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走進臺中校園

2020-12-22 臺灣頻道

原標題: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走進臺中校園

  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教師蔡孟盉教福建舞者跳臺灣阿美族戰備舞。(作者王景祥) 王景祥 攝

寧德畲族歌舞團表演《花朝節》。(作者王景祥) 王景祥 攝

  福建省舞蹈家協會秘書長繆麗容向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長授牌。(作者王景祥) 王景祥 攝

  中新網臺北12月25日電 (林春茵 鍾秋香)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舞蹈家協會組織的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25日走進臺中校園,向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和臺灣文華高級中學授予「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牌匾。這是福建首次在臺灣設立「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

  當天,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一行首先來到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與在場150名師生進行別開生面、豐富多彩的交流,並舉行「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授牌儀式。

  當易容成霍格霍茨魔法學院院長的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長林華韋,從福建省舞蹈家協會秘書長繆麗容受中接過牌匾時,現場掀起了第一個高潮。

  「這是福建舞協首次在臺灣學校設立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繆麗容表示,「兩岸青少年以舞結緣,希望今後以此為平臺,開展更富於務實的交流,共同促進兩岸舞蹈繁榮與發展。」

  「兩岸雖同文同種,但發展脈絡有所不同,存在差異性,以此為平臺開展多元對話,探索異同,保持友善關係,可以幫助兩岸孩子們開拓發展空間。」林華韋說。

  在活動現場,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教授、副院長黃明珠帶來「海峽兩岸舞蹈名家大講壇」的第一講,詳解閩臺閩南民族民間舞的傳承和創新,她表示,「閩臺民間舞蹈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和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價值,至今生生不息。」

  隨後,交流團來到臺灣文華高級中學,在此舉行「2014海峽兩岸舞蹈傳承與創新交流合作研討會」。臺灣文華高中多元的辦學模式,對傳統民族文化的現代化融合,給福建交流團的團員們留下深刻印象。

  「文華高中的舞蹈注重提取客家文化、蒙古舞、漢族古典舞等傳統文化元素,注入時代氣息,做得相當不錯。」黃明珠表示,大陸傳統文化根基深厚,臺灣傳統和現代銳意融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需要兩岸共同傳承,缺一不可。」

  在互動現場,兩岸青年並肩席地而坐,共同聆聽名師講學,聯袂展演不同舞種。臺灣學子帶來的現代熱舞、鼓陣,與福建舞者的「「花朝節」、「鵲橋仙」民族舞相映成趣。當天正值聖誕節,年紀相仿的兩岸青年舞者相互派送禮物,互留通訊聯絡方式,舉起手機自拍,其樂融融。

