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視角下人體免疫系統基本結構和功能

2020-12-13 安信學

現代科學視角下人體免疫系統基本結構和功能

現代免疫的概念是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性異物的一種功能,其目的是維持機體的生理平衡。

免疫的生理功能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A免疫防禦 B免疫自穩 C免疫監視 ;癌細胞之所以能夠不斷惡性增殖,廣泛轉移播散,就是因為它免疫防禦過低而造成免疫缺陷 淋巴細胞組織的惡性腫瘤常可進行性地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

免疫系統由 1、免疫器官(骨髓、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小腸集合淋巴結、闌尾、胸腺等)、2、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因為血小板裡有IGG)等),3、免疫分子(補體、免疫球蛋白、幹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等)組成,功能是保護機體不受外界和自身有害物質的侵害,以及維持自身穩定。

免疫的防禦功能是指機體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免疫的防禦功能將會有效地抵禦病菌、病毒等對機體的入侵,從而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如果免疫功能的這種能力過低,人體就會反覆發生各種感染;反之這種能力過高,人體又易發生變態反應。

免疫的穩定功能是指機體清除體內衰老、死亡或損傷的自身細胞的能力。生物體的各種組織、細胞都有一定的壽命,不斷地新陳代謝,來維持機體的健全。機體也必須從體內不斷地清除衰老和死亡的細胞,促使細胞新生,在這方面免疫的穩定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這種能力過高,把正常細胞也當作衰老的或損傷的細胞來清除,也就是對自己的正常細胞發生了免疫功能,就會導致人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免疫的監護功能免疫的這種功能可以識別和消滅體內產生的突變細胞。在外界環境影響下,體內經常發生一些細胞的變異,這些細胞一旦發育起來就是腫瘤細胞。體內的免疫監視功能可及時發現這種異常細胞,並及時將其清除。如果這種功能下降,人體就會發生腫瘤。

免疫的上述功能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免疫系統,上述的完整性是機體健康正常的基本保證,其中任何一個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都可導致免疫功能障礙,由此引發疾病。

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是由皮膚和黏膜構成的,他們不僅能夠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還有殺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巨噬細胞。這兩道防線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禦功能,特點是人人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禦作用,因此叫做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結、骨髓、和脾臟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組成的。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後逐漸建立起來的後天防禦功能,特點是出生後才產生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異性免疫(又稱後天性免疫)。

人體內有一個免疫系統,它是人體抵禦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衛系統。這個系統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小腸集合淋巴結、闌尾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補體、免疫球蛋白、幹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等)組成。免疫系統分為固有免疫和適應免疫,其中適應免疫又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免疫系統是機體防衛病原體入侵最有效的武器,但其功能的亢進會對自身器官或組織產生傷害。在很多由於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 T細胞起著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是機體保護自身的防禦性結構,主要由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結、脾、扁桃體)、其它器官內的淋巴組織和全身各處的淋巴細胞、抗原呈遞細胞等組成;

廣義上也 淋巴器官巴細胞,它使免疫系統具備識別能力和記憶能力。淋巴細胞經血液和淋巴週遊全身,從一處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組織至另一處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組織,使分散各處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連成一個功能整體。免疫系統是生物在長期進化中與各種致病因子的不斷鬥爭中逐漸包括血液中其它白細胞及結締組織中的漿細胞和肥大細胞。構成免疫系統的核心成分是淋形成的,在個體發育中也需抗原的刺激才能發育完善。 機體執行免疫功能的器官、組織、 細胞 和分子的總稱。器官包括 胸腺 、法氏囊或囊類同器官、 淋巴結 、脾臟、扁桃體;組織指機體內(特別是消化道、 呼吸道 黏膜內)存在的許多無被膜的淋巴組織;細胞主要指 淋巴細胞 、單核吞噬細胞、粒細胞;分子主要指 免疫球蛋白 、補體、淋巴因子以及特異性和非特異性輔導因子、抑制因子等參與機體免疫應答的物質。

