兩座大橋的鎮
    金庸大俠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就有「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的章節,寫的是郭襄第一次見到楊過的地方就是黃河的風陵渡。傳說風陵渡的名字源於風后陵,風后是黃帝的賢臣,黃帝和蚩尤在涿鹿決戰,風后幫助黃帝戰勝了蚩尤,但是風后被殺,埋葬在此,後來建了風后陵。
  • 「風陵師太」或被誤解
    一直以來,大家對「風陵師太」都有一種誤解。這個法號並不是郭襄兒女情長的幽谷迴響!「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這句話不知道是誰總結的,是挺扎心的,道出了郭襄一生的情感不如意,也不知感動了多少郭襄粉。
  • 高華:《在歷史的風陵渡口》 階級差異致使政治分層
    我今天繼續給大家談這一本《在歷史的風陵渡口》論文集。這個論文集其中有一篇論文過去也曾在大陸發表過,很重要的一篇論文叫做《階級身份和差異—1949和1965年中國社會的政治分層》,它主要講階級分化的問題。中間他那些細緻的分析就不談,就談結論裡面有這麼一句話,他說階級出身論,今天很多年輕人大概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兒,回去問問你爸爸媽媽,不過你爸爸媽媽也可得都不曉得。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再遇到那個他你有什麼想說的?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如果當初楊過沒有揭下人皮面具或者楊過就是一個醜八怪,郭襄還會愛上他嗎?但是小龍女會,這也是小龍女與郭襄不一樣的地方。小龍女愛楊過已經到了無色無相,只是愛他這個人他的靈魂,對於他得醜俊,武功高低,甚至人品好壞,全然不介意。所以郭襄幻想中的神鵰大俠,英俊瀟灑,才會讓小女生產生愛慕之情。
  • 郭襄的圓滿丨我守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真正識得楊過,已是在十幾年後的風陵渡口,神鵰大俠的故事感染了小郭襄的心,讓這個從小在一板一眼守襄陽的群雄中長大的孩子,有了對大俠不一樣的憧憬。神鵰大俠楊過,是江湖上的傳奇。雖然郭襄自己的父親郭靖大俠適時風頭正盛,號令天下群雄,贏得襄陽軍民敬仰,然而,這不是少年人心中的大俠。
  • 呼和浩特出發晉陝七日自駕遊,西嶽有華山,風陵有古渡
    推薦理由此線路為長線,沿路的風光很多,第- -站經過成吉思汗陵,從大漠風光-路下來直接進入西北風情,榆林、綏德的風景比起內蒙古柔和了許多。穿過延安到西安,探尋一下2000年前的兵馬俑是如何問世的,那些青銅時代的英雄們帶著神秘的微笑注視著今天的人們。
  • 香港江湖和勝和解密⑩:刀文龍
    ,之後刀文龍又轉投和勝和門下,成為一名打手。刀文龍勢頭正盛的刀文龍被賦予使命,前往濠江,一探究竟,但最終在土皇帝崩牙駒的強力阻撓下,無功折返,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刀文龍混跡江湖多年,多多少少有些江湖好友,其中就包括了水房了大財主白花蛇
  • 站在歲月的渡口,輕裝前行
    生活本來就是不斷的昨天明天,而我們站在歲月的渡口,即使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是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塊美好的夢想,陪著我們一路走來……適當的清理,適當放棄人生的一些事、一些人是一種智慧,更是對自己的愛。人之所以不快樂,往往是喜歡抓住,那些讓你心疼的故事、心疼的人,生生讓那些過往遮住了你今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