  「原以為大陸同學會比較嚴肅,難相處,」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學系大三學生李承維表示,這樣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令他改變觀念,「直接感受到大陸同學的熱情和真誠,相處得非常愉快,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互動。」(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第五屆海峽青年舞蹈嘉年華27日臺中閉幕
    27日下午,「相約寶島·舞動青春」海峽兩岸青年優秀舞蹈校園大聯歡在臺中舉行,這場精彩紛呈的舞蹈藝術盛宴為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畫上濃墨重彩的點睛之筆。這是福建民族民間舞蹈交流團在寶島交流的最後一站,也是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的收官之作。聯歡活動上,來自兩岸8個單位的近300名舞蹈專家、青年舞蹈編導、演員聯袂演出,近1000名師生觀看了演出。
  • 臺灣四舞團獲授牌「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
    中新社福州12月30日電 (記者 林春茵)來自海峽兩岸300餘名青少年舞者30晚間在福州交流演出。福建省文聯副主席林瑞發為跨海而來的4個臺灣舞團授牌「海峽兩岸青少年舞蹈交流研習基地」。當天晚上,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舞蹈家協會主辦,福建省舞蹈家協會、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傳承·弘揚——2019海峽兩岸青少年優秀民族民間舞走進校園交流演出活動在福州啟動。獲授牌的臺灣舞團包括:臺灣楓香舞蹈團、臺灣金門棠風舞蹈團、臺灣瀛豐文化藝術團和臺灣臺南梵羽小舞劇場。
  • 閩交流團抵臺中 蘇樹林:歡迎臺中鄉親到福建來
    24日上午,省長蘇樹林率領福建省閩臺合作交流團乘坐廈航直航班機,從福州飛抵此行首站臺中,立即展開充滿濃濃親情鄉情的訪臺行程。一下飛機,交流團就被熱情的當地鄉親和新聞媒體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蘇樹林對記者們說,眾所周知,臺灣同胞有80%祖籍在福建,兩地有著難以割捨的「五緣」聯繫。作為一名「新」福建人,他一直盼望能夠踏上寶島,親身感受閩臺同根同緣的深厚情誼。
  • 尤權率團在高雄、臺中、南投等地參訪交流
    我們考察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情況,為福建研究設立自由貿易區提供參考。  簡單午餐後,參訪團一行沒有午休,來到了臺南市蘭花生物科技園繼續考察。園區是臺灣最重要的蘭花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蘭花科技園,和福建省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有著長期合作關係。走進現代化溫室車間,了解蘭花育種、繁殖、栽培的相關技術;與園區業主深入座談,聽取他們對加強閩臺農業合作的意見和建議。
  • 兩岸舞者聚福州研討校園舞蹈交流
    臺中文華高中舞蹈班教師傅家玫在「創新——2018海峽兩岸校園舞蹈交流合作研討會」上發言。 吳文剛 攝中新網福州7月7日電 (林春茵 鍾秋香)「書法練習、詩詞鑑賞、美學,莫不應該融入舞蹈教學課程中,讓學生真正深刻領會中華傳統文化。」
  •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音樂的概念與特點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音樂是舞蹈音樂的一個分支,它的概念狹義地說是指那些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的音樂,包括用民間樂隊演奏的器樂曲牌,民歌小調和歌、舞、樂相結合的歌舞音樂。廣義的說也包括那些按舞蹈藝術的規律,為民間舞教材和民間舞劇目而編創的音樂。即從廣場到課堂到劇場,或從民間到教材到劇目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
  • 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但是受現代經濟發展大潮的影響,人們生活條件和審美觀念發生改變,民族民間舞蹈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人文環境和文化土壤受到前所未有的消解,許多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瀕於流失和消亡。在當前如何傳承與發展我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顯得特別重要和緊迫。
  • 大學習 大宣講 大創作:福建文藝志願者藝術團舞蹈分團惠民演出走進...
    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和全體演員合影(主辦方供圖)東南網11月25日訊(本網記者 蔡麗潔 通訊員 鍾秋香)11月22日,「決勝全面小康 舞動時代風採」福建文藝志願者藝術團舞蹈分團文藝惠民演出活動在福鼎市舉辦,深入踐行「大學習 大宣講 大創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標誌確定
    新華網貴州頻道9月28日專電(記者 石新榮)第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標誌已確定。以「大地之舞」命名的這一標誌,採用綠色圓形為背景、人舞和蝶舞相結合的造型,寓意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舞。      據花溪區委宣傳部介紹,從今年10月起,貴陽市風景秀麗的花溪區,將獨立承辦連續五屆(10年)以上的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
  • 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第一場演出在高雄拉開帷幕
    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第一場演出在高雄拉開帷幕 】   婉轉的民樂旋律響起來,彝家青年男女身著五彩斑斕的服裝,載歌載舞走上舞臺——2月25日,帶著9000萬四川人民的深情祝福,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灣第一場交流演出在高雄市茄萣區拉開帷幕