免疫系統各組分功能的正常是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相對穩定的保證,任何組分的缺陷或功能的亢進都會給機體帶來損害。 免疫系統各組分廣布全身,錯綜複雜,特別是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在機體內不斷地產生、循環和更新。免疫系統具有高度的辨別力,能精確識別自己和非己物質,以維持機體的相對穩定性;同時還能接受、傳遞、擴大、儲存和記憶有關免疫的信息,針對免疫信息發生正和負的應答並不斷調整其應答性。因此,免疫系統在功能上與 神經系統 和 內分泌系統 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免疫系統功能的失調也會對人體極為不利: 人體的識別能力異常容易導致過敏現象的發生(使用某種食物、注射藥物出現過敏反應,甚至導致休克),反之則會引起反覆感染;人體的自我穩定能力異常,會使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細胞作出反應,引發自身免疫疾病,諸如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心臟病等;人體的免疫監視的功能降低,如同失去了一位「警衛員」,使腫瘤有了可乘之機。由此可見,人體免疫系統對人類的健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穩定,人類很有可能會被病毒、細菌這些病原體侵害、折磨。

相關焦點

  • 董大勝:樹立科學審計理念 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
    應對和克服金融危機,不能依靠凱恩斯主義或其他的什麼理論,而必須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才能做到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    我國審計工作經過25年的歷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們不能止步不前,我們必須尋求新的發展道路。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這個思路,這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充分發揮審計在保障經濟和社會健康運行中的免疫系統功能。
  • 解讀免疫系統三大功能:(一)免疫監視
    健全的免疫系統有三大功能,這決定了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進而決定一個人的免疫力高低。 本系列撰文《免疫系統三大功能》,將帶您探尋免疫系統發揮功效的三大能力:免疫監視、免疫應答、免疫記憶,看人體免疫系統是如何分步執行任務,完成清除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從而來保護人體健康的。
  • 什麼是免疫功能紊亂? 免疫系統紊亂是怎麼回事?
    中國的醫學工作者喜歡把很多東西都推給免疫功能紊亂,最近就看到有兩位醫生說「高燒時間長了會造成免疫功能紊亂」,雖然都是婦產科醫生,但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醫學工作者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缺乏正確的了解,偏偏喜歡炫耀一知半解。
  • 人體免疫系統對身體的三大功能
    這是因為在身體內有一忠誠衛士--免疫系統,它包括皮膚、黏膜、胸腺、淋巴結、骨髓、脾臟、扁桃腺等,它們生成免疫物質,起到了對身體的生理防禦作用、自身穩定 作用和腫瘤監視作。,每天有許多細胞在不停生成,又有許多細胞在死亡,比如說血液中的紅細胞壽命是125天,白細胞10天,免疫系統負責消滅或者處理衰老和滅亡的細胞,使身體處於平衡穩定的狀態,這就是免疫的自身穩定功能。
  • 神奇的人體微生物群:影響免疫甚至你的情緒和行為
    不同的比喻代表著科學家的不同視角,因此也影響著對人體微生物群的科學理解和相關的醫療過程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體是一個生態系統嗎?在你的口腔、皮膚和腸道中,都生活著完整的微生物群落,它們會影響你如何消化食物,還能幫助你訓練免疫系統,甚至可能影響你的情緒和行為。這些微小的「租戶」究竟是什麼?
  • 免疫系統和常見免疫性疾病系列|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高血壓、胃潰瘍和肺炎,這些疾病分別屬於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或呼吸系統,你一定比較好理解。但如果你的醫生告訴你,你患的病是蕁麻疹和紅斑狼瘡,它們屬於免疫系統的疾病,你可能不好理解,因為免疫系統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系統,一般人對它都不是太熟悉。
  • 人體免疫系統的奧秘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出現口腔潰瘍、頭疼腦熱、肚脹腹瀉等疾病,但我們常對這些疾病不予重視,殊不知,這些常見的疾病可能是由於微小細菌入侵人體,破壞細胞組織、擾亂系統機制所導致。中國科學院院士邵峰介紹,細菌種類豐富多樣,形態各不相同,有杆狀、球狀等。
  • 植物性乳酸菌中的副乾酪乳桿菌是如何激活人體免疫系統的
    人體的免疫系統只有處於「示警」狀態對人體健康才最為有益,免疫系統只有被激活才能處於「示警」狀態。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雜誌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雜誌上,為從分子層面理解發酵食物的益處提供了視角,同時將有助尋找治療炎症疾病潛在的藥物靶點。
  • 人體免疫系統衰老變化趨勢圖繪出