  • 臺灣裡長交流團來嵐 推動嵐臺民間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原標題:臺灣裡長交流團來嵐 推動嵐臺民間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28日至29日,臺灣臺中豐原區、石岡區裡長組團來嵐回訪。考察團走訪了澳前客運碼頭、區規劃館和臺灣創業園等地,並與區臺灣工作部、白青鄉國彩村、嵐城鄉上樓村和潭城鎮東門社區相關負責人座談,就村居規劃、社區管理等進行探討,雙方希望兩岸村裡長交流活動能常態化開展,推動嵐臺民間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
  • 文化交流 | 探索傳承渠道促進兩岸交流——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代表團走進臺灣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兩岸民間文化交流,促進傳統工藝創新發展,2019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辦公室主任劉慧
  • 中日禪文化交流團一行到訪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促進會
    10日下午,以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州開元寺方丈本性禪師為團長的「中華禪•海外行」中日禪文化交流團(以下簡稱「交流團」)到訪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受到促進會會長吳啟龍、副會長李雲書等人的熱情接待,雙方就助推中日民間友好和禪文化借鑑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座談。日本福建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吳啟龍發言。
  •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教材》各級別師資培訓開班預告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等級考試教材》由中國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濤教授主編,以「素質教育和愉悅教育科學統一」為出發點,以「推動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普及、發展和滿足青少年對舞蹈學習和全面發展的需求」為宗旨,使學生在快樂的舞蹈學習中訓練形體、培養氣質、建立自信並提高綜合素質能力,通過對各地區、各民族的舞蹈、音樂及風俗文化的了解,感受並傳承博大精深
  • 川臺中高職教育交流成果豐碩
    11月上旬,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臺灣大德工商職業學校校長塗金助攜雲林、新竹、南投、臺中、西螺、鬥六、北港、華南等14所高中職、特殊教育及小學校校長一行15人到四川參觀訪問,與成都市、德陽市的教育界同行就特殊教育、職業教育等領域開展座談交流,兩地11所中職學校籤訂了姊妹校結對協議。
  • 鹿邑縣文化館2020年青少年民族民間舞蹈公益培訓班
    為強化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提升我縣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水平,在堅持日常開放活動的基礎上,突出文藝培訓的公益性,滿足我縣青少年對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需求,7月30日,鹿邑縣文化館聯合靈動舞蹈學校舉辦為期五天的2020年青少年民族民間舞蹈公益培訓班,來自全縣喜愛舞蹈的58名青少年參加了培訓。
  • 蘇樹林與福建鄉親首發團抵臺中 開啟「鄉情之旅」
    蘇樹林與福建鄉親首發團抵臺中 開啟「鄉情之旅」     3月24日,福建省省長蘇樹林率領的福建省閩臺合作交流團抵達臺中市。
  • 2020年「走進雨林·相約版納」舞蹈採風活動即將啟程
    ,北京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家協會、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文化和旅遊局,攜手全國各地舞蹈教師組成採風團,將於2020年10月28日-11月6日,走進西南邊疆那塊神奇而富饒的土地——「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對傣族、布朗族、基諾族舞蹈進行深度學習與交流,進一步挖掘整理、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尋找創作素材,力求創作出一批弘揚民間傳統文化、展現中國夢的舞蹈佳作。
  • 淺談中國民族民間舞在少兒舞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民族民間舞是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源泉,以其絢麗的風採深得中國各民族人民和世界各國朋友的喜愛和珍視,被譽為世界舞蹈寶藏中的瑰麗之花。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起源也是伴隨著中華文明的歷史而存在至今,與西方芭蕾四百年的歷史相比,歷時更為久遠。風情醇厚、多姿多彩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世代生息演進,流傳至今。那麼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應該從娃娃抓起,薪火相傳,去偽存真。
  •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風格韻律及感情表達的特點
    這種用肢體姿態來抒發、表達情感、傳達生產技能與信息的行為,沒有地域、國界、種族和民族之分,是人類共通的形體語言與心靈感悟。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環境、生產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異,而擁有著數以萬計從內容到形式、從韻律到風格各顯異彩、斑斕奪目的民族民間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