    原標題:人體免疫系統衰老變化趨勢圖繪出   人們常說,年紀大了免疫力會下降。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會發生哪些變化?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醫生李太生等歷時10年完成的一項大規模健康人群免疫功能研究,在國際上首次繪出人體免疫系統衰老變化趨勢圖。
  • 炎症風暴:人體免疫系統,是怎樣反噬自身的?
    什麼是炎症風暴,它是怎樣加重病情和摧毀人體的?今天簡單探討一下。 炎症:人體中的免疫保衛戰 先說普通炎症。人體免疫系統就好像軍隊,有著不同火力不同分工,對外清除異物、修復損傷,對內則要識別「自家人」,維護人體內部環境穩定。
  • 多吃蛋多喝奶就能增加免疫功能?免疫系統:不是我說的
    重症轉輕症最主要的一點要保證營養和蛋白質,這時候,靠粥和鹹菜你就麻煩了。而且,中國人最喜歡喝魚湯了,魚渣也要吃掉,都是蛋白質。」很顯然,無論是喝粥爭議,還是這份回應,都顯示,張文宏不是一個醫學科普者,他還不懂醫學科普本質上是醫學知識的搬運,基本的要求是,每一個說法都需要有科學證據支持,而不是用常識或者坊間軼聞作為證據。
  • 有人說,斷食兩天可以重啟人體免疫系統,這種觀點有科學依據嗎?
    1、適度運動才是好辦法:適宜強度的運動,可以促進心血管循環系統,增加身體的心肺功能,同時促使免疫功能的加強。此外,適度運動可以緩解長期疲勞帶來的身心緊張和不適,經常科學的適度運動絕對可以提升免疫力。3、接種疫苗:接種疫苗絕對是提升我們人體對於某些疾病免疫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同時也是最為直觀的一種方法。比如說,流感疫苗,對於很多老年人和孩子,都是特別需要的措施。
  • 中科院科學家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的新奧秘
    新華社上海12月3日電(記者張建松)人體免疫系統工作機制複雜而精確、奧秘無窮。中國科學院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首次發現並證明人體免疫系統內的鈣離子能「幫助」T淋巴細胞清除病原體的新奧秘,國際學術期刊《自然》3日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新冠的又一大敵:科學家設計出3D列印的人體免疫系統
    | 圖源:Getty Images免疫系統是各種參與抗擊病原體的細胞類型和器官的總稱,如脾臟、扁桃體和骨髓。根據3D列印技術的最新進展,Prellis發現將免疫系統分解為幾個可以從人體中提取出來的基本元素,並保存在實驗室的工作檯上。如果它能被用於大規模生產各種抗體,那它就是阻止當前和下一次大流行病的超強工具。
  • 如何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作用
    審計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中免疫系統理論提出,他不僅是對我國審計監督25年來成功經驗的總結升華,深刻揭示了審計的本質,豐富了審計內涵,而且科學地借鑑了醫學免疫系統概念,形象生動地寓意了審計監督的功能,也為我們審計機關、審計人員提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所面臨的新課題
  • 注意了,人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醫學研究顯示,機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免疫系統強大和完善的人,不但能增加在各種流行病毒感染威脅下全身而退的機會,就是腫瘤和癌症,患上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就算身體平安無事,也不是因為世界太平,而是由於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工作得力,它幫我們抵抗住了無數病毒、病菌的攻擊滋擾,守護了健康。免疫系統在幫我們的健康看家護院      一個國家要和平安寧,它的軍隊,需要能抵抗外來的侵略,它的警察,要能夠監管和清除內部的搗亂分子。如果把人體比作一個國家,免疫系統就承擔著軍隊和警察的職責。
  • 什麼是「人體功能態學說」?
    自然雜誌》 1981年第 7期),首次提出了人體功能態學說這一概念和理論,這是指導人體科學研究的重要文獻。    其次,從現代系統學的觀點來看,人體正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目的性」同系統結構的穩定性聯繫起來有序,才使系統的結構穩定,而有「目的」,就是系統走向最穩定的結構。
  • 人體結構入門-德芳臺北教育中心12月開課
  • 這些營養素與免疫功能息息相關!
    免疫系統保護人體免受感染和疾病的損害,但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有賴於充足且適量的營養供應。營養缺乏與營養過剩,都會削弱免疫功能。 長鏈ω-6 PUFA花生四烯酸(AA),EPA和DHA整合到免疫細胞膜中,影響免疫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ω-3和ω-6 PUFA產生多種生物活性脂質介質,即調節炎症和免疫細胞作用的化學信使。 EPA和DHA具有抗炎作用。
  • 系統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法律翻譯探索【4】
    3.系統功能語言學語域理論與法律語篇翻譯。系統功能語言學語域理論對法律翻譯也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語域包括語場、語旨和語式。語場即產生語言的環境,包括交談話題及場地、講話者及參與者參加的整個活動,如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抑或庭外調解等。語旨指參與者間的關係,即語言「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角色和關係。